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系列創(chuàng)作的作品來源于本人對人生的一些感悟,本人認為我們無論在哪個年紀都能夠懷抱初心,回到我們內心最初出發(fā)的地方,因此本人設計了三個不同的人物半身造型,一個男生和兩個女生的形象,均以獨特的神態(tài),發(fā)型,裝飾等等較好地呈現(xiàn)初心所應有的特點。
關鍵詞:雕塑;初心;彩繪人物
一、引言
本系列作品選擇了雕塑這樣一種三維立體的造型藝術去制作作品,何為雕塑,雕塑就是利用不同的工具去增減某一物體的某一部分,或者說是藝術家憑借自己獨有的思想和精心選擇的材料去不斷完善塑造某一物體,從而創(chuàng)作出具有自己烙印的雕塑作品。雕塑與繪畫相比較而言,雕塑就是一種立體的藝術類型,它可以讓觀者從多角度進行觀察,從而讓作品本身散發(fā)出更多的藝術魅力。藝術家們可以盡情的運用雕塑這種手法創(chuàng)造出讓觀眾可觸,可視的藝術形象,抒發(fā)自身的思想情感,實現(xiàn)美好的藝術理想。雕塑體現(xiàn)了人們對于大自然力量的某種崇拜以及對世界和人本身認知,從原始社會時期的泥塑,陶塑中就不難看出來,再到后來的不同雕塑種類的產生,這些都構成了雕塑豐富的發(fā)展歷史。[11]
通過將最初的靈感以及本人的所思所想畫在草稿紙上,再進一步做成泥塑,翻成玻璃鋼,上色,到最終轉變?yōu)槿S的人物造型呈現(xiàn)在觀眾的視野之中,都是為了深層次地讓觀者從中感悟出一些我們平時容易忽視的人生哲理。
二、設計創(chuàng)作說明
創(chuàng)作此系列的三個雕塑作品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讓觀者有所感悟,在這個匆忙而又喧囂的時代,我們不斷的去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在自己的人生軌跡里追趕著時間,看起來一切非常的充實而有意義,但當我們靜下心來去反觀自我的時候,卻發(fā)覺我們漸漸迷失了人生前進的方向,丟失了自己心靈深處最珍貴的東西,因此生活中的我們需要找尋自己的初心,去找到自己本來的心,盡量懷揣一顆樸素簡單的心,拋棄那些浮躁的東西,踏實的去體驗自己的人生,為更好地表達這個主題,所以本人采用了人物雕塑的創(chuàng)作手法,作品的靈感雛形可以說是我們身邊的某一個人的形象或者說某一類人的縮影。為更好地表現(xiàn)不同人物初心的獨特性,每個人物的造型都有所區(qū)分,在神態(tài)上面著重進行了刻畫,想著能夠讓觀者不自覺的進入本人創(chuàng)造的藝術世界也是作品具有感染力最好的證明,認真去想一想,初心真的是我們每一個人必不可少的東西,每一顆初心都有其獨特而又不可言說的力量,選擇雕塑這個形式也是可以完美間接的體現(xiàn)初心在不同人生之中的分量。[8]
(一)造型設計
本作品一共有三個人物均是半身的造型,本人用不同的神態(tài),發(fā)型,裝飾紋理來區(qū)分表現(xiàn)三個人物初心的不同之處。在這幾個作品中將人物的眼睛刻化的具有原始性,眉毛,鼻子和嘴巴也是根據每個作品的特點進行刻畫,其中每個雕塑作品的脖子都被拉長,但整體和諧自然,帶有簡約抽象化的氣息,從而可以更好地表達作品的主題“初心”。[2](見圖一)
明顯可以看出本系列作品注重人物神態(tài)的刻畫,三個人物的形象都以不同的神態(tài)呈現(xiàn)出來,女一:眼睛目視前方仿佛觀察到了什么,嘴巴微微張開,好像有話要和別人交流,這些傳達出來的訊息都給了觀者無限的遐想,這可以是一個樂觀開朗的人,也可以是一個善良奉獻的人,她的初心模樣亦是如此。女二:腦袋微側,一只手撐于下巴,好像在耐心的聆聽別人的心聲,目光堅定溫暖給人一種可以信任的姿態(tài),吸引著身邊的朋友來與她一同交流前進。男生:閉著眼睛微微仰起頭仿佛在幻想這什么,又好像是在面對挫折之后變得些許淡定從容了,心理有了某種堅定的信仰就不再懼怕一切突如其來的困難了,他的神態(tài)仿佛可以更容易與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吸引觀者走進他的內心世界與他進行精神層面的交流,指引著觀者找到屬于自己的初心,要觀者學會在人生道路中帶著自己的初心成長為勇敢堅強的人。[1]
本系列作品希望能借用原始的眼光去觀察和表現(xiàn)不同的人物,這種觀察簡單純粹,甚至有些幼稚,但就是運用這些簡單的線條來概括了人的面部,神態(tài)等等,同時在雕塑中來表達形式和形狀之間的空間關系,對雕塑也起到了一定的美學作用。[5]
(二)材料選擇
雕塑作品要通過一些物質材料呈現(xiàn)出來,不同的物質材料有不同的特質,要讓物質材料和雕塑作品互相作用,這樣的雕塑作品會更加具有直觀性,具體性和形象性,所以要掌握材料的選取和運用這一基本技能是創(chuàng)作雕塑作品的重要一環(huán)。
最開始本人選擇用雕塑泥來制作,因為雕塑泥不僅價格適宜,可以循環(huán)使用,而且方便在創(chuàng)作途中來回進行改動,然后因本系列創(chuàng)作的雕塑作品體積均偏大,所以把做好的泥塑人物用玻璃鋼進行翻模,玻璃鋼的材質等性能非常適宜表現(xiàn)此次的創(chuàng)作,它不僅體積較輕而且容易在創(chuàng)作途中進行修改。接著我選用丙烯顏料,因為丙烯顏料色彩鮮艷,易成膜,防水性能好;棉布,因為棉布不粘毛更容易在玻璃鋼上面上色;選擇勾線筆是因為要刻畫雕塑作品最后一步的裝飾紋理,較大面積的地方可以用棉布進行拍打上色,較小面積的部分就需要用小型號的勾線筆才能更容易的刻畫出來。
(三)色彩運用
我們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可以說色彩讓我們的生活有了情感的變化,藍色代表著積極,安靜,理性,忠誠;紅色代表溫暖,熱烈,喜慶;黃色而又代表著高貴典雅,智慧,開心等等,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的寓意,但色彩運用的不恰當也會給人一種凌亂的感覺,所以在雕塑創(chuàng)作中使用恰當的色彩是需要我們不斷學習的。當然在雕塑中運用不同的色彩會產生不同的感染力和魅力,這些魅力都將豐富雕塑的表現(xiàn)語言。從古至今那些大師們的作品都會運用不同的色彩來表現(xiàn)個人特征,情感等等,因此色彩的運用是值得注意和學習的。[4]
此系列三個雕塑人物均運用了不同的色彩紋理,色彩的選擇皆根據三個個體的初心特點來設計的,不同的初心模樣參考選用不同的色彩紋理。本系列作品整體用色偏暖,參考木材自然的色彩以及紋理來裝飾,這樣既突出了作品的主題,又突出了作品本身,含蘊豐富,啟人深思。
女一(見圖五):整體繪上木材棕黃色的紋理,簡單而自然,豎直粗重的紋理與面部五官以及身體輪廓的曲線形成對比,在她的長發(fā)上繪上木材紋理生長特有的生長輪,這種自然的紋理仿佛能夠凈化我們的心靈,給人一種美麗的動感,讓雕塑作品有了生命,達到了人與自然完美結合的狀態(tài),從而體現(xiàn)出她追求善良陽光的初心,樸實的心境以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女二(見圖六):整體繪上木材紅棕色的紋理,溫暖和諧,整體的紋理隨面部,手臂的起伏而有所變化,扭曲,旋轉的紋理里給人一種律動的美感,整體勾勒的線條好似從內而外的生長出來一樣,雕塑作品本身是靜止的,但又會讓人感受到作品內心的力量,凸顯出她的初心是做一個溫柔且耐心傾聽他人心聲的人;
男(見圖七):整體繪上木材特有的淺咖色的紋理,整體的紋理也偏粗獷,這些挺拔的線條描繪在他的身體之上可以襯托出他毫無畏懼地勇氣,理性的智慧和堅韌不拔的追求精神;[6]
(四)工藝要點
本系列作品先用雕塑泥來制作,接著玻璃鋼翻模,打磨,上色,其中玻璃鋼翻出來的模,表面并不能直接進行刻畫裝飾,所以需要用不同型號的砂紙來進行打磨,為下面更好地上色來作鋪墊。[3]上色也是作品中重要地一步,根據三個人物所擁有的初心特點,來設計出適合人物的色彩,一切美好的事物,最美的地方就是細節(jié)的部分,所以需要把很小的地方做細來,把每一個細節(jié)做好,才是成功之道。我們不僅要在繪畫中把一幅畫中的亮點部分,在雕塑的創(chuàng)作中我們同樣是不能忽視的。將經過揣摩的一些部分放進雕塑中,說不定就會產生某些積極的作用,但是也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做到的,如果超過某個度,就會適得其反。[7]
此三件人物雕塑作品都有著重刻畫的部分,例如女一:眉毛彎且比較細,這樣她的五官看起來會更加和諧自然,彎曲的眉毛更是與披于她雙肩的長發(fā)互相呼應;女二:眉毛較粗一點,這樣眼睛會凸顯的深邃溫暖,同時這樣形狀的眉毛也是根據她的短發(fā)來設計的,她的手臂彎曲撐在下巴上可以更好地表現(xiàn)她初心的獨特性,她耐心且溫暖的初心也被刻畫的淋漓盡致;男:眉毛則平,粗,直,這樣的眉毛與整體選擇的粗紋理,挺拔的鼻子相互呼應,這樣做也是貼合男性自然原始的形象。[10]同時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jié)是,他的眼睛緊閉,一直手放于胸前,像是在跟隨自己的內心出發(fā),無所畏懼,勇往直前,他復雜的內心狀態(tài)也被較好的刻畫出來,他像是在幻想著什么,他的這種幻想不是空想,這種幻想是一種積極向前,奮發(fā)進取的生活態(tài)度,這種幻想可以給處于浮華生活中的我們帶來心靈上的慰藉。相信每個人物的初心模樣都會帶給觀者不一樣的體驗與感悟,讓觀者學會去破譯自己生命的姿態(tài)。
三、設計體會
在給每個作品選擇紋理上面,一開始是想給每一個人物繪上獨有的妝容,服飾,但經過反復的考量比較,想要表現(xiàn)的重點并不是我們觀者眼前所看到的這些東西,而是想傳達出更加深層次的東西,所以還是沒有按照最初的思路進行創(chuàng)作,最終還是聽取意見并參考不同木材的天然紋理來進行裝飾,這樣會更加符合作品原始抽象的藝術氣息,也會讓觀者樂于進入本人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獨特的藝術世界。[9]
這次雕塑創(chuàng)作中能明顯感覺到自己的一些不足,因此這也讓本人開始對雕塑創(chuàng)作有了新的認識,雕塑創(chuàng)作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進行反復推敲和修改,創(chuàng)作的水平需要在實際操作中慢慢提高,也要學會準確的去表現(xiàn)一件作品的重點部分,但同時又要把握住整體,這樣創(chuàng)作的作品才會有韻味,才會引導觀者察覺到作品深層次的含義。通過這次親身實踐,本人意識到即使書本上的知識曾經了解過,但當你真正動手去創(chuàng)作的時候還是有所欠缺,本人也學習到了許多關于雕塑的專業(yè)知識,怎么樣從最初的草稿轉變成三維的立體實物,怎么樣刻畫好形體的某些結構等等,這些收獲都將為進一步學習雕塑創(chuàng)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初心稱得上是我們生命的力量,不是少年時說出來的才叫初心,無論你是20多歲,30多歲甚至年齡更大的時期,都可以有一個初心冒出來,本系列作品就是想傳達給觀賞者這樣的感受。初心就是我們精神上的營養(yǎng),初心會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發(fā)光,推動著我們成為更好地自己。一個人成長在哪個時代,這是自己無法改變的,就像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然而,一個人不能改變世界,卻可以用初心的力量成為更好地自己。本系列作品既想給觀賞者美的體驗,又想給觀賞者傳遞出一些有價值的東西,讓觀賞者感悟到無論我們身處何種年紀,年齡都僅僅是一個數字,不能成為我們前景的阻礙,希望每一個觀賞者都能懷有初心,活出我們自己最好的樣子。
參考文獻:
[1]克里斯蒂娜·鮑斯.雕塑技法:抽象雕塑[M].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2019.6.
[2]伊麗莎白.邦瓦洛.世界藝術經典教程·法國大師雕塑技法入門全解[M].人民郵電 出版社.2018.6.
[3]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M].東方出版中心.2018.8.
[4]黃仁達.中國顏色[M].東方出版社.2013.6.
[5]威廉·塔克.雕塑的語言[M].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17.1.
[6]紅糖美學.國之色 中國傳統(tǒng)色彩搭配圖鑒[M].水利水電出版社.2019.5.
[7]孫家缽.塑造法十日談——“泥塑人體”課程教學筆記[M].河北美術出版社.2013.11.
[8]孫振華.中國當代雕塑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8.11.1.
[9]陳培一.寫意雕塑概論[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10.1.
[10]李季.歐洲頭像雕塑[M].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16.2.
[11]鮑海寧.馬文甲.雕塑基礎[M].遼寧美術出版社.2017.1.
作者簡介:尹相瓔(1998—),女,江蘇連云港,碩士,專業(yè):裝飾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