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
新中國乒乓球隊參加1957年3月7日—15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第二十四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是中國首次連續(xù)兩年參加世界大賽,并決心向世界乒壇頂端沖擊。雖然兩次沖擊均止步于決賽圈外,卻表明中國隊已經(jīng)穩(wěn)固了世界強隊的位置,而且正是這屆比賽,使他們看到世界乒壇頂端已非遠不可及。賽后,中國乒隊進行了富有成效的總結。
1956年10月,瑞典乒協(xié)與中國駐瑞典大使館聯(lián)系,隨即向北京“中華體總”發(fā)函,邀請中國乒隊參加將于第二年3月在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第二十四屆世錦賽。
就在這個時候,厲兵秣馬的中國體育代表團,即將出發(fā)前往澳大利亞,參加11月22日至12月8日在墨爾本舉行的第十六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卻遇到了意外。問題由國際奧委會中的中國席位引發(fā)。新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了1952年芬蘭舉辦的第十六屆夏季奧運會,1954年5月11日—14日,在希臘雅典舉行的國際奧委會第四十九屆全會通過決議,承認中華體育總會(亦即中國奧委會)的國際奧委會成員資格。但是,國際奧委會保留了臺灣奧委會的資格,使國際奧委會中出現(xiàn)了“一國兩會”的局面。在此情況下,中國奧委會希望臺灣派出運動員,海峽兩岸共組統(tǒng)一的中國代表團參賽,但被臺灣方面拒絕。不僅如此,臺灣體育代表團還利用奧運組委會向海峽兩岸的奧委會均發(fā)出邀請的可乘之機,先一步趕到墨爾本奧運村,升起了“中華民國”旗。
在此情況下,為避免“兩個中國代表團”同時出現(xiàn)在奧運會上,中國方面于11月6日宣布退出第十六屆奧運會,已在廣州的中國體育代表團解散。
當時乒乓球還不是奧委會項目,不受奧運風波影響,中華體總收到瑞典方面邀請后,在11月中旬電告瑞典組委會,中國乒乓球隊將按時參加第二十四屆世錦賽。于是,中國乒乓球隊成為當時唯一將參加國際頂級大賽的國家隊。
1956年是中國在探索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中成果豐碩的一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雙百”方針。這年9月召開的中共八大,確定全黨工作重心轉向經(jīng)濟建設、發(fā)展生產(chǎn)力,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jīng)是人民對于經(jīng)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jīng)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參加了1952年夏季奧運會后,我國的奧林匹克運動體系逐漸建立起來。1952年6月,半年前成立的“中央體訓班”更名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體育訓練班”,這是國家體育集訓隊的前身。從1955年以后,乒乓球隊逐漸成為常設集訓隊,訓練基地在天津民園體育場。1956年參加第二十三屆世錦賽后,乒隊回到北京,更名為“北京體育學院運動系乒乓球班”,從此就在北京扎下了根。
得知中國退出第十六屆奧運會的消息后,為打好第二十四屆世錦賽,中國乒隊在1956年底進行了一個月的強化集訓。集訓重點是在原本強調快速多變的技術基礎上,加強擊球的準確性。這是一項重要的經(jīng)驗總結。經(jīng)過幾年的訓練和比賽,教練和選手們普遍意識到,擊球準確度成為當前制約國家隊水平的一大因素,這個問題解決好了,乒隊的水平就會上一個層次。
一個月集訓下來,教練組總結:男選手“姜永寧的削球中突然起板反攻比過去明顯進步,起板反攻命中率達到60%以上。岑懷光的抽球命中率已達80%?!?/p>
這次參賽的男選手是:姜永寧、傅其芳、王傳耀、莊家富、胡炳權(團體賽選手),還有王錫添。女選手是孫梅英、葉佩瓊、邱鐘惠。男雙兩對選手是王傳耀和傅其芳,王錫添和莊家富?;祀p選手也是兩對:王傳耀和孫梅英,胡炳權和邱鐘惠。參加女雙比賽的只有兩人:孫梅英和邱鐘惠。
參加男團比賽的主力選手是香港歸來的選手。多次獲得全國男單冠軍的姜永寧是一號主力。同為香港歸來,已33歲的傅其芳也入選而且列入團體賽主要選手。
傅其芳是1953年春天因賀龍的邀請從香港歸來的,加入中國乒隊即成主力隊員。但由于歸來后“階級斗爭”觀念收緊,他因“社會關系復雜”導致出國政審多有阻礙,最后只能前往“東方陣營國家”參賽。這使他連續(xù)幾年未能進入?yún)⒓邮厘\賽的隊列。
1956年春天,賀龍親自找傅其芳談話,對他多有鼓勵,幫助解除籠罩在他身上的陰影,告訴他可以在世界乒壇上釋放自己的能量了,傅其芳非常激動,感到終于實現(xiàn)了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最高水平比賽的心愿。
25歲的上海選手王傳耀是乒壇新星,他10歲跟隨愛好乒乓球的父親打球,1952年以華東郵電器材廠車工的身份報名參加“全國乒乓球大會”,獲得男單第五名,入選國家隊。此后幾年,身高1.81米的王傳耀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直拍中遠臺兩面攻打法,在1956年全國乒乓球錦標賽上戰(zhàn)勝姜永寧獲得冠軍。他成為國家隊主力隊員預示了國內球員后起之勢。
1957年2月25日,中國乒隊即將出發(fā)前,國家體委以中華體育總會名義致電國際乒聯(lián)主席和秘書長:中華體總乒乓球部已經(jīng)更名為中國乒乓球協(xié)會,陳先(時任體委群眾體育司司長)任協(xié)會主席,晏福民為秘書長,此后將由他們與國際乒聯(lián)直接聯(lián)系。
1957年3月,中國乒乓球隊13人,領隊陳先、副領隊閻宗坡,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莊家富和邱鐘惠兩人日后撰寫回憶錄時均寫下了對斯德哥爾摩的美好印象。
第二十四屆世乒賽舉辦場館—— 斯德哥爾摩網(wǎng)球館(范明提供)
比賽也是精彩的。中國男隊在團體小組賽中,每場都以5比0的絕對優(yōu)勢先后戰(zhàn)勝了比利時、盧森堡、印度、葡萄牙、瑞士和蘇格蘭隊。小組分組決賽中,則以5比2戰(zhàn)勝分組種子隊羅馬尼亞隊,遂以全勝成績獲得小組第一名,和日本、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共四支球隊進入復賽。
中日之間在國際比賽中首次正面相撞是爭奪決賽權,結果中國男隊以1比5負于日本隊。雖然大比分落后,但整場比賽繃得很緊,中國隊的小分輸?shù)貌⒉缓芏唷?/p>
中國隊以姜永寧、王傳耀、傅其芳上場。日本隊以前兩屆世界冠軍獲得者荻村伊智朗、田中利明,還有年輕選手角田啟輔上場。
首先上場的姜永寧迎戰(zhàn)上屆世界冠軍荻村伊智朗,荻村以21比11,21比13的比分獲勝,先得一分。
第二位上場的王傳耀1比2不敵角田啟輔,關鍵是第3局相持到最后沒有咬住,角田領先4分贏得比賽。
接下來傅其芳上場與第22屆世界冠軍田中利明展開對攻,他們的正手對面抽殺使觀眾掌聲大起。年輕的田中利明最終獲勝。
第四盤王傳耀對荻村伊智朗。王傳耀開局猛攻,打成19比13領先。日本隊隊長南俊一在場邊看得緊張,大聲呼喊“趕上去”,“趕上去”。但是王傳耀的優(yōu)勢不可撼動,以兩個21比13戰(zhàn)勝了前世界冠軍。
接下來兩盤中國選手均告負。最后一盤是傅其芳對角田啟輔,首局以21比19勝,第二局以15比21不敵對方。第三局打得膠著,最后時刻傅其芳曾以18比17領先,但角田以兇猛的扣殺扳了回去,終以22比20險勝。
賽后,后來當選為世界乒聯(lián)主席的荻村評論說,中國選手的發(fā)球太兇了,我花了好多時間才摸到如何接這些球的辦法。王傳耀有驚人的速度,他一旦有更多的經(jīng)驗,將能成為一個世界無敵的乒乓球選手。其他中國選手也同樣是這樣,他們進步得非???。姜永寧可以被看作世界上最好的防守強將。
決賽中,日本男隊勝匈牙利隊獲得冠軍,中國男隊和捷克斯洛伐克隊并列第三名。
中國女隊獲得了與男隊同樣的名次。她們也在分組賽中全勝,以3比0優(yōu)勢先后戰(zhàn)勝挪威、威爾士、丹麥、比利時、瑞士和荷蘭隊,以3比1擊敗美國隊和小組種子隊英格蘭隊。
兩年后獲得女單世界冠軍的邱鐘惠留下了對英格蘭隊團體賽的記錄:“對陣名將海頓,海頓左手握拍,球拍一面是光海綿,另一面是膠皮,兩面倒板削過來的球旋轉差異大,球路也很刁?!鼻耒娀菀粫r找不到制服的辦法,很快丟了兩局。
第四局上場的孫梅英是1956年全國錦標賽女單冠軍,此時正當技術巔峰,她以2比1勝海頓,中國隊終于以3比1勝英格蘭隊進入最后的四強賽。
女隊決賽是三隊循環(huán)賽,中國女隊以0比3負于日本隊,以2比3輸給羅馬尼亞隊,獲得第三名。
中國男女選手在單項比賽中成績不如團體賽。參加男單比賽的是王傳耀、姜永寧、傅其芳、胡炳權、莊家富和王錫添;女選手孫梅英因肩部拉傷未能參加單項,葉佩瓊、邱鐘惠進入比賽。
第五輪比賽中,姜永寧和荻村伊智朗爭奪進入前四名的資格。雙方打得膠著,前兩局各得一分,第三局時姜永寧曾以19比17領先,但被荻村伊智朗連得幾分而告負,止步比賽。胡炳權第四輪時輸給了日本選手。傅其芳、王傳耀、莊家富、王錫添均在第三輪告負。女選手葉佩瓊、邱鐘惠各自戰(zhàn)到第三輪后止步。
中國男女選手靠近了世界冠軍,但是還有一步或幾步之遙。這屆比賽結束后,國際乒聯(lián)評定中國男隊為一級隊第四名,女子隊由一級隊第十一名躍升第四名,排名超過男隊。男女隊的世界排名,標志著中國已成為乒壇強國。
從第二十四屆世錦賽開始,乒乓球運動進入了力量和速度時代,被國際體育界普遍接納為是一項競技體育項目,不再像從前那樣總認為是體育界之外的娛樂性活動。
這個變化,相當程度上由乒乓球拍覆蓋物的革命性變革帶來的。進入20世紀50年代,乒乓球拍底板上紛紛覆蓋了海綿或膠皮,有的在海綿上再覆蓋膠皮,使球拍彈性和摩擦力大大增強,進行一場高質量比賽時,選手須投入極大的體力。過去賽場上常見穿長褲打球的現(xiàn)象,這時已經(jīng)少見了。
針對海綿和膠皮共同覆蓋球拍帶來的變化,在第二十四屆比賽期間召開的國際乒聯(lián)代表大會上,有的國家乒協(xié)代表提出,禁止使用海綿覆蓋球拍,受到威爾士和日本代表反對,中國代表支持后者意見,認為拍面覆蓋物可以由任何材料制成。國際乒聯(lián)主席蒙塔古也支持海綿拍面。這屆比賽后,各國選手在球拍上普遍覆蓋了海綿加膠皮。這肯定使得下屆大賽上的對抗更加激烈。
如果說第二十四屆比賽還有一個亮點的話,就是傅其芳的教練才能顯現(xiàn)了出來。男團半決賽中國隊負于日本之后,傅其芳指出,當今世界乒壇,中國“快”,日本“兇”,歐洲“穩(wěn)”。中國要戰(zhàn)勝日本隊,光快還不行,要進一步加“準”。對他的看法,教練梁焯輝很贊同,認為傅其芳有頭腦,有韜略,有教練之才。從傅其芳年齡漸長的實際出發(fā),次年的1958年,他當了教練,1959年成為男隊主教練。
賽后歸來,國家隊總結認為,這次比賽取得了成績,提高了中國隊的國際排名,經(jīng)歷了失敗,獲取了經(jīng)驗和教訓,豐富了知識。這份總結報告十分精彩,指出要注意第二十四屆比賽中普遍出現(xiàn)的以進攻為主的打法。這種打法的采用率已超過過去普遍采取的以積極防守為主的打法,日本女隊依靠全面進攻戰(zhàn)勝上屆冠軍羅馬尼亞隊,男隊亦以5比2勝匈牙利隊。反觀老牌勁旅英國男隊,還是以防守為主,結果名次明顯落后,從1955年的世界第一,1956年的世界第五,到本屆1957年比賽名列第九了。
第二十四屆世乒賽宣傳海報(范明提供)
瑞典乒協(xié)為瑞典舉辦世界錦標賽制作的胸針
總結報告還指出,以攻為主的打法是今后的發(fā)展方向。目前歐洲乒乓球選手的戰(zhàn)術思想,正在由過去的穩(wěn)健防守,朝著攻守結合的方向發(fā)展。目前中國選手的打法具備正反手兩面攻打法的特點,當對手(如日本隊)以正手一面攻為主時,我方兩面進攻較易獲得主動,王傳耀在錦標賽中戰(zhàn)勝了日本前世界冠軍荻村伊智朗,女選手孫梅英勝英國優(yōu)秀選手海頓,初步顯示了直拍兩面攻和左推右攻打法的威力,證明了兩面攻打法的優(yōu)越性。
總結還指出,我國直拍選手的特點是,以快攻為主,主要戰(zhàn)術包括:一、在左側身加力攻斜線尋找機會,然后突擊左角和中路,或配合放短球。二、反復拉左右兩角,突然加力進攻中路,找機會扣殺;三、加力以斜線攻擊對方右角,再突然用直線轉攻左角尋找機會。四、在防守的時候,主要利用海綿拍的反彈,以反抽和推擋來壓制對方的進攻,爭取主動。
對比起來,日本隊的優(yōu)點主要是正手攻球強,但反手較弱;他們主要以反手推擋、削球和放高球技術來彌補不足。日本選手在直拍攻削球的時候,大多采用拉抽、推擋和發(fā)球搶攻的綜合戰(zhàn)術。
中方教練組認為,日本選手步法很靈活,戰(zhàn)術也多樣化,但明顯弱點是反手進攻力量薄弱。他們常采用側身進攻加以彌補,這就增加了需要照顧的球臺范圍,也影響了回球速度。所以中國選手和他們對抗時,用快速的反手抽球或推擋球,壓住對方的左角或逼迫對方左右奔跑,是獲得勝利的有效戰(zhàn)術。歐洲的橫板打法,雖有逐步向加強進攻發(fā)展的趨勢,但目前的著力點還是放在加強削球的旋轉率和回球速度上,這種打法有一個基本弱點,就是在對付直拍選手時不敢多打對攻,絕大多數(shù)采取先守后攻的打法,這使直拍選手有了優(yōu)先進攻機會。直拍選手打追身球,就是朝著對方的身體正面進攻,是對付削球最有效的辦法。
總結認為,乒乓球運動的發(fā)展逐漸趨于加強進攻,所以要貫徹積極主動快速的指導思想。除了兩面攻,我國還有左推右攻打法,以快速回球來爭取主動進攻。今后如果能把反手推擋的準確性再提高一步,做到能擋則擋,再提高正手抽殺的熟練程度,將會取得良好成績。
當時的中國男選手、不久后的乒隊教練員莊家富評論第二十四屆世錦賽說,從1953年到1957年,短短四年,中國乒隊就從默默無聞躍升世界強隊,說明中國乒隊的基礎是扎實的,訓練符合實際,對世界乒壇技術發(fā)展方向的把握是準確的。他寫道:“這屆(第二十四屆)世乒賽中國隊跨入世界乒壇列強,預示著攀峰的前景即將到來。”
(責任編輯 張利軍)
作者:《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副總編輯,高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