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維鋒
摘? 要:目的? 探究不同分流方案聯合顱骨修補治療顱腦損傷(CHI)減壓術后交通性腦積水(CHP)的療效。方法? 抽選山東省汶上縣人民醫(yī)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CHI減壓術后CHP患者,患者均采用分流方案聯合顱骨修補治療。按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分期分流組與同期分流組,每組39例。應用格拉斯哥昏迷評分法(GCS)和格拉斯哥預后評分法(GOS)評價患者昏迷程度及預后效果,并對比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及近期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同期分流組術后6個月GCS評分和GOS評分高于分期分流組(P<0.05);同期分流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于分期分流組(P<0.05);同期分流組近期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分期分流組(P<0.05)。結論? 同期分流聯合顱骨修補方案治療CHI減壓術后CHP患者能有效控制臨床癥狀,近期療效顯著,有利于減輕傷殘度;但分期分流方案可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關鍵詞:分流術;顱骨修補術;顱腦損傷;腦積水
中圖分類號:R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4-00-02
目前對于顱腦損傷(Closed head ingury, CHI)導致顱內壓異?;颊咄ǔ2扇∪ス前隃p壓術治療,可有效控制顱內壓水平,但術后6個月內易繼發(fā)交通性腦積水(CHP),其為臨床中較常見的并發(fā)癥,尤其在重度CHI患者中更為常見,可能導致患者殘疾甚至死亡,對臨床預后產生極大影響[1]。臨床中對此類患者多采用分流術聯合顱骨修補術治療,但對于分流術手術時機存在較多爭議,無明確定論,因此本研究將探討同期分流與分期分流對治療CHI減壓術后CHP患者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山東省汶上縣人民醫(yī)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CHI減壓術后CHP患者共78例,隨機數表法分為分期分流組和同期分流組,各39例,分期分流組男女比例為21∶18;平均年齡(35.30±1.60)歲;平均顱骨缺損面積(203.21±20.27)cm2;同期分流組男女比例為20∶19;平均年齡(34.9±1.5)歲;平均顱骨缺損面積(201.93±21.85)c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山東省汶上縣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確診為CHI減壓術后CHP;②經CT檢測側腦室擴張明顯;③術后3~6個月出現腦積水癥狀;④術后臨床表現為認知障礙或括約肌功能障礙或行走不穩(wěn)。
排除標準:①重要臟器嚴重性病變或凝血障礙;②急性腦積水;③新生兒或妊娠期女性;④臨床基本資料不齊全。
1.3? 方法
分期分流組接受分期分流+顱骨修補方案治療,患者在接受LPS分流術1個月以后再接受顱骨修補術治療,LPS分流術是依據相關影像學診斷結果,采納針對性切口方位,并協助患者取適宜體位,實施腰椎穿刺,同時位于穿刺點做延長切口(約5 cm),向上斜面進針,感到落空感時,可將針芯退出,腦脊液流出,并采用旋轉方式將針頭拔出,同時需隨著穿刺針套,將分流管插入10~13 cm,待腦脊液逐漸流出后,再進針(5 cm),并拔出穿刺針。在患者穿刺點平面髂嵴前內側作切口(約3 cm)并導入腰穿分流管,位于腹直肌部位作一條切口,約5 cm,隨后將腹腔端分流管置入(約20 cm),利用皮下通條使髂嵴處切口與腹腔相連接,并固定調壓分流閥門,最后縫合皮膚。在此術后1個月以后再行顱骨修補術。
同期分流組接受同期分流+顱骨修補方案治療,先行LPS分流術與分期分流組方法一致,患者腦脊液被成功引流出后,顱內壓出現降低,腦組織的膨出部位回縮略低于或持平骨窗緣,達到理想狀態(tài)后,同期行顱骨修補術。
1.4? 觀察指標
①觀察術前、術后6個月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數的(GCS)評分、格拉斯哥預后(GOS)評分。GCS評分正常分值15分,分值越低表示昏迷程度越嚴重;GOS評分分值1~5分,分值越高表示遠期預后效果越好。②術后并發(fā)癥主要觀察血腫、繼發(fā)性感染、引流管堵塞、分流過度或不足及癲癇。③治療標準。顯效:經治療臨床癥狀已完全好轉,各項指標恢復正常,且未出現不良癥狀;有效:經治療后臨床癥狀逐漸淡化,各項指標趨勢恢復,但存在一定不適癥狀;無效:臨床癥狀未得到好轉,病情反而加重??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GCS評分和GOS評分對比
同期分流組術后6個月GCS評分和GOS評分顯著高于分期分流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同期分流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8.21%,顯著高于分期分流組的10.2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近期療效對比
同期分流組近期治療總有效率為89.74%,顯著高于分期分流組的71.7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CHI易導致顱內有淤血,造成血流不暢而出現血腫,早期臨床中多采用去骨瓣減壓術以降低患者顱內壓水平和消除占位,從而降低病死率或致殘率,但有患者在術后6個月內可能出現CHP癥狀,其發(fā)生率甚至高達50%,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頭痛、神經功能障礙等,嚴重影響患者預后。目前關于CHI減壓術后繼發(fā)CHP的具體病機尚未徹底明確,有學者認為是因術中對蛛網膜顆粒的損傷以及氣壓改變而致使腦脊液分泌過多,其吸收、循環(huán)出現障礙有關[2]。
以往臨床治療CHI減壓術后CHP患者通常采用傳統(tǒng)保守治療方法,如清除血腫、抑制腦脊液分泌、減輕異物壓迫等,這些治療方法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臨床癥狀,難以徹底消除病因。患者在早期接受顱骨修補術治療,會對恢復患側顱內血流有促進作用,可減少因顱骨缺損而導致的繼發(fā)性腦損害,使顱內壓得以降低,從而促進腦代謝功能恢復,改善預后[3-4]。采取分流術方式可以有效治療腦積水,但近年來學者們對分流術的手術時機存在爭議,無明確定論[5]。本研究結果顯示,同期分流組術后6個月GCS評分及GOS評分高于分期分流組,說明同期手術可緩解近期臨床癥狀;同期分流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于分期分流組,說明分期手術可更好的預防術后并發(fā)癥,且同期分流組近期治療總有效率較分期分流組更高。
綜上,同期分流聯合顱骨修補方案治療CHI減壓術后CHP患者更能控制患者臨床癥狀,有利于減輕傷殘度,近期療效顯著,遠期預后效果好;但分期分流方案對預防并發(fā)癥更有效,可改善臨床預后。
參考文獻
[1]王曉斌,馬建功,任虹宇,等.顱骨修補術同期行分流術治療顱腦外傷術后顱骨缺損合并腦積水的臨床療效[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8,44(4):222-225.
[2]蔣銘,張志國,李博,等.不同分流方案聯合顱骨修補治療顱腦損傷減壓術后交通性腦積水療效比較[J].安徽醫(yī)藥,2020,24(1):58-61.
[3]王勇,邱志鋒.不同手術方法治療顱腦損傷去骨瓣減壓術后腦積水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8,37(9):67-68.
[4]武保華.同期顱骨修補術與腦室腹腔分流術聯合治療重癥顱腦損傷顱骨缺損并腦積水的臨床效果[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20,5(19):63-65.
[5]賈繼強.不同手術方法治療顱腦損傷去骨瓣減壓術后腦積水的效果評價[J].當代醫(yī)學,2020,26(3):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