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珍
(福建省龍巖市鐵山初級中學 福建 龍巖 364000)
初中學生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問題,這是客觀事實,而農村學生存在問題尤其嚴重,作為班主任,有必要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全面的調查和了解,并適當?shù)厥鑼Ш蜏贤āN覀冎?,只有具有健康積極的心理,學生才能很好地完成學業(yè),身心素質才能得以全面提高,才能夠積極面對生活上的困難,以正確的方式來處理交際上和學習上的各種困惑,因而,經常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對于初中生心智健康發(fā)展有重要作用,教師一定要提高這方面的認識。
我國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越來越重視,在義務教育階段提出了很多標準,如要求初中學校需要配備專職或兼職的心理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但受到客觀條件限制,短期內農村中學不可能完全做到配備專職的心理教師,即使兼職的心理教師也很難配齊,往往是由德育教師兼職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輔導。
2.1 心理健康認識不足。農村家庭有一些共性,父母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認識不足,只關心文化課成績,父母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父母和學生之間因溝通不暢,極容易產生矛盾,父母的教育方法可能會出現(xiàn)極端的情況,有時又會疏于管理。很多家長見到老師,第一句話就是:“這孩子我管不住了!老師你幫忙管!”。有個別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老師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去看心理醫(yī)生,家長還是一句話:“我沒?。 ?/p>
2.2 心理關愛嚴重缺乏。受到經濟狀況影響,很多父母長期不留在學生身邊,學生變成了留守兒童,家庭情感淡薄,學生心理素質會受到各方面的影響,有的學生心理素質很差,在遇到生活上的挫折和學習上的困難時就會消極應對,開始走下坡路,甚至產生焦慮等心理障礙問題,最終導致出現(xiàn)暴力行為、自私自利,心智發(fā)生扭曲。這是典型的教育錯位或者缺位現(xiàn)象。
3.1 營造寬松快樂、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很大,如果學生處在一個充滿諷刺、挖苦、敵對、緊張的班級氛圍中,就會造成其心理健康出現(xiàn)扭曲狀態(tài),因此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其作為管理者和引導者的作用,加強班級的管理,使班級形成一種積極向上、歡樂輕松的氛圍,無論是學習和生活,都要讓學生在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中進行,這樣就會使其心理健康向積極的方面發(fā)展,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教師可以對班級制度進行適當?shù)恼{整,在組成生活小組和學習小組的時候,要高低搭配,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用合理的方法,不能經常打擊、諷刺和挖苦,對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進步要進行大力表揚,對學習成績良好的學生不要過分表揚,以免刺激學習差的學生而形成心理差距,教師可以通過組織課外活動增進同學之間的相互了解,讓學生在大自然中放松自己的心情,讓學生多參加敬老愛幼的活動以樹立愛心。
如一名學生因平時英語口語不好而經常受到模仿嘲笑,這時就可能出現(xiàn)破罐子破摔的狀態(tài),教師此時就可以組織英語角,讓該生多練習口語,讓其與同學多用英語交流,學習其它同學的長處,縮小差距,另外教師還要阻止其它同學的模仿行為,減少矛盾的產生。
3.2 增進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的情感。教師是班級的管理者,是學生學習和思想進步的領路人,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除了在班級管理上要注意營造輕松的氣氛之外,還要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感情,讓學生把老師當做自己的知心朋友,有和家長無法說或不愿說的問題,可以跟老師溝通,因為老師經過心理學課程的培訓,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進行正確的引導,老師對學生的教育行為不會出現(xiàn)極端的情況,老師經常跟學生接觸,比較容易建立良好的感情,老師不要刻意阻礙學生的愛好。如有的學生性格孤僻,教師就可以和學生一起做一些游戲,參加一些體育運動,教師要經常對學生進行表揚,減少師生之間的隔閡,通過多交談來增進感情,多鼓勵其參加集體活動,讓學生學會在公共場合講話,逐步改變其性格。
3.3 進行個性化心理輔導,拉平心理健康差距。成長經歷不同、家庭經濟條件不同等因素會導致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千差萬別,生活在家庭優(yōu)越條件的學生也可能有心里問題,條件較差的學生的心理素質可能很好,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因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異常行為,要對學生的性格進行充分的掌握,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通過家訪和個別談話、開班會等形式及時解答學生在生活中和學習上遇到的困惑,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制定個性化的解決方案,對于不善于表達的學生,不要強迫其到講臺上演講,而是通過委婉的形式進行引導。如針對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教師不要在公開的場合進行指責,要進行個性化指導,引導其說出心中的困惑,對其困惑進行合理的解釋和正確的評價。
初中生處于心理發(fā)育的關鍵時刻,但是農村學生由于父母打工或父母文化水平較低的原因,容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心理發(fā)育狀況不理想,家庭教育的缺失會給學生的心理成長產生很多不良影響,升學壓力和學習成績不理想、貧富差距都會對其心理產生影響。因此,對于農村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師應采取多方措施,改善農村初中學生心理狀況,使其循著良性方向發(fā)展,為國家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