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
摘要:課堂提問是教學中用得最多卻又很難用精、很難用巧的一門藝術。在語文教學中,重視課堂提問,掌握課堂提問的藝術,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條重要途徑。要求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關鍵詞:反復多角度啟發(fā)借鑒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9-195
《新課程標準提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的提出順應了現(xiàn)代社會知識爆炸的要求,是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需要,是競爭與合作大背景的需要,也是個體實現(xiàn)可持續(xù)的發(fā)展的自我的需要。這一理念不僅強調了學習方式的變化,而且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在課程和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尊重和確認。因此,在語文教學中,積極踐行這些學習方式,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提高課堂效率是關鍵。那么提高課堂效率之一的方法是利用好課堂提問。課堂提問是教學中用得最多卻又很難用精、很難用巧的一門藝術。在語文教學中,重視課堂提問,掌握課堂提問的藝術,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條重要途徑。要求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40分鐘的課堂教學需要充分運用經(jīng)驗和技巧。如何精巧設問,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為學生精神上負擔,而是一種身心的歡樂和享受,是每個語文老師應該認真思考和努力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現(xiàn)今新課程的語文教學,”注入式”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再受到學生們的歡迎,而合作、討論、探究式的教學方法正在逐漸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提的問題有啟發(fā)性,那么學生就樂于思考,樂于回答,對其學習新的知識就會產生一種促進作用,課堂上也就不至于“死水一潭”;反之,如果教師提的問題空洞生癟,或是嘩眾取寵,讓學生作簡單的“問答游戲”,表面上看起來課堂上舉手的人很多,搞得轟轟烈烈,其實是簡單化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一味的去文字上找答案,根本談不上發(fā)展學生的智力。
一反復朗讀釋疑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了解文章大意,融入自己,體會感情,問題自然得到釋疑。
《春》創(chuàng)新嘗試:反復閱讀獲得教學效果
思路策劃:誦讀—品析—積累—學用
第一步——誦讀
1.訓練過程:聽讀,自讀,聽音樂合讀(第1—2段男女領讀,第3—6段分組讀,第7段合讀,第8—9段男女領讀),選點自讀,選點表演讀。
2.細節(jié)性要求:分步訓練同學們讀出快慢,讀出輕重,讀出情景,讀出情感。
第二步——品析:用得好不好?
1.學習細節(jié)要求:由品字到品句再到品析精彩的段落。
2.活動抓手:同學們找出關鍵字詞句,師引導回答。
3.學生獨立思考,同學們小組交流,最后與老師對話交流,問題得到釋疑。
第三步——積累和運用
二、多角度釋疑
中國青年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研究的領軍人物余映潮說過:“一篇文章至少有100以上的教學設計,這就要看你往哪個角度思考。”例如:《泥人張》第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課文概說。要求學生說出從哪些角度來歸納課文內容。
生匯報:從“內容”的角度概說;從“情節(jié)”的角度來概說;從“人物”的角度來概說;從“主題”的角度來概說......
從“內容”的角度概說:
一個雨天,天慶館里,面對海張五的取笑,泥人張捏出了“一臉狂氣”的海張五頭像進行“回報”。第二天,泥人張使法大批“賤賣海張五泥像”。第三天,海張五泥像連同泥模全部買走。
從“情節(jié)”角度來概說:
天慶館里“相遇”——海張五取笑泥人張——泥人張捏出海張五頭像——海張五繼續(xù)取笑——雜貨攤“賤賣海張五”——海張五收購泥像與泥模。
從“人物”角度來概說:
有一手捏泥人絕活的泥人張,面對鹽商海張五的挑釁與侮辱,一言不發(fā),鎮(zhèn)定自若,憑借自己的手藝,以獨特的方式一招制敵,顯示了他超凡絕倫的技藝。
三、在啟發(fā)引導中釋疑
有些問題,涉及到課文中含義比較深刻的詞句理解,如果我們能啟發(fā)引導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去釋疑,就能收到比較好的效果。通過運用多種方法啟發(fā)和引導學生釋疑,就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激活學生的思路。
比如《黃鶴樓》古詩寫作結構講解:起承轉合。這個寫作結構學生第一次接觸而且難度比較大,要想讓學生明白,只能簡化。分為以下步驟:
1.解釋“起承轉合”。
起:起因,文章的開頭。承:事件的過程。
轉:事件后果的轉折。合:對該事件的議論和結尾。
2.結合注釋,理解詩的大意
3.把起承轉合的定義融入詩中。
四、借鑒資料釋疑
對于那些涉及面廣的問題,光靠語文教材是不夠的。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課外查閱相關資料等方法來自行解決,教師從中作一些方向性的引導。比如引導學生可以采取哪些途徑,查閱哪類書籍來解決這些問題。實踐證明,引導學生自己釋疑,能有效保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精彩的課堂提問是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誘導啟發(fā)學生思考問題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郭鳳蓮《初中語文教學反思》(《東西南北·教育觀察》)
2.孫中會《淺談新課改下語文教師如何做好教學反思》出版源《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2):285-285
3.余映潮《語文教學設計法80講》廣東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