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曦
(廣西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4)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看重音樂在自己生活中的占比,人們渴望通過音樂來排解生活中的煩悶,在音樂中找到真正的自己。在傳統(tǒng)的管弦樂當中,長笛是不可或缺的樂器之一。長笛由于音色甜美悠揚而受到很多樂迷的喜愛。我國學習長笛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長笛在我國的發(fā)展空間也越來越廣闊。
長笛歷史悠久,早在歐洲中世紀已有雛形,后來經(jīng)過19 世紀德國樂師伯姆的發(fā)展與完善才有了現(xiàn)在看到的金屬長笛?,F(xiàn)代長笛的指法、技巧和音準演奏起來更加靈活、精準。長笛的音色柔和、豐富、婉轉、明亮,能夠到達的音域十分廣闊,其音質也有著獨特的美感。我國引入長笛樂器是在近代化進程開始之后。鴉片戰(zhàn)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上海等多地成為商埠,由此才產(chǎn)生了第一批近代城市。當時的上海是我國的第一大現(xiàn)代化城市,其開放包容的氛圍為西方文化、思想在中國的傳播提供了非常好的環(huán)境氛圍。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末,雷穆薩在上海組建了中國第一支管弦樂隊,長笛由此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到了1921 年,中國第一所現(xiàn)代音樂學院在上海成立,長笛從此之后開始了在中國的蓬勃發(fā)展之路,逐漸也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所熟知。隨后哈爾濱作為一個對外開埠的北方城市,也吸引了眾多外國音樂家來中國宣傳西方音樂。隨著哈爾濱第一高等音樂學院的成立,長笛在中國的傳播范圍越來越廣。
目前來說,我國的長笛演奏教學內容比較老舊,多年來沒有進行明顯更新,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內容進行教學。教學內容在編排上有些不合理,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浪費了一些練習時間,而習得的也是比較基礎的長笛演奏技能。此外,很多教師在進行長笛演奏教學時,也很少按照書本內容來講,使得學生對于長笛的認知有一些混亂,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長笛演奏技巧也得不到一個明顯的提升?,F(xiàn)在的長笛教學內容已經(jīng)不適應長笛教育的發(fā)展,很多學生對長笛的理解也在比較淺顯的程度,與世界上的長笛教學相差很遠,這導致長笛教學很難與世界接軌。
目前,長笛演奏教學主要是在課本的基礎上進行的。上文說到教學內容本就滯后,教師又沒有進行相應的教學方式改革,依然采用“填鴨式”或者照本宣科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沒有對長笛演奏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這種教學方式會讓學生覺得十分枯燥,很難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學生在進行長笛演奏學習時,把重點放在練習上,而缺乏與教師、與同學的探討,這就影響了學生對于長笛學習的理解程度,也很難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F(xiàn)在我國學習長笛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如果不進行比較徹底的教學方式革新,那么會對我國的長笛演奏藝術發(fā)展造成很大影響。
演奏方式和技巧對于任何樂器來說都非常重要。我國在進行樂器演奏教學時也非常重視學生演奏技巧的學習和演奏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很多學生在進行長笛演奏訓練時經(jīng)常采用模仿的方式練習,導致學生很難形成自己的風格,此外,學生過于重視技巧練習,會對長笛藝術的理論知識理解比較匱乏。長笛發(fā)展至今已經(jīng)走過了很多年的歲月,這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長笛演奏藝術也沉淀下了很多寶貴的財富,不僅是著名的樂曲以及演奏者,長笛樂曲的創(chuàng)作者也同樣重要。長笛是一種非常優(yōu)美的樂器,也是一種完善的學科。學生只注意技巧的訓練,就無法深入感受長笛的魅力,也很難對樂曲進行入情的演奏,無法理解樂曲本身深刻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應該是為感情的表達做鋪墊,如果只追求技巧的高超而忽略了感情的表達就是一種舍本逐末的行為了?,F(xiàn)在的長笛演奏教學過于注重技巧,而忽視了學生樂曲感情的探索與抒發(fā),這就導致學生的長笛學習一直無法進入到更深層次,學生無法對樂曲進行更為深刻的理解,也就影響了學生的長笛演奏的專業(yè)度。
在新時代的發(fā)展下,教育界掀起了新的改革熱潮,教育改革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教育理念的革新?,F(xiàn)在的樂器教學中,很多教師依然注重學生實際演奏能力的提升而忽視了學生綜合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比較偏向于針對不同的曲目進行講解,學生練好了這一首曲子,在練習下一首曲子時依然會暴露出很多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學生的長笛專業(yè)素養(yǎng)是欠缺的,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fā)展。長笛教師現(xiàn)在還沒有進行教學理念的革新,這對于長笛的教學改革發(fā)展來說有很大的阻礙。
要想一門教育實現(xiàn)更好發(fā)展,優(yōu)秀教師的配備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輔助者,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強長笛教學師資隊伍建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長笛教學的教學質量。具體來說,教師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不管是在提升自己的演奏技巧方面還是提高自身的長笛理論素養(yǎng)方面都應該下足功夫。長笛教師可以組織教學研討會,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進行深入探討,改革相關的教學方式。另外,教師可以參加一些長笛教學的座談會,傾聽長笛專家對現(xiàn)在長笛教學的看法,這樣可以提高教師對于長笛教學的理解。
在當前的長笛教學過程中,學生尤其是師范生,上臺演出的主動性不足,究其原因還是平時練習的時間不夠,對音樂和長笛藝術不夠熱愛,理論基礎不夠扎實,這樣會降低學生對長笛樂器的興趣程度。而且在表演過程中,由于學生缺少練習會導致與其他樂器搭配不協(xié)調,使得演奏效果較差,沒有較好的融入感,會嚴重降低作品的整體質量。為此,教師和學校應該改善目前的教學環(huán)境,在授課的過程中多樣化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潛力,還可以對相應的作品進行針對性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們的演奏能力。
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當適當調整課程內容,傳統(tǒng)的課程內容不利于學生們的學習與練習,而且傳統(tǒng)的課程內容對于長笛的基礎練習不夠重視。為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適當改善課程內容同時教師要擁有自己的樂譜,再對學生們進行教授。由于當前的長笛樂譜種類不多,所以教師更應該注重樂譜的質量。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學生們的演奏情況進行調整,學生如果基礎能力掌握不牢固可以考慮對此做針對性練習。并且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當更加清楚和規(guī)范的示范給學生,給學生們做好相應的演示效果,從而學生們能更規(guī)范地學習樂器演奏方式。
提高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說,一個是提高學生對于樂曲的知覺度,一個是提高學生對于樂曲內涵與感情的理解。這是一個好的長笛演奏者所必備的能力。要提升學生的音樂修養(yǎng),就要引導和鼓勵學生對樂曲進行深入理解,理解樂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理解創(chuàng)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情感,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靈活生動地進行演奏。另外,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與鑒賞能力。因此教師要對長笛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看到自己的明顯進步,也會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形成長笛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
長笛雖然是西方樂器,但是它的構造與其他樂器相差很大,這也導致長笛的音色比較獨特。學生在進行長笛演奏練習時常常不得要領,很大的原因是學生對長笛的具體構造還不夠了解,這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學生的發(fā)展與進步。讓學生深入了解長笛的構造,了解長笛的具體發(fā)聲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長笛演奏,也能夠加深學生對于長笛的理解,從而有利于學生長笛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長笛演奏藝術的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教師在長笛演奏教學改革中的作用也很重要。教師可以在長笛教學過程中從學生中選一名業(yè)務能力強的同學作為“演奏師”,這樣有利于學生在進行長笛演奏練習時能夠得到正向的激勵和及時的幫助,從而提高學生的練習質量。很多學生在進行獨奏的時候能夠把握好氣息與技巧的運用,但是在合奏時就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這時就需要“演奏師”及時糾正其他同學的問題,幫助其他同學更好地進行樂曲的演奏。而且,在進行引導式演奏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很快進入狀態(tài),跟上“演奏師”的節(jié)奏,這樣也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長笛演奏水平。
如今,長笛演奏越來越大眾化和平民化,同時也越來越受到我們的歡迎,通過長笛演奏可以把一些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完美地展現(xiàn)在聽眾的面前。在這個基礎上,學生不僅要不斷提高對長笛演奏技巧的掌握度,還要在學習過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風格。因此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式,選擇更加合適的教學內容,從而促進長笛演奏教學水平的提高,實現(xiàn)我國長笛演奏藝術更好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