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加牛
(新疆克拉瑪依油田公司,新疆 克拉瑪依 834000)
注水井的注水量是進行油氣田分析的一項基礎數據。注水井注水量的調整是油田生產中一項重要的日常工作。通過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和配水裝置的結合,可實現注水工藝參數實時遠程監(jiān)控,遠程調節(jié)配水參數,有效替代員工現場工作,提高生產效率[1]。
目前,為響應油氣生產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需求,新疆油田公司全面推進油氣生產物聯網建設,實現“集中監(jiān)控+故障巡檢+遠程操控”的運行管理模式,推動生產組織方式轉型升級。遠程監(jiān)控平臺、物聯網和配水間本地自動化系統(tǒng)的融合滿足了配水間遠程監(jiān)控需求。遠程監(jiān)控基本業(yè)務需求如下:①管匯流量監(jiān)測和調節(jié)、管匯壓力遠程監(jiān)測;②配水裝置參數配置;③配水裝置狀態(tài)查詢;④配水結果上報。
新疆油田公司在少數中心站已架設光纖網絡,而配水間設于中心站周圍,遠的配水間離中心站有4 km 的直線距離??紤]到新疆油田特殊的地形條件,光纖或無線網橋只能部署在有限區(qū)域內,無法實現寬帶全覆蓋。低成本、遠距離的窄帶無線傳輸技術可以幫助建立二級網絡,完成最后5 km 的物聯網覆蓋。同時,物聯網需要保障配水數據傳輸的實時和可靠性要求。
通過在中心站架設LoRa-Chirp 基站,寬帶可以覆蓋周邊配水間。遠程數據采集與監(jiān)視控制(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SCADA)系統(tǒng)與PLC/遠程終端控制(Remote Terminal Unit,RTU)系統(tǒng)現場控制設備通過LoRa-Chirp 協(xié)議通信,可以完成遠程測控任務。典型配水間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如圖1 所示。
目前,比較主流的傳統(tǒng)遠距離窄帶無線技術包括LoRaWAN和NB-IoT 兩種,但這兩種技術各有缺點:LoRaWAN 技術不支持可靠傳輸,不支持頻繁的下行指令和大數據包的上傳,空口資源利用率低,系統(tǒng)容量偏低;NB-IoT 技術依賴3GPP 核心網和接入網,使用授權頻段,技術壁壘高,并且需要運營商參與建設和維護,成本也高。因此,低成本、快速建網和免維護的物聯專網是最終選擇。RT-Chirp 技術作為新疆油田LoRa+協(xié)議體系的一部分,完全能滿足井站的油氣生產物聯網需求,并且經過多年的艱苦研發(fā)和成功試點,目前該技術已經大規(guī)模推廣應用。
RT-Chirp 是一種全新的面向流程工業(yè)的實時物聯網協(xié)議,主要應用于電力能源、石油化工、有色冶煉、倉儲物流等行業(yè)。其協(xié)議物理層采用CSS 擴頻調制技術,具備中遠距離覆蓋、抗干擾能力強和低功耗的特性;MAC 層融合載波偵聽和時分多址接入技術,能滿足突發(fā)性和密集性數據傳輸需求;空口調度算法能動態(tài)地分配上下行信道帶寬,并且對消息塊大小不敏感。通過和其他物聯網技術的比較可以發(fā)現,RT-Chirp 在信號覆蓋、功耗、時延、可靠性、調度能力、成本等指標上具有極強的綜合競爭力,能很好地滿足流程工業(yè)在離散監(jiān)控和實時響應場景中的需求。
RT-Chirp 和LoRaWAN 相比,技術優(yōu)勢明顯;與NB-IoT 比較,成本更低、功耗更低。具體技術指標比較如表1 所示。
表1 RT-Chirp、LoRaWAN 和NB-IoT 對比數據
3.2.1 抗無線干擾和多徑衰落
AIS-Link 優(yōu)先考慮SubG 頻段和抗干擾能力強的物理層技術,窄帶如LoRa,寬帶如OFDMA。LoRa 是最近幾年炙手可熱的LPWA 網絡技術,具備良好的抗外部干擾能力,與AISLink 跳頻技術結合可以達到良好的抗多徑衰落效果。OFDM屬于一種更先進的調制技術,抗多徑衰落表現更為優(yōu)異。AISLink 支持最新的IEEE 802.15.4-2015 OFDM 標準?;谶@一標準,AIS-Link 能實現更高的帶寬和更強的抗干擾能力。
3.2.2 信號覆蓋與網絡拓撲
典型的2.4G 頻段的網絡覆蓋一般為室外100 m,室內50 m。因此,網絡擴展只能依靠級聯。多跳網絡跳數越多,時延越大,網絡越剛性,穩(wěn)定性也越差,如WirelessHART 就是一個非常剛性的TSCH 多跳網絡;WIA-PA 采用“星型+網狀”雙拓撲結構,簇首實現復雜,低功耗無法保證,同時由于星型子網信號覆蓋區(qū)域小,簇首的數量較多,WIA-PA 也會陷入MESH 組網的不利局面。
3.2.3 多樣性數據傳輸需求
當前,凡工業(yè)物聯網領域,除了多媒體寬帶傳輸需求,更多的是中速率(低于400 kpbs)或低速率(低于40 kpbs)的傳輸帶寬需求。RT-Chirp 使用雙通道方案。競爭性信道采用CSMA/CA 技術,滿足入網、資源請求和報警數據的實時傳輸需求;非競爭性信道采用TDMA 技術,滿足周期型和大數據的傳輸需求。TDM 時隙均為亞秒級,保證了低的傳輸時延。TDM 時隙的TSCH 特性提高了抗干擾性[2]。
3.2.4 動態(tài)的時隙資源調度
RT-Chirp 星型組網方便實現集中式時隙資源調度。當終端節(jié)點有上傳數據需求時,通過競爭性信道請求時隙資源,基站會在每個調度周期計算當前周期的時隙分配,終端節(jié)點通過監(jiān)聽Beacon 信道獲取屬于自己的上下時隙(包括重傳時隙)的分配結果。上下行時隙動態(tài)分配,保證了時隙利用率最大化。
3.2.5 可靠傳輸和及時重傳
RT-Chirp 每個TDM 時隙的數據消息均有確認。如果終端或基站沒有收到確認,RT-Chirp 有機會在指定的重傳信道中重傳。
使用RT-Chirp 技術的網絡為扁平化架構,根據網絡規(guī)模支持2 層或3 層網絡。在油氣田典型應用3 層網絡,包括終端設備、基站設備和網絡服務器。架構如圖2 所示。
圖2 RT-Chirp 技術網絡架構
終端設備包括支持RT-Chirp 的儀表,如壓力表、溫度表、液位計、電參、功圖等,或外掛DTU 的設備,如流量測控設備、PLC、RTU 等。
基站設備作為網絡熱點,支持RT-Chirp 終端的入網和動態(tài)的數據服務。
網絡服務器是網絡管理和網絡入口設備,提供終端和基站的遠程管理服務,也為SCADA 提供Modbus TCP 訪問接口。與傳統(tǒng)SCADA 通過Modbus TCP 直接訪問PLC/RTU 相比,RTChirp 網絡實現了Modbus TCP 訪問適配。因此,SCADA 無需修改代碼即可對接RT-Chirp 網絡,節(jié)約了開發(fā)成本。
在LoRAWAN 可以進行數據回傳卻無法進行遠程調控的應用場景中,RT-Chirp 成為很好的解決方案。目前,RT-Chirp物聯網已成功應用于新疆油田公司的各油氣田作業(yè)區(qū),實現了邊遠分散配水間、配水井的數據回傳及遠程調控。SCADA 系統(tǒng)通過RT-Chirp 網絡直接訪問PLC,可以控制整個配水過程,從而獲取實時動態(tài)配水結果。
典型遠程自動配水業(yè)務描述如圖3 所示。
典型的配水間功能實體連接如圖4 所示。
圖4 配水間功能實體連接圖
如圖4 所示,每個配水間PLC/RTU 箱內部署RT-Chirp DTU,與RT-Chirp 基站組成RT-Chirp 傳輸網絡,負責整個網絡Modbus 協(xié)議的調制與解調,實現中控室SCADA 系統(tǒng)直接與PLC/RTU 進行通信;單基站信號可覆蓋多個配水間,支持配水間所有終端設備的數據傳輸;整個作業(yè)區(qū)共享一個網絡服務器;網絡服務器負責中轉和翻譯Modbus 讀寫指令;RT-Chirp網絡部署簡便,成本低廉。單基站信號覆蓋范圍達5 km,接入配水間的數量多達10 個。網絡服務器和SCADA 均和井區(qū)共享,不需要單獨部署。
目前,百口泉配水間聯網設備清單如下:①配水間63個;②RTU 63 個;③獨立恒流配水裝置36 套;④RT-Chirp 基站9 個。
配水間PLC/RTU 設備聯網后,SCADA 的運行情況如圖5所示。
圖5 配水間PLC/RTU 設備聯網后SCADA 的運行情況
在應用RT-Chirp 技術進行配注水系統(tǒng)改造之前,全廠共設有12 名專門的配注水管理人員,每天定點到現場抄錄配注水數據,并根據配注水要求對每口井配注量進行手動控制。在RT-Chirp 網絡搭建以后,SCADA 可以實時采集并遠程控制每口井的注入量,監(jiān)控室只需安排一名員工負責監(jiān)控。這不僅實現了全廠配水間的遠程自動控制,而且成功實現了配注水模式由人工向自動化方向轉變,報表也可以自動生成。這種應用不僅使自動化采集、控制調水更準確,還緩解了用工矛盾,真正實現了減員增效。在后期計量站的遠程采集控制中,也可采用已建的RT-Chirp 網絡,進一步降低組網成本。
RT-Chirp 協(xié)議可以滿足配水間頻繁下發(fā)指令和配水結果可靠上報的要求。同時,部署少量基站即可滿足采油廠配水間的遠程監(jiān)控需求。RT-Chirp 網絡部署不但簡便,而且成本極低,是油氣生產、物聯網在場站監(jiān)控和場景自組網的理想選擇。采油廠以極低成本引入RT-Chirp 物聯網技術和產品后,解決了作業(yè)區(qū)所有配水間無法聯網和遠程監(jiān)控的難題,使生產效率提升了10%、生產成本下降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