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波
(貴州省綏陽縣溫泉小學 貴州 遵義 563300)
語文學科的基礎性比較強,因此,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語文教學得到了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視,語文教學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閱讀教學,這種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為了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進一步地提升,教師可以把文本細讀這種閱讀技巧教給學生,本篇文章主要對文本細讀這種教學方法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的實施策略,使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能夠得到提升。
文本細讀主要把研究重點放在對文章細節(jié)的閱讀上面,可是這是在對文章整體的文意進行把控的基礎上進行的,只有加強學生對于文章整體文意的理解能力,學生才能夠掌握對文本細讀的能力。其實在對文章進行整體閱讀的時候,就是讓學生對文本的綜合內容進行掌握,從寫作者的角度出發(fā),對文章的整體內容進行審視。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情感更加豐富,而且文章的整體結構也非常的清楚,學生對文章的脈絡也有一個更加清晰地認知,在開展文本細讀的時候,一定不要有頭無尾,或者是對文章進行一個片面地解讀,而是應該從宏觀上對文意進行把控,然后再完整地表達出來。
比如,采用文本細讀對《鳥的天堂》這一篇小學語文課文進行學習的時候,閱讀的重點就會放在對景物的描寫上面,學生通過對關鍵的語段進行閱讀,從而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麗,可是很多學生在閱讀完這篇課文之后就會認為鳥的天堂就是美麗的自然環(huán)境,學生并沒有理解課文關鍵語段的真正內涵。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對本篇課文進行閱讀的時候,首先應該對課文的行文思路進行一個梳理,然后再把文章的主線找出來,將課文的語言和主線充分結合在一起,最后再把文章的每一個語段和每一個語句之間的聯系找出來。采用文本細讀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當中感受到真情實感,學生不僅可以準確把握住文章語言所要表達的情感,同時還能夠掌握作者在寫作這篇文章時候的內心感想,學生在閱讀《鳥的天堂》這篇課文的時候,也能夠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文本細讀需要對文學作品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字的含義進行充分地研究,并且對這其中的內涵進行深入地品味,遇到精彩的段落也可以把它積累下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和轉變,使用文本細讀這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學習,并組織學生參加一些閱讀活動,使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情況能夠得到改善。教師在轉變課堂教學方法的時候,可以采用一些具體的方法和措施,首先,教師可以把班級里面的學生進行分組,在小組討論的過程當中,教師能夠更加充分地了解每一個小組的答案,然后教師可以把小組討論出來的答案和標準答案分別進行分析,在發(fā)現學生優(yōu)勢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在對一篇課文的主人公進行理解和認識的時候,每一個學生都會從不同的角度來對人物形象進行分析,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們的觀點進行總結。其次,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和影視片段結合在一起?,F在很多的影視作品都是由文學作品改編拍攝出來的,因此,教師可以把一些影視片段拿到課堂上面進行播放,讓學生能夠對課文有一個更加清晰地認識。比如在閱讀《紅樓夢》這篇名著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紅樓夢》的影視片段;在學習《王二小》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還可以播放一些和愛國有關的紀錄片。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的專注力得到增強。在播放完視頻以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從而對閱讀的內容產生一種全新的感受。
為了使學生能夠對課文產生深層次地理解,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文的情境和結構進行欣賞,讓學生能夠從中發(fā)現一些美感。教師可以利用文本細讀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發(fā)現文字的美感,在對課文進行深入地分析以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發(fā)現課文整體的一些美感。比如在學習《泊船瓜洲》這首詩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詩里面用的比較好的字,然后再讓學生分析一下這個字好在哪里,這樣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從而對古詩產生一種新的認識。
綜上所述,想要了解一篇文章,首先還是應該對這篇文章進行整體的閱讀和把握,需要學生進行深入地挖掘,最后再通過文本細讀來感受作者所要表達出來的感想,進一步了解作者寫作時候所采用的表達方式。目前,教師們更多采用的是熟讀課本的方式,這種教學方法對于掌握文章大意來說,效果更好。但是為了充分提高小學閱讀教學的效率,教師還是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文本細讀,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加充分地掌握文章表達的內涵,充分體現了閱讀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