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琦
(江蘇省盱眙縣特殊教育學校 江蘇 盱眙 211700)
我國殘疾兒童的教育,社會各界做出許多努力,但是面對重度殘疾兒童,他們行動不便,有些孩子甚至長時間與社會隔離,造成他們對陌生事物的排斥,與社會的脫節(jié)也讓他們很難接受正常教育,但是,社會各界對他們都十分關注,為了讓他們也能知道社會的模樣,讓他們也能盡可能地得到其他兒童接受的應有的教育,于是便有"送教上門"的創(chuàng)新教學舉措?;顒拥呐e辦主要是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讓更多的人關注到這一群體。不過即使這一項活動有許多好處,在現(xiàn)實的操作過程中還是有許多阻力,這種阻力主要來源于家長和教學。
首先,面對這些兒童,一些家長比較排斥陌生人對他們生活的介入。這其中有兩個原因。第一,一些兒童經(jīng)歷過長時間的治療,此家庭經(jīng)濟能力不足,使家長面對這些活動無論免費與否,第一反應都比較排斥;第二是因為一些兒童因為一些事情,不僅生理上受到傷害,在心理上也受到創(chuàng)傷,這就造成家長逃避陌生人與孩子的交流。同時,因為重度殘疾兒童的生理與心理上的特殊,他們與社會、學校等都脫離太久,在教學上也有很大的難度,如何讓他們更輕松地接受教師本人和教師所教的內(nèi)容,是送教上門活動應當考慮的事情。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當在學校課本中挑選一些適合這些兒童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教學,選擇一些更加輕松的教學方式教學,讓他們更夠更容易接受知識。
針對重度殘疾兒童在活動上的不方便,提出送教上門活動是進步的,是有利于這些孩子進步的,具體表現(xiàn)在:第一,重度殘疾兒童這個弱勢群體受到社會更加的關注。送教上門是針對兒童提出的方案,具有針對性,特殊性,但在社會影響上具有其普遍性意義。社會群體看到此活動的效果,不僅能引起他們對兒童這一群體的關注,而且讓他們把視線轉向其他社會弱勢群體,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和支持,讓整個社會更加和諧美好。第二,能夠使這部分重度殘疾兒童更好地接受正規(guī)教育。他們因為無法正常上學或參與社會活動,很容易造成這些孩子內(nèi)心自閉,不善言談,有了教師上門教學,兒童不僅學習到了課本知識,而且學會與外界交流,不僅讓他們學到一些知識,還能夠使他們性格上更加活潑,大大促進他們個性的發(fā)展??墒乾F(xiàn)實的殘酷,并不能夠讓這些孩子安心的入學,因此,孩子們的入學率十分低下,有了送教上門的活動,也能夠讓家長看到孩子的潛質,孩子也有了學習的途徑,進一步可以提高孩子的入學率,讓教育的陽光照耀到每一個孩子。第三,送教上門減輕了家庭負擔。一個重度殘疾兒童的康復與教育都帶給一個家庭許多負擔,家長也因此壓力很大。送教上門能夠有效解決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最大限度的卸載壓在殘疾兒童家長肩上的重負,讓家長能夠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孩子的心理疏導和親子交流上。
3.1 規(guī)范的評估與診斷。對重度殘疾兒童進行規(guī)范的診斷和評估是進行送教上門前提。在最開始幾次的送教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對每位重殘兒童的病史、家族孕育環(huán)境成長史、家庭成員的受教育情況包括他們家庭的居住環(huán)境都要進行仔細的考察、分析和記錄。隨后,特殊學校有關教師要聘請專業(yè)的機構使用專業(yè)的評估量表對這些兒童從大腦認知反應能力、肢體動作的靈活和精準、生活自理能力、對社會的認知能力、興趣愛好、特殊才藝技術、感官自覺性等方面進行考察和評估,區(qū)分出這些兒童的優(yōu)劣項,建立兒童個人評估檔案。
3.2 選取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經(jīng)過相關機構書面科學的診斷和評估之后而建立的兒童個人檔案,教師要為每個重殘兒童制定一份個人成長教育規(guī)劃。規(guī)劃的內(nèi)容的選取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根據(jù)重殘兒童生活能否自理和運動協(xié)調能力;二是根據(jù)重殘兒童住校學習生活的適應性方面;三是根據(jù)重殘兒童的言語清晰交流和社會認知方面。規(guī)劃的內(nèi)容要緊密圍繞實際情況,協(xié)助重殘兒童能夠生活上自理,能夠對社會有一定的認知和適應方面。
3.3 定期結合不定期、微信、相結合家訪。要切實提高送教上門的效能和質量,光光依靠特殊學校教師的力量是遠遠跟不上的,我們要動員所有家長密切配合,在我們的八小時工作之外,重殘兒童家長主動承擔教師的責任,勇敢的擔負起獨立培養(yǎng)自己孩子的重任。當然,我們在送教上門過程中,會有意識的交給家長一些科學的實用的方法,家長也要積極配合教師開展家庭培養(yǎng)活動,同時要多渠道的組織家長參加相關的課程培訓,讓家長學習我們老師的教育兒童方面的專業(yè)知識,使家長能夠最大限度的做好自己的家庭培養(yǎng)工作。我們教師在每次的送教上門后要習慣性的經(jīng)常的與重殘兒童家長進行微信溝通,了解重殘兒童的學習和生活、交往、運動等方面的情況,及時幫助家長排除解決一些困擾他們的問題。
3.4 建立及時、高效的評價和反饋機制。在送教上門教育中,我們對重殘兒童的些許閃光點都要給予由衷的贊美與鼓掌,要一點一點的抹去長期籠罩在他們家庭上空壓抑、沉悶的陰影,要能夠讓家長和重殘兒童露出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的面容。我們教師不要舍不得說幾句夸贊的句子,盡管是一點微小的進步,我們都要拿出百分百的贊美和褒獎。每次送教上門,我們都會根據(jù)重殘兒童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些評價表格,包括他們的方方面面的成長進步、按計劃進行針對性訓練等。過一段時間后,再回頭查看、統(tǒng)計和分析,以發(fā)現(xiàn)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各方面變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
我們知道,重度殘疾兒童的身體狀況千差萬別,送教上門的具體情況要我們特教老師有針對性的做好預案,具體的問題具體對待。同時還要求特教老師盡可能的掌握更多的特教方面的恢復訓練技巧和教學方法,然后在廣大家長的積極配合下,利用好學校、家庭、社會這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資源,共同呵護特殊兒童快樂生活,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