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張一紅,黃艷玲,李守淼
食管胃結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EGJ) 是環(huán)太行山區(qū)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根治性手術切除是唯一可以治愈的治療方法[1]。局部進展期AEGJ患者根治術后需要輔助化療。但由于手術并發(fā)癥或營養(yǎng)、身體功能受損,大部分患者難以耐受全程化療[2]。身體功能狀況和營養(yǎng)狀況是AEGJ圍手術期的關鍵潛在可改變因素[3],因此,在術前提升患者的功能狀況和營養(yǎng)狀況十分重要。預康復(Prehabilitation)[4]的實施可于手術前增強患者身體素質使之能承受手術創(chuàng)傷,主要內容是術前強化運動和營養(yǎng)優(yōu)化,最先實踐于擇期骨科手術患者,隨后對食管癌、肺癌、結直腸等腫瘤手術患者實施預康復[5-7],均獲得良好效果。本研究對新輔助化療局部進展期AEGJ手術患者,于術前7~9周的化療期進行預康復,取得良好效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安陽市腫瘤醫(yī)院腹部腫瘤外科收治的局部進展期AEGJ患者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獲得安陽市腫瘤醫(yī)院科學倫理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AZLL0220180105003)。納入標準:①經(jīng)胃鏡證實腫瘤中心位于食管胃結合部以上1 cm至以下2 cm并累及食管胃結合部,病理檢查確診為腺癌,按照Siewert分型[8]為Ⅱ型,治療前臨床分期為cT3~4N0~3M0;②年齡40~75歲;③擬行新輔助化療+經(jīng)腹根治性手術,無絕對化療禁忌證及手術禁忌證;④給予SOX(奧沙利鉑+替吉奧) 3周方案新輔助化療2個周期(共7周);化療結束后2~4周手術治療;⑤簽署化療、手術同意書、研究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心功能不全、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等不能耐受預康復訓練的基礎疾病;②嚴重營養(yǎng)不良,且不能經(jīng)口進食;③合并其他惡性腫瘤;④肢體或認知障礙不能配合者。剔除標準:①新輔助化療2個周期后腫瘤進展、未行手術治療;②術中發(fā)現(xiàn)腹盆腔種植灶。按上述標準納入168例。按時間段將2018年至2019年3月入院的84例分為對照組,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入院的84例分為預康復組。兩組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表1 兩 組 一 般 資 料 比 較
1.2干預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SOX 3周方案新輔助化療:奧沙利鉑注射液130 mg/m2靜脈滴注2~3 h,第1天;替吉奧膠囊40~60 mg 口服,每天2次, 第1~14天。3周后重復,共2次。口服化療藥物結束后2~4周(即首次入院后9~11周)行標準食管胃結合部腺癌根治術。兩組入院即接受常規(guī)的術前教育,并進行步行、耐力、力量、關節(jié)活動度和姿勢等方面的健康水平和功能評估。對照組按常規(guī)行術前護理,包括術前戒煙戒酒,肺功能鍛煉,適當活動,進富于營養(yǎng)半流質飲食等。預康復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預康復干預,具體如下。
1.2.1組建預康復小組 成員共4人,其中主管護師1人,負責落實各項護理措施;副主任護師1人,為康復??谱o士,負責患者的康復指導與訓練;主管護師1人,為營養(yǎng)??谱o士,負責患者的營養(yǎng)指導;主任醫(yī)師1人,制定患者的治療方案。小組成員共同討論與制訂患者預康復計劃,分工協(xié)作,各司其職。
1.2.2術前預康復
1.2.2.1運動預康復 由小組成員參照美國運動醫(yī)學院指南[9]及相關文獻[10-11]制訂術前9~11周運動訓練計劃,具體項目包括有氧運動、阻力訓練、肺功能鍛煉;連續(xù)9~11周(至術前)。①有氧運動,為中等強度的連續(xù)訓練。按個人條件或愛好選擇快走、慢跑或騎自行車。實施前由康復??谱o士采用Borg 6-20量表[11]對患者進行活動耐量評估,并指導患者掌握Borg 6-20量表各級活動量及感受,每次活動量達Borg 6-20量表12~13分即可。囑患者每次運動前進行熱身運動3~5 min、運動結束后做放松運動3~5 min,以使身體適應,避免發(fā)生不良反應。每周3次,每次30 min左右。②阻力訓練,為中等強度的肌力鍛煉。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賽樂彈性阻力帶 (TheraBand?; Hygenic Corporation, Akron, OH, USA),以完成8個動作開始,上限為15個。力量訓練開始每個動作做一組,每組8~12次;后期增加至每個動作做2~3組,每組12~15次,先增加每次動作的個數(shù),后增加組數(shù)。運動強度控制在改良的Borg評分13~16分,即主觀勞累感受為有點用力或用力,如果感覺到運動可以輕松完成則適當增加運動強度,當自我感覺疲勞程度重或略嚴重的呼吸困難時可以降低運動強度;以后逐漸增加至15~18分[12]。每周1次,每次30 min左右。③肺功能鍛煉,包括有效咳嗽、吹氣球、呼吸訓練器應用3項。有效咳嗽:協(xié)助患者取坐位,身體稍前傾,深吸一口氣,利用腹肌力量不停歇立即進行短促有力地咳嗽,使痰液沖出。吹氣球:囑患者用力一口氣吹起一個小型氣球,之后繼續(xù)慢慢吹氣,持續(xù)5 s以上。呼吸訓練器應用:根據(jù)呼吸訓練器(西班牙Leventon三球儀)的統(tǒng)一說明書指導患者進行呼吸訓練,使吸入的氣流達到較高水平。上述訓練建議每天進行2~3次,每次10 min以上。發(fā)放日志本,指導患者記錄所有康復運動具體情形,以供檢查。同時康復??谱o士每周通過電話或面診進行隨訪,解決患者訓練過程中的問題或答疑,同時檢查運動日志,適時指導與糾錯。
1.2.2.2預康復營養(yǎng)支持 營養(yǎng)預康復干預包括改善疾病相關癥狀、優(yōu)化身體素質、平衡飲食三方面。改善疾病相關癥狀:大部分患者存在腹瀉、便秘等消化道癥狀,極大地妨礙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是造成營養(yǎng)不良的主要原因。遵醫(yī)囑給予藥物治療的同時指導其進食清淡、易消化、富于營養(yǎng)食物,少食多餐,控制或減輕腹瀉、便秘癥狀。優(yōu)化身體素質:對于體質量偏重或偏輕者,指導其調整食物的種類和每餐、每天進食量,盡量于術前將體質量調整至合理區(qū)間,確保能耐受手術。平衡飲食:適當增加蔬菜、水果及優(yōu)質蛋白的攝入,每日蛋白質攝入量1.2~1.5 g/kg為宜。對于營養(yǎng)不良患者,在上述干預的基礎上給予高蛋白口服營養(yǎng)補充劑(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ONSs;蛋白質含量最低為18 g/劑),2~3劑/d。如經(jīng)上述處理仍不能滿足機體蛋白質需求量,則給予靜脈營養(yǎng)[13]以改善預后。給患者發(fā)放日志記錄本,指導患者記錄每天進食情況,供營養(yǎng)??谱o士了解和調整飲食,以及專業(yè)營養(yǎng)師、醫(yī)生查閱參考等;同時營養(yǎng)??谱o士每周通過電話隨訪。
1.3評價方法 ①6分鐘步行距離(6 Minutes Wal-king Distance,6MWD)。于首次收治第2天、術前1 d及術后4周測試患者6MWD。②血清學營養(yǎng)指標。同上述時間點抽取標本檢測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值。③白蛋白輸入量。當血清白蛋白<35 g/L,遵醫(yī)囑補充人血白蛋白,記錄白蛋白輸入量。④統(tǒng)計兩組首次入院至手術日時間。⑤術后并發(fā)癥。主要包括術后出血、吻合口瘺、術后梗阻、術后狹窄、肺栓塞、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切口感染。于患者術后至出院前根據(jù)Clavien-Dindo法[14]評定。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行χ2檢驗、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兩組完成全程研究情況 對照組9例(1例吻合口瘺敗血癥死亡,8例并發(fā)癥或虛弱)未參加術后評估;預康復組4例(1例肺栓塞死亡,3例并發(fā)癥或虛弱)未參加術后評估。對照組75例、預康復組80例完成全程研究。
2.2兩組并發(fā)癥情況 對照組肺部感染16例,切口感染5例(其中1例切口裂開),吻合口瘺6例(1例發(fā)生敗血癥死亡),未發(fā)生腸梗阻;預康復組發(fā)生肺部感染7例,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瘺4例,腸梗阻1例,肺栓塞1例(死亡);除死亡病例外,經(jīng)對癥治療均痊愈。兩組比較,肺部感染發(fā)生率χ2=4.220,P=0.040;切口感染發(fā)生率χ2=0.117,P=0.732,吻合口瘺發(fā)生率χ2=0.425,P=0.514。
2.3兩組不同時間點6MWD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時間點6MWD比較
2.4兩組營養(yǎng)狀況比較 兩組術后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低白蛋白血癥,均給予白蛋白靜脈輸入,其中對照組輸入(79.32±10.65) g,預康復組輸入(59.43±10.18) g,兩組比較,t=11.695,P=0.000。兩組不同時間點白蛋白、前白蛋白值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不同時間點白蛋白、前白蛋白值比較
既往研究表明,局部進展期AEGJ患者能否接受圍手術期全程治療對于生存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能否完成全程治療又與良好的身體狀況密切相關[15];對局部進展期AEGJ患者行常規(guī)干預僅60% 左右可以耐受完整的輔助化療[16],身體素質差和營養(yǎng)不良對患者完成全程輔助化療有明顯的負面影響。而且手術創(chuàng)傷將帶來營養(yǎng)負氮平衡,營養(yǎng)需求會相應提高[17]。所以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優(yōu)化心肺功能[18],有助于患者順利度過圍手術期,為后續(xù)治療創(chuàng)造條件。而預康復的目的就是通過個體化評估,多學科協(xié)同針對性干預來達到上述目標。本研究結果顯示,實施預康復干預后,預康復組術前及術后2個時間點6MWD距離顯著遠于對照組(均P<0.01),與文獻報道[10]一致。而且預康復組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一方面是運動預康復可有效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增加多個器官功能儲備,利于減輕患者的手術創(chuàng)傷應激,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另一方面,術前合理的營養(yǎng)補充有利于機體功能的保持。表3示,實施預康復干預后,預康復組術前及術后2個時間點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均P<0.01);再看兩組變化趨勢,兩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于術前均有所提升;術后4周有所下降,但預康復組相對平穩(wěn)(其中前白蛋白尚維持在基線水平),而對照組下降尤其嚴重,說明對照組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尚未恢復,對后續(xù)化療有一定影響(術后化療后延)。這可能是許多患者難以完成術后后續(xù)治療的主要原因。
癌癥治療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19]也是患者的壓力源之一。本研究發(fā)現(xiàn),預康復組患者圍手術期靜脈輸入白蛋白量顯著少于對照組(P<0.01),節(jié)約了白蛋白的藥品支出費用,減輕了經(jīng)濟負擔。這與既往的研究結果[6]不一致(術前預康復7~9 d,預康復組術后白蛋白用量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減少),我們分析這可能與預康復時間長短有關。由此可見,AEGJ患者較長時間的預康復可以減輕機體功能障礙、改善營養(yǎng)狀況、增加治療依從性,其在癌癥治療過程中可能具有價值。所以有必要將身體功能狀況和營養(yǎng)狀況作為圍手術期治療的核心目標之一。
本研究利用患者術前2個周期的新輔助化療時間,指導患者開展預康復,同時借助患者第2個周期返院治療時對康復過程進行全面檢查,揚對糾錯,既有利于預康復措施的落實,也有利于化療方案的有效落實,兩者互利,患者看得見明顯效果,又未額外增加時間,所以依從性較高(無主觀原因脫落病例)。預康復組術后4周身體狀況恢復較好,為術后的綜合治療創(chuàng)造了條件。本次研究僅選擇了進展期Siewent II型AEGJ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他類型的AEGJ患者是否也能從預康復中獲益,我們將在后繼研究中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