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qū)蓮湖小學 楊正茂
在新課改的推行下,小學語文的習作更注重思考能力的訓練,必須對學生潛在的想象力進行釋放,為后續(xù)的寫作夯實基礎。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憑借前瞻性的思維,依托以讀促寫將學生對各類文章的分析能力進行針對性的提升,使之對修辭手法的特點有所掌握,使語言的搭配極具靈活性,也富有美感。例如,在解讀《荷花》時,教師鼓勵學生在速讀中對文章大意進行了解,再通過精讀尋找其中的修辭手法,使之帶著目標去完成后續(xù)的深入閱讀,看到比喻、排比的修辭及作者是如何進行運用的。此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等設備播放相應圖文、視頻,配上恰當的音樂,使學生逐步走入文中的情境,將文字轉換為腦中的一幅畫,促進其想象力提升,與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鳴。學生很快感受到“有的……有的……”這組排比句的魅力,也對關鍵的“冒”“挨挨擠擠”等字詞進行了深入分析,想象作者眼前的荷花是何種姿態(tài),馬上明白其用意,悟出簡單的人生哲理。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對修辭手法的作用進行挖掘,也萌生了表達欲望,教師隨之讓學生嘗試運用所學的修辭將小魚的夢進行還原,將其想象力釋放,使之在自由的空間下將腦中的想法轉換為文字,讓其感受到修辭與表達的聯系。教師還以“我的植物朋友”為主題,鼓勵學生將多種修辭相結合來描述植物,將其變化與時間關系理清,組織好語言,再借助修辭來融入情感,讓作文更加豐滿。
在習作中,修辭手法的靈活運用可將景物之美重現,也能讓情感隱含其中,引人思考。而修辭手法較多,必須做到古法新用,那么一定要尊重學生所展現的個性特點,這就需要教師多角度地點撥與訓練,對其個性做到相應的釋放并強化其寫作能力。例如,在解讀《海底世界》和《火燒云》時,教師可借助群文閱讀的方式,讓學生在精讀中找到兩篇文章異同,看到比喻、擬人與排比的結合運用,繼而萌生探究熱情,想嘗試運用自身的表達來傳遞不同的情感。教師可鼓勵學生列出文章大綱,再通過繪畫或裁剪的動手活動將文中的景象做到再現,使之根據自身的理解去繪制,同時也看到修辭的運用是十分巧妙的,燃起表達的欲望,教師可通過仿寫或續(xù)寫等手段,讓其將多種修辭手法結合并做到準確運用。與此同時,教師讓學生回顧《不會叫的狗》,將當中的修辭與《海底世界》進行對比,看到修辭手法的魅力并加以運用。
小學語文課本中的美文較多,所用修辭可將情感與思想做到巧妙展現,需要學生通過精讀與揣摩才能體會,特別是要對當中的修辭進行推敲。例如,在閱讀《山雨》后,文中的擬人修辭讓學生感受到雨絲彈奏出小曲的意境,體味音符的產生與山的幽靜,在擬人中讓語意靈活,使原本常見的景象愈發(fā)生動。學生看到《山雨》中句與句之間的巧妙聯系,也感受到“彈奏”“悄悄”的生動性,了解了雨中的新景象。教師再進行恰當的點撥:“如果將擬人換成別的修辭,還能用什么?”“是否能在修辭的轉換中表達同樣的意思?”學生在嘗試中對所學修辭進行鞏固,對其運用的特點做到精準掌握,從而加深其對修辭的認識,也對省略號的用法進行探究。教師鼓勵學生將所見之景、所聞之事進行想象,通過小練筆的方式記錄,借助文中的寫法來抒發(fā)情感,由以往的平鋪直敘轉換為極具生動性的表達,使之寫作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多樣化的點撥讓學生對各類修辭手法進行巧妙和準確的運用,可以通過習作訓練、以讀促寫等不同的方式使學生掌握修辭手法的特點,從而在練習中提高對修辭手法的熟悉程度,根據表達的內容和情況進行靈活選擇,促進寫作水平的不斷提高,也形成終身的寫作習慣與獨有的風格。在實踐中,教師要不斷反思寫作教學成效,對授課方案進行優(yōu)化,在提升小學生原有的寫作質量的同時,構建出新時期下的高效寫作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