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傳鳳 編輯/韓英彤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嚴重影響了全球貿易的順利開展。對于出口商而言,選擇能將出口貨物款項安全收匯的信用證結算方式已經成為了首選。但事實證明,并不是采用信用證結算方式就會是安全的。近期,筆者收到某出口商一筆有關MT710格式信用證項下的單證業(yè)務咨詢。該出口商由于盲目相信信用證結算方式的相對安全性,將貨物發(fā)運出境,結果貨物被提走,至今未收回款項。
2020年4月,出口商從國內A銀行收到一份MT710格式的信用證,金額30萬美元,遠期信用證180天。開證行是位于法國的I銀行,第一通知行是位于馬紹爾群島的B銀行,第二通知行是位于贊比亞的C銀行。申請人是位于阿聯酋的客戶,信用證規(guī)定單據寄往泰國。信用證的其他相關信息如下:
FIELD 46A:發(fā)票、3/3提單、箱單、產地證。無其他額外的單據要求。
FIELD 52D:UNIBANQUE 33 AVENUE DU MAINE 75015 PARIS,FRANCE SWIFT/BIC:UNIQFRP1。(開證行名稱、地址及SWIFT代碼)
FIELD 47A:THE 52D(UNIQFRP1)HAS FU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PAYMENT UNDER THIS LC TERMS AGAINST PRESENTATION.ANY SENDER RELAYING HAS NO RESPONSIBILITY OR RISK UNDER THIS LC (ART.7,12A,6A - A CREDIT AVAILABLE WITH A NOMINATED BANK IS ALSO AVAILABLE WITH THE ISSUER)OF UCP 600 CONCERNING ISSUER EXCLUDED.)(第52場顯示的開證人承擔信用證項下交單付款責任,信用證項下任何發(fā)報方不承擔責任或風險,〔UCP600第7款、12A款、6A款關于信用證在指定銀行兌用同時也可以在開證行兌用的條款被排除?!常?/p>
FIELD 78:UPON RECEIPT OF CLEAN DOCUMENTS WITH OUR ACCEPTANCE OF ENDORSEMENT(MT799) AND STRIC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ERMS OF THIS CREDIT,WE SHALL CONFIRM AND EFFECT PAYMENT TO YOU ON DUE DATE ACCORDING TO YOUR INSTRUCTIONS BY REMITTING PROCEEDS TO YOUR NOMINATED ACCOUNT AS YOU SO INSTRUCT UCP600 ARTICLE 35 EXCLUDED.(在收到隨附的我們通過MT799承兌背書的單證相符單據后,我們將按面函指示確認到期日并付款至指定賬戶,UCP600第35條被排除。)
出口商收到信用證以后,正常發(fā)運貨物并向境內通知行A銀行提交單據,同時按信用證規(guī)定寄往開證行位于泰國的單據處理中心。隨即A銀行收到一份新西蘭E銀行發(fā)送的MT998電報,報文稱是轉遞開證行I銀行的電報。該電報既沒有明確承兌也未提任何不符點。后交單行試圖向開證行發(fā)報催收,但報文根本發(fā)不通。2021年年初,出口商收到兩筆MT103格式T/T匯款,金額共計3萬美元。報文稱該款項是該信用證項下支付的部分款項。后來,境內A銀行又通過贊比亞第二通知行C銀行和新西蘭E銀行多次發(fā)送催收報文,均未收到任何回復。至今,出口商仍未收到該筆業(yè)務的剩余款項。
通過仔細審閱報文內容可以看出,該筆信用證交易存在諸多風險點,筆者在此提醒開展出口信用證結算業(yè)務的出口商,如若遇到類似的信用證,除要通過銀行核實信用證表面真實性、完整性之外,還要高度注意開證行是否存在信用風險、信用證當事方是否涉及多個國家或地區(qū)、信用證通知路線是否迂回曲折、報文內容是否有軟條款等問題。
信用證是開證行以自身的信用作為擔保、在單證相符的條件下向受益人做出的付款承諾,承擔第一性的付款責任。因此,信用證業(yè)務中最大的風險實際上是開證行的信用風險。如果開證行的資信差,出口商的所有權益將得不到保障。因此,對于出口商來說,須謹慎選擇開證行,做好風險預評估。在交易之前,要重視對開證行的資信調查,重點是對開證行的名稱、地址、SWIFT CODE和資信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出口商可上網查詢開證行的資信情況,以及有無涉嫌欺詐等不良記錄;也可咨詢銀行相關專業(yè)人員,借助銀行代理行渠道進行綜合判斷,避免與聲譽不佳的開證行開展業(yè)務,對資信較差的銀行開立的信用證不予接受。如若對進口商指定的開證行存在疑慮,還可要求另外一家資信較好的大銀行加具保兌,或要求更換資信可靠、經營狀況良好的銀行開立信用證。
該案中,信用證52D場次顯示的開證行SWIFT CODE第八位為1,僅此條款就能看出一些風險端倪。因為此類代碼是SWIFT組織為非會員銀行編制的一種在報文中代替輸入銀行全稱的代碼,是用以區(qū)別正式SWIFT會員銀行的地址代碼,且只能在報文中出現。按照SWIFT系統報文規(guī)則,該開證行的SWIFT CODE 不可能用于發(fā)送加押報文。因此,該案例中境內交單銀行向開證行發(fā)報催收,報文根本發(fā)不出去。
據筆者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境內多家銀行均有收到案例中提到的開證行采取類似方式開立的信用證,已給多家出口商造成了重大損失,值得業(yè)內警示。
UCP600第九條C款明確規(guī)定,通知行可以利用第二通知行向受益人通知信用證。對于信用證通知鏈條上后端的銀行來說,只有收妥前手發(fā)來的加押報文,才能確認其表面真實性,但卻無法越過前手去確定最前端開證行的行為。案例中,境內通知行A銀行從贊比亞C銀行收到加押報文MT710,從往來函電中得知贊比亞C銀行是從馬紹爾群島B銀行處收到的信用證報文,因開證行非SWIFT組織會員銀行,馬紹爾群島B銀行又是從哪家銀行收到的信用證報文、是否以加押電形式收到的報文卻不得而知。
對出口商而言,如果收到與本案類似的信用證,應提高警惕。如信用證的申請人與開證行不在同一國家;或者信用證通知路線迂回曲折,而且后續(xù)的函電往來以及與開證行的交涉溝通等也需按原路徑層層轉遞報文,都會影響時效性、加大難度,甚至出現本案例中境內交單銀行與開證行根本無密押關系的情況。對此,建議出口商不僅應要求申請人通過資質良好的銀行開立信用證,還要盡可能拉直信用證通知路線,以有效防范欺詐風險,避免錢貨兩空。
實務中,有些信譽欠佳或欲圖謀不軌的開證行或申請人會將軟條款隱藏在信用證規(guī)定中,而出口商往往容易會忽略此類軟條款,從而陷入被動。該案中,信用證47A、78場次的相關條款規(guī)定指示不清,條款不完整且極其隱晦,78場次要求提交的報文MT799屬于軟條款,出口商根本無法提交,而且出口商在拿到信用證通知時,通常并不太留意78場次對銀行的相關指示。正確的做法是,出口商在決定采用信用證結算方式后,即使是通過SWIFT加押電報發(fā)送的信用證,也要認真仔細地審核其條款要求。如果出現類似指示不清、條款不完整等情況,筆者有兩條建議,其一,要求申請人通過MT707加押電報修改信用證條款;其二,可以咨詢通知行相關專業(yè)人員,并通過銀行間加押電報系統進行核驗。關鍵是,在條款未落實清楚之前,一定不要按照申請人郵件上的要求備貨發(fā)運。
該案中,申請人在阿聯酋,開證行在法國,第一通知行在馬紹爾群島,第二通知行在贊比亞,第三通知行在境內,單據寄往泰國,確認收到單據來報行在新西蘭。信用證不僅涉及多個國家,而且各當事方關系復雜。本案中的出口商由于盲目相信信用證的“相對安全性”,將貨物發(fā)運出境,結果貨物被提走、款項無法收回,連開證行都無法聯系上。鑒此,筆者建議,出口商在面對類似的信用證情況時,需進一步深入了解客戶及開證行的背景情況,厘清所有相關方的關系,提高自身的風險防范意識,謹慎敘做類似的出口信用證業(yè)務。應充分考量各種風險因素,視情況決定是否終止該業(yè)務并拒收信用證。
信用證是開證銀行“有條件的付款承諾”,具有相對安全、簡便的特點。當出口商面對素不相識、缺乏信任基礎的買方時,想要安全、順利地賣出貨物并收回貨款,使用信用證結算無疑是最理想的方式之一。但對于出口商來說,在經營出口業(yè)務的過程當中,如若遇到類似的信用證且存在諸多疑點和風險,筆者建議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因為信保公司不僅能提供買方的信用調查,出風險后還可提供賬款追討等服務。出口商應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險,實現業(yè)內常說的“事前排雷、事后補償”,為出口安全收匯增加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