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越南國會組織法

        2021-11-24 19:56:20阮生雄,劉玉娣
        南洋資料譯叢 2021年2期

        根據(jù)《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國會頒布《國會組織法》。

        第一章 國會的地位、功能、任務和權力

        第一條國會的地位和功能

        1.國會是人民的最高代表機關,是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2.國會行使立憲和立法權,決定國家重要事務,對國家活動進行最高監(jiān)督。

        第二條國會任期

        1.每屆國會的任期是5年,從本屆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幕之日到下一屆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幕之日。

        2.在國會任期屆滿前60日,應選出新一屆國會。

        3.在特殊情況下,如果占總數(shù)至少2/3的國會代表表決支持,國會根據(jù)國會常務委員會的提議可以決定縮短或延長其任期。每屆國會延長的任期不得超過12個月,但戰(zhàn)爭情況下除外。

        第三條國會活動的原則和效果

        1.國會依照會議制度進行工作并由多數(shù)作出決定。

        2.國會的有效活動由國會全體會議和國會常務委員會、民族委員會、國會代表團、國會代表活動的效果以及同國家主席、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越南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和其他機構組織的合作活動的效果來保證。

        第四條制定憲法和修改憲法

        1.國家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政府或占總數(shù)至少1/3的國會代表有權提議國會審議、決定制定或修改憲法。

        當占總數(shù)至少2/3的國會代表表決支持,國會可決定制定或修改憲法。

        2.國會應設立憲法起草委員會。該委員會的組成、成員人數(shù)、職責和權力由國會根據(jù)國會常務委員會的提議決定。

        3.憲法起草委員會起草憲法,組織收集人民的意見并將憲法草案提交給國會。

        4.當占總數(shù)至少2/3的國會代表表決支持,憲法由國會通過。當出現(xiàn)本法第十九條第1款規(guī)定的情況時,國會應對憲法進行全民公投。

        第五條制定法律和修訂法律

        1.根據(jù)國會常務委員會的提議,國會決定法律和法令的制定方案。

        2.法案在被提交給國會之前,須由國會民族委員會或專門委員會審核、國會常務委員會評議。

        3.根據(jù)法案的內容,國會在一次或多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審議、通過法案。

        第六條國會的最高監(jiān)督

        1.國會對憲法、法律和國會決議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最高監(jiān)督。

        2.國會對國家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選舉委員會、國家審計署以及國會設立的其他機構的活動進行最高監(jiān)督。

        第七條決定重要社會經濟事務

        1.國會決定國家年度和長期社會經濟發(fā)展的目標、指標、政策和基本任務;決定國家目標方案的投資政策和國家重要項目。

        2.國會決定國家財政和貨幣的基本政策,制定、修改或取消稅收;決定中央和地方預算之間的收支分配;決定國家債務、公共債務和政府債務的安全限額;決定國家預算和中央財政分配;批準國家決算。

        3.國會決定國家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基本的對外政策。

        第八條選舉國家機構中的職位

        1.國會根據(jù)國會常務委員會對每個職位的提名名單,從國會代表中選出國會主席、國會副主席和國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在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國會根據(jù)上一屆國會常務委員會的提議,選出國會主席、國會副主席和國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2.國會根據(jù)國會常務委員會的提議,從國會代表中選出國家主席。根據(jù)國家主席的提議,國會從國會代表中選出國家副主席。

        3.國會根據(jù)國會常務委員會的提議,從國會代表中選出國會民族委員會主席和專門委員會主任。

        4.國會根據(jù)國家主席的提議,從國會代表中選出政府總理。

        5.國會應根據(jù)國家主席的提議,從國會代表中選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6.國會根據(jù)國會常務委員會的提議,從國會代表中選出國家選舉委員會主席、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和國會秘書長。

        7.除了本條第1、2、3、4、5、6款規(guī)定的主管機構或個人提議的人員外,當國會代表競選或提名更多候選人時,國會常務委員會應提交國會決定競選本條規(guī)定職位的候選人名單。

        8.當選之后,國家主席、國會主席、政府總理和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應向祖國、人民和憲法宣誓。

        第九條批準國家機構中的職位

        1.國會批準政府總理提交的關于根據(jù)每個職位提名人員的名單任命政府副總理、各部長和政府其他成員的提議。

        2.國會批準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關于任命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的提議。

        3.國會根據(jù)國家主席的提議,批準國防安全委員會成員名單。

        4.國會根據(jù)國家選舉委員會主席的提議,批準國家選舉委員會成員名單。

        第十條國會選舉或批準產生的任職人員的辭職

        1.國會選舉或批準產生的任職人員因健康或其他原因無法履行職責時可以申請辭職。

        2.辭職申請應被送至本法第一、二、三、四、五、六、八、九條規(guī)定的提名申請者的主管機構或個人。上述主管機構或個人應在國會最近一次全體會議上提交國會解雇或批準解雇申請者的職務。

        第十一條解雇、罷免或批準解雇、罷免國會選舉或批準產生的任職人員的提議

        國會根據(jù)推薦國會選舉或批準產生相應職位的主管機構或個人的提議,解雇、罷免或批準解雇、罷免本法第八條和第九條規(guī)定的國會選舉或批準產生的任職人員的提議。

        第十二條進行信任測評

        1.國會應對下列任職人員進行信任測評:

        (1)國家主席、副主席;

        (2)國會主席、副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國會民族委員會主席,國會專門委員會主任;

        (3)政府總理、副總理,政府各部長,政府其他成員;

        (4)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2.被國會信任測評的人員進行信任測評的期限、時間和順序由國會規(guī)定。

        第十三條進行信任投票

        1.國會應在下列情況下對由國會選舉或批準產生的任職人員進行信任投票:

        (1)國會常務委員會的提議;

        (2)占總數(shù)至少20%的國會代表的建議;

        (3)根據(jù)國會民族委員會或專門委員會的建議;

        (4)根據(jù)本法第十二條已經被信任測評并獲得占總數(shù)至少2/3國會代表的低信任票的人員。

        2.被信任投票人員獲得超過半數(shù)國會代表的不信任投票可申請辭職,如果不辭職,本法第一、二、三、四、五、六、八、九條規(guī)定的提名上述人員的主管機構或個人應提議國會審議并決定罷免上述人員或批準罷免上述人員的提案。

        第十四條決定相關機構的設立和廢除,決定行政邊界的設立、解除、合并、分離和調整

        1.國會決定設立或廢除各部委或部級機構;根據(jù)政府的提議決定各省、中央直轄城市和特別行政經濟單位行政邊界的設立、解除、合并、分離和調整。

        2.國會根據(jù)憲法和法律決定其他機構的設立和廢除。

        第十五條廢除違反憲法、法律或國會決議的文件

        1.國會根據(jù)國會常務委員會的提議,廢除國家主席、政府、政府總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國會設立的其他機構頒布的違反憲法、法律或國會決議的文件。

        2.國會根據(jù)國家主席的提議,廢除國會常務委員會頒布的違反憲法、法律或國會決議的文件。

        第十六條決定大赦

        國會根據(jù)國家主席的提議,決定大赦。

        第十七條決定戰(zhàn)爭與和平問題

        1.國會根據(jù)國防安全委員會的提議,決定或取消戰(zhàn)爭狀態(tài)。

        2.在發(fā)生戰(zhàn)爭的情況下,國會決定向國防安全委員會分配特殊任務和權力。

        3.國會應規(guī)定緊急狀態(tài)和其他特殊措施以確保國防和安全。

        第十八條批準、決定加入或終止國際條約的有效性

        根據(jù)國家主席的提議,國會批準和決定加入與戰(zhàn)爭、和平、國家主權或越南在重要國際和地區(qū)組織中的成員資格的條約和與人權、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相關的條約,退出上述條約和其他與越南法律或國會決議不一致的條約。

        第十九條舉行全民公投

        1.國會根據(jù)國會常務委員會或國家主席、政府或占總數(shù)至少1/3國會代表的提議,決定對憲法或其他重要問題進行全民公投。

        2.全民公投的結果對進行全民公投的問題必須具有決定性價值。

        第二十條審議全國選民意見建議的總結報告和選民建議處理報告

        1.國會審議由越南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和國會常務委員會聯(lián)合提交的全國選民意見建議總結報告。

        2.國會審議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交的其對國家主管機構對選民意見處理進行監(jiān)督的情況報告。

        3.必要時,國會應發(fā)布關于選民建議處理的決議。

        4.相關國家機構和組織應研究、處理并回復選民的建議并向國會和國會常務委員會報告處理結果。

        第二章 國會代表

        第二十一條國會代表的地位和作用

        1.國會代表應代表所在選舉單位和全國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代表人民在國會中行使國家權力。

        2.國會代表在履行其代表的職責和權力時對選民和國會負責。

        3.國會代表在討論和決定國會職責和權力范圍內的問題時是平等的。

        第二十二條國會代表的標準

        1.忠于祖國、人民和憲法,努力做好革新工作以實現(xiàn)民富、國強、民主、公平和文明的目標。

        2.擁有良好道德,勤奮、節(jié)儉、廉潔、熱心公益、無私,模范遵守法律;勇敢和堅決打擊腐敗、浪費和所有官僚、專橫、獨裁現(xiàn)象以及其他違法行為。

        3.擁有履行國會代表職責的教育水平、專業(yè)知識、能力、健康、工作經驗和聲望。

        4.同人民保持密切聯(lián)系,傾聽人民的意見,得到人民的信任。

        5.有參與國會活動的條件。

        第二十三條國會代表的數(shù)額

        1.國會代表的總數(shù)額不得超過500,包括專職代表和兼職代表。

        2.專職國會代表的數(shù)額應至少占國會代表總數(shù)額的35%。

        第二十四條國會代表的工作時間

        1.專職國會代表應將他們所有工作時間用于在國會機構或當?shù)貒鴷韴F中履行代表的職責和權力。

        2.兼職國會代表應至少將他們一年中1/3的工作時間用于履行國會代表的職責。兼職國會代表所在機構、組織或單位的負責人應為兼職國會代表履行代表職責和權力安排時間、工作和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

        第二十五條國會代表的任期

        國會代表的任期依照國會的任期。

        補選國會代表的任期從補選后國會下一次全體會議開幕之日開始到下一屆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幕之日。

        第二十六條參加國會和國會機構活動的責任

        1.國會代表應參加國會的所有會議和全體會議,參加國會代表團的活動,對屬于國會職責和權力范圍內的問題進行討論和表決。

        2.屬于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成員的國會代表應出席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會議,參加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其他活動,對其所屬的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職責和權力范圍內的問題進行討論和表決。

        3.專職國會代表應參加專職國會代表會議和由國會常務委員會召集的其他會議。

        第二十七條對選民負責

        1.國會代表應密切聯(lián)系選民,接受選民監(jiān)督,定期同選民會面,了解選民的想法和愿望;收集選民的意見建議并誠實地向國會、相關機構組織反映;宣傳和動員人民實施憲法和法律。

        2.國會代表應根據(jù)國會代表團的選民會面方案同來自候選地點的選民會面。國會代表應在各自的居住地和工作地同選民會面,可就自身關心的專題、領域、對象或地方同選民會面。在同選民會面期間,國會代表應向選民報告自己和國會的活動;必要時,來自選舉單位的選民或選民代表可在由國會代表團聯(lián)合祖國陣線委員會和當?shù)匦姓C關組織的選民會議上向國會代表提出意見。

        第二十八條接待公民,接收和處理公民的申訴、控告和建議的責任

        1.國會代表應依法接待公民。

        2.接收到公民的申訴、控告或建議后,國會代表應對其進行研究并將它們及時轉交主管人員處理并通知相應的申訴者、控告者和建議者;對上述申訴、控告和建議的處理進行敦促、追蹤和監(jiān)督。主管人員應在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內通知國會代表對申訴、控告或建議的處理結果。

        3.如果認為主管人員對申訴、控告或建議的處理不合法,國會代表有權會見相關機構、組織或單位的負責人進行調查并要求再次審議。必要時,國會代表可以要求上述機構、組織或單位的直接上一級機構、組織或單位的負責人進行處理。

        第二十九條提交法律法令項目和法律法令提案的權利

        1.國會代表有權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的要求和程序向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交法律法令項目和法律法令提案。

        2.國會代表在依法制作和完成有關法律法令項目和法律法令提案檔案過程中,應向國會代表提供咨詢和協(xié)助。

        第三十條成為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成員并參加它們活動的權利

        1.國會代表有權成為國會民族委員會或專門委員會的成員。

        根據(jù)專業(yè)能力和工作經驗,國會代表可登記成為國會民族委員會或某專門委員會的成員。根據(jù)國會代表的登記,國會民族委員會主席、專門委員會主任制作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名單并提交給國會常務委員會批準。

        2.非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成員的國會代表有權登記出席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組織的討論國會代表感興趣的內容的會議。

        第三十一條競選和推薦他人競選由國會選出的職位的權利

        1.國會代表有權根據(jù)本法第八條的規(guī)定競選或推薦他人競選由國會選出的職位。

        2.被推薦競選的人員有權從競選人員名單中退出。

        第三十二條質詢權

        1.國會代表有權質詢國家主席、國會主席、政府總理、政府各部長和其他成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和國家審計署審計長。

        2.被質詢人員應在國會全體會議上或在國會休會期間在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上向國會作出答復;必要時,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可允許書面答復。

        3.如果不同意質詢答復的內容,國會代表有權在國會全體會議或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上再次進行質詢,或者將書面質詢發(fā)送給被質詢人員。

        第三十三條國會代表的建議權

        1.國會代表有權建議國會制定或修改憲法,進行全民公投,設立國會臨時委員會,對國會選舉或批準產生的任職人員進行信任投票,召開國會特別會議、非公開會議并對國會代表認為的其他必要問題提出建議。

        2.國會代表的建議應以書面形式發(fā)送給國會常務委員會,明確建議的原因和內容。

        國會常務委員會應根據(jù)職權總結和處理國會代表的建議并在本條第3款規(guī)定的情況下或者自身認為的其他必要情況下向國會進行報告。

        3.當占總數(shù)1/3以上的國會代表建議國會制定或修改憲法,進行全民公投,設立國會臨時委員會,決定特別會議、非公開會議或者占總數(shù)20%以上的國會代表建議國會對國會選舉或批準產生的任職人員進行信任投票,國會常務委員會應報告給國會審議和決定。

        4.本條第3款規(guī)定的建議數(shù)量是國會常務委員會從本次會議開幕之日到下次會議開幕之日前這一期間接收到的建議總量或者如果國會代表建議國會召開非公開會議,則是到與相關問題有關的國會會議開幕之日前。

        5.國會代表有權建議機構、組織或個人采取必要措施實施憲法、法律、保護國家權利和利益、保護人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四條發(fā)現(xiàn)違法行為時的請求權

        1.當發(fā)現(xiàn)損害國家利益或組織、個人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時,國會代表有權要求相關機構、組織采取必要措施及時制止違法行為。

        2.在接收到國會代表的要求后15日內,相關機構、組織必須進行處理并書面通知國會代表。超過上述期限,如果相關機構、組織沒有回復,國會代表有權要求相關機構、組織的上級機構、組織的負責人審議和處理。

        第三十五條要求提供信息的權利

        1.在履行代表的職責和權力時,國會代表有權要求機構、組織或個人提供與他們的職責相關的信息和文件。

        2.相關機構、組織的負責人或個人應依法答復國會代表要求的問題。

        第三十六條出席人民議會全體會議的權利

        1.國會代表有權出席他們當選為國會代表的地方的各級人民議會的全體會議,有權參與評論國家管理問題、與人民生活有關的問題和國會代表感興趣的其他問題。

        2.各級人民議會主席應向在地方競選的國會代表通報各級人民議會全體會議的召開時間、內容和議程,邀請國會代表出席并向他們提供必要的文件。

        第三十七條國會代表的豁免權

        1.未經國會同意或者在國會休會期間,未經國會常務委員會同意,國會代表禁止被逮捕、拘留、扣留、起訴,禁止搜查國會代表的住處和工作場所。只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查長有權提議逮捕、拘留、起訴和搜查國會代表的住處和工作場所。

        如果國會代表因犯罪被暫時拘留,拘留機構須及時報告給國會或國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和決定。

        2.未經國會常務委員會同意,國會代表不得被其工作機構、組織或單位罷免、降職、解雇或開除。

        第三十八條變動工作,辭去國會代表的職責

        1.在任期內,如果國會代表將工作換到其他省份、中央直轄城市,國會代表有權將他們的活動轉到他們工作地點的國會代表團。

        2.國會代表因健康或其他原因可辭去國會代表職責。國會代表辭職的批準由國會決定;在國會休會期間,由國會常務委員會決定并在國會最近一次全體會議上向國會報告。

        3.國會代表可自國會或國會常務委員會通過國會代表辭職的決議之日停止履行代表職責。

        第三十九條暫?;騿适鴷頇嗬?/p>

        1.當國會代表成為被告被起訴時,國會常務委員會應決定暫停國會代表履行職責和權力。

        當主管機構暫停調查,暫停針對國會代表的案件或自表明國會代表無罪或免于刑事責任的法院判決、決定生效之日起,國會代表應恢復履行代表職責和權力并恢復合法權益。

        2.被法院的判決或決定定罪的國會代表應自法院判決或決定生效之日起自動喪失國會代表權利。

        第四十條國會代表的罷免

        1.不再值得人民信任的國會代表應被國會或選民罷免。

        2.當國會要罷免國會代表,罷免須由占總數(shù)至少2/3的國會代表表決通過。

        3.當選民要罷免國會代表,罷免應依照國會常務委員會規(guī)定的要求進行。

        第四十一條國會代表的津貼和其他制度

        1.專職國會代表的津貼和其他福利、不是由國家預算發(fā)放薪水的國會代表的津貼應由國會常務委員會規(guī)定。

        2.根據(jù)國會常務委員會的規(guī)定,國會代表應被提供月度活動費用、執(zhí)行聘用專家和助理秘書制度經費以及為代表活動服務的其他活動經費。

        第四十二條國會代表的保障條件

        1.專職國會代表的工作時間應計為持續(xù)的工作時間。當專職國會代表辭去代表職責,主管機構和組織應為國會代表安排工作。

        兼職國會代表在一年中履行本法第二十四條第2款規(guī)定的代表職責的工作時間應被計為在工作機構、組織或單位的工作時間。

        2.專職國會代表應被安排工作場所,應為專職國會代表開展活動提供必要的物質和技術設施。

        3.國會代表有權優(yōu)先購買火車票、汽車票、輪船票和飛機票,有權優(yōu)先通過橋梁和渡口。當生病時,不屬于中等或高等級別官員的國會代表可根據(jù)為中等級別官員規(guī)定的標準進行檢察和治療。當非國家干部、公務員或公職人員的國會代表或前國會代表去世時,應享用與干部和公務員相同的喪葬制度。

        第四十三條國會代表團

        1.國會代表團是由各省、中央直轄城市選出的國會代表或工作換到各省、中央直轄城市的國會代表組成的組織。

        2.國會代表團有如下職責和權力:

        (1)組織代表團中的國會代表接待公民;配合當?shù)氐娜嗣褡h會常務委員會、人民委員會和祖國陣線委員會組織選民會議并確保國會代表以適當形式與選民會面的條件;

        (2)根據(jù)國會常務委員會的要求,組織代表團中的國會代表討論法律法令項目、其他項目、國會會議初步方案;

        (3)組織代表團的監(jiān)督活動并組織代表團中的國會代表執(zhí)行在各自地方的監(jiān)督任務;參與和配合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各專門委員會在各自地方的監(jiān)督活動;監(jiān)督并督促處理公民提出的由國會代表和代表團轉交給主管機構、組織、單位和個人的申訴、控告和建議;要求相關機構、組織和個人就代表團關心的問題提供信息和報告;

        (4)向國會常務委員會報告代表團和國會代表的活動情況;

        (5)管理和指導代表團辦事處的活動。

        3.國會代表團有團長和副團長,他們須是專職國會代表。代表團團長和副團長由國會代表團從代表團中的國會代表中選出并經國會國會批準。

        國會代表團團長應組織和管理代表團的活動。代表團副團長協(xié)助團長執(zhí)行后者分配的職責。當團長缺位時,副團長由團長授權執(zhí)行團長的職責。

        4.國會代表團設有辦事處。國會代表團辦事處為當?shù)貒鴷砗蛧鴷韴F的活動提供咨詢、協(xié)助和服務。國會代表團的活動經費由國家預算來保證。

        第三章 國會常務委員會和國會主席

        第四十四條國會常務委員會的地位、功能和組織結構

        1.國會常務委員會是國會的常設機構。

        2.國會常務委員會包括國會主席、副主席和國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國會主席擔任國會常務委員會主席,國會副主席擔任國會常務委員會副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副主席是國會副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成員是國會專職代表但不能同時是政府成員。國會常務委員會副主席和委員的數(shù)額由國會決定。

        3.國會常務委員會任期須從國會常務委員會被國會選出時開始并在新一屆國會選出新一屆國會常務委員會時結束。

        第四十五條國會常務委員會成員的責任

        1.國會常務委員會成員對國會常務委員會職責和權力的履行情況負集體責任,對國會常務委員會分配的事務向國會常務委員會承擔個人責任,參加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對國會常務委員會職責和權力范圍內的問題進行討論和表決。

        2.當被國會常務委員會授權時,國會常務委員會成員可代表常務委員會同政府各部委和其他機構組織合作并向國會常務委員會報告合作結果。

        第四十六條國會常務委員會同機構、組織、單位和個人之間的協(xié)調工作

        1.當履行其職責和權力時,國會常務委員會應與國家主席、政府、政府總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審計署、國家選舉委員會和越南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主席團相協(xié)調;必要時,要求其他機構、組織和公民的參與。

        2.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其他國家機構、社會政治組織、社會組織、社會專業(yè)組織、經濟組織、人民武裝部隊單位和公民應執(zhí)行國會常務委員會的要求。

        第四十七條國會常務委員會籌備、召集和主持國會全體會議

        1.擬定國會全體會議議程,決定召集國會全體會議。

        2.在籌備國會全體會議內容過程中指導、規(guī)范和協(xié)調相關機構的活動,審議和評論法律法令項目、報告和提交給國會的其他項目,審議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和國會代表團中國會代表的討論結果總結報告,擬定在國會全體會議上討論的問題。

        3.組織并確保國會全體會議議程的執(zhí)行,提議國會根據(jù)需要調整議程。

        4.組織國會表決通過法律草案、決議草案和屬于國會職責和權力范圍內的其他內容。

        5.配合越南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向國會提交全國選民意見建議總結報告,建議國會討論和發(fā)布關于選民意見建議處理情況的決議。

        6.決定與國會全體會議有關的其他問題。

        第四十八條制定法律和法令

        1.國會常務委員會設立關于法律和法令制定方案的項目并提交給國會決定;指導實施法律和法令制定方案;調整法律和法令制定方案并在國會最近一次全體會議上向國會報告;設立起草委員會,授權該機構依法審核法律法令項目;在法律項目被提交給國會前對其進行評論;對研究、吸收和解釋國會代表的意見進行指導以調整和完成法律草案并提交給國會審議和通過。

        2.國會常務委員會應就國會分配的事務發(fā)布法令。

        法令項目在被提交給國會常務委員會之前應由國會民族委員會或相關專門委員會審核。必要時,在法令項目被通過之前,國會常務委員會應決定將法令項目發(fā)送給國會代表以征求他們的意見。

        第四十九條解釋憲法、法律和法令

        1.國會常務委員會自行決定或根據(jù)國家主席、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會民族委員會、國會專門委員會、越南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或祖國陣線成員組織的中央機構的提議或根據(jù)國會代表的建議,決定解釋憲法、法律或法令。

        2.根據(jù)要解釋問題的性質與內容,國會常務委員會授權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會民族委員會或相關專門委員會起草關于解釋憲法、法律或法令的決議并提交給國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和決定。

        3.關于解釋憲法、法律或法令的決議草案由國會民族委員會或相關專門委員會負責審核,具體審核關于解釋憲法、法律或法令的決議草案同憲法、法律或法令中被解釋條款的精神和內容的一致性。

        第五十條國會常務委員會的監(jiān)督

        1.國會常務委員會組織實施國會的監(jiān)督方案,在國會休會期間調整國會的監(jiān)督方案時,應在國會最近一次全體會議上向國會報告。

        2.國會常務委員會監(jiān)督憲法、法律、國會決議、國會常務委員會條例和決議的實施,監(jiān)督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審計署和國會設立的其他機構的活動。

        第五十一條暫停實施、廢除中央國家機構的文件

        1.國會常務委員會自行決定或根據(jù)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或國會代表的提議,暫停實施政府、政府總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會設立的其他機構頒布的違背越南憲法、法律或國會決議的文件,并在國會最近一次全體會議上提交國會廢除上述文件。

        2.國會常務委員會自行決定或根據(jù)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或國會代表的提議,廢除政府、政府總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會設立的其他機構頒布的違背國會常務委員會條例或決議的文件。

        第五十二條國會常務委員會指導、規(guī)范和協(xié)調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的活動

        1.授權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審核法律法令項目、決議草案和其他報告、項目,由國會決定的情況除外;根據(jù)國會的要求,授權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執(zhí)行國會監(jiān)督方案中的內容和其他內容;授權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對國會常務委員會監(jiān)督方案中的部分問題進行監(jiān)督。

        2.要求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定期報告它們的活動計劃和方案及其實施情況。

        3.協(xié)調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在相同地方、機構或組織實施的活動。

        4.審議和答復國會民族委員會、國會專門委員會的建議。

        5.必要時,國會主席、副主席就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各自職責和權力范圍內的問題同國會民族委員會主席、專門委員會主任、民族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進行合作。

        第五十三條國會常務委員會在選舉、解雇、罷免、批準國家機構中職位方面的責任

        1.提議國會選舉、解雇、罷免國家主席、國會主席和副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國會民族委員會主席、國會專門委員會主任、國家選舉委員會主席、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和國會秘書長。

        2.決定國會民族委員會副主席、常務委員、專職委員和其他委員的數(shù)額,國會專門委員會副主任、常務委員、專職委員和其他委員的數(shù)額;批準國會民族委員會的副主任、常務委員、專職委員和其他委員的名單,根據(jù)國會民族委員會主席的提議批準國會民族委員會成員的辭職;批準國會專門委員會的副主任、常務委員、專職委員和其他委員的名單,根據(jù)國會專門委員會主任的提議批準國會專門委員會成員的辭職。

        3.批準國家主席關于任命和解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全權特別大使的提議。

        4.批準國會代表團團長和副團長的選舉結果。

        5.批準省級人民議會主席和副主席的選舉結果。

        第五十四條國會常務委員會在國會代表和國會代表團的活動中的責任

        1.指導國會代表和國會代表團的活動,審議國會代表團和國會代表活動情況的報告。

        2.接收國會代表的質詢以轉交給被質詢人員,決定答復質詢的期限和形式;接收和總結國會代表的建議;將本法第三十三條第3款規(guī)定的國會代表的建議提交給國會審議;審議和答復國會代表的其他建議;必要時,派發(fā)監(jiān)督團或工作組到地方去以審議國會代表和國會代表團提出的問題。

        3.規(guī)定確保國會代表活動的活動費用、津貼、其他制度和條件,決定向國會代表團分配活動經費。

        4.在國會休會期間,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交的關于逮捕、拘留、扣留、起訴國會代表、當選國會代表人員以及搜查國會代表居住地和工作地的提議;決定被起訴的國會代表暫停履行國會代表的職責和權力;向國會報告國會代表的代表權利喪失情況。

        5.當國會代表將工作轉到其他省份或中央直轄城市時,對他們轉去其他國會代表團工作進行審議和決定;對國會代表工作機構、組織或單位的關于罷免、撤職、辭退、開除國會代表的提議進行審議。

        6.根據(jù)越南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或省級祖國陣線委員會的建議,決定提議國會或選舉單位選民罷免國會代表;在國會休會期間,決定批準國會代表辭去代表工作,并在國會下次全體會議上將此情況向國會報告。

        第五十五條國會常務委員會監(jiān)督和指導人民議會的活動

        1.監(jiān)督和指導人民議會的活動。

        2.自行決定或根據(jù)政府總理、國會民族委員會、國會專門委員會、國會代表的提議,廢除省級人民議會頒布的違背越南憲法、法律或上級國家機構文件的決議。

        3.當省級人民議會嚴重損害人民利益時,自行決定或根據(jù)政府的提議解散它們。

        第五十六條確定、取消、合并、劃分和調整省級行政單位的邊界

        1.根據(jù)政府的建議,國會常務委員會決定確定、取消、合并、劃分和調整各省或中央直轄城市行政單位的邊界。

        2.確定、取消、合并、劃分和調整各省或中央直轄城市行政單位邊界的計劃應在被提交給國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和決定前由國會專門委員會核查。

        第五十七條確定戰(zhàn)爭狀態(tài),決定總動員或地區(qū)動員,宣布或取消緊急狀態(tài)

        1.在國會休會期間,國會常務委員會根據(jù)國防安全委員會的提議決定戰(zhàn)爭狀態(tài)并在國會最近一次全體會議上報告給國會;根據(jù)國防安全委員會或政府總理的建議決定全國或地區(qū)動員。

        2.當全國或一個、多個地方遭受由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的嚴重災難,廣泛流行的危險流行病給國家或組織的財產、人民的生命、健康或財產帶來嚴重威脅或者全國、一個或多個地區(qū)處在嚴重威脅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安定的形勢下,國會常務委員會應根據(jù)政府總理的建議,宣布全國或某個地方處于緊急狀態(tài)。當緊急狀態(tài)消失時,國會常務委員會應根據(jù)政府總理的建議決定取消此狀態(tài)。

        第五十八條國會常務委員會在執(zhí)行國會對外關系中的責任

        1.向國會報告屬于國家對外政策范圍內涉及與國會、國際和地區(qū)議會間組織、其他國際組織的關系的問題。在國會休會期間,審議政府關于外交活動的報告;在關于國家外交事務的基本政策范圍內的問題被提交給國會之前,對其進行評論。

        2.決定在越南主辦國際和地區(qū)議會間組織會議。

        3.決定設立越南友好議會組織并規(guī)定其組織和活動。

        4.通過國會常務委員會的外交活動方案和年度國際合作方案,指導、規(guī)范和協(xié)調國會民族委員會、國會專門委員會、友好議會團體、國會常務委員會的機構、國家審計署和國會辦公廳的外交活動和國際合作活動。

        5.審議和評估國會外交活動方案和年度國際合作方案的執(zhí)行結果,審議國會代表團出國訪問、工作和外國國會代表團、國際組織到越南國會訪問、工作的結果報告;審議國會主辦的國際會議的結果報告。

        第五十九條組織全民公投

        1.國會常務委員會根據(jù)國會的決定,組織全民公投。

        2.國會常務委員會規(guī)定選票的形式、投票和計票的順序;根據(jù)國會關于全民公投的決議,決定全民公投的具體時間和記錄在選票上的內容;檢查和監(jiān)督全民公投。

        3.國會常務委員會應在國會最近一次全體會議上向國會通報全民公投的結果。

        第六十條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

        1.國會常務委員會在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上討論和決定屬于其職責和權力范圍內的問題。

        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須有至少2/3國會常務委員會成員出席。

        2.國會主席主持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國會副主席根據(jù)國會主席的分配協(xié)助后者主持會議。

        3.國會常務委員會成員應出席所有會議。當不能出席會議時,應將原因報告國會主席審議和決定。

        4.國家主席有權出席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政府總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國會民族委員會主席和副主席、國會專門委員會主任和副主任應邀出席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

        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常務委員和專職委員可被應邀出席國會常務委員會的討論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負責領域內容的會議。

        5.相關機構組織的代表應邀參加國會常務委員會的討論相關內容的會議。

        第六十一條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的召開時間

        1.國會常務委員會應定期每個月召開一次會議。

        2.必要時,國會常務委員會根據(jù)國會主席的決定或根據(jù)國家主席、政府總理或至少1/3國會常務委員會成員的提議召開會議。

        第六十二條擬定議程和決定召集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

        1.國會主席指導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的籌備工作,擬定議程、決定會議時間和安保措施。國會副主席和國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籌備國會主席分配的內容。

        2.在國會主席的指導下,根據(jù)國會常務委員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的工作方案以及計劃提交給國會常務委員會的內容的籌備情況和進度,國會秘書長—國會辦公廳主任應最遲在會議召開前30日籌備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的初步議程。會議的初步議程在提交給國會主席審議和決定前須發(fā)送給國會常務委員會成員、民族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評論。

        3.國會秘書長—國會辦公廳主任應最遲在會議召開前20日,將已由國會主席決定的會議初步議程發(fā)送給提交國會常務委員會內容的機構和組織;最遲在會議召開前7日,將會議初步議程和召集會議的決定送至國會常務委員會成員。

        4.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會民族委員會、國會專門委員會、相關組織機構應依照國會常務委員會的分配或法律規(guī)定的職責和權力,籌備和審核會議議程內容項目和報告。

        第六十三條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文件

        1.當有足夠的必要文件時,國會常務委員會只審議會議方案中的問題。

        2.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文件須最遲在會議召開前5日送達國會常務委員會成員。如果會議是根據(jù)本法第六十一條第2款的規(guī)定召集的,會議文件應最遲在會議召開前2日送達國會常務委員會成員。

        第六十四條國會主席的職責和權力

        1.主持國會會議,確保國會代表活動條例和國會全體會議條例的執(zhí)行,簽署憲法、法律和國會決議。

        2.領導國會常務委員會的工作;指導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初步方案的籌備,召集和主持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簽署國會常務委員會法令和決議。

        3.主持國會專職代表會議和國會常務委員會組織的其他會議。

        4.召集和主持國會民族委員會主席會議和國會專門委員會主任會議,討論國會、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的活動方案;必要時,出席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的會議。

        5.與國會代表保持聯(lián)系。

        6.指導國會活動經費的執(zhí)行。

        7.指導和組織實施國會對外事務,在國會的對外關系中代表國會,領導越南國會代表團在國際和地區(qū)議會間組織中的活動。

        第六十五條國會副主席的職責和權力

        國會副主席應協(xié)助國會主席執(zhí)行國會主席分配的任務。當國會主席缺位時,由國會主席授權的國會副主席履行國會主席的職責和權力。

        第四章 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

        第六十六條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

        1.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是應向國會負責并向國會報告工作的國會機構;在國會休會期間,它們應向國會常務委員會報告工作。

        2.國會設有以下專門委員會:

        (1)法律委員會;

        (2)司法委員會;

        (3)經濟委員會;

        (4)財政和預算委員會;

        (5)國防和安全委員會;

        (6)文化、教育、青年、青少年和兒童委員會;

        (7)社會問題委員會;

        (8)科學、技術和環(huán)境委員會;

        (9)對外事務委員會。

        3.根據(jù)本法第八十八條和第八十九條的規(guī)定,國會設立國會臨時委員會。

        第六十七條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的組織結構

        1.國會民族委員會由主席、副主席、常務委員、專職委員和其他委員組成。國會專門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常務委員、專職委員和其他委員組成。

        2.國會民族委員會主席和國會專門委員會主任由國會選舉產生,國會民族委員會的副主席、常務委員、專職委員和其他委員,國會專門委員會的副主任、常務委員、專職委員和其他委員由國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產生。

        3.在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休會期間,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協(xié)助它們處理常規(guī)工作。

        國會民族委員會的常務委員會包括主席、副主席和常務委員。國會專門委員會的常務委員會包括主任、副主任和常務委員。

        4.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設立小組委員會以研究和籌備各自活動范圍內的問題。小組委員會的負責人須是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其他成員可以不是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成員或不是國會代表。

        第六十八條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的工作原則、任期和報告責任

        1.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根據(jù)集體制度進行工作并由多數(shù)作出決定。

        2.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任期須依照國會的任期。

        3.在國會年終全體會議上,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應將各自的年度工作報告提交給國會代表和國會常務委員會。在每屆國會最后一次全體會議上,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應將各自任期內的活動總結報告提交給國會代表。

        第六十九條國會民族委員會的職責和權力

        1.審核有關民族政策的法律法令項目;審核國會和國會常務委員會分配的其他項目;在法律法令項目被提交給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之前,對它們進行審核,以確保民族政策在項目中的體現(xiàn)。

        2.對政府民族政策實施條例的頒布提出意見。

        3.監(jiān)督民族領域內的國會法律、決議和國會常務委員會法令、決議的實施;監(jiān)督民族政策和山區(qū)、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社會經濟發(fā)展方案、計劃的實施。

        4.監(jiān)督政府、政府總理、各部長和部級機構負責人頒布的關于民族工作的文件。

        5.就國會民族委員會負責的領域向國會提交法律項目和向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交法令項目。

        6.提出關于國家民族政策的問題、關于相關機構的活動和組織的問題以及與民族工作有關的其他問題。

        第七十條法律委員會的職責和權力

        1.審核關于民事、行政和國家組織結構(司法機構的組織結構除外)的法律法令項目;審核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分配的其他項目;審核機構、組織和國會代表提出的關于制定法律和法令的提議,國會代表提出的關于法律和法令的建議;協(xié)助國會常務委員會擬定法律和法令制定方案。

        2.確保法律系統(tǒng)的合憲性、合法性和一致性,確保法律法令項目在提交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之前的立法技術;審核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提交的關于違反憲法的文件的建議,國家主席、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越南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祖國陣線成員組織的中央機構或國會代表提交的關于違反憲法的文件的提議。

        3.主持審核關于設立或撤銷各部委、部級機構或國會設立的其他機構的方案,審核行政單位邊界的確定、取消、合并、劃分或調整方案,主持審核政府提交的關于公民申訴和控告處理的報告。

        4.監(jiān)督關于民事、行政和國家組織結構(司法機構的組織結構除外)的國會法律、決議和國會常務委員會法令、決議的實施;監(jiān)督政府、各部委和部級機構在法律委員會負責領域內的活動。

        5.監(jiān)督政府、政府總理、各部長和部級機構負責人在法律委員會負責領域內頒布的文件。

        6.向國會提交關于法律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律項目,向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交關于法律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令項目;提出必要措施完善國家組織結構、捍衛(wèi)憲法法律,確保法律系統(tǒng)的一致性。

        第七十一條司法委員會的職責和權力

        1.審核關于刑事、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判決執(zhí)行、司法協(xié)助、預防和打擊腐敗、司法機構的組織結構的法律法令項目以及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分配的其他項目。

        2.審核政府提交的關于預防和打擊違法行為和犯罪以及判決執(zhí)行工作的報告,審核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工作報告;主持審核政府提交的關于預防和打擊腐敗的報告。

        3.審核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提交的關于批準任命、解雇或降職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的提議和國家主席提交的關于大赦的提議。

        4.監(jiān)督關于刑事、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判決執(zhí)行、司法協(xié)助、預防和打擊腐敗、司法機構的組織結構的國會法律、決議和國會常務委員會法令、決議的實施,監(jiān)督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政府各部委和部級機構在調查、起訴、審判、執(zhí)行判決和司法協(xié)助中的活動,監(jiān)督腐敗行為的發(fā)現(xiàn)和處理。

        5.監(jiān)督政府、政府總理、各部長、部級機構負責人、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司法委員會負責領域內頒布的文件。

        6.向國會提交關于司法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律項目,向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交關于司法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令項目;提出與司法機構和其他相關機構的活動和組織有關的問題,提出關于刑事、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判決執(zhí)行、司法協(xié)助以及預防和打擊腐敗的問題。

        第七十二條經濟委員會的職責和權力

        1.審核經濟管理、土地、貨幣、銀行、商業(yè)活動領域內的法律法令項目以及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分配的其他項目。

        2.主持審核關于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基本任務、政策、指標、目標的計劃、項目和方案,負責審核政府提交的關于實施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基本任務、政策、指標、目標的報告,審核國家基本貨幣政策。

        3.監(jiān)督在經濟管理、土地、貨幣、銀行和商業(yè)活動領域內的國會法律、決議和國會常務委員會法令、決議的實施,主持監(jiān)督政府、各部委和部級機構在實施關于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基本任務、政策、指標、目標的計劃、項目和方案中的活動以及實施經濟政策的活動。

        4.監(jiān)督政府、各部委和部級機構負責人在經濟委員會負責領域內頒布的文件。

        5.向國會提交關于經濟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律項目,向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交關于經濟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令項目。

        6.提出與相關機構的活動和組織有關的問題,提出關于經濟管理、土地、貨幣、銀行和商業(yè)活動的問題。

        第七十三條財政和預算委員會的職責和權力

        1.審核財政、預算和國家審計領域內的法律法令項目以及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分配的其他項目。

        2.審核國家財政基本政策,中央和地方預算之間的收支分配,國家債務、公共債務和政府債務的安全限額;主持審核國家預算和中央預算的分配計劃以及總的國家決算。

        3.監(jiān)督財政、預算和國家審計領域內的國會法律、決議和國會常務委員會法令、決議的實施,監(jiān)督政府、各部委和部級機構在執(zhí)行國家預算和財政預算政策中的活動。

        4.監(jiān)督政府、政府總理、各部長和部級機構負責人在財政和預算委員會負責領域內頒布的文件。

        5.向國會提交關于財政和預算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律項目,向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交關于財政和預算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令項目。

        6.提出與相關機構的組織和活動以及財政、預算和國家審計有關的問題。

        第七十四條國防和安全委員會的職責和權力

        1.審核國防和安全、社會安定和秩序領域內的法律法令項目以及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分配的其他項目。

        2.監(jiān)督國防和安全、社會安定和秩序領域內的國會法律、決議和國會常務委員會法令、決議的實施,監(jiān)督政府、各部委和部級機構執(zhí)行國防安全任務活動和確保社會安定和秩序的活動。

        3.監(jiān)督政府、政府總理、各部長和部級機構負責人在國防和安全委員會負責領域內頒布的文件。

        4.向國會提交關于國防和安全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律項目,向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交關于國防和安全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令項目。

        5.提出與相關機構的活動和組織以及國防和安全、社會安定和秩序有關的問題。

        第七十五條文化、教育、青年、青少年和兒童委員會的職責和權力

        1.審核文化、教育、信息、通訊、信仰、宗教、旅游、運動、青年、青少年和兒童領域內的法律法令項目以及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分配的其他項目。

        2.監(jiān)督在文化、教育、信息、通訊、信仰、宗教、旅游、運動、青年、青少年和兒童領域內的國會法律、決議和國會常務委員會法令、決議的實施;監(jiān)督政府、各部委和部級機構實施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方案和計劃內的關于文化、教育、信息、通訊、宗教、旅游和運動的政策的活動,監(jiān)督青年、青少年和兒童政策的實施。

        3.監(jiān)督政府、政府總理、各部長和部級機構負責人在本委員會負責領域內頒布的文件。

        4.向國會提交關于本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律項目,向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交關于本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令項目。

        5.提出與相關機構的活動和組織有關的問題,與文化、教育、信息、通訊、信仰、宗教、旅游、運動的發(fā)展有關的問題,與青年、青少年和兒童政策有關的問題。

        第七十六條社會問題委員會的職責和權力

        1.審核勞動、就業(yè)、衛(wèi)生、人口、社會安定、性別平等、競賽、獎勵、預防和打擊社會丑惡現(xiàn)象領域內的法律法令項目以及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分配的其他項目。

        2.審核提交給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法令項目和決議草案是否將性別平等納入主流。

        3.監(jiān)督在勞動、就業(yè)、衛(wèi)生、人口、社會安定、性別平等、競賽、獎勵、預防和打擊社會丑惡現(xiàn)象領域內的國會法律、決議和國會常務委員會法令、決議的實施,監(jiān)督政府、各部委和部級機構實施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方案和計劃內關于勞動、就業(yè)、衛(wèi)生、人口、社會安定、性別平等、競賽、獎勵、預防和打擊社會丑惡現(xiàn)象政策的活動。

        4.監(jiān)督政府、政府總理、各部長和部級機構負責人在社會問題委員會負責領域內頒布的文件。

        5.向國會提交關于社會問題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律項目,向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交關于社會問題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令項目。

        6.提出與相關機構的活動和組織有關的問題,與解決勞動、就業(yè)、衛(wèi)生、人口、社會安定、性別平等、競賽、獎勵、預防和打擊社會丑惡現(xiàn)象問題的措施和政策有關的問題。

        第七十七條科學、技術和環(huán)境委員會的職責和權力

        1.審核科學、技術、自然資源、環(huán)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預防和控制自然災害領域內的法律法令項目以及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分配的其他項目。

        2.監(jiān)督在科學、技術、自然資源、環(huán)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預防和控制自然災害領域內的國會法律、決議和國會常務委員會法令、決議的實施,監(jiān)督政府、各部委和部級機構實施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方案和計劃內關于科學、技術、自然資源、環(huán)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預防和控制自然災害政策的活動。

        3.監(jiān)督政府、政府總理、各部長和部級機構負責人在本委員會負責領域內頒布的文件。

        4.向國會提交關于本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律項目,向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交關于本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令項目。

        5.提出與相關機構的活動和組織有關的問題,與發(fā)展科學和技術、自然資源、環(huán)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預防和控制自然災害有關的問題。

        第七十八條對外事務委員會的職責和權力

        1.審核國家對外事務領域內的法律法令項目和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分配的其他項目。

        2.主持審核國會負責批準和決定加入或終止的國際條約,審核政府提交的關于對外事務的報告,審核政府總理提交的關于批準任命、解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全權特別大使的提議。

        3.監(jiān)督在對外事務領域內的國會法律、決議和國會常務委員會法令、決議的實施,監(jiān)督政府、各部長、部級機構執(zhí)行國家外交政策的活動,監(jiān)督國際條約和協(xié)定的簽署、加入和執(zhí)行活動,監(jiān)督所有地方和部門的對外經濟關系和對外事務活動,監(jiān)督針對在越外國人和海外越南人的國家政策的實施。

        4.監(jiān)督政府、政府總理、各部長和部級機構負責人在本委員會負責領域內頒布的文件。

        5.在國會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指導下,同地區(qū)和國際議會間組織和別國國會開展對外關系。

        6.向國會提交關于本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律項目,向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交關于本委員會負責領域的法令項目;提出關于相關機構的活動和組織的問題,關于國家外交政策、與地區(qū)和國際議會間組織、他國國會和其他國際組織的關系的問題,關于國際條約、協(xié)定的簽署、加入和執(zhí)行的問題,關于針對在越外國人和海外越南人的政策的問題。

        第七十九條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之間參與審核和協(xié)調的責任

        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在各自職責和權力范圍內,有如下責任:

        1.與經濟委員會一起參與審核關于國家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基本任務、政策、指標、目標的計劃、項目和方案,政府提交的關于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基本任務、政策、指標和目標的實施報告;

        2 與財政和預算委員會一起參與審核國家預算、中央預算分配計劃和總的國家決算;

        3.與法律委員會一起參與審核機構、組織、國會代表提交的關于制定法律、法令的提議,國會代表提交的關于法律或法令的建議,關于設立或取消各部委、部級機構、國會設立的其他機構的方案,政府提交的關于公民申訴和控告處理情況的報告;

        4.與司法委員會一起參與審核政府提交的關于預防和打擊腐敗工作報告;

        5.與對外事務委員會協(xié)調執(zhí)行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的對外關系和國際合作,與對外事務委員會一起參與審核國會批準和決定加入或終止的國際條約,與對外事務委員會一起參與執(zhí)行國會的對外事務信息工作;

        6.監(jiān)督國家預算的執(zhí)行、預防和打擊腐敗、厲行節(jié)約和反對浪費,監(jiān)督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負責領域內的公民申訴、控告和反映的處理。

        第八十條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在捍衛(wèi)憲法中的責任

        1.在履行職責和權力時,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有責任發(fā)現(xiàn)違反憲法的文件并建議頒布文件的機構對此文件進行修訂、補充或廢除。如果頒布文件的機構沒有執(zhí)行上述建議,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有權建議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根據(jù)職權進行審議和處理。

        2.法律委員會應審核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提交的關于違反憲法的文件的建議,國家主席、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越南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陣線成員組織的中央機構或國會代表提交的關于違反憲法的文件的提議,并提交給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根據(jù)職權進行審議和處理。

        第八十一條要求報告和提供文件,委派成員進行審議和審核

        1.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有權要求政府成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和相關人員對國會民族委員會或專門委員會負責領域內的問題進行報告和提供文件。被要求人員應滿足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的要求。

        2.必要時,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可委派其成員到相關機構和組織審議和審核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感興趣的問題。相關機構和組織應為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成員執(zhí)行任務創(chuàng)造條件。

        第八十二條在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會議上的解釋活動

        1.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可要求政府成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和相關人員解釋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負責領域內的問題。

        2.被要求作出解釋的人員應在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會議上進行報告和解釋。

        3.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應對被解釋的問題作出結論,此結論應被發(fā)送給國會常務委員會、國會代表和相關組織機構。

        第八十三條與地方組織和機構的協(xié)調工作

        1.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應同各省和中央直轄城市的人民議會和人民議會的相應專門委員會保持聯(lián)系。

        2.當在地方開展活動時,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應將此情況通知省級人民議會、人民委員會和國會代表團以協(xié)調活動。

        3.當被要求時,省級人民議會、人民委員會和國會代表團應在各自職責和權力范圍內,參與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的活動。

        第八十四條對外關系和國際合作

        1.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應與外國國會的相關機構、外國和國際組織的其他相關機構開展對外關系以學習和交流專業(yè)經驗,為根據(jù)國家外交政策加強對外關系和國際合作作出貢獻。

        2.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提出和擬定各自年度國際合作和對外活動方案。對外事務委員會審核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的年度國際合作和對外活動的初步方案并提交給國會常務委員會審議和決定。

        3.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應向國會常務委員會報告各自國際合作和對外活動的結果。每年,對外事務委員會應配合國會辦公廳總結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國際合作和對外活動的結果報告。

        第八十五條國會民族委員會主席和國會專門委員會主任的職責和權力

        1.國會民族委員會主席、國會專門委員會主任有如下職責和權力:

        (1)召集和主持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會議;

        (2)管理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工作;

        (3)作為主席、主任,提議國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會民族委員會的副主席、常務委員、專職委員和其他委員,批準國會專門委員會副主任、常務委員、專職委員和其他委員;

        (4)同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定期保持聯(lián)系;

        (5)出席國會常務委員會的會議;國會民族委員會主席應邀出席政府關于討論實施民族政策的會議;

        (6)代表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與相關組織機構保持聯(lián)系;

        (7)執(zhí)行國會常務委員會分配的其他任務。

        2.國會民族委員會副主席協(xié)助民族委員會主席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分配的任務。當民族委員會主席缺位時,由委員會主席授權的一名副主席履行主席的職責和權力。

        國會專門委員會副主任協(xié)助委員會主任執(zhí)行委員會主任分配的任務。當專門委員會主任缺位時,由委員會主任授權的一名副主任履行主任的職責和權力。

        第八十六條國會民族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的職責和權力

        1.擬定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活動計劃和方案并提交給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審議和決定。

        2.組織執(zhí)行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的活動計劃和方案、決定和結論。

        3.籌備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活動內容和服務活動的文件,為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成員提供必要信息和材料;根據(jù)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會議的結果,籌備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審核報告和其他報告并提交給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

        4.初步審核要提交給國會常務委員會審議的法律項目、決議草案、報告和其他項目,在它們被提交給國會之前。

        5.當應邀出席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時,籌備關于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內容的意見;參與國會民族委員會、其他專門委員會和相關機構組織的活動;組織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監(jiān)督小組和工作組;接待公民,研究和處理發(fā)送給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公民申訴、控告、建議和反映。

        6.組織執(zhí)行國會常務委員會對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活動進行的指導、規(guī)范和協(xié)調,定期向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報告國會民族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的活動。

        7.配合國會秘書長—國會辦公廳主任明確直接協(xié)助民族委員會或專門委員會的專業(yè)單位的組織、任務和具體權力。

        8.配合國會秘書長—國會辦公廳主任招聘、任命、表彰和管理公務員以及執(zhí)行針對直接協(xié)助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專業(yè)單位公務員的制度和政策。

        9.指導直接協(xié)助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專業(yè)單位的專業(yè)工作,決定分配給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經費的使用。

        10.在任期結束前,擬定下一任期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成員結構和數(shù)額并報告給國會常務委員會。

        11.處理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其他工作并在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最近一次會議上向它們報告。

        第八十七條國會民族委員會和專門委員會的全體會議

        1.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組織全體會議以審核法律法令項目、決議草案、報告和其他項目并提交給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

        2.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成員應根據(jù)民族委員會主席、專門委員會主任的召集出席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的會議,討論和表決在會議上討論的問題;當不能出席會議時,應向民族委員會主席、專門委員會主任報告原因。

        3.國會主席和副主席有權出席并在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會議上發(fā)表指導意見。

        4.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可邀請不是其成員的國會代表、相關機構和組織的代表以及專家參與它們的活動。相關機構和組織應為應邀參與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活動的人員創(chuàng)造條件。

        5.當國會民族委員會開會討論民族政策時,民族委員會主席可邀請在國會中沒有代表的少數(shù)民族的代表同時是人民議會代表的人員出席會議。

        第八十八條設立臨時委員會

        1.國會應在下列情況下設立臨時委員會:

        (1)審核由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交給國會的或內容與國會民族委員會和許多專門委員會負責領域相關的法律項目、決議草案、報告或其他項目;

        (2)當認為必要時,調查澄清某一具體問題。

        2.根據(jù)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或占總數(shù)至少1/3國會代表的提議,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交國會審議和決定設立臨時委員會。

        第八十九條臨時委員會的組織結構、職責和權力

        1.臨時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組成。臨時委員會的成員委員是國會代表。臨時委員會的組成、成員數(shù)額、具體職責和權力由國會根據(jù)國會常務委員會的提議決定。

        2.臨時委員會應向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報告其對國會分配的職責和權力的履行結果。臨時委員會的調查結果報告必須由國會民族委員會或專門委員會審核。國會審議并發(fā)布關于臨時委員會調查結果的決議。

        3.臨時委員會在完成任務后終止活動。

        第五章 國會會議

        第九十條國會會議

        1.國會公開舉行會議。

        必要時或根據(jù)國家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政府總理或占總數(shù)至少1/3國會代表的提議,國會決定召開非公開會議。

        2.國會每年召開兩次全體會議。

        如果國家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政府總理或占總數(shù)至少1/3國會代表要求,國會召開特別會議。

        3.國會根據(jù)國會會議條例規(guī)定的程序和其他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在國會會議上討論和決定自己職責和權力范圍內的問題。

        第九十一條國會會議議程

        1.根據(jù)國會決議和國家主席、政府總理、越南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國會民族委員會、國會專門委員會和國會代表的提議,國會常務委員會擬定國會會議議程。

        上一屆國會常務委員會擬定新一屆國會第一次會議的議程。

        2.國會全體會議的初步議程應最遲在會議開幕之日前15日在大眾媒體上公布,國會特別會議的初步議程應最遲在會議召開前4日在大眾媒體上公布。

        3.國會決定國會會議的議程。如果有必要,根據(jù)國家主席、政府總理、越南祖國陣線中央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國會民族委員會、國會專門委員會和國會代表的提議,國會常務委員會提議國會決定修改、補充會議議程。

        第九十二條召開國會會議

        1.國會常務委員會應最遲在國會全體會議開幕之日前30日、國會特別會議開幕之日前7日決定召開國會全體會議、國會特別會議。

        2.新一屆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由上一屆國會常務委員會自國會代表選舉之日起60日內召開。

        3.召開會議的決定和會議的初步議程應發(fā)送給國會代表。

        第九十三條應邀出席國會會議的人員,國會會議上的觀會人員

        1.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政府成員、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和國會設立機構的非國會代表負責人應邀出席國會會議,他們應出席國會召開的討論與他們負責的分支或領域相關問題的全體會議。應邀出席國會會議的人員如果得到國會主席的同意可對他們各自負責的分支或領域內的問題發(fā)表意見或者根據(jù)國會主席的要求發(fā)表意見。

        2.國家機構的代表,政治組織、社會政治組織、社會組織、經濟組織的中央機構的代表,人民武裝部隊單位、新聞機構的代表,國際友人可應邀出席國會的公開會議。

        3.公民可作為觀會人員參加國會的公開會議。

        第九十四條國會會議的工作形式

        1.國會的全體會議。

        2.國會常務委員會組織的討論和審議會議議程內容的會議。

        3.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組織的討論和審議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負責領域內的會議議程內容的會議。

        4.國會代表團和國會代表小組組織的討論會議議程的會議。

        5.必要時,國會主席應邀請國會代表團的負責人、國會民族委員會主席、國會專門委員會主任和其他相關國會代表對提交國會審議和決定的問題進行討論。

        6.國會代表在國會全體會議、國會代表團會議和國會代表小組會議上發(fā)表的意見和國會代表的書面意見有同等價值并應被全面收集和總結以向國會報告。

        第九十五條主持國會會議的責任

        1.國會主席主持國會的會議,確保會議議程和國會會議條例的執(zhí)行。國會副主席根據(jù)國會主席的分配,協(xié)助主席管理會議。

        2.在每屆國會第一次會議上,上一屆國會主席應開幕和主持國會會議,直到國會選出新一屆國會主席。

        第九十六條全體會議上的投票

        1.國會通過投票決定全體會議的問題。國會代表有權投贊成票、反對票或不投票。

        2.國會應決定采用下列其中一種投票形式:

        (1)公開投票;

        (2)無記名投票。

        3.當有超過半數(shù)的國會代表投贊成票,法律和國會決議被通過,但本法第二條第3款、第四條第4款和第四十條第2款規(guī)定的情況除外。

        第九十七條國會會議的文件

        1.國會主席根據(jù)國會秘書長—國會辦公廳主任的提議,決定會議使用的正式文件。

        2.法律項目、決議草案和其他項目須最遲在國會會議開幕之日前20日發(fā)送給國會代表,其他文件須最遲在國會會議開幕之日前10日發(fā)送給國會代表。

        3.國會代表應執(zhí)行會議文件的使用和保存條例。

        4.國會秘書長—國會辦公廳主任應決定國會代表在國會會議上使用的參考文件。

        第六章 國會秘書長,國會辦公廳,國會常務委員會的附屬機構,國會的活動經費

        第九十八條國會秘書長

        1.國會秘書長由國會選舉產生、解雇和罷免。國會秘書長應為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和國會代表的活動提供咨詢和服務,履行下列職責和權力:

        (1)就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的初步工作計劃和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活動的實施流程和程序向國會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供咨詢;

        (2)協(xié)調國會民族委員會、專門委員會和相關機構、組織起草關于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分配的內容的決議;

        (3)擔任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的發(fā)言人,組織提供信息、報紙、出版物、圖書館、博物館以及信息技術應用工作以服務于國會、國會機構和國會代表的活動;

        (4)在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組織秘書工作,收集和總結國會代表的意見,簽署全體會議和會議紀要;

        (5)執(zhí)行國會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分配的其他職責和權力。

        2.秘書處協(xié)助國會秘書長。秘書處的具體組織結構、職責和權力由國會常務委員會確定。

        第九十九條國會辦公廳

        1.國會辦公廳是為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國會民族委員會、國會專門委員會和國會代表提供一般咨詢和服務的行政機構。國會辦公廳有如下職責和權力:

        (1)為國會會議、國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和國會、國會常務委員會、國會民族委員會、國會專門委員會的其他活動組織服務;

        (2)管理國會和國會機構中的干部、公務員、公職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

        (3)管理國會的活動經費;

        (4)負責確保國會、國會機構、國會代表團辦事處和國會代表的活動的物質設施和其他條件,為國會代表提交法律法令項目和法律法令提案提供條件。

        2.國會秘書長也是國會辦公廳主任,并就國會辦公廳的活動向國會和國會常務委員會負責。

        國會常務委員會根據(jù)國會秘書長—國會辦公廳主任的提議對國會辦公廳副主任進行任命、解雇或降職。

        3.國會常務委員會應確定國會辦公廳的組織結構、職責和具體權力;依照國會活動的具體特點,決定干部、公務員和公職人員隊伍的工資,確定適用于在國會辦公廳工作的干部、公務員、公職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的制度和政策。

        第一百條國會常務委員會的附屬機構

        1.國會常務委員會設立國會常務委員會附屬機構以在具體工作領域為國會常務委員會提供咨詢和協(xié)助。

        2.國會常務委員會依照國會活動的具體特點,確定適用于在國會常務委員會附屬機構工作的干部、公務員、公職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隊伍的組織結構、職責、權力、制度和政策。

        第一百零一條國會的活動經費

        1.國會的活動經費包括國會一般活動經費和國會常務委員會、國會民族委員會、國會專門委員會、國會秘書長、國會辦公廳、國會常務委員會附屬機構、國會代表團的活動經費,國會的活動經費是國家預算中的一個單獨項目,由國會決定。

        2.國會活動經費的估算、管理、分配和使用應遵守國家預算法。

        第七章 實施條款

        第一百零二條實施效力

        1.本法自2016年1月1日起生效。

        2.根據(jù)第83/2007/QH11號法律修訂和補充的第30/2001/QH10號國會組織法自本法生效之日起失效。

        本法由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第十三屆國會第8次會議于2014年11月20日通過。

        國會主席

        阮生雄

        黑丝美腿国产在线观看|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性色av| 国产区女主播在线观看|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美女AV| 亚洲最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久久艹影院|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热九 | 国产精品videossex国产高清|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女奸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在线不卡黄色大片|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天天| 三上悠亚av影院在线看| 波多野无码AV中文专区| av在线高清观看亚洲| 天天狠天天添日日拍| 欧洲午夜视频| 麻豆av在线免费观看精品|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h在线| 亚洲色拍拍噜噜噜最新网站|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国产md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本久道| 国产一级自拍av播放| 特黄 做受又硬又粗又大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 黄色国产一区二区99| 夜夜高潮夜夜爽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热| 尤物yw无码网站进入| 青青草手机成人自拍视频| 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 日韩h网站| 亚洲一区视频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