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亞紅 趙卷卷
前兩年一首《生僻字》火了起來,一夜之間,《生僻字》傳遍街頭巷尾,不少人直呼長知識了。據(jù)報道,有學校老師將學唱《生僻字》布置為家庭作業(yè),希望借此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由此可見,中國漢字博大精深,漢字背后的故事有著文化的傳承,有著歷史的印記,也有著成長的故事。選擇一個感受最深的漢字,說說對它的理解,講述與它的故事,表達對它的情感,相信一定可以打動人心。寫好這篇作文,我們可以這樣做:
單純地去看一個字,很難激發(fā)靈感,這往往需要我們“投石問路”,找到這個字所表示的大意,平時的組詞方法在這里可以發(fā)揮它的作用了。比如“悔”,可以組詞“后悔”“無悔”“悔過”“悔恨”等,這樣的組詞幫助我們畫了一個寫作的圈,我們可以寫做了某一件事,事后經(jīng)過思考與感悟,覺得做對了(無悔)或者說覺得做錯了(后悔)。再比如“望”,可以組詞“眺望”“守望”“凝望”“希望”“失望”“盼望”等,從中分析,寫作的范圍可以是一種動作神態(tài),比如望著故鄉(xiāng)的方向,比如望著校園里長大的樹,也可以是一種愿望或者希望。找到“字”的范圍,才能保證主題的準確性。
找準寫作范圍后,就可以圍繞著這個范圍來選擇材料,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的材料一定要緊扣寫作主題。選擇材料時,可以選一件事來詳細地講清楚來龍去脈。比如“淚”,假設寫一件流淚的事情,那么流淚前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流淚時的心理活動,還有神態(tài)、流淚后的感受等,需要一一向讀者道來。
我們也可以選擇多件事或者從多個角度來表達。比如“暖”,假如寫溫暖的事情,可以多方面選擇“暖”的事件:春天到來后大地呈現(xiàn)繽紛的美景,這是自然的“暖”;老師“一聲令下”,同學們把教室外的花壇整理得有序干凈,這是班級的“暖”;小區(qū)里,老爺爺和老奶奶相互攙扶漫步的背影,這是愛的“暖”。三件事,圍繞著“暖”組織材料,中心突出。
寫一件事,圍繞著中心的細節(jié)描寫必不可少;寫多件事,每件事在中心上的體現(xiàn),需要精心構思。
圍繞著每個字的中心或意思去講述故事。我們講述的故事可以圍繞著表面意思來進行,同時,每個字也有深層含義或者思考,如果挖掘出來,能給讀者帶來啟迪,就更好了。比如“樂”,我們寫一件快樂的事情,如果可以從事件中感悟到“快樂不僅僅是臉上掛著笑,而是以快樂的心態(tài)感染他人”“分享讓快樂加倍”“生活中并不缺少快樂,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快樂的心態(tài)”,等等,可以使文章立意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