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鉑涵
【摘要】隨著電視傳播業(yè)的發(fā)展,國內各級電視臺越來越多地以多機位拍攝的方式來錄制或直播各類大型活動,如大型電視晚會、體育競賽等。本文謹就攝像師在拍攝大型活動時相互間的配合問題進行一些分析探討,與各位同行交流。
【關鍵詞】多機拍攝;大型活動;攝像師;創(chuàng)作人員;合作配合
中圖分類號:J9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9.086
1. 背景
大型活動的錄制,就是把大型活動的內容拍攝成畫面與聲音都很完整、很流暢的電視節(jié)目。大型活動一般由于參與的人數(shù)多,活動場面宏大,社會公開性強,所以自始至終都是十分連貫的,錄制拍攝必須隨著活動的演進而循序進行,錄制過程不能按導演分鏡頭劇本逐個鏡頭拍攝,更不可以為了拍攝某個鏡頭讓活動或表演暫停,因此錄制大型活動只能采用多機拍攝的方式,按照事先策劃編寫好了的腳本次序,取景拍攝、切像(剪接)以及錄像傳送都同步進行。這就要求各項活動內容和錄制工作,如演員的表演、觀眾的反映、場景的轉換、畫面的攝取、導播切像(剪接)乃至完整節(jié)目的傳送、收錄等等,都要在導演的統(tǒng)一指揮下,互相配合,有機銜接,才能使錄制過程有條不紊,一氣呵成。
2. 技術分析
電視是一門聲畫藝術,主要由聲音、畫面兩大元素結合而成的,攝像錄制電視節(jié)目的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錄制大型活動的過程中,攝像師能否完整地把活動的過程攝取拍錄下來、拍攝鏡頭畫面的好壞,往往決定著整個錄制工作的成敗優(yōu)劣?;顒又性S多重要的、關鍵的場景:如文藝演出時演員的表情、精彩動作,觀眾的反應、重大社會活動時重要人物出現(xiàn)等等;這些關鍵的的場面,往往稍縱即逝,如果攝像師抓拍不到或提供的鏡頭不及時,就會給整個大型活動的節(jié)目留下難以彌補的遺憾。因此在錄制大型活動時,一般采用多機位拍攝的方式,這就要求各個攝像師間相互配合,互相照應。
2.1 多機位拍攝時機位的擺放:
主機位的擺放:主機位的擺放一般沿采用傳統(tǒng)文藝晚會的三機位法,現(xiàn)場機位如圖1所示:
主攝像機:負責舞臺主攝像的分別是舞臺左右兩邊的攝像機,主要任務是拍攝舞臺的近景、中景、中近景。
全景攝像機:主要拍攝舞臺全景。
搖臂的設置:如圖2,攝像搖臂一般多用來拍攝大場景鏡頭,將攝像搖臂升到一定高度,就可以對拍攝主體進行俯拍,輕松拍攝大范圍的全景鏡頭。同時,結合攝像搖臂的升降搖移可以拍出許多精彩的鏡頭畫面。因此,大型晚會的拍攝現(xiàn)場總少不了搖臂。
圖1:主機位的擺放
圖2:搖臂的設置
軌道攝像機的設置:為了多角度展示舞美效果,大型活動都會使采用軌道車進行拍攝,軌道車所載的攝像機一般設置在舞臺前約1.5米的位置。
2.2 多機位拍攝時攝像師配合的表現(xiàn)及解決方式
由以上機位設置看出多機位拍攝很考驗攝像師之間的配合,攝像師之間配合得好,導播在指揮調度和切像時就會感覺很輕松,隨時可以切換到需要的鏡頭,并且鏡頭間銜接流暢。反之,則是導播拿不到想要的圖像,出現(xiàn)每個機位送到導播臺的圖像看起來都不錯,但鏡頭間卻接不上,不能用的情況。攝像師間的配合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2.2.1 在取景拍攝時,攝像師在拍攝區(qū)域空間上的分工與配合
所謂拍攝區(qū)域空間就是指在多機位攝錄大型活動的時候,每一機位攝像機都有自己的最佳拍攝區(qū)域空間。
右側機位負責拍舞臺左邊區(qū)域的人物、景物的中近景,左側機位負責拍舞臺右邊區(qū)域的人物、景物的中近景,中間的機位負責攝取舞臺的大全景。
要解決拍攝空間的分工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由于各攝像機位置基本不變,各機位的拍攝區(qū)域空間的分工大體上也是固定的。
人物在舞臺上表演時,進入自己負責的區(qū)域表演,攝像師就必須集中注意力把穩(wěn)機器,要好畫面,保證導播隨時切用的畫面都是合乎規(guī)范的。
當演員表演離開自己負責的區(qū)域空間,攝像師切勿去搶拍其他區(qū)域的畫面,為了避免出現(xiàn)演員回到自己負責的區(qū)域空間表演時,來不及給出合格的鏡頭,造成混亂的情況,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準備好下一個要拍的畫面。
攝像師應該恪守分工,除了有導播的特殊交代,每一位攝像師都應該嚴格按原有的區(qū)位分工來實施取景拍攝,切忌自顧自的搶拍、亂拍,那樣會造成顧此失彼,失去對自己負責的區(qū)域空間的最佳拍攝時機,或者因來不及取景而漏拍。
2.2.2 在拍攝運動鏡頭時,攝像師在時間上的分工與配合
電視是一種時間的藝術,無論是節(jié)目表演還是講話、游戲,各種活動都是按時間順序,從一個區(qū)間到另一個區(qū)間逐一進行的,因此多機位拍攝中攝像師就有一個時間上的分工與配合的問題,特別是在拍攝運動鏡頭、導播在切換運動鏡頭的時候。
前后時間銜接的運動鏡頭配合問題:運動鏡頭一般是指以推、拉、搖、移、升、降、跟等方法拍攝的鏡頭。完整的運動鏡頭都有起幅落幅,要確保鏡頭連接平穩(wěn)、流暢,多數(shù)是上一個鏡頭落幅接下一個鏡頭的起幅。這時候如果兩個機位的攝像師拍攝時間配合不好,前一個鏡頭尚未落幅,后一個鏡頭就離開起幅動起來了;或者后一個鏡頭久久不動,前一個鏡頭的落幅老不切走,這樣切換畫面就不會流暢。如果導播硬切,鏡頭連接也會給人突兀、跳動、不穩(wěn)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