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玉
(福建省莆田中山中學,福建莆田 351100)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標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中學語文教學實踐中,作文始終是困擾廣大師生的最大難題,下面筆者就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談一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學以為耕,文以為獲”,閱讀是寫作的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1]?!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睂W生只有博覽群書,不斷引入“源頭活水”,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寫作時才會得心應手。
那么,如何督促學生多讀書呢?以下是筆者采取的一些措施。(1)碎片時間閱讀。筆者在班級的圖書角準備了豐富的報刊,如《讀者》《意林》《青年文摘》《人民日報》等,鼓勵學生利用零碎時間閱讀,以積累更多的知識。(2)午間閱讀。筆者按照學校建設“書香校園”的相關部署,組織學生開展午間半小時閱讀活動,要求學生做到靜心、高質(zhì)、高效。(3)睡前閱讀。筆者倡導學生在臨睡前閱讀一些書籍,并請家長反饋孩子的讀書情況。(4)閱讀活動課。筆者每月舉行一次閱讀活動課,如 “故事會演”“百家講壇”“名著人物競猜”“詩詞大會”等,通過一系列活動來促使學生讀更多的書。
筆者要求學生必備摘抄本,隨時摘錄書中的名言警句或精彩片段。利用碎片時間閱讀記憶,假以時日“摘錄”就會成為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在寫作時自然才思如泉涌。
葉圣陶說過:“生活猶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流,泉源豐盈,溪流自然活潑地晝夜不息?!彼怨P者經(jīng)常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仔細觀察身邊的景物、人事,及時記錄山川日月、生活點滴、心靈感悟、時事熱點等,從生活中積累豐富的素材,由此寫出來的文章,往往鮮活靈動、情真意切。
葉圣陶說過:“任何技能,都需反復歷練方能成習慣。寫作是一種技能,要想獲得提高,須反復歷練。所謂‘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知音’?!背舜笞魑?,筆者還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組織學生常常練筆。
筆者常在課堂上留出五分鐘,圍繞教學內(nèi)容或班級新鮮事、環(huán)境天氣等讓學生即興練筆。例如,有次在課堂上得知某位同學過生日,筆者讓學生當場寫一段文字以表達對這位同學的生日祝福,學生興致高昂,寫作熱情倍增,涌現(xiàn)的佳句讓人驚喜連連。
筆者以類似微信發(fā)朋友圈的方式,讓學生每天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錄在日記本中,不論長短,在不涉及隱私的情況下,讓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和評價。這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又訓練了他們的表達能力。
小組作文就是把全班分成若干組,每組五人,五人共用一本作文本。各小組成員從周一到周五每天輪流寫一篇小作文,如此往復。這樣每位學生在輪到自己寫作時,也可以閱讀小組其他成員的作文,在無形中構(gòu)筑了一個作文比拼的平臺。學生在寫作時都很認真,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文章在小組作文本里“秀”出來,于是許多精彩篇章不斷涌現(xiàn)。在此基礎上,教師每周對各小組的作文進行綜合評價,評出“冠軍”,并對獲獎小組進行嘉獎。這種方式對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大有裨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diào):“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彼?,在兩節(jié)大作文課上,筆者先留50 分鐘給學生寫作,剩下時間則讓學生進行自我修改和小組互改,最后再交上來由筆者批改。學生通過反復修改,提高了自己的寫作能力。(1)自我修改。學生先檢查大的方面,從審題到選材立意再到謀篇布局逐一審查,若有不妥則加以修改;然后檢查細的方面,認真斟酌文中的標點、字、詞、句用得是否妥帖,做到精益求精。(2)小組互改。筆者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每組兼有寫作能力不同的學生,讓他們互相評議作文,肯定他人的長處,指出其不足,提出修改意見,并在相應位置寫好評語,最后再模仿教師打分。這種互改方式往往會點燃學生的評改熱情。大家激烈討論,獻計獻策,借此互相學習,大大提高了寫作能力。(3)教師批改。在自改和互改的基礎上,教師再認真批改,一看學生作文,二看同學評議,并就這兩方面發(fā)表看法,提出修改意見。筆者批改后,再將作文發(fā)回學生手中,讓他們參照同學和教師的意見進行二次作文修改,使作文主題更明確、材料更精當、結(jié)構(gòu)更嚴謹、語言更優(yōu)美。
學生看了一定的書,積累了一定的素材,是不是就一定能厚積薄發(fā),寫出文采飛揚的美文佳作,答案是否定的?,F(xiàn)實是很多學生“只積不發(fā)”,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時巧妙地指導學生。
下筆之前,學生首先要考慮寫什么內(nèi)容,在文章選材立意上,筆者要求學生寫真事、說真話、訴真情,避免假大空;充分利用平時積累的素材,盡量寫自己親身經(jīng)歷或耳聞目睹的真實人物或事件,表達出自己內(nèi)心最真實的體會和最真摯的情感。
在確定好選材立意后,接下來考慮的是怎么寫,采用何種寫作手法,如何謀篇布局。很多學生在寫作文時,往往信馬由韁,想到哪寫到哪,或者把素材隨意拼湊,導致文章凌亂不堪。所以教師對寫作手法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平時側(cè)重指導學生立足課文,借鑒經(jīng)典范文的寫作手法,把閱讀教學和寫作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從課本中學會相應的寫作技巧,并在寫作中加以應用,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孔子云:“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在做好選材立意和寫作手法的指導后,筆者側(cè)重指導學生如何美化作文語言。通過專項訓練,學生學會提煉詞語、變換句式、巧用名句、善用修辭、營造意境、細節(jié)刻畫等,最終做到下筆繡詞、揚手文飛。
作文講評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一步,是對作文指導的進一步鞏固和發(fā)展。所以在認真批改作文提出修改意見的同時,筆者也詳細記錄了學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作文講評課準備充足的材料,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集體講評”和“單獨面批”。(1)“集體講評”就是教師利用課堂時間面向全體學生對作文中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并運用多媒體對“優(yōu)秀范文”和“問題作文”進行精講;講評時讓學生廣泛參與、發(fā)表看法、評析長短,在比較分析中學會方法、提高能力。(2)葉圣陶說:“給學生改文,最有效的辦法是面改?!泵繉W期每位學生至少安排一次面批,有針對性地對他們的作文加以講評,讓他們明白自己作文的癥結(jié)所在,揚長避短,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多管齊下,不懈努力。中學時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關鍵期,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并加以寫作技巧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實用、高效的寫作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質(zhì)量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