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秀娟
(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 浙江 寧波 315211)
王袆(1322—1374),字子充,號華川,婺州路義烏(今浙江義烏)人,總纂《元史》,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歷史學家。自幼敏慧,師從柳貫和黃溍,學有原本,兼優(yōu)謀略,以文章著名于世,與宋濂并稱“浙東二儒”。同時,他又是一位譜牒學家,從《王袆集》中查閱得知,他為各姓家乘譜牒所寫的序文有七篇,內容豐富,并非客套應酬之語。
譜牒學是歷史學的一個分支,屬于歷史學范疇。清代的章學誠曾說過:“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國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傳壯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譜牒,有一家之史也;部府縣志,有一國之史也;綜紀一朝,天下之史也。比人而后又家,比家而后有國,比國而后有天下。惟分者極其詳,然后合者能擇善而無憾也。”這就把個人傳記、家譜和國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高度肯定了家譜的作用和價值,并且說明了個人傳記、家譜和國史的關系。在學者錢大昕看來,譜牒的價值很大,“予唯譜系之學,史學也?!吨芄佟沸±簟煜凳溃嬲涯隆?。……歐公修《唐書》,立《宰相世系表》,固史家之創(chuàng)例,亦由其時制譜者,皆通達古今,明習掌故之彥,直而不汙,信而有征,故一家之書與國史相表里焉。”在這里,譜牒的功能被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分辨家族世系結構和說明家族昭穆等級(歷代祖先都是以始祖為中心,按昭穆左右排列,左為昭,右為穆,始祖居中,第二代為昭,第三代為穆,第四代為昭,第五代為穆,以下類推。);第二個是譜牒可以和國史互為表里,相互補充,這也是更為重要的方面。
史學著作的修撰過程都是有一定體例的,譜牒學著作也不例外,“體例自有一定”,譜牒學著作的體例是由“譜”和“牒”來共同組成的。“譜”和“牒”的功能不同,因此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歷史學家倉修良先生有這樣的論述:“譜者就是用列表的方法來記載一家一族的世系發(fā)展過程?!驗楣糯员韥肀硎鍪老抵畷Q為譜,故將用表記述家史之書亦稱為譜?!彼浴白V”的功能就是采用列表的方法來記錄家族的世系結構,自上而下,貫徹始終?!半骸钡淖饔镁褪茄a充“譜”的不足之處,讓譜牒學著作的體例更加完整。在《章學誠遺書》中的《高郵沈氏家譜敘例》中有這么一段話:“牒者,表之注也。表僅列名,而人之行次字號,歷官生卒,妻妾姓氏,子女所出,塋墓而方,皆當注于名下,如履貫然,表線所不能容,故著牒以詳之,蓋古法也?!薄半骸钡淖饔镁褪窃诟魅说拿M下注明生卒年月日及配偶子女、謚號等。這樣,“譜”和“牒”相互補充,就把一個家族從始祖到現(xiàn)在的血親和姻親關系都記載得清楚明了。
關于王祎的譜牒學思想,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探討。
魏晉南北朝時期,宗法制廢除的同時,門閥士族制度形成。為了維護門閥豪族利益、鞏固門第制度,門閥尤其注重出身、血緣和婚喪嫁娶等家族大事,而譜牒正具備這樣的功能,所以應運而生,服務于門閥豪族,開始興起。宋代是譜牒學發(fā)展較快的時期,“飛入尋常百姓家”,雖然修族譜者眾多,但出類拔萃者甚少,而歐陽修和蘇洵兩家就是其中的鳳毛麟角?!八问姥宰遄V者二家,曰廬陵歐陽氏、眉山蘇氏,而二家之法,厥各不同。歐陽氏則世經人緯,取法于史氏之年表。蘇氏則派聯(lián)系屬,如禮家所為宗圖者。及論其所為同,則皆使人均重其本之所出,有尊尊親親之義焉,各詳其支出之所由分,有親親之道焉?!钡菤W陽修和蘇洵修譜牒的方法是不一樣的。歐陽修注重采用表格的方式來表示家族世系結構,比文字表述更一目了然且方便便捷。而蘇洵更加強調血緣關系的傳承,“重禮”且“重本”。但是無論是歐陽修還是蘇洵,他們在修譜牒家乘時都秉持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求真務實,絕不牽強附會。錢大昕先生就此評價道:“獨歐陽、蘇氏二家之譜義例謹嚴,為后世矜式。蓋譜以義法重,尤以人重。后世重二家之譜,亦以其道德文章,足為譜增重耳。”作為唐宋八大家的歐陽修和蘇洵不僅僅做到了結構嚴謹緊密,更重要的是做到了“重人事”,重視道德文化,所以才被后世奉為圭臬。元末明初,眾多文人為各姓家乘譜牒撰寫序文。王袆作為黃溍得意門生,名聲較大,受人之托,寫有7篇序文,通過序文,可以了解到王袆的譜牒學思想。在王袆看來,譜牒是在宗法制廢除之后慢慢發(fā)展起來的,繼續(xù)履行宗法制的“責任”,沿襲宗法制的意志。“漢魏以降,宗法廢而門地盛,于是譜牒之學興焉。族之有譜,其猶宗法之遺意歟?!?/p>
在譜牒的功能方面,王袆認為譜牒可以實現(xiàn)分清婚姻關系、辨別家族世系、使社會習俗和社會道德文明化,開明化,以繼續(xù)原來宗法制維持的等級關系,讓人知其本原?!皢韬?!崇徳貴功,尚論氏族,此圣人所以維持天下。別婚姻,辨族類,厚風俗,扶世教,大宗小宗之法所賴以久存者也。自宗法壊而門地盛,門地盛而譜牒興,及譜牒既亡,人始不知其本矣?!饼埲ń裾憬←愃校┱率霞易妪嫶?,之前的族譜稱為“慶系圖”,十分詳備,但宋時戰(zhàn)亂導致族譜“亡軼弗存”。在章氏二十一世孫溢的搜索次第下,形成四篇族譜,秩然有序。雖然篇幅較小,但是“大宗小宗之法”“尊尊親親之道”都躍然紙上,藹然可見,道德文化亦在其中體現(xiàn)。這在王袆看來,也是龍泉章氏在政局不利時仍然是當?shù)仫@族的原因。
王袆認為家乘譜牒的編修是為了尊祖敬宗。義烏龔氏是當?shù)氐囊鹿谕?,世世代代均為官,且有官居高位者,但是歷經變故,家乘譜牒殘缺不全,但在龔氏六世孫原善的補殘守缺之下,仿照司馬遷年表,輔之圖表,修得家乘一卷。在《義烏龔氏家乗序》中,雖然王袆對龔氏家乗的修撰水平評價不高,認為“淆亂而難明”,但是王袆說道:“今原善推原本始,而惓惓于譜牒不敢忘,則尊祖敬宗之道,藹然可見,亦可謂賢也?!蓖跣務J為龔氏家乗仍然是一本賢良之作,其原因就在于可以家乘譜牒能夠讓族人尊祖敬宗,形成良好的宗族習俗,從而實現(xiàn)宗族團結。在《劉氏族譜序》中王袆寫道:“為劉氏之子孫者,睹其譜則知家世之源流,思祖宗之盛烈,以嗣以續(xù),綿綿延延,引而弗替矣。”家乘譜牒可以讓族人了解家族發(fā)展歷程,尊祖敬宗之心油然而生。
王袆在《金華俞氏家乗序》中認為,家乘譜牒還有教化人心的作用。圣人通過宗法制可以達到敘述倫理道德、維系族人團結,明晰教育緣由、勉勵政治志向的目的?!肮庞写笞谛∽谥ǎト怂詳⑻靷?,系人心,明教原,敦政本者也。……尊尊親親之意盡,而譜法備矣。是故宗法既廢之后,圣人敘大倫,系人心,明教原,敦政本之道,猶粲然于族譜見之?!痹谧诜ㄖ茝U除之后,家乘譜牒在講明“尊尊親親之意”之外,還可以實現(xiàn)教化人心,維系族人,團結宗族的作用。若政府相關部分加以重視,長此以往,對社會會有移風易俗的效果,為形成一個禮樂文明的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王袆總纂《元史》,是一位歷史學家,但是他又是一位譜牒學家。譜牒學作為歷史學的分支,具備歷史學的功能與價值,家乘譜牒的編修要遵循一定的體例。王袆認為譜牒學的興起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服務于門閥豪族的時代特性,宋代譜牒學發(fā)展較快,以歐陽修和蘇洵為著名。因為譜牒學是在宗法制被廢除后興起,所以譜牒學沿襲宗法制的意志,在維持等級關系、尊祖敬宗和教化人心方面具有重大作用,有利于和諧社會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