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 無錫市太湖格致中學
興趣教學法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主要目標的新型教學方法,它不是指某種單一的教學模式,而是眾多具有相同價值取向的教學方法的統(tǒng)稱。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運用興趣教學法,不僅可以優(yōu)化教學氣氛,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還能夠推動教學進程,更加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進而發(fā)揮本學科的價值,使學生的身心得以健全發(fā)展。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只是盲目地進行各種鍛煉,讓學生身心疲勞,毫無興趣可言。吸引學生注意力的一條途徑,就是根據(jù)學生的真實需求和個性特征,開發(fā)更加靈活新穎的體育課程,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實現(xiàn)積極課堂氛圍的目標。興趣教學法可以利用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以不同的方式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加強體育課堂的創(chuàng)建,提高學生參與度,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體育教學課程的有效開展。
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重要階段,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籃球運動符合初中生的年齡和生理特點,符合初中生的運動愛好方式,能調動初中生的運動興趣和積極性。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質教育的落實,我國的體育教學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是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更應該看到的是問題的存在。在日常籃球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學生對籃球學習的意識淡薄,沒有主動參與的意愿;二是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影響根深蒂固,籃球等體育課程通常存在被占用的情況。除此之外,因為學生處于不同的發(fā)育時期,而且性別不同對學生的體育運動也會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這就導致學生對籃球體育活動的參與性不強。同時在籃球教學過程中學校對體育教師的要求不高,這就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傳統(tǒng)的教育仍是以教師教育為主,忽視學生的學習需求,以至于單方面?zhèn)魇诖嬖诤艽蟮谋粍有浴?/p>
當前,信息技術在各學科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僅改善了教學形式,豐富了教學內容,還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提高教學質量。為此,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靈活運用信息技術,以簡化教學過程,為學生營造更加直觀、有趣的學習氛圍。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武術或健美操時,為了詳細解析每個動作,讓學生規(guī)范、標準地完成學習任務,體育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播放相應的視頻資料,并通過慢放、反復播放的形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強化其記憶,還可以趁學生跟著視頻練習的機會到他們身旁對其進行針對性指導,再次剖析視頻中的動作,從而幫助其更快、更準確地掌握動作要領,順利增強其學習效果。此外,體育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播放各種體育賽事,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再次回顧不同體育運動的比賽規(guī)則,同時學習參賽運動員的優(yōu)秀經(jīng)驗,還可以借此激發(fā)學生的體育拼搏意識,讓他們感受到運動的樂趣,從而順利實現(xiàn)興趣教學目標,推動教學效率穩(wěn)定提升。
想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分層教學目標,首要的就是摸清學生對于體育教學的不同需求。對此,教師應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友愛的交流環(huán)境,讓學生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表達自己對于體育教學對于籃球教學的需求。在此過程中,教師應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公平的對待每位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由于身體心理等因素對體育教學的不同需求。讓學生能放心表達,大膽提出自己對于籃球教學的需求。在充分了解學生對于籃球教學的不同需求后,教師應針對采集到的信息為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并根據(jù)既定的目標對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以使學生能實現(xiàn)個性發(fā)展,而不是一味的共同發(fā)展。例如教師可把教學目標設立為“基礎訓練、應用訓練、拓展訓練”等三種不同的訓練目標。其中基礎訓練適用于身體素質較差,只能掌握簡單籃球技術的學生,應用訓練適用于身體素質一般,對籃球教學有較高的興趣且愿意參與各項籃球活動的學生,而拓展訓練則適用于身體素質好,以往運動經(jīng)歷豐富,熱愛籃球運動且能熟練掌握籃球技術并能將其運用于實際籃球活動中的學生。為不同層次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能最大程度的滿足學生對籃球教學的需求,激發(fā)學生對于籃球教學的興趣,消除學生對于籃球的厭惡情緒,讓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籃球教學活動中。
運球能力是初中生籃球能力中的基礎部分,也是初中生籃球基本功的重要內容。教師在對初中生的籃球運球能力進行培養(yǎng)時,可以采用“移植跑壘”游戲,促使初中生更好地投入籃球運球訓練中。教師在啟動游戲前,應先對初中生實施基礎的技能教學,為學生做好示范,為學生講解相關的知識點。如在運球時,要求雙腳要分開,兩腿微微的彎曲,張開五指對籃球進行上下迎送。在對相關知識點講解完之后,教師可要求學生親自體驗如何進行運球。初中生在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后,大都會產(chǎn)生疲憊、厭倦之感,練習動力逐漸弱化。為改善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利用游戲化教學方式,促使籃球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如可以要求學生分組開展競賽活動,要求各個學習小組圍成正六邊形,并安排一名學生圍繞該六邊形運球。在完成一圈后,傳遞給下一位學生并繼續(xù)開展運球練習。在此期間,如果學生運球掉落,則需要回到起點位置,重新開始練習運球,規(guī)定完成這一流程時間最短的學生獲得游戲的勝利。教師引入該游戲,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逐漸掌握游戲節(jié)奏,提升自身的運球水平。
培養(yǎng)初中生的團隊意識,首要的就是要讓他們學會溝通與交流,給予他們與同伴互動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順暢的溝通,從而加強彼此的信任和默契程度,為提升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和諧意識奠定基礎。因此,為了更好地開展籃球訓練活動,并不斷加強籃球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籃球隊的管理人員和教練員應該著力為球員間構建起一個順暢的溝通平臺,使初中生球員能夠樹立起積極交流的意識,化解因誤會或理念不同而產(chǎn)生的矛盾,從而避免個人矛盾給集體訓練帶來的阻礙。具體而言,教練員應該為隊員們創(chuàng)造集體訓練的機會,讓他們增強互相之間的了解和理解,出現(xiàn)問題時能夠積極對話,不斷改進自己的不足和錯誤。例如,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除了常規(guī)的技能和體能訓練,教練員也可以選擇一些趣味性的小游戲,讓隊員們能夠通過與他人的配合共同完成游戲,并達成預期中的游戲效果,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訓練氛圍,使初中籃球隊員們在訓練中投入更多的熱情,也能夠加強隊員間的聯(lián)系,從而為他們的便利溝通提供平臺,以此來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意識。
籃球教學及籃球運動,對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運動技能都有較高要求?;@球基本功過硬的教師,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更有優(yōu)勢。因此,學校應該注重體育教師的專業(yè)結構調整,不斷提高教師的籃球技術水平。教師在自身籃球技術基本功扎實的前提下,利用自身的示范吸引學生,再利用一些籃球案例,如優(yōu)秀籃球運動員的成功經(jīng)驗來激發(fā)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教師進行良好的評價,還可以為學生在籃球運動上形成自主健身的意識打好基礎。為此,教師應該不斷加強籃球練習,加深對籃球技術的了解和感悟,從而能準確理解、把握教材,提高自己的籃球技術水平,最后實現(xiàn)增強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在籃球教學中,初中階段,很多學生對于籃球是比較熟悉的,且學生很喜歡籃球活動。當然因為部分教師所用教學方法、模式比較教條和傳統(tǒng),所以學生很難表現(xiàn)出學習興趣與熱情。為改變這一局面,籃球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前,教師完全可以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如很多學生喜歡各種各樣的NBA、CBA明星,學生喜歡看比賽。教學時,教師可以用學生最喜歡的一些籃球明星在賽場上的精彩表現(xiàn),比如三步上籃、控球急停、后撤步投籃。學生看到自己喜歡的籃球明星做出了這些動作以后,自己也會產(chǎn)生做這些動作的向往與熱情。此時學生充滿了興趣與斗志,這時候,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和研究:剛才XXX在使用控球急停的時候,總共有幾個動作細節(jié)需要注意。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喜歡XXX,他的招牌動作是什么。教師可以為學生留出足夠多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自由討論。此時學生就會在討論期間,主動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對于籃球明星炫酷技巧的模仿、崇拜熱情。一部分學生的討論,最終可以讓整個班級進入活躍的討論氛圍,其他同學被這種熱烈的氣氛感染,紛紛參與討論之中,調動主動訓練熱情。
總之,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為了更好地適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體育教學體系已著手進行改革,其中教學方法是改革的重點和核心。將興趣教學法與初中體育籃球相結合,將學生的興趣與鍛煉相結合,既增強了體育教學的興趣,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鼓勵了學生主動參加體育活動。興趣教學方法通過調動學生興趣為基礎,進行多種教學模式,加強體育課堂建設,賦予學生不同的體育意識,是促進體育教學發(fā)展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