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李惠利中學
班主任是組織者、引導者,但更多的也是參與者。孔子曰:“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揭示了一個普通而深刻的哲理:在教育過程中,不必空洞地說教,而應當以無言的行動去感染、教化學生。潤物無聲,大愛無痕,我在班主任工作實踐中深刻體會到,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不僅要有一顆博愛之心,且工作方法須做到不斷創(chuàng)新。
人類社會中教育的萌芽開始,教育就在慢慢的發(fā)展變化,可以分為三個主要的階段。第一個階段的教育是古代的傳習性教育,這類教育并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而是讓學生繼承舊的知識。第二階段的教育為近代的選擇性教育,以當下的知識體系為主。第三個階段的教育則是當今的教育,面向未來,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當代的教師要努力去培養(yǎng)出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現(xiàn)代化創(chuàng)造性人才。
班會是以班集體為單位的全體學生的會議。班會可以幫助班主任更好的管理和教育學生,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主人翁意識。因此,班主任要重視班會工作的有效進行。開展班會活動,要根據(jù)學生特點,創(chuàng)新活動方式。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一些學生容易接受,樂于參加的豐富多彩、富有特色的班會活動,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遠大的理想,我們不妨設計一下高中班會課的序列。
高一年級的新生,剛進入新的環(huán)境,一切都是嶄新的。課程一下子從初中的5 門增加到了高中的10 門。無論是作業(yè)量還是精神力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由此,高一階段主要是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增進同學間的相互了解;達到行為規(guī)范,增強集體的凝聚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會學習。如開展繪畫比賽、科學制作比賽、體育競技比賽、知識競猜、祖國頌、元旦文娛晚會等活動,展示學生特長,加強人際交往,放松學生心情,寓教于樂之中。
為深入學生心靈、了解學生愿望、掌握學生心態(tài)、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我在班級經(jīng)常開展孝子孝女評選、身邊的榜樣、我的一技之長等班會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感。特別是上學期我在班上進行問卷調查。我采用每人發(fā)一張十六開白紙,通過書面交談把心里的痛苦、壓力寫出來。調查結果顯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都面臨來自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壓力。針對這種情況,我指導他們面對壓力要學會自我宣泄“大吼解千愁”,“奮筆疾書”或與知己好朋友傾心交談等減壓方法;學會穩(wěn)定情緒,勇敢面對挫折,從而磨練自己堅強意志,變壓力為動力的方法。對嚴重的學生一一談話,并且結合政治學科指導他們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指導他們學會調整目標,以此來緩解心理壓力,消除緊張,焦慮,自卑情緒,保持平和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使他們個個成為陽光的孩子。
重點圍繞“培養(yǎng)學生以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去面對競爭的壓力和挫折,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遠大的理想,激發(fā)學生為實現(xiàn)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努力奮斗”等中心內容開展班級活動。如組織學生開展的《我的理想》、《昨天、今天和明天》等主題班會,進行人生觀教育、理想和前途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劉同學在高二下學期,因種種原因從理科轉入文科,別的孩子已經(jīng)進入復習階段,而他剛剛轉入文科班,許多科目卻要從頭開始,這個難度可想而知。我就從調整他心態(tài),鼓勵他樹立信心開始,視其為己出,耐心地引導,說服教育他,引導他走出轉科的陰影,融入新班級中。悉心尋找他身上的閃光點,還讓他當上了勞動委員,逐漸把他融入新班級大家庭中來。他顯示出了驚人的潛力與爆發(fā)力,最后的高考成績超常發(fā)揮。他奶奶打來電話不停感激我說,是我用愛的力量感化了他的孫子,愛心成就教育。直到大學畢業(yè)好幾年的今天,他和家人還不斷與我述說我和孩子的故事,令我也非常感動。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根據(jù)學生年齡和生活的特點設計不同年段的班會課,讓學生每個階段都受到陽光雨露。身為班主任十余年,講臺對我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它是我教師生涯的一個見證,藏著我的歡樂與艱辛,我很愛它,那份愛是用金錢買不了的。我愿做一個有溫度的老師。我愿把我的一生獻給黨的教育事業(yè),把我的愛灑向每一個學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