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嘟……”陳緒槐好不容易抽個空給兒子打電話,卻半天沒有人接,只好作罷,已經33天沒見到兒子的他,一顆心懸到了喉嚨口,他想今天無論如何要打通這個電話。總算接通,可兒子卻不領情,語氣生硬且沙?。骸鞍?,你有事沒?沒事就不要打電話,我沒空,你和媽多保重!”言畢掛了電話。
陳緒槐端著一片忙音的手機,百感交集,伸出另一只手拍了拍胸脯,嗨,這顆心總算歸位。
陳緒槐是通山縣公路局的一名路政管理員、老黨員,兒子陳敬博是去年7月研究生畢業(yè)入職通山縣大畈鎮(zhèn)政府的一名辦事員,此次疫情突發(fā),老陳最擔心的是剛從學校出來的兒子能否扛得???
臘月二十九這天中午,突然門開了,一個多月未歸家的兒子邁進家門,正在給自己衣服消毒的老陳舉著噴壺走過來:“兒子別動,消完毒再進客廳。你怎么回家了?”
“領導非要我回家團聚,大年初一值班,今天可以好好地陪陪爸媽吃年夜飯咯?!?/p>
老陳喊老伴再炒幾個菜,說爺倆要好好喝上兩杯,他嘴里說著話,眼睛卻一直看著兒子,兒子清瘦的臉上胡子拉碴的,像老了幾歲,免不了一陣心疼,兒子卻自顧自地聊起村子里的防疫難度,有的老人說活了八十多歲,只聽說過跑山上躲鬼子,沒聽說蹲家里躲病毒,這樣的老人家根本不聽家人的勸說,需要我們多次上門反復做工作。每當看到老人家聽懂防疫宣傳時露出淳樸的笑容,就覺得自己渾身是勁。
“你做得對!年輕人吃虧吃苦都是福,要把村子里的事當自家的事來做。”
“好的,爸,我知道了?!?/p>
菜還沒做好,小陳的手機響了一下,領導微信說不好意思,叫小陳立即返回單位參與疫情排查工作,小陳匆匆扒了兩口飯,說:“爸,抱歉,返鄉(xiāng)人員很多,我走了?!遍T也沒來得及關,腳步聲就“噔噔噔”地消失在樓梯間。
老陳偶爾從小陳微信留下的只言片語中了解到,隨著疫情越來越嚴重,他們每天要對大量的返鄉(xiāng)人員進行排查、登記,走訪、測體溫,勸阻村民不出門、不聚會,不串親走友拜年。白天下村逐戶走訪,晚上回單位整理數據做報表,匯總上報。這些看似簡單卻又很瑣碎的工作,每天都得忙到深夜,有時發(fā)現(xiàn)天亮了,洗把臉又跑了出去,要趁村民還沒起床,一家一戶地堵在門內做工作。正月初九晚上,老陳接到兒子的信息,說剛好換班,多日沒洗澡了,想回家拿衣服,又怕媽媽舍不得他走。為了不耽誤兒子的時間,老陳快速將衣服用品打包放在家門口,從貓眼望到兒子提著包裹的匆匆背影,心疼得悄悄流下兩行淚水??衫详愔肋@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兒子就是那堅強的戰(zhàn)士。
新冠病毒很狡猾,越位速度快,不用說聚會聊天,就是擦肩而過的幾秒鐘都會有可能被傳染。小陳與鎮(zhèn)村干部一起入戶核查每一位返鄉(xiāng)人員,定時監(jiān)測體溫,發(fā)放“武漢返鄉(xiāng)人員隔離須知”及聯(lián)系卡,督促居家隔離。創(chuàng)建村組微信群,分群監(jiān)控,分組抓落實,促使返鄉(xiāng)人員熟悉隔離措施,每隔三個小時就在群里打招呼:“親,有發(fā)熱的請及時私聊我?!毙』镒幼鲋鲋€琢磨出一套簡便快速的統(tǒng)計方法,每天向18個村發(fā)放與回收兩張表格,一張是體溫表,統(tǒng)計發(fā)熱人累計數,一張是新增表,統(tǒng)計新增加發(fā)熱發(fā)病人數,新的統(tǒng)計方式使得每天匯總時間大大縮短,工作效率提高不少,得到來鎮(zhèn)村督導工作的縣領導的肯定與贊許。
老陳自己這邊也是常常忙得不可開交。通山縣公路局人手不夠,進出路口多,五十多歲的老陳二話不說,與年輕同事一道默默地24小時堅守在通往武漢的重要路口,對進、出車輛嚴格登記、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車輛及時勸返。有一天半夜,一輛從武漢回來的車子直接停在老陳的腳前,車窗開了一條縫隙,里面有人小聲喊:“槐哥,請手下留情!”老陳看到口罩上面一雙熟悉的眼睛,知道是在武漢做生意的遠房表弟,“武漢來的,怎么來怎么回去?!崩详惷鏌o表情地喊道?!罢媸呛诎。H不認,算你狠!”車子猛退幾步,一個拐彎,扔下一句話,掉頭跑了。
年還沒過完,通山縣也實行了“封城”,交通極其不便,為了讓值班的同事吃上一口熱飯,老陳主動承擔買菜與接送同事上下班的義務,解決了二十多人吃飯和上下班出行難的問題。
忙碌中的老陳意識到這場抗疫之戰(zhàn)只能贏不許輸。
“兒子,你怕嗎?”
“我怕??墒?,我的身后都是親人朋友,如果我后退,你們怎么辦?他們怎么辦?”
“爸,你怕嗎?”
“我不怕,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我不怕,因為我是你的兒子!”
年后,也是嚴防死守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老陳又一次給兒子的微信留言:“兒子,你連續(xù)上班33天沒有回家,曙光在前,不可掉以輕心,堅持就是勝利!”
“爸,待疫情過去,我到路口去接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