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利
(江蘇省沭陽縣桑墟中心小學 江蘇 沭陽 223600)
小學教育階段,數(shù)學學科是小學階段學習的主要科目之一。此階段的小學生因獨立思考能力和自覺主動學習能力還尚未得到訓練和實踐,所以需要通過一定的數(shù)學課堂模式強化鍛煉,發(fā)揮自覺學習能力。課堂上的講授讓學生自覺學習的同時,離不開適當?shù)暮捅匾恼n堂輔導。課堂輔導有利于學生提出個體差異化的問題,解決學生個人心中困惑,做到因材施教,進而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能力。所以,有效的課堂輔導十分必要和重要。
課堂輔導形式的轉變和內容的增加,可以增加輔導的吸引力。要想讓輔導的效果更有效,首先在知識上應該充分挖掘教材,將教材中的知識關聯(lián)起來,并結合著生活知識,找到數(shù)學課堂練習可以運用的多種表現(xiàn)形式。以二年級上冊“角的初步認識”這部分知識為例,在輔導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著生活中的情況進行輔導,讓他們自己動手制作角,也可以觀察教室、校園找到角。只有學生從問題中找到自己關心或感興趣的問題時,才會更加用心地接受輔導,接受學習。小學數(shù)學大部分都是涉及實際生活的知識,在一些非常具有生活化的題目和知識中,教師還是應該將眼光和思維放開放大一些,不能局限于課文上的問題和場景,要多通過教材,挖掘學生生活中可以運用的場景和例子,利用與他們有關系的場景,讓學生參與進去,甚至是可以讓他們自主研究,組成探究小組進行活動分工來進行實踐活動,最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給教師和同學展現(xiàn)學習成果。這樣通過實際化、生活化的方式,在學習的深度上加大,學習的范圍上擴大,最大限度地提高輔導效果和呈現(xiàn)成果,這樣也能夠用學生自己的方式拉近課本與生活的距離,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
新教育理念下,在教學中教師不再是權威者,而是課堂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是主導者,更是引路人。學生在教學中,是學習的主體,是最主要的參與者,不再是以前的跟隨者。所以,小學課堂里,更要發(fā)揮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及時傾聽學生的問題,了解學生的想法和疑問,及時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例如,在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課本中關于“克和千克”的學習,課后有學生問我:“為什么重量單位不能都用克或者都用千克?”對于這個問題,我簡單地講了一下,大部分學生都能理解,但這位學生對這個問題,進入了牛角尖里,怎么也出不來。最后,用了好幾天,每天都給他講例子,講為了方便計數(shù),根據(jù)事物種類選擇用克還是千克,才講明白。這就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地進行課堂輔導。所以,新課改下的教師一定要轉變角色,發(fā)揮課堂上的主導地位,更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發(fā)言和表達自己的機會,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地聯(lián)想和創(chuàng)造,讓課堂節(jié)奏和學生思維保持一致,改變滿堂灌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能最大限度地消化和吸收知識。
課堂上,師生之間有效的溝通,是課堂能夠完整進行的前提。教師應該在保證課堂知識嚴肅性的基礎上,營造溫馨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建設和諧課堂,讓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釋放和發(fā)揮。記得又一次上課,一位學生問我:“老師,為什么蘋果砸的是牛頓,不是我?”聽到這個問題,我跟學生都笑了。表面看起來,這個問題很奇怪,但是事實上,反映了這個學生知道的課外知識還是比較多的,了解牛頓名人知識,另外,也表明他有樂于思索的思維。所以,課堂上,我沒有批評他,反而是表揚了他一下課外知識豐富。我覺得這也是課堂上師生之間良好溝通、和諧相處的民主課堂。經過幾年的教學,我認為對于良好的師生溝通,教師首先應該經常詢問學生學習情況,詢問學生的觀點,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意見,敢于把心中疑惑和學習感受表達出來,對于個別學生的問題經過溝通也有利于因材施教。其次是對于在溝通中產生的問題,教師要發(fā)揮課堂機智,采取合適的方式方法為學生解決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輔導下經過啟發(fā)進行新的消化和吸收,從而做到溝通下的和諧輔導。
新的課程改革后,各地學校也為了適應新課改理念都嘗試了新的輔導方法,如實踐教學法、游戲教學法、探究教學法。這些新生的教學方法其實都是注重了學習形式活動的轉變,都是想通過轉變課堂組織形式來活化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發(fā)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小學階段的課堂輔導,對于小學生的學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在總結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有效的調整,對提高學習效果和助力學生成長是十分有意義和必要的。教師一定要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鍛煉,激發(fā)學習興趣和能力,讓學生在和諧高效的課堂和輔導中逐步提升數(shù)學素養(yǎng),提高思維品質,以達到價值觀的正確培養(yǎng)和數(shù)學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