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慧
(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qū)第一實驗學校 山東 濱州 256600)
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快二十年了,在與學生們一起前行的道路上,我不斷嘗試、探索多種英語教學方法,通過比較我發(fā)現,任務型教學的應用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任務型語言教育教學模式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探究、歸納和合作能力,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這也符合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總的趨勢和要求。因此,我認為進行英語課程改革,有必要采用任務型語言教學模式。下面,我談一下任務型教學方法應用的幾點心得體會:
我清晰地記得大學畢業(yè)論文答辯的時候老師問我的問題,“任務型教學最關鍵的問題是什么?”——真實。是的,在任務型教學中,任務的設置要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要力求真實。學生按照老師提前布置的要求完成任務,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還能夠學以致用。從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覺得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實踐要求:
1.1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們不但要學習語言文化知識,訓練語言技能,還要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知識的過程中使用語言,這樣,課堂語言教育活動在應用中自然而然的獲得了。
1.2 教師應該起到引領作用,根據初中學生不同的認知發(fā)展水平設計研究不同的任務,引導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合作學習,共同完成學習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提高了學生們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1.3 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們根據小組內學生情況的不同分工明確,互相配合,協(xié)同完成任務,不論水平和能力大小都積極參與其中,學生們成為解決這些問題的主人,他們的自我滿足感和成就高得到增強,學習的信心也更足了。
2.1 任務型教學中的導入。每一節(jié)課我都會精心準備課堂的導入,抓住課堂開始的那一小段時間,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還能提高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自然而快樂地到參加到學習活動中,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情景的創(chuàng)設,要新穎,別具匠心,切合他們的年齡段和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具體而真實的情境。具體可以采取歌曲導入、動畫導入、懸念導入、復習導入等方法。
2.2 每一個“任務”的設計要有創(chuàng)造性。
(1)任務的前期準備。把教學目標和任務打印在學案上,提前發(fā)給學生們,給他們充分的時間做好預習準備。如在進行初三新目標上冊第一單元“怎樣成為好的學習者”這一課的教學時,讓學生寫出幾個學習英語的好方法,這樣就積累了與主題相關的短語和句型。
(2)課上任務的設計。課上根據不同的任務要求,運用本課的目標句型進行操練,既學會了知識,又掌握了學習方法,真是一舉兩得。具體做法如下:
①師生互動:老師首先于學生完成一組任務,簡要地說一下一兩個學習方法與技巧,通過對不同學習方法的講解,教會學生用正確的方法做事,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獲”。
②生生活動:學生之間通過參與合作學習,談論學習英語的技巧和方法,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為以后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③小組活動:把不同層次的學生分成四人或六人一組的學習小組,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讓學生利用身邊的實際生活為話題進行交流,通過運用所學目標語言向他人介紹學習技巧和方法,讓學生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魅力。
(3)家庭作業(yè)中的任務設計。
①課下給學生布置操練英語語言的實踐作業(yè),他們在生活中不斷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語言運用越來越熟練,所學知識也能得到更好的鞏固。例如:在學習被動語態(tài)這一知識點時,讓學生調查并用英語寫出生活中的一些物品是什么時間被發(fā)明的,并在小組內分享給其他同學。
②我們利用先進的互聯網,通過微信和釘釘建立了英語學習群,這使得老師、學生和家長之間聯系更加方便。任務的設置既直觀又快捷,有什么問題也能第一時間溝通解決,我們享受到了合作學習帶來的快樂。
2.3 充分發(fā)掘一切教學資源。在任務型教學中,教師要為任務的設置搜集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學習單詞時,我會通過利用實物、簡筆畫、圖片等。在教文章閱讀時,我會時根據不同的情況,讓學生采用復述課文,表演情景劇,講故事等形式進行練習;有時我會穿插一些相關的教學軟件、視頻、幽默笑話等。看似簡單的一些小活動,對學生們來說卻有著很大的樂趣與吸引力,他們樂于參與其中,既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4 進行小組合作,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動力。任務型教學的核心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動力。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他們在小組中積極參與,分工明確,協(xié)同合作。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培養(yǎng)出中等規(guī)模的學生,學習困難的學生成績也在不斷地進步。這樣小組內成員之間相互學習,揚長避短,學生們享受著合作學習帶來的快樂的同時,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激發(fā)。
3.1 任務型教學對學生和教師的要求。任務型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積極地練習和運用語言。通過大量的操練,做到熟能生巧。于此同時,教師要真正起到引領的作用。首先,教師要動腦子想辦法,設計切實可行的學習任務;然后教師要給學生進行示范,學生們按照要求去具體的執(zhí)行任務;任務完成后,我們要對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指導。因此,教師要做好充分地做好前期工作。
3.2 任務型教學和其他教學方式相融合。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是十分完美的。通過實踐,我發(fā)現這種教學方法有的地方也需要完善。由于學生個體間存在差異,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任務的能力和完成任務的程度不同,所以,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在采用任務型教學的同時,結合其他教學方法的長處,為我所用,以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
總之,任務型教學按照新課程的要求,把教學活動過程進行任務化,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突出實踐性和體驗性原則。新課標的目的是讓教材貼近生活,變知識性課堂教育教學為發(fā)展性課堂教學,使得課本中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事實證明,實行任務型教學以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不同層次的學生成績也獲得了提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科學合理地使用任務型教學方法,爭取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