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宏
摘要:工業(yè)建設是我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落實,市場經濟體制愈來愈成熟,我國的經濟建設態(tài)勢也愈來愈好,工業(yè)實力得到較大提高。而機械零部件加工作為工業(yè)建設和生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直接影響著機械設備的生產質量和生產精度,對于我國工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有著重要影響。對此,相關工業(yè)單位應該引起重視,明確機械零部件加工精度的重要意義,積極對影響其加工精度的因素進行分析,以此來針對性解決。
關鍵詞:機械零部件;加工精度;影響因素;解決策略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機械加工行業(yè)在面對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挑戰(zhàn)。對于零件加工來說,人們對其精細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工精度不僅對機械產品的性能和使用壽命有決定性影響,也影響著該企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因此,本文詳細分析可能影響加工精度的各個因素,給出相關的解決方案,以供相關工作人員參考。從企業(yè)角度出發(fā),提高加工精度對該企業(yè)的穩(wěn)定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通過市場調研了解到,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機械加工方面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因此,必須對當前影響加工精度的因素進行深入探究,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整改手段,才能不斷減少誤差,有效提升產品的性能和壽命,使企業(yè)可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
1機械加工精度基本概念
機械加工精度,是指工件在機械加工后的實際幾何參數與零件圖紙所規(guī)定的理想值的相符合的程度??煞譃槌叽缇?、幾何形狀精度、相互位置精度。而它們之間不相符合的程度,則稱為機械加工誤差。加工精度包括三個方面:①尺寸精度,限制加工表面與其基準基準間尺寸誤差不超過一定的范圍;②幾何形狀精度,限制加工表面的宏觀幾何形狀誤差,如圓度、圓柱度、直線度和平面度等;③相互位置精度,限制加工表面與其基準間的相互位置誤差,如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軸度等。加工工藝誤差的大小程度直接反映了機械加工工藝精度的水平高低。誤差越大代表加工精度越低,因此生產設計工作中保證零件加工工藝精度,是為了確保零件加工工藝誤差在機械所要求的最大公差精度范圍內,從而可以實現各種零件的精密加工。機械加工精度因加工方式和所選工具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產生的誤差影響力大小也不同。如果加工精度不夠,零件的質量就會受到影響,就需要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通常設計者應根據部件的具體使用要求指定部件的加工精度,并采用適當的加工方法來控制誤差范圍。
2機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影響因素
2.1數控程序
當前采用數控技術對機械零件進行加工時,使用的數控機床需要依靠現代化程序進行控制。所以,數控程序本身精良程度也會對加工結果產生直接改變。在實際加工時,一般會依照零件加工要求對數控機床程序進行改編,但如果編程原點控制或者選擇不當,也會造成尺寸偏差,最終出現誤差的問題。
2.2受力變形
對金屬零件進行加工時,需要使用夾具對零件進行固定,之后使用相應的道具完成加工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夾緊力和刀具的切削力會導致零件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形。加工時,由于刀具與零件的接觸作用,也會產生一定的溫度應力,這種效應積累之后,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高溫變形。金屬零件的加工需要多個工序才能完成。通常情況下,在一道工序加工完成之后,會根據零件的加工需要,對機床位置、刀具以及夾具等進行調整,在調整過程中難免會造成原始誤差,從而影響金屬零件的加工精度。
2.3殘余應力的影響
機械加工時會產生一定殘余應力,主要指當零件外部荷載減小乃至消失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個反向應力。無論冷熱加工,都會導致這種現象的發(fā)生。而且殘余應力會破壞零件原本的受力平衡,影響狀態(tài)的穩(wěn)定性。隨著應力的加強,這種殘余的應力也會引發(fā)新的變形問題。
3機械零部件加工精度誤差的具體解決措施
3.1積極開展就地加工的加工策略
就地加工處理策略適用于需要二次加工的零部件,這些零部件在首次加工生產后,只能夠具備基礎的部件屬性,根本達不到預期的機械化標準,無法將其投入于機械生產和制造過程中。對此,相關加工人員需要對該零部件實行加工處理工作,進一步提高零部件的精確性,讓零部件能夠在二次加工中得到完善。而在進行二次加工處理時,最為有效的方法就是開展就地加工策略,通過就地加工策略,能夠有效減少零部件的影響因素可變量,從根本上杜絕環(huán)境因素對零部件精度處理的影響性,有效提高機械零部件的精度水平,減少熱變形因素對零部件精細加工的不利影響。
3.2注重控制原始誤差
零部件機械加工過程中的誤差是避免不了的,但是相關加工人員應該盡可能地對誤差進行調查和研究,不斷縮小誤差的范圍和數值,有效提高機械零部件加工的精度水平。對此,相關加工人員需要對零部件加工進行精度保護,最大程度消除誤差水平。例如,在進行細長軸加工處理過程中,很容易出現零部件加工振動變形的情況,難以控制加工誤差范圍。而相關加工人員進行研究,發(fā)現加工處理過程中,刀具是導致其變形的直接原因,需要對刀具的加工抗力進行針對性處理。因此,工作人員就積極落實精粗加工的交替模式,讓刀具和進給量的選擇更加合理,進一步減少在零部件切削過程中的變形誤差問題,有效提高零部件機械加工的精細度水平。
3.3加工誤差的補償
加工人員在開展零部件加工時,要承認加工誤差的普遍性。因此,加工人員面對零部件誤差情況時,可以采取逆向思維的解決辦法,通過制造人為誤差來抵消原有加工過程中存在的誤差現象,從而達到預期的精細化加工目的,以此來提高加工的精度水平。這樣的誤差處理方法,在能夠控制補償值的加工環(huán)境中,可以得到簡單、廣泛的應用,并且誤差處理效果顯著。但是,在實際加工處理過程中,誤差數值是經常變化的,對此,加工人員需要采取另外兩種方法來進行誤差補償,首先是進行偶件自動配模,就是在精度較高的零部件基礎之上制作其他部件,以此來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同時還能夠提高加工效率。其次,是開展在線檢測,利用檢測數據進行各個設備、部件的參數設置,以此來控制誤差范圍,制造出更具針對性的人為誤差。
3.4根據誤差尺寸進行分組
在機械零部件加工過程中,加工人員除了積極提高機械零部件加工精度,減少加工原始誤差意外,還可以根據機械零部件的毛坯件進行尺寸誤差分類。通過正確的誤差分類,能夠讓加工人員了解誤差情況,并把待加工的機械零部件的誤差不斷縮減,從而達到預期的縮小誤差的效果,進一步提高機械零部件的精密性水平。其次,加工人員在分組完成后,還應該根據每組誤差尺寸的平均水平選擇相應的夾具,并且還應該及時調整夾具的位置以及具體精度尺寸,從而提高整個加工環(huán)節(jié)的規(guī)范性和精確性水平,進一步縮小零部件加工的誤差情況。同時,也能夠進一步提高機械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對于我國機械制造加工行業(yè)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結語
綜上所述,機械制造過程中加工精度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對于不同的加工企業(yè),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分析影響精度的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預防,消除工藝流程對精度的影響,不斷改善我國零件加工的質量。希望通過文中論述,可以為類似研究提供借鑒,推動機械加工行業(yè)的穩(wěn)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向東,劉寧.機械加工工藝對零件加工精度的影響及控制的探討[J].數字通信世界,2020(10):263-264.
[2]李焱.機械加工工藝對零件加工精度的影響分析及控制[J].中國高新科技,2020(17):67-68.
[3]沈嘯峰.機械加工工藝對零件加工精度的影響及控制策略[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