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弋 謝明昊
張厚
近年來,隨著信息科學技術在我國的迅猛發(fā)展,互聯網+的應用開始成為高等教育的一大趨勢。此外,隨著教學實踐的不斷深入,人們發(fā)現利用先進技術來推動高校課程教學的建設、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更有助于實現價值塑造、能力培養(yǎng)和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
于是,在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急速發(fā)展的背景下,作為大學教授及博士生導師的張厚發(fā)現了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后文中以“慕課”出現)這片藍海,他帶領團隊研究并利用新的信息技術手段,將先進的理念和方法融入課程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012年,美國一眾頂尖學府陸續(xù)設立網絡學習平臺edX,為更多學生提供了系統(tǒng)學習的可能。之后,清華大學發(fā)布全球首個中文版慕課平臺“學堂在線”,正式打開了慕課席卷中國的大門,慕課在中國的發(fā)展規(guī)模呈幾何倍數地飛速增長。
這股新時代教育之風,吹進了中國的每一所高等教育學府,當然,也包括張厚及其團隊所在的空軍工程大學?!爱敗秸n’這一新鮮詞語首次走入我視野時,對我所產生的震撼是極大的,我意識到這是一種特別好的方式,能將最新的科技成果與教學相融合,特別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钡牵涍^研究和觀察,他發(fā)現,當時在國內,關于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領域的慕課還有所欠缺,于是,“微波技術與天線”的課程方案應運而生。
從事電子科學與技術領域的教學科研工作近40年,張厚出版專著教材9部,獲國家發(fā)明專利6項,發(fā)表學術論文200余篇。作為該領域的專家,他特別強調了開設該門課程的重要性——微波技術與天線是高等院校電子信息類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無線電通信、廣播、電視、雷達、導航、遙感、射電天文等系統(tǒng)都與微波技術與天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相關概念和知識是每一位電子信息、通信、微波技術等相關專業(yè)的學子必須要明確和掌握的,但是當時卻沒有這樣一門線上課程。
為彌補國內沒有相關課程這一遺憾,張厚及其團隊決心要將新時代的新科技與教學工作相融合,讓科技真正為教學服務?!耙氚堰@個好東西引入我們的課堂之中,必須自己進行制作”。要把所有教學內容凝練成幾十個知識點,對于每一個知識點要用簡練的文字和畫面,在10分鐘左右的時間講述清楚,這就要求授課者對教學內容進行極度深化和精準提煉,對授課方法進行最大的優(yōu)化。這對于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張厚,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張厚帶領其團隊第一時間積極投身慕課的制作之中。為使課程內容更貼近學生需求,他在錄制過程中堅持自己動手編寫腳本、設計教案和動畫,并精心策劃老師的每一個動作和每一句話,認真審查視頻中的每一幀畫面,對于不滿意的段落反復錄制,力求最好的呈現效果。
寶劍鋒從磨礪出,最終經過課程團隊的不懈努力,“微波技術與天線”慕課得以圓滿完成,并于2018年6月在“學堂在線”上線運行,這是該課程在國內的第一門上線課程。課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增加了課程的趣味性和生動性,把電磁超材料,特別是我國居領先地位的高功率微波技術等前沿知識引入課程內容,既同步國際進展,又彰顯中國貢獻,把課程思政內化在教學之中,受到學生的廣泛好評和歡迎。2020年10月,該在線課程榮登學習強國APP軍事慕課專欄首頁,視頻累計播放量已突破50萬。
團隊合影
一個偶然的機會,張厚經過一個中醫(yī)診所,門匾上“望聞問切”四個大字引起了他的注意,激發(fā)了他的靈感?!斑@不正是教學中的觀察、分析、總結的過程嗎?如果引入教學中一定會有很好的效果”。于是,便有了“診斷式教學法”。
在該教學法中,老師把課堂假設為“診所”,學生面對的是一個個不同的“病人”帶來的不同“病例”。老師要精心設計“病人”的“病情”,通過病情引出教學內容。學生針對出現的病情,采取“望、聞、問、切”手段,加以分析、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若學生觀點不一致,可組織大家展開討論。若學生分析判斷有錯誤,老師可采取故意提問的方式,使學生意識到問題出在哪里,自覺加以修正,必要時,也可向學生直接闡述某些概念和基本原則。
上述“望、聞、問、切”分析的過程一定給出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這些問題都通向最終的解決方案。由于問題的復雜性,最終的解決方案并不一定是唯一的,而這恰好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絕佳時機。老師在這個過程中應創(chuàng)設適當的情景,提供必要的素材,“呼之欲出”的結果最好由學生“發(fā)自肺腑”地自己做出。
除了診斷式教學法,針對課程特點和不同內容,張厚還提出了辯論式教學法和需求牽引式教學法。對此,他坦言是為了回應疾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更高層次教學要求及目標。3種方法相輔相成,各有特色。
辯論式教學法,是一種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分成正反雙方對某個辯題進行辯論的教學方式,其本質上是圍繞一個主題而展開的思辨能力的競賽、語言表達能力的競賽,更是綜合能力的競賽。
需求牽引式教學法,即以需求為牽引,基于已有的先驗知識,引出教學內容。與一般的“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不同,需求牽引首先提出實際應用中的需求,然后再進入理論學習,這樣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所學理論不知如何應用的不足。
迄今,3種方法在“微波技術與天線”課程中均得到了充分的實踐,由此撰寫的5篇教學法論文已在中文核心期刊發(fā)表。
作為空軍工程大學教授及博士生導師,桃李滿天下的張厚為國家培養(yǎng)出了大批的科技人才。談及自己的教學經驗,他總是不吝分享:“我覺得要上好一堂課,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都十分關鍵,都不能掉以輕心。我的做法是:課前備課要做到胸有成竹,對如何引入、如何講解、如何歸納總結等每一個步驟都準備充分;課中講解要做到聲情并茂,這樣經常會臨時出現一些靈感,自然也可以加入一些即興發(fā)揮,這樣一來,無疑增強了教學的效果;課后復盤要做到悉心整飭,把課前準備和課堂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進行小結,特別是課堂中即興發(fā)揮的部分,哪些是成功的,哪些尚存不足,不足之處又將如何改進。這樣每次的授課效果才能更上一層樓,即便是相同的內容,每次也會有不同的體驗,對于自身又是一種提高?!?/p>
“微波技術與天線”課程的背后凝聚了張厚及其團隊的努力和付出,因此,課程在社會意義上的成功,大家有目共睹,也屬情理之中。除空軍工程大學以外,清華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國內多所院校都把該慕課引入他們同名課程作為輔助教學?!拔⒉夹g與天線”獲評國家級首批線上一流本科課程、陜西省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課程負責人張厚獲得了由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頒發(fā)的“智慧教育之星”以及空軍工程大學“課改先鋒”,課程建設成果獲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課程團隊被評為學院先進教學團隊。
被問及獲獎的感受,張厚只是淡然道:“被給予榮譽當然是件高興的事,但獎勵只是對過去工作的肯定,不能代表未來。我心中永遠只有一個想法:繼續(xù)踏踏實實、認認真真把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