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鑫,劉靜昀,張家立
(1.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廣西 南寧530000;2.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000)
瑤族為廣西主要少數民族之一,世居于大瑤山等深山,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使其對本草的認識獨到,形成了獨特的用藥體系,方藥在特定的區(qū)域流傳保存下來。筆者全面搜集知網文獻,對瑤醫(yī)“老班藥”在骨科疾病方面用藥規(guī)律和特點進行研究,現總結分析如下。
本次研究對象是瑤族民間流傳的代表藥物“老班藥”,其組成分類為“五虎”“九?!薄笆算@”“七十二風”104種藥物[1],搜集30年來知網治療骨傷科疾病的藥方,篩選出“老班藥”。共搜集122個藥方,合計697味藥。按照分類,統(tǒng)計每個病種使用每個藥物次數,錄入數據庫,分析何種藥物運用較多,有何特點,總結規(guī)律。
藥方“五虎”藥5種(100.0%),可作為“老班藥”基礎用藥?!熬排!彼?種(77.7%)、“十八鉆”藥16種(88.8%)、“七十二風”藥57種(79.1%),各類藥物使用種數皆較多,“虎牛鉆風”搭配構成“老班藥”獨特的用藥體系。見表1。
表1 骨傷科藥方中“老班藥”種類情況
將搜集到的122個藥方按照疾病分類,并統(tǒng)計藥方和藥味數,數量較多的有7種:坐骨神經痛10個(8.19%)、68味(9.57%);骨折13個(10.65%)、52味(7.46%);風濕骨痛21個(17.21%)、153味(21.95%);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6個(4.91%)、58味(8.32%);風濕痹病6個(4.91%)、58味(8.32%);跌打損傷18個(14.75%)、65味(9.32%);風濕性關節(jié)炎13個(10.65%)、61味(8.75%),其成因與瑤族人民生活環(huán)境和習慣相關,見表2。余21個病種出現藥方和藥味較少,所列病種雖也是骨傷科常見疾病,但藥方都少于6個,藥物皆少于50味,每味藥物使用率占比不高,但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病僅有1個藥方,單味或幾味藥成方,組方用藥值得考究,見表3。
表2 按病種藥方及藥味數量、比例情況(一) [n(%)]
表3 按病種藥方及藥味數量、比例情況(二) [n(%)]
根據疾病分類,統(tǒng)計各組藥物頻率,分析各組多用何類藥物,結果如下:坐骨神經痛[2]:多用風、鉆類藥,另外3種也平均,虎藥11味(16.17%)、牛藥9味(13.23%)、鉆藥20味(29.41%),風藥28味(41.17%)。骨折:本病骨傷科較常見,風、鉆類藥較多,分別為30味(57.69%)、16味(30.76%),虎、牛類藥使用較少,分別為4味(7.69%)、2味(3.84%)。風濕骨痛:瑤醫(yī)常見病,使用風類藥79味(51.63%),鉆類藥次之41味(26.79%),虎類、牛類藥使用較少,分別為24味(15.68%)、9味(5.88%)。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及風濕痹病用藥一致:多用鉆、風類藥物,虎類6味(10.34%),牛類5味(8.62%),鉆類15味(25.86%),風類32味(55.17%)。跌打損傷:也是瑤族常見病,記載共65味藥,虎、風、鉆類藥物較多,分別為16味(24.61%),31味(47.69%),鉆類14味(21.53%),牛類4味(6.15%)。風濕性關節(jié)炎:本病使用鉆、風類藥較多,分別為20味(32.78%)、32味(52.45%),虎類藥1味,牛類藥8味(13.11%)??梢钥闯觯鞑》N各類藥使用都較多,但總體呈現偏倚某兩類的趨勢。其余病種藥方藥味較少。見表4。
表4 按病種“虎牛鉆風”各類藥使用情況 [n(%)]
統(tǒng)計得到的骨傷科“老班藥”共85種,總頻數697,頻數平均值8.2,進一步統(tǒng)計得出使用頻數高于均值的藥物共31種(36.47%),頻數排列前十藥物有上山虎、入山虎、紅九牛等,同時根據文獻記載對藥物的來源、藥味、藥性、功效進行了總結。見表5。
表5 “老班藥”骨傷科高頻藥物情況
瑤醫(yī)遵循“風打”理論對藥物進行分類[3],“打”藥瀉盈滿,“風”藥補虧虛,高頻藥物前十種“風打”屬性見表6。
表6 高頻藥物“風打”屬性情況
“老班藥”多為草本、木本藥物,但瑤醫(yī)骨傷科用藥方法靈活多樣,不拘泥于藥物來源,如風寒濕所致痹癥多采用藥熨療法[4]或瑤醫(yī)藥餅外敷[5];腰部軟組織疾患用熱敷療法[6];對于肌痙攣引起的關節(jié)活動受限或障礙,運用瑤藥熏洗法可收到良好效果[7];瑤藥熏藥治療骨折保守治療[8];治風濕疾病有特色龐桶藥浴[9],還可外擦、外洗、內服及與食物共服結合等多種手段。
“老班藥”是瑤醫(yī)瑤藥代表藥物,在骨傷科運用廣泛,藥類搭配豐富,而以坐骨神經痛、骨折、跌打損傷等7種記載的藥方和藥物最多。其中4種原始文獻將病名記載為風濕骨痛、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痹病、風濕性關節(jié)炎,以及表3記錄的風濕麻痹癱瘓,筆者認為雖名稱有異,但都存在中醫(yī)學疾病“痹證”的特征,故可將其統(tǒng)一歸為風濕類疾病[10],其藥方和藥味總數居所有病種之首?!端貑枴け哉摗肪惋L濕類疾病的病因有經典闡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指出風寒濕氣是發(fā)為“痹證”的病因?,幾寰镁由钌矫芰?,聚居地位于“五嶺以南,逶迤延展于嶺西,南瀕海濱”的亞熱帶地區(qū),濕熱交蒸,海拔高緯度低又使得氣候寒濕而復雜多變,百姓多受邪氣侵襲發(fā)為風濕疾患,遣方用藥多抗風寒濕邪,如骨傷科高頻藥物上山虎、入山虎等藥味藥性多為辛溫[11]。另一方面,山林間交通不便,衣食住行仰賴自然供給,復雜的地形環(huán)境使其耕作收獲作業(yè)易跌撲損傷,亦有獸蟲蛇蟻傷害,骨折和跌打損傷以及腰腿疼痛發(fā)生率大,所記載藥方較多,但外傷出血及表3記錄的疾病藥方卻極少,筆者考慮由于疾病急,多就地取材如采草藥止血,如史書有載:“瑤人雖有男女居屋,然常移徙不?!谱R草藥,取以療人疾,輒效”,或屬于瑤族少見病種,或因不確定因素限制,少有記載。也正是由于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使瑤醫(yī)藥憑借豐富的藥物資源,形成了獨特的體系。
瑤醫(yī)治則中有“治求專方”的說法,強調辨病為先,一病一方,貫穿疾病始終,輕易不更換方藥,如有兼證可靈活化裁。筆者認為這一原則可用來解釋表3疾病存在單個藥方,或單味藥成方的原因,考慮可能某種藥物的功效和成分對于某種疾病療效顯著,可基本治療主癥,其作用與中醫(yī)學“君藥”相仿。另一方面,李彤等在《實用瑤醫(yī)學》記載了“老班藥”的化學成分,如入山虎的莖皮中含有生物堿,此藥物水提取物有麻醉作用,提取的單體結晶-8有中樞性鎮(zhèn)痛作用,提取物N-4在一定劑量下有鎮(zhèn)靜作用。跌打損傷有一方單用接骨風,其煎劑成分對小鼠有次于嗎啡的鎮(zhèn)痛作用,可以解釋其在跌打損傷等疾病止痛效果良好。
瑤醫(yī)認為人發(fā)病的基本機理是人體的盈虧平衡被打破,將盈虧作為疾病辨證的總綱,盈則滿,虧則虛,但盈虧理論又包括對寒熱、表里的辨證,需要總體把握。另一方面,瑤醫(yī)用藥遵循“風打”分類理論,依照盈虧理論實施“風虧打盈”的治則,或因具體辨證風打結合,恢復機體平衡狀態(tài),類似中醫(yī)學“補虛瀉實”“攻補兼施”的原則?!胺秋L不足以調滋,非打不足以去暴”[12],瑤醫(yī)打藥多祛邪逐瘀,藥性峻猛,五虎多屬打藥,如上山虎、入山虎均屬骨傷科高頻藥物,多具有祛風除邪、散瘀止痛、活血消腫等功效,適用于骨傷科疾病初起,多瘀多腫,疼痛較劇,如骨折、跌打損傷。風藥藥性和緩,可調養(yǎng)補益,九牛、十八鉆多屬風藥,如白九牛、紫九牛、大鉆、小鉆,多具有舒筋活絡、活血散瘀消腫、補益肝腎的作用,適應于骨傷科疾病后期,肝腎虧虛,筋脈失養(yǎng),經絡不通如腰肌勞損、偏癱、筋骨酸軟、風濕疾病等[13]。七十二風用途最廣,多屬風藥,藥性和緩,如高頻藥九節(jié)風、九層風,具有通經活絡、穿經走脈、補氣補血、散瘀消腫止痛等功效,對跌打損傷、風濕疾病、腰腿疼痛等疾病作用較明顯,亦含打藥,如入骨風功在祛風散邪止痛,治風濕痹痛;大接骨風祛風除濕、活血散瘀、續(xù)筋接骨,主治風濕疾病、骨折、跌打損傷。表4所列骨傷科病種用藥基本以鉆、風兩類為主,臨床上常按疾病特點、屬性進行配伍,可有所側重?,幩幹羞€有一類既具風藥功能又具打藥特性的藥物稱為“風打相兼藥”[14],如雙鉤鉆既瀉熱逐邪,又平肝熄風,治療風濕骨痛、風熱頭痛等;半邊風既可祛風散邪又可補腎壯陽,治療風濕病、腰腿疼痛、陽痿等。值得注意的是,打藥藥性峻猛,易攻邪但多傷正氣,風藥緩和柔潤但有礙滋膩,單一屬性用藥恐矯枉過正,故可風打配伍,藥力更專,剛柔并濟,降低副作用,增強療效,相得益彰,以糾正病勢偏頗,恢復機體平衡狀態(tài)。
“祛因為要”為瑤醫(yī)另一治則,強調祛除病因,邪去正安?,庒t(yī)祛邪途徑有三:從汗竅出、從鼻竅出、從下出。在骨傷科則有口服煎湯內治法,又運用熱敷、熏洗、熏藥、藥浴、藥灸、藥餅外敷等外治法[15],特別是在骨折、風濕“痹證”、軟組織損傷的治療及康復過程以及養(yǎng)生保健方面多有運用,中醫(yī)骨傷科“內外兼治,動靜結合,筋骨并重”原則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對比參照兩者對挖掘“老班藥”在骨傷科的規(guī)律和特色及擴大臨床應用范圍亦有裨益。搜集資料過程中發(fā)現,部分“老班藥”與中藥同物異名,如入山虎即中藥兩面針,功效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祛風通絡;九層風即中藥雞血藤,有活血補血、調經止痛、舒筋活絡之功效;雞腸風即巴戟天,具有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功效??偨Y這類中藥對于歸納“老班藥”的功效和應用規(guī)律有借鑒意義。
瑤醫(yī)藥是祖國醫(y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挖掘其在骨傷科的用藥規(guī)律,不僅能夠為解除患者病痛提供更多選擇,而且能夠使臨床用藥更規(guī)范合理,精益求精?,庒t(yī)“老班藥”在骨傷科疾病的治療中有廣泛運用,須掌握瑤醫(yī)醫(yī)理、藥理,“老班藥”的藥性分類、治則用法、辨證用藥組方,以最大限度發(fā)揮瑤醫(yī)藥的臨床作用。此次搜集發(fā)現瑤藥方在民間基本以口相傳,關于“老班藥”研究的文獻、書籍較少,資料不夠系統(tǒng),且缺乏臨床病例資料和療效報道,藥物作用機制不明確,有待更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