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嬋嬋
(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洛門中心小學 甘肅 武山 741306)
美術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形式,在小學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開展美術教育,有助于陶冶小學生的情操、豐富小學生對于藝術的認識,同時也塑造小學生的感情世界,讓小學生在人生成長的過程中,形成更好的綜合素養(yǎng)。但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尤其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美術教育在我國的小學教育中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美術教學的課時也比較少,這就造成了我國很多小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yǎng)比較差的情況。而制約我國小學美術教育綜合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小學的美術課堂教學效率太低。對此,建設小學美術高效課堂就顯得格外重要了,筆者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驗,下文將具體闡述。
美術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藝術形式,早在人類還處在原始社會的時期,許多原始部落就誕生了壁畫、巖畫等繪畫作品。遠古人類也懂得使用繪畫來記錄生活中的事件。許多原始社會時期的考古學文化都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彩繪陶器,這也是遠古人類制作美術作品的一種表現(xiàn)。也就是說,美術從人類誕生以來,就貫穿了整個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史。直到今天,美術成為了一種非常重要的藝術形式,更是人類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組成。歷史上的許多偉大的藝術家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杰出的美術作品,成為后世人類所享有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所以說,美術之于人類社會的重要性是窺斑見豹的。美術可以使人懂得欣賞生活中的美、使人能夠具備更好的情操,也使人能夠更加感性;美術還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讓人的情感變得更加細膩。所以說,美術之于個人的成長與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基于這一背景,必須說,在小學日常教學中開展美術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因為它可以促進我國小學生更加全面的、更加高素質的健康成長。但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基礎教育普遍重視科學文化知識,而忽視了音樂、美術這樣的藝術科目。我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教育體制都處于應試教育的干擾下,沒能真正落實素質教育的相關理念。但是現(xiàn)在我國的基礎教育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培養(yǎng)高素質綜合型人才,也是我國教育的發(fā)展目標。所以在小學教學中補齊美術教育的短板,讓我國的小學生能夠具備更高的美術綜合素養(yǎng)是很有必要的。而長期制約我國美術教育綜合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術課堂太過低效。這具體是由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二是美術課課時太少。所以克服制約美術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弊病,建設美術高效課堂就成了我國現(xiàn)階段美術教育發(fā)展的一個主要方向。所以說,在小學日常教學中建設美術高效課堂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制約我國美術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一是美術教育得不到充分的重視,一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是很認真;二是一些教師也因為課時的限制,沒能使教學更加系統(tǒng)、規(guī)范,造成了美術課堂教學的質量不高。而建設高效課堂的重點,就是要克服這兩個弊病。
第一,教師應當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具體來說,小學生都處在一個比較懵懂、理解能力比較差的年齡階段。學習美術是需要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的,對于一些藝術綜合素養(yǎng)比較差的同學來說,學習好美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教師應當意識到這一問題,并注重在備課的實際過程中,讓自己能夠更加理解小學生的想法,并調整上課時使用的語言以及教學內容,讓美術課堂真正能夠讓學生參與進來,而不是讓美術課教學的內容變得與學生的距離非常遠、讓學生感到非常陌生。
第二,小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比較差,主要原因是很多小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對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上,對于美術學習缺乏興趣和動力。教師如果想要建設高效課堂,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進而讓學生能夠積極的融入美術課堂。教師可以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利用好信息技術,通過為學生展示一些美術史上的杰出的作品,作為吸引學生的工具。通過讓學生觀賞這些杰出的藝術作品,提高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這樣小學生的美術學科綜合素養(yǎng)就可以提升,高效課堂的建立也就會比較容易了。
在小學日常教學的過程中重視美術教育,是順應素質教育發(fā)展潮流的必然舉措。而長期制約我國美術教育綜合水平提高的一個原因,就是美術課堂教學的效率太低。對此,建設美術高效課堂就成了提升我國美術教育綜合水平的必然選擇。教師應當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先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改變教學風格,讓授課內容更容易被小學生理解;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好信息技術,培養(yǎng)小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和藝術鑒賞能力。久而久之,提高小學生的美術學科綜合素養(yǎng),促進高效課堂的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