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素霞,曹 宇,郭瑞民,曹 珂
(1. 北京工商大學,北京 100048;2.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29;3. 江蘇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江蘇 南京 210023)
光腔衰蕩光譜法(cavity ring-down spectroscopy, CRDS)由于測量速度快、靈敏度高、量程大、穩(wěn)定性好,受光源強度和檢測系統(tǒng)噪聲影響小,不需要昂貴、費時的校準,被認為是潛在的氣體成分量測量基準方法[1-3]。
光腔衰蕩光譜測量系統(tǒng)需要一個溫度均勻且溫度變化小的實驗環(huán)境[4,5]。根據實驗測量精度要求,光腔的最大形變量要求控制在20nm之內,光腔溫度變化小于±0.003℃。為實現(xiàn)以上精度要求,為光腔設計一帶有加熱裝置的控溫箱體,將光腔置于箱體內部,箱體內加熱裝置均勻分布在控溫箱內,由于箱體各面散熱效果不同,相同的功率下,各加熱片附件溫度不同。為使箱體內溫度均勻分布,本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擬控溫箱體內溫度分布,并采用參數化掃描優(yōu)化加熱裝置的分布位置及功率大小,直至腔內溫度分布均勻。
COMSOL Multiphysics是一個多物理場耦合的仿真平臺[6,7],可用于建模和模擬物理場問題,具有仿真結果可視化和強大的后處理功能,提高實際研究或生產效率。
本研究在 COMSOL 中根據成型控溫箱體直接繪制幾何模型。控溫箱體結構設計為中間鏤空的長方體,其長、寬、高分別為1.2m×0.22 m×0.22m。光腔置于長方體的控溫箱體中,在控溫箱內部分布有加熱片。繪制的衰蕩光腔模型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衰蕩光腔幾何模型
對衰蕩光腔溫度場仿真計算前,首先根據實際溫度場情況進行熱源分析,確定傳熱方式,設置并計算出傳熱模型的一系列邊界條件。
在本研究中,熱源是硅膠加熱片,熱傳導占主要部分,熱對流占次要位置。但是由于外界實驗環(huán)境為17℃,光腔溫度需要控制在25.5℃,箱體內部與外部溫差較大,而且箱體內各表面由于位置不同,導致與空氣對流的傳熱系數也不同,因此需要對6個面分布確定邊界條件。
傳熱模塊的邊界條件通常分為以下三種類型[8,9]:
1)第一類邊界條件
第一類邊界條件用以設置傳熱模型邊界上的溫度值。設置邊界溫度為常數,即tw等于常量,是第一類邊界條件最簡單的應用。在瞬態(tài)傳熱過程中,第一類邊界條件的關系式為
τ>0,tw=f1(τ)
(1)
2)第二類邊界條件
第二類邊界條件用以設置傳熱模型邊界上的熱流密度值。將邊界上的熱流密度設置成定值,即qw等于常數,是第二類邊界條件的最簡單的應用。在瞬態(tài)傳熱過程中,第二類邊界條件的關系式如下
(2)
3)第三類邊界條件
第三類邊界條件用以設置傳熱模型邊界周圍流體的溫度ft和周圍流體與物體之間的表面?zhèn)鳠嵯禂礹。如果物體處于被降溫冷卻的狀態(tài)下,那么第三類邊界條件表示如下
(3)
以上三類邊界條件分別與數理方程中的三類邊界條件相對應,分別稱為Dirichlet條件、Neumann 條件和Robin 條件。
根據以上邊界條件的定義,第一類邊界條件將幾何模型外表面溫度設置為常量17℃。第二類邊界條件用于設置6個外表面,由于6個外表面位置不同,設置上稍微不同,但是基本方法一致。以上表面為例,如圖2所示。
圖2 上表面外部對流邊界
幾何模型通過上表面散發(fā)的熱量為
qo=h·(Text-T)
(4)
其中,h是上表面的對流系數,該對流系數與所處環(huán)境的空氣對流系數、上表面的等效板直徑、絕對壓力和外界溫度有關。其關系如式(5)所示
h=hair(L,pA,Text)
(5)
上表面與外界環(huán)境接觸,屬于外部自然對流。依次類推,設置其它5個外表面的邊界條件。
確定傳熱模式和邊界條件后,設置初始加熱片功率,其中,4個側面內壁上的加熱片功率相同,2個地面內壁加熱片功率相同。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將模型網格化劃分,網格越小,計算量越大,結果更加精確。本研究采用極端細化的模式將模型進行劃分,模擬加熱片進行加熱,計算得到控溫箱體初步溫度分布,如圖3所示,為經過網格化的衰蕩光腔幾何模型。
圖3 衰蕩光腔網格化幾何模型
根據邊界條件初步計算的箱體內溫度分布,為達到精度要求,需進一步優(yōu)化,改善加熱片功率設計。
COMSOL優(yōu)化模塊中有基于梯度和無梯度兩種優(yōu)化技術。無梯度優(yōu)化方法適應于沒有解析導數且目標函數和約束不連續(xù)情況。優(yōu)化模塊提供了四類方法:二次近似的界限優(yōu)化 (BOBYQA)、Nelder-Mead、坐標搜索以及蒙特卡洛(Monte Carlo )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蒙特卡洛方法。蒙特-卡羅模擬法是一種基于統(tǒng)計和概率的隨機模擬方法。此方法可以用隨機數或偽隨機數的方法來解決諸多計算問題。具體方法就是把特定的概率模型與目標求解的問題匹配關聯(lián)起來,然后通過計算機去實現(xiàn)抽樣或統(tǒng)計模擬,從而得到問題的近似解值。
與蒙特卡洛方法相比,參數化掃描的采樣點更多、更有規(guī)律一些[10,11]。通俗來說,參數化掃描就是遍歷法。按一定的規(guī)律,將所有可能的組合都計算一遍。相對于蒙特卡洛方法來說,參數化掃描的結果要更加全面。此外參數化掃描方法計算結果保留整個計算過程的結果。而蒙特卡洛方法只保留最后一次采樣時的結果。經過以上比較,本研究采用參數化掃描的方式進行優(yōu)化。
首先計算最優(yōu)化下的控溫箱體內六個加熱片的理想功率,進而得到理想溫度分布。如圖4所示為經過仿真計算的衰蕩光腔控溫箱體內溫度分布情況??梢郧逦乜吹?,雖然控溫箱體與外界環(huán)境接觸的位置與內部結構之間存在溫度差,但是溫度差極小,在0.06℃之內。控溫箱體中間的衰蕩光腔位置,溫差變化更小。為檢測衰蕩光腔位置溫差變化,沿光腔方向,隨機取樣18個點進行溫度采集,采集溫度如表1所示,根據采集溫度值,控溫箱體內等溫面分布如圖5所示。
圖4 衰蕩光腔溫度分布圖
表1 控溫箱體長度方向采樣溫度值
圖5 衰蕩光腔等溫面分布圖
根據表1中測量數據,其統(tǒng)計數據結果如表2所示,平均溫度25.4828℃,最大絕對誤差0.002℃,根據極差法誤差計算[12,13],當測量次數為18次時,極差系數為3.64,得箱體內控溫精度為±0.0005℃,滿足衰蕩光腔溫度變化±0.003℃的精確度要求。
根據測量各點溫度求得加熱片內各面的理想功率,即最優(yōu)解對應的形變量示意圖,如圖6所示。根據溫度變化導致光腔長度的變化關系。
圖6 溫度分布最優(yōu)解對應的形變示意圖 (單位:nm)
本研究對衰蕩光腔溫控箱體內實際溫度場的熱源分布進行分析,確定傳熱方式,設置并計算出傳熱模型的一系列邊界條件。然后利用參數化掃描方法,對溫控箱內的溫度分布進行迭代仿真,求得內部各加熱片的理想功率及各個面功率之間的關系,溫度控制精度達±0.0005℃,仿真結果顯示,通過設置合理的加熱片功率,可以滿足衰蕩光腔溫度變化±0.003℃的精確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