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陽陽
(信陽農(nóng)林學院食品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紫薯作為甘薯的一個特殊品種類型,兼有食用和藥用作物的特點[1]。小米是中國傳統(tǒng)的谷物,營養(yǎng)價值很高,其含有的膳食纖維具有許多保健功能[2]。山藥是我國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之一,具有較好的減肥及健美功效、具有調(diào)節(jié)血糖、益氣養(yǎng)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等作用[3]。米糕是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制而成,其口感軟糯,食用方便,老幼皆宜,因此深受大眾的喜愛[4]。如今市面上銷售的米糕種類繁多,例如紫薯米糕、山藥米糕、水果米糕[5],一般都是以糯米為基礎,添加多種不同食用功效的食材而成的復合米糕產(chǎn)品,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6]。因此,本文重點研究添加紫薯和山藥對米糕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的影響,以期開發(fā)出一款適合大眾食用的紫薯山藥米糕。
信陽本地的紫薯、山藥、糯米、小米(購買于信陽農(nóng)林學院西亞和美超市);無水乙醇(98%)、葡萄糖、氫氧化鈉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質(zhì)構儀(TMS-PRO,北京盈盛恒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1.2.1 工藝流程
進行紫薯山藥米糕制作時,有以下幾個操作要點。①糯米、小米預處理。選取優(yōu)良的糯米小米洗凈,浸泡2 h后,讓糯米、小米吸收水分變軟,便于打碎[7]。②混合打漿[8]。將泡好的糯米、小米和切好的紫薯丁、山藥丁混合倒入破壁機中,時間設置3 min,然后打開破壁機,直至達成糊狀為止。③切條[9]。將蒸制好的米糕,從模具中倒出,反扣在盤中,用刀蘸水后切條,以防由于米糕黏性大,切的時候破壞米糕形狀[10],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紫薯山藥米糕工藝流程圖
1.2.2 單因素的實驗設計
本實驗主要研究紫薯的添加量、山藥的添加量、白砂糖的添加量以及蒸煮時間對米糕的品質(zhì)影響。固定糯米添加量150 g,小米添加量40 g,淀粉添加量30 g,分析蒸煮時間(20 min、25 min、30 min、35 min和40 min)、紫薯的添加量(130 g、140 g、150 g、160 g和170 g)、山藥的添加量(30 g、40 g、50 g、60 g和70 g)與白砂糖的添加量(0 g、5 g、10 g、15 g和20 g)對紫薯山藥米糕的感官品質(zhì)及膠黏性的影響。
1.2.3 正交實驗的設計
以單因素實驗結果為基礎進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實驗,以感官評分作為評定標準,確定紫薯山藥米糕的最優(yōu)配方。正交因素水平表見表1。
表1 正交因素水平表
1.2.4 感官評價與指標測定
紫薯山藥米糕參考《糕點通則》(GB/T 20977—2007)感官評分標準[11],針對紫薯山藥米糕的產(chǎn)品特性作了部分修改,制定適用于紫薯山藥米糕的評分標準,邀請10位具有食品專業(yè)人員分別對其逐項打分,取其平均分為紫薯山藥米糕的感官評分結果[12-13]。菌落總數(shù)測定參照GB 4789.2—2016[14]??偺堑臏y定參照GB/T 23780—2009中4.5.2總糖的檢測[15]。蛋白質(zhì)的測定參照GB/T 5009.5—2016中凱氏定氮法[16]。水分的測定參照國標GB/T 5009.3—2010中的直接干燥法[17]。脂肪的測定參照國標GB/T 5009.6—2016中索氏抽提法[18]。
根據(jù)表2可知,當紫薯添加量小于140 g時,由于紫薯中含有大量淀粉,紫薯添加量較少時,米糕淀粉含量低,膠黏性也過低;當紫薯添加量大于140 g時,隨著紫薯的增加,淀粉含量較高,膠黏性也隨之升高;當紫薯添加量為140 g時,米糕口感適宜、結構均勻、外感完整,顏色適中,測定的膠黏性為9.26 N,感官評分為88分,綜合確定紫薯的最佳添加量為140 g。
表2 紫薯添加量對紫薯山藥米糕感官品質(zhì)的影響表
從表3可以看出,當山藥添加量低于50 g時,此時米糕由于山藥添加量太少,山藥的風味較差,米糕糯性不夠;當山藥添加量高于50 g時,此時米糕感官評分開始下降,米糕山藥味道過于濃郁,膠黏性也逐漸增大,導致米糕吃起來黏牙,口感不好;山藥添加量為50 g時,糯性適中、顏色美觀、成型完整,山藥味道得以充分體現(xiàn),此時膠黏性為10.34 N。綜合確定山藥的最佳添加量為50 g。
表3 山藥添加量對紫薯山藥米糕感官品質(zhì)的影響表
由表4可知,白砂糖添加量低于10 g時,米糕內(nèi)部組織一般,口感較差,甜度不足,膠黏性較低;白砂糖添加量高于10 g時,感官評分呈下降趨勢,此時米糕,甜度過高,由于白砂糖本身就具有增加黏性的作用,尤其是在預熱化開之后,這使得膠黏性逐漸升高,導致黏性過大,口感下降;當白砂糖添加量為10 g時,米糕甜度、糯性適中,內(nèi)部組織比較細膩、均勻,口感好,膠黏性為9.57 N。結合感觀分析,確定白砂糖的最佳添加量為10 g。
表4 白砂糖添加量對紫薯山藥米糕感官品質(zhì)的影響表
由表5可知,蒸煮時間低于30 min時,米糕糯性不足,有小米的顆粒感,外觀不夠完整;蒸煮時間高于30 min時,米糕感官評分逐漸下降,此時的米糕顏色過深,糯性過高,過于黏牙;蒸煮時間為30 min時米糕評分最佳,此時膠黏性為9.49 N,米糕成型完整,口感軟糯香甜,無小米的顆粒感,內(nèi)部組織細密,色澤適中。綜合確定蒸煮時間最佳為30 min。
表5 蒸煮時間對紫薯山藥米糕感官品質(zhì)的影響表
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以糯米150 g、小米40 g、淀粉30 g為基本添加量,選擇紫薯添加量,山藥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和蒸煮時間4個單因素,以感官評分為指標,采用正交實驗來優(yōu)化紫薯山藥米糕的最優(yōu)工藝,實驗的結果見表6。
表6 紫薯山藥米糕正交實驗結果表
從正交實驗可得,由極差值可以看出對紫薯山藥米糕造成影響的4個因素從大到小分別為B>C>D>A,即最大的影響因素為山藥添加量,依次為白砂糖添加量、蒸煮時間、紫薯添加量。最終確定最佳組合為A1B2C2D2,與單因素試驗結果相符,在實驗設計中,無需驗證,由此確定最佳工藝為紫薯添加量140 g、山藥添加量50 g、白砂糖添加量10 g,蒸煮時間30 min。此條件下制備的紫薯山藥米糕感官評分為85.6分,膠黏性為9.24 N,外觀完整、表面細膩光滑、有光澤、糯性適中、質(zhì)地柔軟、口感細膩,具有很好的感官品質(zhì)。
對紫薯的添加量、山藥的添加量、白砂糖的添加量以及蒸煮時間對紫薯山藥米糕的品質(zhì)影響進行研究,在單因素實驗的基礎上,通過正交實驗對紫薯山藥米糕的加工工藝進行優(yōu)化,以150 g糯米、40 g小米、30 g淀粉為基準,最終確定紫薯山藥米糕的最佳工藝是紫薯添加量140 g、山藥添加量50 g、白砂糖添加糖10 g、蒸煮時間30 min。此條件下制作的紫薯山藥米糕外觀齊整,底面平整,呈現(xiàn)為紫色,表面有光澤,糯性適中,切面均勻細膩,口感香甜,適宜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