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
當前高職院校對于雨課堂平臺的應用,可以滿足教師共享多媒體課件的需求,并能夠在課堂上就專項問題為學生提供討論平臺,而且還可以在平臺上設置相關的思考題,為下堂課的預習做好基礎,并且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于本堂課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教與學之間形成及時且良好的互動及反饋。
過程性評價存在于教育的整個過程,其作為動態(tài)評價體系的一種,強調過程價值,兼顧過程性及目的性,能夠應用多元化措施將學習的動機、過程和結果融為一體,并在此基礎上動態(tài)的進行評價。過程性評價存在發(fā)展、全面、開放和可持續(xù)等特點,其注重將評價過程與教學過程深度交叉融合,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目的。
1、雨課堂平臺能夠更好的符合過程性考核評價體系相關理念
借助雨課堂平臺,可以滿足師生之間的即時教學溝通、教學資源的即時分享、教學的即時互動及學情即時查看等需求,讓教師能夠即時了解學生的出勤狀況、學習時長、進度、筆記質量與數(shù)量、交互聯(lián)系的結果和所參加活動等方面信息,教師憑借自身的權限,可以及時了解班課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及學生經驗價值獲得的分布情況,及時了解學情,并發(fā)現(xiàn)其中所存在的問題。雨課堂相關功能及特點能夠很好的滿足過程性考核在評價學習過程、及時反饋和調節(jié)課堂教學方面的需求,能夠促進過程性考核的正向發(fā)展。
2、雨課堂平臺能夠滿足過程性考核評價主體需求
教師及學生都屬于雨課堂過程性評價的主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遵循學生的意見,確定課堂參與的方式,讓學生從原本的被動評價轉變?yōu)橹鲃釉u價,以評價形成激勵作用,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及評價,將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小組互評等多種評價形式相融合,確定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3、雨課堂平臺適用過程性考核評價內容的多樣化
雨課堂平臺擁有多樣、豐富的評價內容,諸如課堂內外知識點、通識性知識、啟發(fā)式知識、教師設定的問題、學生自主的提問等都屬于評價內容的一部分,學生能夠自主選擇評價的方式,可以按照自己最為擅長的方式參與課堂學習,有效體現(xiàn)學生的自我價值。
4、雨課堂平臺構建過程性考核評價標準的多維度
教學評價應當以教師、學生及課堂為評價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標準,雨課堂平臺構建過程性考核評價標準的多維度主要由三方面組成,第一,由單一的教師評價拓展為課堂評價和學生評價等;第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評價過程中,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體,能夠自己把握誠信考核成績;第三,將原本平靜的課堂轉變?yōu)榛顒由踔翢崃业恼n堂,教師通過對各種話題、資源、辯論及討論等形式的合理利用,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當前高職院校各專業(yè)課教學過程中,涉及大量的理論知識,要求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理解并熟練應用各項理論與方法,通過加強前后知識的連接及逐漸提升難度等級的方式,確保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與掌握每一個知識,并將其作為后續(xù)知識學習的重要基礎,所以要求教師必須保證每一堂課的教學知識與技能都能夠被學生理解及內化。當前高職院校課堂教學對于雨課堂平臺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如下功能。
在應用雨課堂平臺的前提下,放棄傳統(tǒng)的點名式簽到,在上課之前,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等形式展示出本堂課的簽到二維碼,學生到達教室后,應用手機的微信掃一掃功能,掃二維碼簽到,設置每堂課的簽到終止時間,學生晚于終止時間或沒有前來上課的,一律按照曠課處理。如此能夠有效縮短點名的時間,提升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效率。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還可以借助雨課堂平臺所具有的“隨機點名”功能,查詢學生是否出現(xiàn)早退的情況,同時由于該功能新穎、有趣,可以讓課堂教學氛圍更為輕松和活躍,讓學生對于學習充滿興趣。
在課前的準備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在教學PPT中設置相關的課堂測試習題。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按照相關知識點的講解進度,選擇性的向學生發(fā)送對應的課堂習題,學生在手機上即可獲得題目內容,并需要在規(guī)定的實踐內完成和提交解題答案。教師可以即時了解學生題目解答情況,并且在PPT上展示解題答案和具體的解題步驟,以此幫助學生完成課后的復習與鞏固。按照課堂習題測試結果,教師需要對自己的教學方向、進度及內容合理調整,使得教學更具針對性。
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每講解完一張PPT,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理解情況,在對應知識點的旁邊選擇“懂”或者“不懂”,如果單一知識點對應的“不懂”數(shù)量較多,教師需要重新對其進行深入講解,對于較為簡單的問題,則可以適當減少講解時間,如此能夠確保教學過程更能夠凸顯難點及重點。除此之外,還可以應用彈幕功能,借鑒各視頻軟件的特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允許學生直接發(fā)送與與本堂課教學相關的彈幕內容,促進師生、生生間互動交流,讓課堂教學氛圍更為活躍。
在完成理論知識教學后,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從雨課堂平臺查詢之前的教學內容,如課堂習題和PPT文件能,但只能夠查看PPT的內容,卻不可以被下載,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還可以有效保證教師的知識產權,所以借助雨課堂平臺能夠輕松、方便的分享教學課件內容。
高校專業(yè)課教學的考核形式一般分為教學周期內的過程性學習考核以及期末的統(tǒng)一閉卷考試兩部分,其期末考試成績按50%折算考核總成績,而由課堂隨機點名、隨堂測驗、課后作業(yè)以及課堂互動所共同組成的教學周期內的過程性考核及評價按25%折算總成績。
高校大部分專業(yè)課教學都存在實踐教學的部分,所以教師在安排實踐操作教學時,可以通過雨課堂平臺發(fā)布相關的實踐操作任務,讓學生先自主完成預習及提前練習,在完成實踐教學后,教師通過雨課堂平臺了解學生實踐操作教學過程中所反饋的教學難點,隨后由教師就難點問題進行重點講解,并根據課堂習題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實踐操作教學結束后,要求學生撰寫相關的實踐操作報告與心得。
課程設計被安排于課程教學之后,是期末考試開始之前所開展的集中實踐操作訓練環(huán)節(jié)。一般是采取分組形式,集中1-2周的時間,要求學生完成調研、數(shù)據匯總分析、建模、優(yōu)化方案等工作,考核評價工作應當從線上與線下兩方面共同進行,線上側重匯報及評價課程設計過程中的學習交流互動與設計進度,線下則側重體現(xiàn)課程設計報告,學生所提交的報告文件要能夠體現(xiàn)設計過程、成果以及所準備處理的問題。
借助雨課堂平臺促進教學模式由原來的經驗式轉變?yōu)閿?shù)據式和精準式。原有的經驗性過程性學習考核的主觀性較大,教師全憑自己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印象打分,而基于雨課堂平臺的過程性考核能夠量化各項考核標準,確保評價結果更為客觀與公正。
借助雨課堂平臺,可以強化師生、生生之間的雙向交流與互動,實現(xiàn)課前、課中、課后及線上與線下的全場景交流與互動。學生能夠充分利用各種瑣碎時間,復習課堂學習的知識,使得學習向著碎片化方向發(fā)展。
課堂教學過程中基于雨課堂平臺開展的測驗、討論、投票以及問卷調查等活動,能夠實現(xiàn)可視化、實時的教學反饋,使得學生不再因為害羞而不好意思當堂發(fā)言,教師也不用擔心自己所設置的問題沒有學生相應,師生之間維持新穎、形式多樣的反饋,可以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
雨課堂平臺可以憑借自身的信息化優(yōu)勢,將教學的全過程記錄下來,記錄學生學習的行為、狀態(tài)及結果等相關數(shù)據,并且將其轉化為各項指標,以量化的形式展示出來,分析學生的學習效果,全過程動態(tài)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以過程性評價替代原本的結果性評價。
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滿堂灌、教學氛圍沉悶、教學過程死板等問題,都通過雨課堂平臺的應用而得以解決,所以必須要充分應用雨課堂平臺優(yōu)勢,以過程性評價替代結果性評價,更加客觀的反應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