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呈祥
摘 ?要:目的 ?評價血常規(guī)檢驗在鑒別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中的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8年3月~2021年3月期間巨野縣中醫(yī)醫(yī)院接診的110例貧血患者,其中觀察組55例缺鐵性貧血患者,對照組55例地中海貧血患者,以上參與研究的對象均接受血常規(guī)檢驗,對比兩組貧血患者的紅細胞計數(shù)(red blood cell count,RBC)、紅細胞平均體積(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血紅蛋白(hemoglobin,Hb)、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紅細胞計數(shù)/紅細胞平均體積(RBC/MCV)、紅細胞比容(hematocrit,HCT)、紅細胞分布寬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結(jié)果 ?對照組的RBC、MCV、MCH大于觀察組,對照組的Hb小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RBC/MCV、HCT大于觀察組,對照組的RDW和MCHC均小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血常規(guī)檢驗在貧血篩查中效果突出,通過RBC、MCV、Hb、MCH、RBC/MCV、HCT、RDW和MCHC等均可以作為鑒別診斷(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的重要依據(jù)。
關(guān)鍵詞:血常規(guī);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診斷
中圖分類號:R44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2-0023-02
貧血缺乏特異性,是機體血液單位容積中紅細胞或血紅蛋白逐漸減低引起的癥狀,主要因血液生化不足、失血、后天虧虛等因素造成,若機體紅細胞或血紅蛋白較低時,會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2]。貧血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疲勞、全身乏力和頭暈等癥狀。貧血的種類較多,常見的種類為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是因鐵元素缺乏導致,地中海性貧血是遺傳性溶血病。兩種貧血臨床癥狀差異不明顯,容易出現(xiàn)誤診[3]。通過血常規(guī)檢驗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并且第一時間干預治療貧血,且在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效果突出。為評估在貧血患者的臨床診斷中血常規(guī)檢驗的效果,此次研究選擇巨野縣中醫(yī)醫(yī)院110例貧血患者展開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巨野縣中醫(yī)醫(yī)院在2018年3月~2021年3月接診的110例貧血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55例缺鐵性貧血患者,對照組55例地中海貧血患者。觀察組,年齡為19~65歲,平均年齡為(42.17±5.33)歲;女性26例,男性29例。對照組,年齡為18~64歲,平均年齡為(42.45±5.61)歲;女性24例,男性3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3 ?方法
兩組血常規(guī)檢驗者空腹清晨受檢,檢驗前6 h禁水禁食,采集空腹靜脈血3 mL,先為檢測者扎緊止血帶,指導檢測者將拳頭握緊,常規(guī)消毒皮膚,針頭與皮膚呈15 °~30 °夾角進針,回血后將針頭放平,固定并且抽血。止血帶放松后,使用干棉簽按壓穿刺點,將針頭拔出,指導檢測者前臂屈曲并且按壓止血。將血液樣本裝入試管中,檢驗前加入抗凝劑,根據(jù)臨床要求進行具體操作。在短時間內(nèi)送檢,使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生產(chǎn)企業(yè):日本希森美康公司,型號:SysmexXN550)和配套試劑進行檢查。
1.4 ?觀察指標
計算觀察組和對照組的血常規(guī)指標水平差異性,包含紅細胞計數(shù)(RBC)、紅細胞平均體積(MCV)、血紅蛋白(Hb)、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
計算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紅細胞計數(shù)/紅細胞平均體積(RBC/MCV)、紅細胞比容(HCT)、紅細胞分布寬度(RDW)、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
缺鐵性貧血:存在明確的缺鐵病因與臨床表現(xiàn)(如乏力、頭暈眼花、面色蒼白、心率增快等);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MCH和MCHC降低;血清鐵蛋白降低,血清鐵降低,轉(zhuǎn)鐵蛋白飽和度降低,骨髓細胞內(nèi)鐵,細胞外鐵為陰性。具體實驗室指標判定標準,RDW>14.5%+MCH<26 pg+MCH<29 pg+ MCHC<300 g/L+鐵蛋白<10 μg/L。
地中海貧血:外周血Hb小于60 g/L,MCV、MCH、MCHC降低。具體實驗室指標判定標準,紅細胞分布寬度小于14.5%+ MCH<28 pg+ MCV<79 fL+MCHC<300 g/L。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3.0對數(shù)據(jù)資料予以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或組內(nèi)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統(tǒng)計兩組貧血患者的RBC、MCV、Hb、MCH
對照組的RBC、MCV、MCH大于觀察組,對照組的Hb小于觀察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統(tǒng)計兩組貧血患者的RBC/MCV、HCT、RDW和MCHC
對照組的RBC/MCV、HCT大于觀察組,對照組的RDW和MCHC均小于觀察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貧血的患病率不斷升高,貧血的是人體外周血中的血紅細胞降低,疾病是血液科高發(fā)病。貧血的種類多樣,早期及時診斷對于改善患者預后非常重要[4]。地中海貧血是常見的單基因遺傳病,在我國南方的患病率較高。缺鐵性貧血呈現(xiàn)漸進性發(fā)展,患者往往會并發(fā)癥諸多的慢性病癥。兩種疾病的鑒別診斷對于擬定治療方案至關(guān)重要。
通過血常規(guī)檢驗,可以作為貧血篩查的重要方法。此外,血常規(guī)檢驗在貧血鑒別診斷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中具有重要價值,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貧血問題并且開展針對性治療,有利于保障貧血患者預后,改善不良結(jié)局[5]。據(jù)本次結(jié)果顯示,在貧血患者的鑒別診斷中,地中海貧血患者的RBC(99.65±8.79)×1012/L、MCV(5.32±0.21)fl、MCH(24.66±2.11)pg大于缺鐵性貧血患者(82.63±9.64)×1012/L、(3.11±0.23)fl、(19.42±2.31)pg,地中海貧血患者的Hb(68.63±6.13)g/L小于缺鐵性貧血患者(76.56±5.36)g/L,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血常規(guī)檢驗下,缺鐵性貧血患者與地中海性貧血患者的RBC、Hb、MCH和MCV具有明顯差異性,臨床診斷中可以根據(jù)患者的RBC以及Hb來對患者的貧血類型進行診斷。本次結(jié)果顯示,在貧血鑒別診斷中,地中海貧血患者的RBC/MCV(7.72±1.63)、HCT(17.32±2.56)%大于缺鐵性貧血患者(3.41±1.65)、(22.61±2.36)%,地中海貧血患者的RDW(38.63±2.32)%和MCHC(319.52±4.12)%均小于缺鐵性貧血患者(33.48±2.63)%、(325.44±6.3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臨床診斷中可以根據(jù)患者的RBC/MCV、RDW來對患者的貧血類型進行診斷。RDW能夠反映紅細胞的大小,RDW聯(lián)合MCV指標可以對貧血患者進行早期診斷,尤其是在鑒別缺鐵性貧血中具有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血常規(guī)檢驗在貧血患者臨床篩查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過檢測RBC、MCV、Hb、MCH、RBC/MCV、HCT、RDW和MCHC指標進行鑒別診斷(地中海貧血、缺鐵性貧血),以此對患者展開針對性治療,值得在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趙曉寧,胡玉芳.血常規(guī)、鐵代謝檢查在不同類型妊娠期貧血孕產(chǎn)婦鑒別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20,17(1):53-56.
[2]孫中華.血常規(guī)檢測對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鑒別診斷中臨床效果評價[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20,9(2):225-226.
[3]熊輝,孫彥,袁博.血紅蛋白電泳、紅細胞滲透脆性和血常規(guī)檢測在診斷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臨床價值[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9,16(8):1089-1091,1096.
[4]胡俊禮.血常規(guī)紅細胞參數(shù)檢驗在地中海貧血和缺鐵性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5):810-811.
[5]賀志軍,周遠青,馮影豪,等.廣東順德地區(qū)孕產(chǎn)婦人群地中海貧血基因診斷及血液學特征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9,35(13):2171-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