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彤
(北京郵電大學幼兒園,北京 100876)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jīng)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但幼兒園在組織體育活動時,易出現(xiàn)過分注重練習、缺乏趣味性的問題,且幼兒體育教師在設計和實施幼兒體育游戲時常存有許多困惑,如對各年齡段幼兒跑、跳、投的動作特點與體育游戲指導策略的理解不夠深入,尺度把握不準,對幼兒跑、跳、投動作特點認識不清晰,對幼兒動作發(fā)展內(nèi)容缺乏了解,設計的游戲形式過于單一,游戲趣味性不強,教學過程中指導不到位等。這些都制約了幼兒參與體育游戲的積極性,導致幼兒動作發(fā)展水平偏低。因此,幼兒體育教師對幼兒動作發(fā)展特點及科學有效的指導策略有迫切的需求。
幼兒體育教師以女教師為主,且幼兒體育教師的體育專業(yè)素質(zhì)水平參差不齊,如果不能詳細地了解幼兒跑、跳、投游戲特點就不可能準確地指導幼兒體育游戲。目前,很多指導用書對幼兒跑、跳、投游戲特點的培養(yǎng)策略編寫不詳細,不能有效地指導幼兒體育教師開展教學工作,不能激發(fā)幼兒體育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因此,對于幼兒跑、跳、投游戲的設計和指導,還需要幼兒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進而提升幼兒對跑、跳、投游戲的興趣,激發(fā)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體育強國建設綱要》中指出,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yǎng)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其體質(zhì),提高幼兒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健康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僅是增強幼兒身體素質(zhì),更大的價值在于通過體育鍛煉發(fā)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促進其身心的和諧發(fā)展。幼兒園應在各年齡段幼兒跑、跳、投動作特點的基礎上,應鼓勵幼兒體育教師設計科學、合理、有趣的體育游戲活動,促進幼兒的多方面發(fā)展。
教學材料是幼兒探索和學習生活的橋梁,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兒園體育游戲材料色彩鮮艷、新穎有趣或有聲響,能極大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體育教師應依據(jù)幼兒動作發(fā)展特點和幼兒年齡差異,為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供幼兒自主選擇,使活動場地和材料具有開放性,并在游戲過程中適時調(diào)整,不斷創(chuàng)新游戲內(nèi)容,這樣既能提高幼兒跑、跳、投游戲的難度,又能激起幼兒的興趣。
例如,在創(chuàng)設小班幼兒跳的體育游戲時,多以“雙腳跳”為主要鍛煉動作,幼兒體育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小青蛙”這個角色來開展立定跳遠的游戲。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利用廢舊紙盒做“小河”,用彩色的呼啦圈做“荷葉”,引導幼兒跳過“小河”跳到“荷葉”上,再從一個“荷葉”跳到另一個“荷葉”,此方法雖能提升幼兒的興趣,但幾輪游戲后,能力強的幼兒因很快就能掌握立定跳遠的技巧,便會逐漸失去興趣;而有的能力稍弱的幼兒雖然能掌握立定跳遠的技巧,可是因下肢肌肉力量不夠,不能完成全部游戲;有的能力弱的幼兒并不能完全掌握立定跳遠的技巧,導致其手腳在跳躍過程中動作不協(xié)調(diào);且因廢舊紙盒容易壞,也不易于游戲后幼兒自主收拾材料,同時彩色呼啦圈也容易絆倒幼兒,帶來安全風險隱患。因此,幼兒體育教師應針對以上問題進行一定的調(diào)整。首先,要嘗試調(diào)整游戲材料,以保持幼兒的游戲興趣,如將廢舊紙盒換成不易損壞的云梯等。其次,在游戲設計中,幼兒體育教師要不斷嘗試更換調(diào)整材料,以增強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并使游戲更具挑戰(zhàn)性。不管是能力強的幼兒還是能力弱的幼兒,都能有自己能完成的游戲可供選擇。最后,幼兒體育教師可以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利用材料,設置有層次性的關卡,有意識地指導幼兒游戲,使幼兒不僅體驗了游戲與挑戰(zhàn)的樂趣,又掌握了跑、跳、投等動作的基本動作要領。
體育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之一,不僅符合幼兒好動、好模仿的年齡特點,戶外的場地也是幼兒盡情玩耍的活動空間。因此,幼兒體育游戲情節(jié)的有趣活潑,適合幼兒生理與心理特點,易于激發(fā)幼兒積極探索和參與的愿望。幼兒體育教師在設計實施體育游戲時,可以通過各種游戲形式,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節(jié),營造競爭的氛圍,讓游戲器械和材料“活”起來,這樣幼兒才能從“模仿學習”走向“探索學習”,從“被動運動”走向“主動運動”。
例如,在針對“單手肩上投擲”動作設計游戲活動時,有的幼兒體育教師采用了“小小解放軍”的游戲情節(jié),幼兒可以將紙球當作“手榴彈”,保護自己的城堡。在此情境下,既能提升幼兒對游戲內(nèi)容的興趣,也能增加幼兒練習單手肩上投擲的次數(shù)。
布魯納曾說過,教育對象是在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進行學習,教師提供的材料,必須尊重幼兒心理發(fā)展的速率。因此,幼兒體育游戲設計與實施不是一成不變的,而需要不斷地更新與調(diào)整。受遺傳、教育、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幼兒的個體差異較大,發(fā)展需求也不盡相同?!吨改稀分兄赋?,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fā)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fā)展。因此,幼兒體育教師在設計游戲時要充分考慮幼兒的興趣與能力,不斷調(diào)整游戲內(nèi)容,使各個層次的幼兒都有合適的材料和游戲,這樣才能滿足大部分幼兒的不同發(fā)展需求。
例如,在鍛煉幼兒“往返跑”的游戲中,幼兒體育教師設計了“小動物賽跑”游戲,預設了“小狼搭城堡”的關卡。剛開始幼兒在游戲之中高興地模仿,跑來跑去。但是,幼兒在折返點不能迅速返回,導致往返跑的過程不連貫。因此,幼兒體育教師要及時調(diào)整指導策略,可以給予啟發(fā)式的語言提醒,如“狼堡附近有很多鱷魚,如果返回時太慢就會被鱷魚吃掉!”等,并將指令明確且縮短至5~10 s。
當前,許多幼兒體育教師并不充分了解幼兒基本動作發(fā)展的特點,設計的很多游戲因不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無法使幼兒在游戲中得到有效的鍛煉,也不能感受體育游戲的樂趣。因此,針對跑、跳、投3個基本動作,幼兒體育教師必須要做詳細的分析,先將大動作分解,然后再將每個年齡段幼兒應會的動作總結,最后再細分到室內(nèi)、室外的教學中。
幼兒的基本動作“跳”,體能測試目標是讓幼兒雙腳向前跳,不管是哪種跳,都需要幼兒先掌握原地縱跳。許多幼兒體育教師并不清楚這一點,凡是跳的游戲都采用“小兔子跳”的形式,很多幼兒明明不會雙腳向前連續(xù)跳,也要用錯誤的動作跟著做,導致許多幼兒不能找到自信,久而久之失去了對體育游戲的興趣,到最后幼兒體育教師也只能機械地教學。因此,幼兒體育教師只有清晰幼兒的動作特點及該年齡段應會的動作,才能在游戲運動指導上主動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地設計體育游戲。
幼兒體育教師通過對幼兒基本動作的分析,很容易判斷出幼兒對動作的掌握情況,因此設計游戲時既要能夠照顧全體幼兒,又要善于將多動作多元化融合。例如,投擲類游戲,可以從單調(diào)地投擲,逐漸融入跳躍動作,如此既發(fā)展了跳又發(fā)展了投,讓幼兒在多個動作中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同時,幼兒體育教師還可以利用公共空間,開創(chuàng)適合在走廊、教室內(nèi)進行的投擲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