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銀 寧德市第十中學
如今的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不再僅限于學習成績的提高,而是要求德智體美勞五項綜合發(fā)展,提高中學生體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生作為教學的核心,初中體育教學需要時刻注意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初中體育教師需要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如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等,并針對整體情況作出相應的課程安排,以此來確保能夠做大限度的調動學生體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此外,在上課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地關注學生的狀況,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及時改進,使學生能夠最大化的接受所學習的知識,保持良好的參與興趣。另外,教師還需要結合不同學生的能力對相應的教學項目進行合理規(guī)劃,保證初中體育教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例如,當老師對太極拳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該在每節(jié)課的開始給予學生一定的復習時間以此來了解學生對于太極拳這一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同時針對學生在復習時學生所遺忘或錯誤的動作給予糾正,以增強學生對于這些動作的記憶。同時,教師也可以對新的課程給予內容上的豐富,例如在教學時,結合視頻音頻等多媒體工具進行示范講解,或者是在教學過程中,講解有關太極拳的背景知識,小故事等等,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給予學生以放松的機會。此外,教師還需要注重對課程時間和課程內容的合理分配,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進行自我了解掌握,在此期間,教師應該隨時為學生進行答疑解惑,并針對錯誤動作進行及時糾正,確保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很好的掌握[1]。
互動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是教學過程的本質。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不能實現良好且有效的溝通,僅僅老師一人進行講解,或者僅僅由學生自己進行學習,那么這樣的課程就是低效率的,同時學生也不能夠高效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因此,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需要不斷地進行師生間的互動,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不能僅僅進行知識的講解,同時也要不斷地聽取同學的反饋和交流,促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高效的吸收所學習的體育技能和知識。此外學生對于體育教學活動的參與積極性的提高,也能夠使得師生間的互動能夠很好地實現,大大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對此,教師在進行初中體育教學的過程時可以借助音頻視頻等多媒體工具來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比賽,活動等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另外,教師也應該結合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改良,豐富教學內容,使新的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適應當前時代的初中生,以此來激發(fā)初中生對于體育運動的熱情,同時使更多的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2]。
例如,可以對傳統(tǒng)的兩人三足游戲進行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兩人三足游戲是通過兩個人綁住一條腿來實現相互間的配合,而教師可以將綁腿更改為夾氣球或紙片,學生在要求速度的同時還需要對相應的力度進行控制,以免氣球爆炸或者紙片掉落。增強難度的同時也使得學生們對這一創(chuàng)新性的兩人三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能夠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度。
在大部分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學生作為教育主體的作用不能夠被完全突出,導致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因此應該樹立生本教育的理念,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改良,針對不同學生個體的各自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突出學生作為教學主題應該發(fā)揮的作用,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參與體育活動,產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例如,在籃球運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性別,愛好,以及基礎等各方面的情況,對不同的同學制定不同標準,針對基礎差的同學進行基本功如運球,投籃的練習,對相應體能較差的同學進行體能練習,對有基礎的同學進行戰(zhàn)術,跑位等進階練習確保每一位同學在有限的體育課程中學有所獲,在尊重學生個體的同時,也能夠大大提高教學的質量,有利于學生產生對籃球的興趣,使學生的運動參與積極性大大提高。
學校應該加強與有關部門間的合作,充分利用資源,改良更新舊的教學設備,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確保學生在體育活動時有一個完善且安全的環(huán)境。同時學校也應該加強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溝通,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讓家長意識到學生的發(fā)展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學習成績的提高,同時還應該注意身體素質的提高。此外,教師自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不斷完善自我,在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的同時熟悉新設備的使用,同時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對原有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進行改良和完善,對傳統(tǒng)的教學項目進行創(chuàng)新,以此來促進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也應該注重對課堂氛圍的營造來保證學生們能夠盡早進入狀態(tài),提高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進行乒乓球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們可以先對乒乓球的背景知識和規(guī)則握拍等基礎知識,以幻燈片或者課件的形式進行講解,然后進行實地練習,在學生們掌握基本要領以后,教師可以對傳統(tǒng)的乒乓球進行創(chuàng)新,如用書本代替球拍,用課桌代替乒乓球桌等方式,來豐富學生的乒乓球教學的內容,采用非常規(guī)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即使原本具有基礎的學生能夠激發(fā)對新玩法的興趣,也使無基礎的學生因為在新規(guī)則下能與有基礎的學生處于同一水平而產生興趣[3]。
綜上所述,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培養(yǎng)不應該僅限于學習成績的提高,更應該注重的是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fā)展,作為關鍵一環(huán)的體育發(fā)展,不僅僅可以強化學生的體魄也有利于學生能以良好的狀態(tài)進行學習。初中體育教師應該不斷地完善和改良原有的教學模式和方法,豐富初中體育教學的內容,不斷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體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