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穎瓊
(浙江省臨海市汛橋鎮(zhèn)中心校 浙江 臨海 317000)
經實際教育教學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普遍存在幾個問題,首先由于學生現(xiàn)階段并沒有足夠的詞匯的積累,在語言的運用上具有一定的障礙,害怕寫作成為阻礙學生進一步提升的關鍵所在。另外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不會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寫作的過程就是運用文字來表達思想的過程。但是缺乏情感注入的文字,無法吸引讀者去閱讀。綜上所述,在當前的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能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為教學課堂提供行之有效的策略,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提升。另外,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結果及時給予反饋,多欣賞鼓勵,少挑剔批評,尊重學生是新基礎教育理念的基礎觀點。對此本文根據自身教學工作經驗提出一下讀寫結合建議:
語文學習本身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在教學當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當下學習內容,同時應當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日常積累。尤其是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作為語文學習的初期階段,養(yǎng)成良好的積累習慣有助于學生日后語文發(fā)展。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應道學生強化語文積累,尤其是在閱讀當中。閱讀是語文學習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提高個人文學素養(yǎng)的關鍵途徑。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在日常閱讀當中養(yǎng)成善于積累的習慣。
例如在語文六年級下冊的學習當中,第12課我們會學習到毛主席的《為人民服務》這篇課文。文章中引用率額司馬遷的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蓖ㄟ^引用體現(xiàn)了為人們利益而犧牲的人在活著人心中的分量。除了文章的內容之外,寫作的方式教師也應當帶領學生共同分析,比如引用名人名言這種方式能夠有效的表達自己想法,但是離不開日常的積累。首先讓學生了解到積累能夠帶給自己什么幫助,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一個摘抄本,每天記錄下自己覺得好的句子,在日積月累中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文字的魅力不僅在于通過文字能夠為我們展現(xiàn)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同時通過文字能夠傳遞豐富的情感。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當中,學生由于年齡的限制以及個人對語文學科理解認識不足,通常更喜歡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對細膩的情感缺乏理解認識。不僅是在閱讀當中,學生缺乏對情感變化的捕捉,同樣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對情感的表達能力也有欠缺。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應當深入挖掘課本當中的內容,在教師的帶領下共同對文章進行深度的解析。
例如六年級下冊當中的第8課,我們會學習到朱自清的《匆匆》。相信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都感受過時間的流逝,但是在作者的筆下就顯得格外的感人。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結構以及寫作方式,同時對于文章中蘊含的豐富情感教室應當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提高對教材的深度挖掘不僅能夠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同時對于學生日后的閱讀和寫作都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閱讀和寫作的結合離不開日常的練習,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多進行寫作練習。在小學階段中學生的寫作能力相對而言處于基礎階段,沒有成熟的寫作水平。因此教師在學生練習驗收的過程中盡可能的放寬判定標準,更多的方面應當側重學生讀寫結合的程度以及在學生作品當中的閃光點。對學生日常寫作以表揚為主,在小學階段的寫作練習當中更多的是需要培養(yǎng)學生一個良好的讀寫結合習慣,同時通過對學生的激勵激發(fā)學生寫作信心,讓學生愛上寫作。
例如六年級下冊當中第2課我們會學習到《臘八粥》這篇課文,在閱讀并學習課文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做一個寫作的練習,寫一寫自己喜歡的食物。首先寫作內容選擇上基于生活之上,同時內容也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班級中主動分享自己的文章,同時對主動分享的學生選擇文章中的優(yōu)點積極進行表揚,激發(fā)學生對于寫作的熱情以及自信心。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當中,讀寫結合教學要根據學生年齡的特點進行開展,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同時也要重視良好讀寫習慣的養(yǎng)成。教師在讀寫結合的教學開展過程當中應當重視對學生潛力的挖掘,通過科學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掌握基礎的閱讀以及寫作的基本技能。通過讀寫教學為學生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