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航
摘 要:語文科目作為小學階段的基本學習科目,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是尤為重要的,小學低年級學生處于語言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語文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讀書識字,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升,所謂的“能說會道”就是基于此。因此,語文教師要不斷按照我國新課改要求,落實好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同時,根據(jù)小學生年齡特點,教導學生用語言完整表達思想、情感,準確與別人交流。
關(guān)鍵詞: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
為了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筆者在平時的教學中高度重視語文課堂內(nèi)外的語言指導,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說話環(huán)境,提高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提升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
一、開展豐富多彩活動,培養(yǎng)口語表達的興趣
教師應根據(jù)學生年齡小,喜歡游戲,善于表現(xiàn)的特點,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口語表達的興趣。根據(jù)我國新課改要求,要改變傳統(tǒng)課堂授課方式,營造豐富多彩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和知識的汲取,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依據(jù)教學大綱要求,通過各類適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實現(xiàn)學生語文基礎能力的提升。
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因此,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根本源動力。在班級中開展一些活動,激發(fā)學生口頭表達的興趣,讓學生在情緒高漲時自然交流。如開展班級圖書交流活動,筆者讓孩子們將家中自己閱讀過的課外讀物帶到班級,利用午休時間開展圖書交流活動。孩子們將自己的圖書擺在桌上,向同學推薦自己的圖書。交流活動中,同學們情緒高漲,除了向同學介紹書的內(nèi)容,還交流書的價格等問題。定期開展講故事比賽,通過講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班級中每周開展一次講故事比賽,看誰的故事得到的掌聲最熱烈,掌聲最熱烈的就能得到老師發(fā)給的一顆星。孩子們?yōu)榱四穷w代表榮譽的星,認真準備,反復練習。周五早自習課上,五個同學輪流給大家講故事。講故事比賽,既培養(yǎng)了學生聽、讀的習慣,又培養(yǎng)了學生口語表達的能力,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創(chuàng)設多樣交際情境,激發(fā)口語表達的欲望
情境教學是現(xiàn)代教學模式的重要體現(xiàn), 通過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教材內(nèi)容的情境,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和表演欲望,提高學生汲取知識的能力。同時,通過情境教學還可以增加學生對于知識的印象,在學生腦海中形成長久的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做到“能說會道”“脫口而出”,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課文中的情節(jié)走進課堂
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的表演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參與到學習當中。如上完了《狐貍和烏鴉》一課,筆者讓大家討論:第二次烏鴉叼了一片肉又遇到了狐貍,這一次又會發(fā)生什么?學生在討論后分組合作進行表演,同學們演得生動活潑,有的說烏鴉繼續(xù)上當受騙,有的說烏鴉將肉放到樹枝上大罵狐貍……生動活潑的表演,既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增強了對文本的理解,可謂事半功倍,一舉兩得。
(二)生活中的情節(jié)走進課堂
生活化教學也是現(xiàn)代教學模式的另一種體現(xiàn),通過生活化教學,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的知識具體化,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比如學生們學習了《放小鳥》一課后,老師利用多媒體出示菜市場小販賣捕捉的小鳥的圖片,筆者讓學生討論:假如你就在小販旁邊,你會怎樣勸說小販放了小鳥。學生們積極交流,說出了很多有創(chuàng)意的理由。積極創(chuàng)設學生十分熟悉的生活情景,學生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交流,開動了腦筋,各抒己見,充滿了情趣。
三、利用口語交際課程,掌握口語表達的方法
1.明確口語交際目標,充分思考。每一堂口語交際課都有一個與學生平時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訓練主題,學生遇到這樣的話題往往不假思索,三言兩語,不著邊際。為了讓學生克服說話的隨意性。教學時,筆者引導學生根據(jù)說話要求,把自己想到的進行一番準備,思考好先說什么,再說什么,想好了再在小組內(nèi)交流,最后舉手在班級中交流。學生交流時,老師引導學生將話說完整,意思表達清楚,對一些表達有困難的,老師、同學給予一定的幫助。如口語交際《打電話》這課,筆者先讓學生思考如何通過電話祝好朋友小亮生日快樂,然后與同桌互相演示,用鉛筆盒當話筒進行交流。待小組交流后,進行全班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有一個同學說了這樣一句:祝你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對一個小朋友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顯然不恰當,筆者引導學生思考“壽比南山”這個詞用在什么人身上比較恰當。通過引導,學生知道“壽比南山”這個詞可以祝福長輩,祝福好朋友只能用“生日快樂”??谡Z交際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用語,提升了口語表達的能力。
2.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境,形成氛圍??谡Z表達能力的提升一方面依賴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更加注重教師的引導,低年級學生膽子小,害羞,教師要創(chuàng)設合適的口語表達練習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輕松愉悅地開展口語表達訓練,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這種練習的興趣,讓學生樂于表達,從而擅長表達。
如教學一年級上冊《聽故事講故事》一課,筆者先在網(wǎng)上下載《小貓釣魚》的視頻讓學生觀看。學生觀看之后,筆者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指名學生交流。通過開展比賽激發(fā)學生交流的積極性。在學生交流積極性高漲的時候,筆者又拋出交流的話題“小貓開始時為什么釣不到魚?”學生圍繞故事中的小貓先三心二意,后來在貓媽媽教育下專心致志釣魚的過程進行了激烈的交流討論,氛圍十分濃厚,交流的效果十分好。創(chuàng)設交流的氛圍,既讓學生有交流的欲望,又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四、開展多彩課外閱讀,積累口語表達的素材
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開展課外閱讀是非常必要的,合適的課外閱讀能夠為學生開拓視野,增加知識儲備,因此,教師要做好課外閱讀的引導與推薦,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全面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為其后期進入高年級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由于學生年齡小,積累的詞匯相對比較少,往往說出的話比較貧乏。為了讓學生出口成章,課外閱讀就成了學生精彩表達的源泉。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認識的字十分有限,但繪本圖文并茂,十分適合一年級學生閱讀。平時筆者每一周都會向?qū)W生推薦一些書,或者在網(wǎng)上下載一些繪本,利用多媒體組織學生閱讀,大量的閱讀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詞匯;在一年級學生學完漢語拼音后,筆者就積極組織學生閱讀帶拼音的兒童讀物,定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促進學生廣泛的閱讀;積極發(fā)揮班級圖書角的功能,通過檢查記錄,評比每周閱讀之星;師生共讀一本書,在每周一節(jié)的閱讀指導課上,老師向?qū)W生推薦一本帶拼音的兒童讀物,并在課堂上讀幾段書中的故事,在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戛然而止,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讀書欲望。
豐富的課外閱讀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他們了解更多的知識,同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了口語表達的語言材料,為學生進行交流打下扎實的基礎。開展課外閱讀,也讓同學之間找到許多交流的話題,學生們在交流中提升了口語表達的能力。
口語表達無時無刻不存在學生的生活中,作為老師要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有益的活動,讓學生想交流,愛交流,在交流中不斷運用語言,在運用中提升口語表達能力,最終實現(xiàn)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