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
研究顯示,大多數(shù)寶寶在兩三歲的時候就開始撒謊。因為認知能力有限,生活經(jīng)驗不足,他們的謊言牽強附會、漏洞百出,顯然還不是老道的“小騙子”,所以——
心理學研究顯示,大多數(shù)寶寶在兩三歲的時候開始出現(xiàn)撒謊行為,并隨年齡增長,謊言種類越來越豐富:無惡意的謊話、社交性謊話、殘酷的謊話、善意的謊話、隱瞞性謊話、牟利性謊話等。從不撒謊的寶寶幾乎沒有,而且年齡越大撒謊的水平越高。
但是,家長不必恐慌,寶寶撒謊未必是品德有問題,有的純屬誤會。從起因和目的上分析,寶寶撒謊不外乎以下四種情況,讓我們逐個分析,找出相應的對策。
幻想型撒謊:寶寶無法分清想象與現(xiàn)實,常常會把想象的事物當成現(xiàn)實的事物,于是出現(xiàn)沒有邏輯、不真實的撒謊行為
【案例】?“我家有七個小矮人”
珍珍是個文靜的4歲女孩,在幼兒園特別聽話,老師都很喜歡她。可是,最近珍珍在幼兒園成了“壞寶寶”,連續(xù)三天沒有得到小紅花。老師告訴珍珍媽,珍珍不知跟誰學會了撒謊:“她告訴小朋友,她家有七個小矮人,分別叫萬事通、愛生氣、開心果、瞌睡蟲、害羞鬼、噴嚏精和糊涂蛋。明明是童話《白雪公主》中的人物,可她硬說就在她家。對了,珍珍還說她的臥室里有八張床,她每天和七個小矮人一起入睡。這不是明顯在撒謊嗎?您得加強教育?!?/p>
被媽媽嚴肅地批評以后,珍珍不再提小矮人這事了,但昨天她又信誓旦旦地對幼兒園的小朋友吹噓,她家有七個葫蘆娃……
老師和珍珍媽對這個愛撒謊的小姑娘束手無策,但都認為這是品德問題,不可輕視。
【分析】?幻想型撒謊:想象與現(xiàn)實混淆
6歲以下的寶寶無法分清想象與現(xiàn)實,常常會把想象的事物當作現(xiàn)實的事物。在想象力和表現(xiàn)力共同發(fā)展的過程中,他們往往會即興、隨意地把自己聽到的故事、看到的事物經(jīng)過自己的想象加工,然后套用到現(xiàn)實的人或事上去,出現(xiàn)沒有邏輯、不真實的撒謊行為。這種幻想型撒謊沒有明確的目的性,不構成危害,幾乎每個寶寶都有過這種行為,不足為怪。
【對策】?幫助寶寶找到想象與現(xiàn)實的界線
對于這種類型的撒謊,家長不應該一味地批評、指責,以免破壞寶寶的創(chuàng)造與想象意識。聽之任之也不對,因為這會使寶寶習慣性地把想象的事物當作現(xiàn)實的事物,并沉浸其中,導致寶寶缺乏理智感,為成長埋下隱患。
家長應該順勢而為,鼓勵寶寶自編故事,最好能經(jīng)常與寶寶玩角色扮演游戲。比如,可以將家里的一些玩具作為道具,對經(jīng)典童話故事進行改編和續(xù)編,使寶寶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釋放,并借此培養(yǎng)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當游戲結(jié)束,家長要大聲對寶寶說:“游戲結(jié)束!”然后帶他做現(xiàn)實的事,如吃飯、洗手、睡覺等,其間不再涉及游戲情節(jié),讓寶寶漸漸找到想象與現(xiàn)實的界線。如果寶寶仍不肯“出戲”,比如執(zhí)意要學河馬的樣子喝湯,家長要溫柔地制止,說:“寶寶不是河馬,寶寶要用勺子喝湯?!笨傊獎澢瀣F(xiàn)實與想象的界線。
懼罰型撒謊:寶寶天性純真,不會掩飾自己的意圖,當他們發(fā)現(xiàn)誠實會引起父母的不滿,進而招來責罰時,出于趨利避害的本能,他們會用撒謊來逃避懲罰
【案例】?“花瓶是風吹倒的”
康康是個調(diào)皮的5歲男孩,平時在家上躥下跳,一刻也不閑著,闖禍自然是難免的。康康爸工作忙,應酬多,經(jīng)常醉醺醺地回家,發(fā)現(xiàn)康康闖禍就動手教訓,所以康康很怕爸爸。
這天,康康爬到書架上玩,不小心打碎了爸爸心愛的青花瓷花瓶。爸爸問起,康康小心翼翼地回答:“我沒有爬書架,花瓶是風吹倒的?!?/p>
爸爸當即揭穿兒子的謊言:“我又沒說你爬書架,你這是不打自招。老實交代,不許撒謊!”
康康被嚇哭了,但堅稱花瓶是風吹倒的。
爸爸很生氣,一腳踢翻了康康。爸爸不是心疼花瓶,而是不容忍康康撒謊。他認為,小孩子撒謊就是品德有問題,不可饒恕。
【分析】?懼罰型撒謊:恐懼戰(zhàn)勝了理智
寶寶并非生來就會撒謊,他們天性純真、直率,不會隱瞞自己的意圖,更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當他們發(fā)現(xiàn)誠實會引起父母的不滿,進而招來責罰,出于趨利避害的本能,他們會用撒謊來逃避懲罰。也就是說,他們?nèi)鲋e的原因是恐懼戰(zhàn)勝了理智,是被動行為,不是品德有問題。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懼罰型撒謊是家長誘導所致。比如,爸爸發(fā)現(xiàn)自己的電動牙刷被摔壞了,心想一定是兒子牛牛摔的,于是不問青紅皂白,把牛牛叫到面前,雙手按住牛牛的肩膀,惡狠狠地問:“有人看到是你摔的,現(xiàn)在,只要你承認,我就不打你。”牛牛被嚇壞了,只好點頭承認。晚上牛牛媽下班回家,說電動牙刷是她摔壞的。牛牛爸納悶,牛牛怎么學會撒謊了呢?殊不知,正是他教的??膳碌氖?,以后牛牛真的闖了禍,為逃避懲罰會毫不猶豫地撒謊,因為爸爸教會了他如何權衡利弊。
【策略】?調(diào)整溝通方式,鼓勵寶寶坦誠
對于這種類型的撒謊,家長粗暴地責罰寶寶是下策。
首先,家長應調(diào)整溝通方式,加強與寶寶交流,告訴寶寶,爸爸媽媽喜歡誠實的寶寶,雖然他們不希望他做錯事,但更不希望他撒謊。
其次,家長要理解寶寶犯錯的動機,包容寶寶犯錯的結(jié)果,給予寶寶改正的機會。
再次,家長之間的態(tài)度要一致,切忌一方責備,一方袒護,給寶寶逃避責任的可乘之機。要知道,一旦讓寶寶感覺撒謊可以逃避懲罰,下次犯錯他會很老練地撒謊,因為他已養(yǎng)成了習慣。
最后,讓寶寶感覺到自己仍被家長信任。如果家長把寶寶撒謊與品德掛上鉤,寶寶盡管似懂非懂,但仍會產(chǎn)生道德焦慮,擔心自己不再被家長所愛,背上心理負擔。所以,表達對寶寶的信任是當務之急,也是鼓勵寶寶保持誠信。
牟利性撒謊:為達到自私的目的而編造謊言,蓄意欺騙家長,屬于牟利性撒謊,盡管情節(jié)不算嚴重,但性質(zhì)惡劣,不可姑息
【案例】?“老師要求家長買芭比娃娃”
一天,剛出幼兒園的大門,5歲女孩穎穎就對來接她的爺爺說:“老師要求家長買芭比娃娃。爺爺你現(xiàn)在就帶我去商場吧?!?/p>
見爺爺遲疑,穎穎又說:“老師說了,如果家長不給買,明天就不用送寶寶來幼兒園了?!?/p>
爺爺不敢怠慢,馬上照辦。
第二天,穎穎媽打電話與幼兒園老師核實,得知女兒撒謊,怒不可遏。穎穎恃寵而驕,滿不在乎地說:“老師是沒有提買芭比娃娃的要求,但商場是不給退貨的,我下次不撒謊就是了。”
【分析】?牟利性撒謊:有明顯的騙人企圖
穎穎為達到自私的目的而編造謊言,蓄意欺騙爺爺,屬于牟利性撒謊,盡管情節(jié)不算嚴重,但性質(zhì)惡劣,不可姑息。
有些牟利性撒謊還伴隨著偏差性行為,如偷小朋友的玩具,回家謊稱是路上撿的,等等。此類撒謊有明顯的目的性,通常情況下,陰謀得逞之后,寶寶會有強烈的滿足和快感,很可能促使其故伎重演,以圖再次獲利??上攵?,這樣的行為一旦養(yǎng)成習慣,會對寶寶的成長構成嚴重危害。
【對策】?不可讓寶寶得逞
對于牟利性撒謊,家長不可一笑而過,因為如果撒謊沒有被發(fā)現(xiàn),或者被發(fā)現(xiàn)了家長并沒有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糾正,或者被其他人揭穿后,父母因顧及顏面而袒護寶寶,都會助長寶寶投機取巧的意識。所以,不論后果是否嚴重,家長都要態(tài)度堅決地回擊,不讓寶寶得逞。
穎穎的媽媽應該馬上帶穎穎去商場退貨,退不掉就把芭比娃娃捐給福利部門,絕不能讓穎穎獲利。此外,還要讓穎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真誠地向爺爺?shù)狼浮榱俗屗∠笊羁?,還可以附加處罰措施,如兩個月不買新玩具等。
模仿型撒謊:寶寶撒謊大多是在模仿家長,所以,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寶寶樹立好榜樣
【案例】?“老師我要請假,我奶奶死了”
一天早上,5歲男孩方方剛到幼兒園就找老師請假:“我今天必須回家,因為我奶奶死了。”
老師很奇怪,如果家里出了變故需要請假,家長直接打電話就行了,何必送寶寶來幼兒園?就算要當面請假,為什么剛才家長不進幼兒園來說明情況?更可疑的是,近半年來方方家連續(xù)有親人過世,先是爺爺,接著是姥爺、姥姥、大舅和二舅……難道方方在撒謊?
老師打通方方媽的電話,方方的謊言馬上被揭穿了。老師和方方媽都震驚不已:方方小小年紀,居然敢撒這樣的彌天大謊,不停地詛咒親人。而且,方方撒謊十分周密,因為幼兒園就在方方家所在的小區(qū)內(nèi),回家很方便,有時爸媽不接他,老師也放心讓他自己回家,所以此前連續(xù)撒謊都沒有被發(fā)現(xiàn)。
老師不解:“方方撒謊這么老練,究竟是跟誰學的呢?難道他無師自通?”
仔細回想,方方媽發(fā)現(xiàn)問題出在家庭影響上。原來,方方爸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對頻繁的應酬深惡痛絕,總是借故推脫,難免會當著方方的面撒謊。
比如,方方爸接電話,對方約他出去喝酒,他撒謊婉拒:“不行啊,我胃不舒服,正在醫(yī)院輸液呢?!狈椒讲唤猓骸鞍职?,你明明在家,怎么說在醫(yī)院?”方方爸笑道:“我是騙他們呢,這樣我就能在家和方方玩游戲了!”
經(jīng)常目睹爸爸這樣撒謊,方方有樣學樣,依葫蘆畫瓢,開始欺騙幼兒園老師。因為他年齡小,老師不設防,所以他才能屢屢得逞。
【分析】?模仿型撒謊:認知出現(xiàn)偏差
模仿是寶寶的主要學習方式,撒謊也不例外,大多是跟家長學的??吹郊议L撒謊,寶寶通常能獲得以下生活經(jīng)驗:
1.為達目的,說話夸張一點,或者編一個讓人相信的故事也無妨。
2.編故事是一項實用的本領,看別人上當很好玩。
3.想達到自己的目的,真實原因不重要,只要讓對方相信就行。
4.如果靠撒謊能達到目的,那就不需要努力學習了。
由此可見,模仿型撒謊會導致寶寶的認知出現(xiàn)偏差,形成不勞而獲的錯誤觀念,所以必須及時糾正。
【對策】?父母要以身作則
要糾正寶寶的錯誤認知,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寶寶做出好榜樣,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寶寶的優(yōu)良品質(zhì)和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誠實守信,答應寶寶的事一定要及時兌現(xiàn),不可拖延,更不可食言。
如果家長必須撒一些善意的謊,最好避開寶寶,以免給寶寶做反面示范。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