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稀國 劉稀蓉
(四川省水上運動學校 四川成都 611400)
賽艇項目是一項集觀賞性、娛樂性、競爭性和刺激性于一體的水上競速項目。賽艇項目起源于英國,是由船工劃船比賽演變而來的,1715年舉辦了第一次賽艇比賽,1755年英國制定了賽艇項目的競賽規(guī)則,同年成立了賽艇俱樂部。1811年,由伊頓公學舉辦了8人艇比賽,至此,牛津、劍橋大學都紛紛舉辦了賽艇比賽。賽艇的比賽規(guī)則類似于徑賽,又因為是水上運動,所以增加了自身的特色,因此受全世界人民喜歡和追捧。近年來,我國不斷承辦全國錦標賽、冠軍賽、國際精英賽等一系列國際、國內賽事,通過電視傳媒的實況轉播,觀看人數越來越多。賽艇項目發(fā)展不僅需要水域,更需要科學的指導,這些都離不開市場經濟的支撐,目前我國賽艇項目主要的經費來源是國家體育總局對相關省市撥發(fā)的器材和競賽費用,僅僅依賴有限的經費來維持項目舉步維艱,在市場經濟的刺激下,給項目的發(fā)展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競技項目逐漸趨于觀賞化是迎合和適應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在市場經濟化的今天,根據市場需求定制的各類精英賽、大師賽及各類國際賽事,依托于電視和網絡媒體傳播,滿足大眾的觀賞需求,現如今的賽艇項目更具有觀賞,鼓勵大眾積極參與體驗該項目,如今的賽艇已經發(fā)展成為具備市場效應和媒體效應的競技體育項目[1]。
青少年運動員在比賽前夕會表現出焦慮和緊張的情緒,一般反映出來的是運動員有較強的比賽自信,也會表現出強烈的求勝心,這些表現符合運動員的賽前心理狀態(tài),既對自己的技術水平有足夠的自信,又對比賽結果存在一定的焦慮。這種焦慮并非都是負面的,適宜的焦慮有助于運動員在比賽時的表現。
通過對青少年各項目運動員心理狀態(tài)的研究發(fā)現,男性運動員在比賽時的自信和抗壓能力要顯著好于女性運動員,尤其是對于賽艇這類的競速型競技運動員,速度較量時,男子運動員的優(yōu)勢更顯著,而青少年女子運動員的比賽時的危機感略高于男子運動員[2]。這是由于該年齡段女子運動員的心思較男子運動員細膩,更為敏感。現在的青少年運動員,不論男子、女子運動員,都具備較強的求勝欲望,但是男子運動員的身體構造具備一定的優(yōu)勢,因此他們更為自信,而在比賽中女子運動員抗壓能力較男子運動員差[3]。
參賽經驗對于運動員而言至關重要,只有比賽才是檢驗運動員競技水平的標準,不同的參賽經驗會對運動員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青少年運動員。初次參賽的運動員與久經沙場的運動員相比,競技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臨場發(fā)揮都有著顯著的差異,豐富的參賽經驗會使運動員更具備自信,比賽的發(fā)揮更加穩(wěn)定[4]。青少年運動員參加比賽較少,不僅缺乏一定臨場應變能力,還缺乏對比賽對手的了解,除此之外,情緒調節(jié)和抗壓能力都有待提高。只有通過參加不同層次的比賽,青少年運動員心理素質才會得到全面的提升,這是一個漫長且循序漸進的過程。
不同訓練年限的運動員在競技水平方面差異較大,訓練年限長的青少年運動員,在比賽時的表現要顯著好于訓練年限短的運動員,一般而言訓練年限較長運動員,比賽抗壓能力要好于訓練年限較短的運動員,訓練年限越長,比賽的心態(tài)越穩(wěn)定,比賽經驗積累較多,對自身的技術水平有一定的認知,對戰(zhàn)術的應用更為嫻熟,參賽時的情緒調節(jié)也較快,運動員的求勝心和進步的欲望更加強烈[5]。因此,把握住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多鼓勵運動員參加各類賽事進行鍛煉,有助于運動員心理狀態(tài)和技術水平的提升。
所有運動員從初學到參賽取得成績,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和經驗的積累,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漫長過程,每個運動員的運動水平差異較大,特別是初學者和高水平運動員之間的差距,少年運動員從初次參加省級的比賽,到成長為青年運動員參加國內、國際比賽,需要3至5年不等,甚至更久,只有參加不同層次的比賽,才能取得與其技術水平相當的等級證明。運動等級越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也相對更高,這與其運動技術水平息息相關,運動等級較高的運動員參加比賽的級別更高,相應承受的比賽壓力也越大[6]。其壓力不僅是來自于自身,也會來源于外界,如教練員制定的目標、領導寄予的厚望等。運動員通過不斷積累實戰(zhàn)經驗,逐漸掌握賽前的心理變化,可以及時糾正賽前的不良情緒。運動員水平的突破不僅依賴于日常的訓練,也是運動員經過千錘百煉實戰(zhàn)的結果,青少年是運動技能上升的黃金期,運動員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運動水平,才能完成更高的成績目標,因此,扎實的訓練積累和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都是必不可少的。
賽艇運動員在比賽時的技術水平發(fā)揮與日常訓練結果密不可分,但是除了運動員技術因素外,很大程度上還與心理變化因素有關,運動員可能因為比賽環(huán)境的變化、身體的疲勞程度或訓練測試的結果,產生不一樣的心理變化。有些變化會促進運動員斗志昂揚,如賽前測試成績提高,但是也有些因素會使運動員心理狀態(tài)變差,如比賽環(huán)境導致水土不服或者身體不適等,賽前的心理變化多種多樣,促進運動員產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對比賽而言至關重要。
運動員對比賽的態(tài)度,可以反映出對比賽結果的期待。運動員有很強的勝負欲,有追逐冠軍的意念,在訓練的時候就會加倍努力,在比賽的時候會竭盡全力地拼搏,運動員對勝利的渴望,會使其更緊張比賽。優(yōu)秀的成績不僅是運動員取得的榮譽,也可能是取得升學或者物質獎勵,同時又給予運動員更多的信心,使其繼續(xù)努力;如果對比賽的態(tài)度欠佳,則會喪失動力,也會影響比賽時的技術戰(zhàn)術發(fā)揮,消極的比賽態(tài)度十分影響運動員的職業(yè)生涯,因此需要及時調整[7]。
賽艇比賽一般都含預賽、半決賽、決賽幾個階段,只有經過幾輪的篩選,優(yōu)勝者才能進入最后的角逐,在幾輪的比賽中,可能晉級或者被淘汰,因此運動員的心理變化會非常豐富,經驗不足的運動員往往會表現出緊張和急躁的狀態(tài),擔心自己無法順利進入下一輪,這些都是運動員心理控制力較差的表現,容易出現失誤。而經驗豐富的運動員,因為多次參加各類比賽,自身情緒的控制力較強,在賽前可以積極調動情緒,又不會過分緊張,比賽中也會有的放矢,做到既保存實力,不嶄露頭角,又可以順利晉級決賽。
賽艇項目是戶外運動,水上運動首先受天氣影響較大,風速、水流、天氣都會影響運動員的發(fā)揮。比賽熱身器材、周圍的觀眾、現場的比賽氣氛都會對比賽選手產生一定的影響,比賽氛圍越熱烈,競爭越激烈,越可以激發(fā)運動員的比賽欲望,尤其在沖刺期間,運動員會更加努力。惡劣的天氣狀況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運動員的發(fā)揮,會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負擔,但是經驗充足的選手會克服不良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青少年選手要在日常訓練中,模擬各種環(huán)境下的比賽,以克服不良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
對于青少年運動員而言,不僅要具備基本的身體素質,還要具備扎實的專項技術水平,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青少年運動員的賽前心理是目前的常規(guī)訓練項目之一,不僅對運動員提出了要求,也是對教練員和科研醫(yī)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運動員技術水平的同時,加強對運動員的賽前心理訓練,可以更有效地促進運動員高質量地完成比賽任務。
青少年在賽前如果處于過分激動的狀態(tài),會產生呼吸急促、情緒緊張、心神不寧、心跳急促不受控制等表現,這些表現并不嚴重,但是不加以控制,則會引起消極情緒的產生,消極情緒一旦產生會影響運動員正常技術水平的發(fā)揮,往往會使運動員出現動作和感覺上的不連貫,注意力也容易分散,運動水平降低,造成這一系列現象的原因是大腦皮層抑制的過程和能力下降,大腦皮層的中樞神經調節(jié)和控制功能下降的結果,此時的心理狀態(tài)不利于進入比賽的最佳狀態(tài)[8]。
對于青少年運動員而言,自信是很重要的,但是在賽前難免有運動員會過高估計自己的技術水平,產生過度自信的情緒,這種往往出現在參賽經驗較為豐富的青年運動員中,他們相對于少年運動員而言,技術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并且比賽經驗豐富,也曾經取得過較好的成績,難免會對比賽盲目自信,輕視對手,過高估計自己的實力水平,這種賽前心理狀態(tài)十分危險。過度自信往往會造成失誤,使運動員不能扎實應戰(zhàn),這種心理狀態(tài)也可能會導致運動員與勢在必得的金牌或獎牌失之交臂[9]。
運動員情緒低落的原因可能源于訓練的效果不佳、既往的比賽成績不理想、身體狀況不佳、自身的不自信等多方面的因素,消極的情緒會影響運動員的斗志,尤其是個人傷病所產生的消極和厭戰(zhàn)情緒,會使運動員懼怕比賽,而且這種情緒會一直伴隨著運動員。傷病所產生的消極情緒不僅影響日常訓練,甚至會直接影響比賽的發(fā)揮。賽艇項目分為單人和團體項目,如果是團體項目,個別運動員的消極情緒不僅影響個人,也會間接影響整個團隊的氣氛,尤其是團體比賽時,個人的不良表現會導致整個團隊的水平。
運動員賽前情緒平靜是一種較好的賽前表現,主要表現在實戰(zhàn)經驗豐富、訓練年限較長、運動等級較高、素養(yǎng)較好的運動員身上。賽前的情緒較為平靜不僅有助于技術水平的發(fā)揮,也有助于團隊的競賽氣氛,比賽中情緒的穩(wěn)定可以使運動員臨危不亂,比賽節(jié)奏不被打亂,運動員的表現也更為平穩(wěn)和專注,不僅可以減少失誤的發(fā)生,也可以促進技術水平的發(fā)揮,這都直接影響著比賽結果。
運動員除了要進行日常的訓練,還需要在賽前進行心理強化訓練,讓運動員在比賽期間可以從容面對各種壓力和困難,也鼓勵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以自信和穩(wěn)定的情緒完成比賽。尤其是青少年運動員,雖然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技術水平,但是由于心理素質水平低而導致比賽失利的現象屢見不鮮,過度的興奮或自信等一系列不良的情緒伴隨而來,就會衍生出一系列問題。如何調節(jié)不安的情緒與不良的心理反應,是比賽前期和比賽期間需要關注的,因此,賽前的心理訓練必不可少。賽前心理訓練既能幫助青少年運動員穩(wěn)定情緒,又能幫助其穩(wěn)定發(fā)揮技術水平,是保障青少年運動員取得良好成績的常見方式[10]。
青少年的賽前心理訓練,首先要注意遵循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注意幫助運動員建立信心,幫助運動員對自身的心理變化進行有效調控,特別是賽前的緊張、焦慮不安的狀態(tài)。這時候可以與年長的運動員交流比賽經驗,也可以在賽前增加實戰(zhàn)演練,進一步緩解自身的緊張情緒。教練員要對運動員做出積極的引導和鼓勵,使青少年運動員正確看待比賽的過程與結果,同時在賽后進行必要的鼓勵和肯定,使其能夠在心理層面上接受失利與成功,這有助于運動員對自身比賽提升自信,也可以很大程度改善賽前的不良情緒[11]。
賽前情緒的波動,是青少年運動員賽前常見的問題,這都與運動員的訓練年限、技術水平、先天性格息息相關,教練員要在賽前給予運動員足夠的鼓勵,讓運動員打消顧慮,緩解其緊張的情緒,平復其心情,讓運動員打起精神,但也要防止運動員賽前過度興奮。賽前情緒波動時,深呼吸進行心理暗示來平復自己的情緒,這種訓練要在日常訓練中反復強化,讓運動員在短時間內平復自己的不安情緒,這對于運動員參賽具有積極的意義。
賽艇集競速和觀賞于一體,運動員在水上的安全是項目開展的基礎,青少年在比賽中容易受到場地、天氣、觀眾的影響,教練員和專業(yè)的心理輔導教師,在日常需要采用呼吸、冥想、表象等一系列方法來指導運動員在短時間內恢復情緒,教練員也可以在賽前采用“暗示”的方法激勵運動員,使其情緒穩(wěn)定,積極應戰(zhàn)。
青少年賽艇運動員的心理特征差異主要表現在性別、參賽經驗、訓練年限、訓練水平上;而青少年運動員賽前情緒主要表現分為過度激動、過度自信、情緒低落、情緒平靜等。從競賽成績可以看出,訓練年限長的運動員,心理訓練時間長,臨場發(fā)揮好,成績也相對較好。
青少年賽艇運動員賽前心理輔導主要通過逐步培養(yǎng)運動員的自信心,并采用深呼吸等暗示方法來穩(wěn)定運動員的賽前情緒,加強賽前情緒的調控。
教練員在賽前要積極的關注運動員,了解運動員賽前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掌握情緒變化,根據個人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賽前心理訓練,這樣有助于運動員臨場發(fā)揮和成績的提升。
教練員在心理輔導時要注重運動員榮譽感的建立,這樣有利于增強青少年運動員對比賽的認知,建立對比賽輸贏的正確觀念,由此激勵運動員全力以赴,以更飽滿的熱情參與訓練和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