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雨
儀征市揚劇團移植演出的劇目《五女拜壽》以生動的劇情、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贏得了揚劇觀眾的歡迎喜愛。表象之下,更深層次的是因為這部戲反映出來的世情冷暖,無論從世俗的角度,或者從倫理道德的角度,都值得人們思考或玩味。
《五女拜壽》說的是明代嘉靖年間,即將退休的戶部侍郎楊繼康六十壽誕,眾女兒女婿攜帶厚禮進京拜壽,并爭搶二老去自家歡度晚年,讓二位老人開心不已。排行老三的養(yǎng)女楊三春偕夫婿鄒應(yīng)龍僅帶自做的布鞋前來拜壽,老夫人認(rèn)為掃興,禮薄人輕,在雙桃夫婦的挑唆下,老夫人將三春夫婦趕出楊府。不想厄運降臨,楊繼康的族弟楊繼盛誅奸未成,遭嚴(yán)嵩屈斬,株連楊繼康削職抄家,逐出京都。頃刻之間,一家四散,骨肉分離。只有婢女翠云仗義,相伴二老千里投親。不料所到之處,均遭冷遇。滿口仁義的大女婿為圖飛黃騰達(dá),竟認(rèn)嚴(yán)嵩為干爹,唯恐避之不及,自然不肯收留。受寵的二女兒見老兩口無勢無錢,無利可圖,也不肯收留。四女、五女有心收留二老,無奈同朝為官的公公陳松年害怕嚴(yán)嵩淫威,為避嫌也不愿收留,一氣之下,二老離開陳家。饑寒交迫,走投無路,只得在荒郊野外的城隍廟暫避風(fēng)雪。翠云為救主,冒雪出外乞討,昏倒在雪地中,被三春的小叔鄒士龍救回。三春聽說養(yǎng)父母落難城隍廟,不計前嫌,踏著滿天風(fēng)雪尋找二老,二老見翠云久出未歸,倍感絕望,正欲投河,三春趕到,將二老接回家中,悉心奉養(yǎng),老夫人深為感動,不禁悔恨交加。三年后,三春的丈夫得中狀元封為巡按,扳倒了嚴(yán)嵩,楊繼康沉冤昭雪。又值老夫人六十大慶,接回了不滿丈夫行為憤然出家的大女兒元春,認(rèn)賊作父的長女婿被楊繼康逐出家門;見財眼開喪失人性的二女兒、二女婿被老夫人怒斥,無顏離去;老夫婦原諒了親家,接受了四女、五女全家的拜賀,此時,門外傳來一片喜慶之聲,原來是又被二老收為義女的翠云,帶著夫君——三女婿弟弟新科進士鄒士龍前來拜壽。去惡存善,楊繼康夫婦五女拜壽,再次樂享天倫。這部戲故事的背景放在了嚴(yán)嵩弄權(quán)的嘉靖年代。嚴(yán)嵩素以廣羅黨羽蒙騙皇上,讒害忠良而臭名昭著,可以說是一代奸雄。看似家庭倫理劇的《五女拜壽》放在這個歷史背景下,歷史風(fēng)云交織了家國情仇,形成了正義與非正義的矛盾沖突,提升了這個劇目的欣賞價值。
這個戲情節(jié)跌宕起伏,故事細(xì)節(jié)安排得非常巧妙,通過這些細(xì)節(jié),抖露出人物的心理變化,通過這些變化,剖析了人物靈魂。大女婿和雙桃夫婦,同一個角色在不同境況下表現(xiàn)出了不同的嘴臉。先甜言蜜語,力搶二老養(yǎng)老的是他們,二老蒙難后,忍心將二老拒之門外的又是他們,最后岳父昭雪了又改換了一付嘴臉;親家,明知楊家含冤,置親家和同窗同僚誼情于不顧,拒絕了兩個兒媳收養(yǎng)二老的請求,楊家復(fù)職,在夫人追逼下腆著個臉來給親家賠情拜壽。楊家宦海沉浮扭曲著他們的心靈,截然不同的心態(tài),形同“冰炭”轉(zhuǎn)換,實在令人唏噓。還有一個令觀眾感到老夫人應(yīng)該受到報應(yīng)了的細(xì)節(jié)安排,那就是丈夫六十大慶,其他女兒女婿安排大堂赴宴,唯獨把貧窮的三春夫婦視同仆人安排到廚房吃飯,無獨有偶,落魄后二老到了二女兒雙桃家,滿以為父母帶著萬貫錢財而來,雙桃夫婦邀朋喚友準(zhǔn)備了豐盛的宴席為二老接風(fēng),得知父母一無所有,馬上變臉,要丫鬟夏蓮將二老帶入廚房以殘湯冷飯相待,以此冷遇迫使二老知情識趣,及早離開,老夫人嘗到了苦澀滋味,也直接拷問了她當(dāng)初欺貧愛富的不良之心。同樣是道具的兩雙鞋,它們也隨著主人的命運不同而不同,三春夫婦作為父親生日獻給二老的禮物,在雙桃挑唆下,母親當(dāng)面將鞋子賞給仆人,以此羞辱他們夫婦,而在雨后天晴,當(dāng)三春夫婦為老夫人慶壽又獻上兩雙鞋,老夫人卻以燦爛的笑容接收了。這些劇情細(xì)節(jié)的勾連呼應(yīng),增強了戲劇性。這部戲,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世道人心、是非曲直,道與非道、正義和邪惡。
在這部戲中,我飾演了翠云一角。雖同為丫鬟使女,卻與夏蓮卻判若兩型:一個是非不分,善惡不論,趨富欺貧,形同走狗,最后落得了凄苦的下場;一個胸存正義,疾惡如仇,心懷善良,忠誠盡事,貧賤不移。丫鬟義女的華麗轉(zhuǎn)身,不但顯現(xiàn)出“好人有好報”的天理定勢,同時在她身上又折射出人性的光芒。為祝壽,三春夫婦千里迢迢來到楊府,對他們受到的不平等待遇,翠云深表同情,在他們受到羞辱時,立即挺身仗義執(zhí)言,與雙桃的丫鬟夏蓮發(fā)生了爭執(zhí),夏蓮狗仗人勢,惡語相向,翠云既要表現(xiàn)怒不可遏,也要表現(xiàn)出忍無可忍,通過努嘴喘氣,顫抖地看著手抬起,然后酣暢淋漓地給了夏蓮一巴掌,這一巴掌打得正氣凜然,這個地方往往每次都會有熱烈的掌聲,我想這一揚善懲惡的巴掌也為觀眾出了一口惡氣。當(dāng)困頓中的三春夫婦要離開楊府,她傾盡己有,予以資助,充分體現(xiàn)了俠肝義膽。她對主人不惟命是從,對于主人的不良行為敢于表示憤懣不滿,但在主人蒙難、眾離親棄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本為弱者的她卻敢于擔(dān)當(dāng),同情更弱者,對二老不離不棄,扶持老人,奔走四方,歷盡艱難,不但表明對主人的忠心,也代表了人們同情呵護忠臣的正義。為了饑餓中的二老,翠云冒雪乞討,昏倒在路邊,被三春的小叔子鄒士龍救至家中,醒來以后,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和人,我注意表現(xiàn)三種情緒:第一是迷茫,因為是凍餓交加昏倒后被人救起,不知身在何處;第二是警敏,翠云也不知道對方是個什么的男人,男女授受不親,必須嚴(yán)加防范,體現(xiàn)一個少女守身如玉的基本品格;第三是憂心,因為此刻她仍然心系困頓在城隍廟饑寒交迫的二老,所以,她不顧自身孱弱,強行掙扎要去尋找,表現(xiàn)出內(nèi)心的善良與美德。
由于對翠云的人物心理有了細(xì)致的分析和理解,并將它外化到表演中來,這為我塑造豐滿的、有血有肉的翠云人物形象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翠云有不少的唱段,我認(rèn)真研讀唱詞的意蘊,分出唱詞哪些是敘事性的,哪些唱詞是抒情性的。敘事性的唱要求節(jié)奏分明,吐字清晰,講究口風(fēng);抒情性的唱要求語出遲遲,行腔委婉,富含韻味;由敘事性唱詞和抒情性唱詞組成的大套唱腔,要注意層次分明,揚抑有致,情緒飽滿,字正腔圓?!皻鉃橐糁畮洝保瑲庀⑹俏覀儼l(fā)出聲音的保證,掌握好氣息,安排好氣口,又是我們唱出味道、保持唱段氣韻生動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