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斌 身份證號:22010619**0219
體能是一切體育訓練的基礎,新學員入校的首要任務就是通過體育運動訓練提高其機體能力,這也是一名運動員必備的基本身體素質。通過體育運動訓練還能夠培養(yǎng)學員堅韌不拔的意志和敢于拼搏的精神,有效提高部隊團隊精神和戰(zhàn)斗力。體育運動訓練如此重要,但開展體育運動訓練必須遵循訓練規(guī)律,采取恰當?shù)姆绞?、方法進行,不能蠻干。由于新學員普遍缺乏訓練經(jīng)驗,很容易因為訓練不當造成損傷,嚴重影響訓練的有效性和訓練進度。因此,對體育運動訓練損傷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預防措施,對開展體育運動訓練具有重要的意義。
體育運動訓練是新學員入校階段的重要課程,要在單位時間內(nèi)完成訓練目標,具有學員眾多、體能基礎較差、訓練時間緊、質量要求高等特點。這一階段的課程內(nèi)容主要是基礎體能訓練,包括力量訓練、耐力訓練、速度訓練、靈敏訓練等。其中,力量訓練是通過有效的方法對身體不同部位進行增強力量的訓練,目前基礎體能設置的力量訓練科目主要有引體向上、雙杠臂屈伸等;耐力訓練最常見的是通過長跑的方式,鍛煉人的肺活量和最大攝氧量,提高學員心肺耐力、抗乳酸能力等,基礎體能的耐力訓練科目主要是三公里跑或者負重跑;基礎體能的速度和靈敏訓練科目為30米蛇形跑。
力量訓練是通過有效的方法對身體不同部位進行訓練,從而增強學員身體的力量。目前,基礎體能力量訓練主要有引體向上和雙杠臂屈伸兩個科目。在引體向上科目訓練實踐中,筆者總結出常見的運動訓練損傷的產(chǎn)生原因及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肩部損傷。
在開展引體向上科目訓練活動時,非常普遍的就是肩部損傷,在完成有關動作時,不單單需要利用背部肌肉,還需要肩部投,在進行練習活動的過程中,倘若學員肩部肌肉未活動開,抑或是迅速下落,極易造成肩部損傷。預防措施:要求學員在進行引體向上時,必須做好專項的動態(tài)熱身運動,將肩部肌肉完全活動開,然后再進行訓練。
第二,手掌磨破。
學員在進行引體向上訓練時,由于需要克服全身重量拉起整個身體,會對手掌造成很大的壓迫,由于許多新入伍學員手掌皮膚組織較為柔軟,長時間摩擦很容易磨破,造成皮膚破損。預防措施:為了防止手掌磨破,在學員訓練初期可讓其佩戴訓練手套,訓練時循序漸進,讓手掌逐漸適應訓練強度。
第三,手腕損傷。
在進行引體向上練習工作時,對于上肢力量偏弱的學員來說,很容易出現(xiàn)手腕損傷。有的學員在訓練時為了節(jié)省體力,會依托大幅度擺動身體的慣性完成向上動作,在這過程中,學員手腕也會隨之產(chǎn)生屈收動作,一旦手腕短時間內(nèi)負荷過大,很容易造成手腕關節(jié)軟骨、滑膜以及韌帶的損傷[1]。預防措施:在引體向上過程中避免身體擺動幅度過大,要依靠上肢力量支撐身體,注意訓練過程中的方式方法,保證訓練姿勢正確。
第四,頸部不適。
引起學員頸部不適多是因為訓練姿勢不正確引起的,由于引體向上要求學員下巴過杠,而新入伍學員為了達到標準往往會用力抬頭,拉扯到頸部肌肉,從而引起頸部不適。預防措施:引體向上訓練時雙手握杠間距稍大于肩寬,略微挺胸后再向上引體,同時,注重加強背部肌肉的力量訓練。
第五,摔傷。
單杠訓練中的失手、軟臂等情形容易引發(fā)摔傷。相比較于單杠訓練,引體向上訓練通常很少產(chǎn)生摔傷情況。預防措施:學員在進行引體向上練習的過程中,需要科學安排保護與輔助人員,密切關注受訓者的具體情況,高效防范摔傷問題的出現(xiàn)[2]。在初步練習時,可以在杠上套扣手腕,并依托防滑粉,確保手部的抓握力得到強化,以免引發(fā)摔傷情況。
在雙杠臂屈伸科目訓練實踐中,筆者認為造成學員運動訓練損傷的主因是訓練不當。
第一,肩部熱身不夠。
由于雙杠臂屈伸的特殊角度和較大的幅度,學員如果熱身不夠,很容易引起肩部疼痛。預防措施:學員要通過肩部熱身練習提高關節(jié)活動角度和關節(jié)液的潤滑程度,防止產(chǎn)生肩部不適。
第二,手腕彎曲。
在訓練中手腕彎曲會導致手腕負重過大,增加了受傷概率。預防措施:在訓練過程中手腕要立起來,減少腕部壓力,提高動作效率。
第三,半程動作。
在訓練過程中如果是半程動作,手臂只彎曲了一半就復原,容易造成關節(jié)或肌肉的損傷。預防措施:避免半程動作,至少要降低身體到大臂與地面平行的位置,也可以略微再低一些,但至少是大臂平行于地面高度。
第四,動作過快。
訓練過程中如果動作過快,沒有感受到肌肉的控制,也會增加受傷概率。預防措施:避免動作執(zhí)行過快,下放動作時要注意肌肉控制緩慢下降,然后上抬身體并且最高點進行頂峰收縮,而不要將雙臂變成彈簧,上下竄動。
耐力訓練是通過耐久跑使學員心臟收縮力加強,提高其心臟供血能力,促進心臟、肺以及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發(fā)展,提高有氧代謝能力等。目前,耐力訓練損傷產(chǎn)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具體分析為以下:
第一,足底筋膜炎。
這種損傷是足底肌腱或者筋膜發(fā)生的無菌炎癥,很有可能是學員長時間走路,或者長期行走姿勢著力不當引起的。由于新學員的基礎力量比較差,缺乏鍛煉技巧,長時間行走或者跑步而導致的損傷。預防措施:在訓練過程中,學員要注意勞逸結合,限制劇烈運動,做好局部防寒保暖,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定期作局部理療。在訓練過程中,學員要適當改變運動形態(tài),掌握運動技巧,適當休息,堅持做足部伸展運動,可以有效避免這一損傷的出現(xiàn)。
第二,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
這種損傷是由于學員長時間運動,小腿屈肌反復收縮,造成附著處的骨膜長時間受到牽扯,造成骨膜和骨頭正常聯(lián)系遭到破壞,同時由于未得到充分的放松練習,導致肌肉僵硬,持續(xù)運動會產(chǎn)生脛腓骨疲勞性骨膜炎。預防措施:在耐力跑訓練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并在運動后及時對小腿肌肉進行按摩,消除其疲勞。同時,還要掌握正確的跑跳技術,在耐力跑過程中要注意動作的方式和落地緩沖。
第三,膝外側疼痛癥候群。
三公里跑過程中,學員膝關節(jié)長時間反復屈伸,髂脛束持續(xù)前后滑動,與股骨外踝反復摩擦,造成膝外側疼痛。預防措施:一方面要掌握正確的跑的方法,避免在過硬的場地上進行訓練;另一方面要加強膝關節(jié)周圍肌肉、韌帶的力量和柔韌性練習。
第四,半腱、半膜、股二頭肌損傷。
半腱、半膜、股二頭肌是構成大腿后部的主要肌肉,在三公里跑過程中,由于膝關節(jié)由屈曲位移向前伸直,屈肌用力收縮時的地面反作用,使得該肌群處于緊張狀態(tài),股四頭肌突然猛力伸膝就會造成這部分肌肉的損失,或者是股后屈肌在牽張狀態(tài)下受到牽拉導致該肌群受到損傷[3]。預防措施:加強大腿候肌肉群的柔韌性練習和力量練習,增強其柔韌性,避免局部負擔過重,在訓練過程中發(fā)生損傷。
第五,跟腱腱圍炎。
學員在三公里跑過程中由于長時間持續(xù)運動,造成肌肉緊張,由于新入伍學員體能基礎較差,長期運動下運動能力出現(xiàn)下降,很容易導致跟腱發(fā)炎。同時,運動場地過硬、不平整或者準備活動不充分等也會引起跟腱腱圍炎。預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用熱水泡腳,促進腳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訓練造成的腳跟疼痛,或者在鞋底加一層軟墊,緩解跟腱緊張。
基礎體能速度和靈敏訓練科目為30米蛇形跑。由于訓練強度大,很容易造成學員身體損傷。速度和靈敏訓練損傷產(chǎn)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分析為以下:
第一,眩暈或暈厥。
在蛇形跑返回過程中,學員下肢用力快速蹬轉,頭部轉動過快或者衣領過緊等,很容易造成學員腦供血不足,從而出現(xiàn)眩暈或者暈厥。預防措施:教練在訓練前要做好理論指導,使學員能夠掌握動作要領,并且加強頸部訓練,一旦出現(xiàn)眩暈要立即蹲下,防止發(fā)生暈厥。
第二,急性腰扭傷和腰肌勞損。
學員在蛇形跑時內(nèi)傾急跑或者快蹬轉身時,由于身體重心不穩(wěn),腰部肌肉驟然收縮,很容易造成腰部損傷,產(chǎn)生急性腰扭傷,長期蛇形訓練多次急性腰扭傷會逐漸演變?yōu)檠趽p[4]。預防措施:在日常訓練中,要加強學員腰背部鍛煉,增強其腰背部肌肉力量,同時注意保暖,一旦出現(xiàn)急性腰扭傷時,需要臥硬板床休息,保持舒適的體位,必要時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第三,膝關節(jié)韌帶拉傷和半月板損傷。
在蛇形跑訓練中,由于學員側身急轉、急停時,小腿半屈伸,身體及股骨強烈內(nèi)旋,內(nèi)側月板受壓產(chǎn)生損傷,或者在跑步過程中出現(xiàn)摔傷,引起膝關節(jié)韌帶拉傷等。預防措施:學員必須要掌握動作要領,并注意日常股四頭肌訓練和訓練前的熱身,在落地時要前腳掌先著地,膝關節(jié)彎曲,軀干微向前傾,避免內(nèi)向扭曲,以減輕沖擊力。必要時可以佩戴護膝增加保護作用。
第四,踝關節(jié)扭傷。
在速度和靈敏訓練時,蛇形跑過程中學員身體內(nèi)傾,重心下移,這種情況下如果學員用力過猛或者動作不當,整個身體重量壓在一只腳上,導致腳踝關節(jié)發(fā)生扭傷。預防措施:在日常鍛煉中以及運動前后要加強腳踝部位的活動練習,緩解肌肉、韌帶緊張,并在訓練前檢查場地,確保場地平整無異物。
第五,應力性骨折。
在蛇形跑時由于緊急制動或者下肢用力后蹬,造成應力性骨折。預防措施:在訓練時需要掌握科學的訓練方法,教練要根據(jù)學員體能情況,嚴格按照動作要領先分解后連貫,避免訓練過度。學員在日常飲食中要多食用含鈣量高的食物,少飲碳酸飲料。
第六,肌肉拉傷和脛前痛。
在蛇形跑時,如果學員姿勢不正確,會造成足部內(nèi)旋或者外翻,造成小腿肌肉以及跟腱壓力過大,從而產(chǎn)生肌肉拉傷。而在蛇形跑訓練中,由于學員前腳掌著地,加大了地面反沖力,這種作用下小腿后肌群持續(xù)緊張,肌肉收縮造成骨膜反復牽拉,很容易引起脛骨疼痛。預防措施:在蛇形跑訓練中要及時矯正學員跑步姿勢,加強對小腿前群肌肉的訓練[5]。
綜上所述,體育運動訓練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因素很容易引起學員受傷。因此,學員需要掌握必要的訓練常識,做好自我保護;教練也需要根據(jù)學員基礎體能情況,合理安排訓練量,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盡可能避免造成學員運動損傷。同時,要加強對學員自我保護意識的宣傳,將安全意識貫徹到體育運動訓練始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不斷提高我校體育運動訓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