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霞,王保健,趙 偉,趙 坡
隨著精準診斷和治療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從中獲益,延長了生命,但是肺癌仍位于腫瘤死亡的第一位[1]。因此,肺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關鍵。既往研究顯示檢測血漿游離DNA(cfDNA)中 的SHOX2(short stature homeobox 2,SHOX2)和PTGER4(prostaglandin E receptor 4 gene,PTGER4)基因甲基化有助于CT肺結節(jié)性質的提示,在惡性肺結節(jié)中甲基化陽性率高達90%[2]。本研究分析肺癌與非肺癌中兩基因甲基化情況,以及甲基化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探討其在肺癌早期篩查的意義。
1.1 對象 選取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八八醫(yī)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檢測者共176例,男性121例,女性55例,年齡28~93歲,平均年齡58歲。肺癌組93例,其中鱗癌34例,腺癌41例,小細胞癌17例,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1例;TNM分期,Ⅰ期21例,Ⅱ期14例,Ⅲ期25例,Ⅳ期33例。對照組中非惡性肺部疾病有73例,包括肺炎或支氣管炎患者67例,肺結核2例,間質性肺炎4例,健康體檢者10例。所有患者均在自愿的前提下,簽訂知情同意書。本研究遵從修訂版的赫爾辛基宣言,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認可。
納入標準:肺癌組均經病理組織學確診為肺癌,按WHO2015版組織學分類,按國際抗癌聯(lián)盟(UICC)第8版肺癌分期標準進行分期,所有患者采樣前均未接受抗腫瘤治療,也未患有其他腫瘤。
1.2 方法 晨起空腹采集10 ml靜脈血于streck管(上海菱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內,以離心半徑8.5 cm、1 500 r/min離心10 min,移取血漿于2.0 ml EP管中,再以離心半徑8.5 cm、16 000 r/min,低溫(2~8℃)離心10 min,抽取上清于新的2.0 ml EP管中。應用商業(yè)化磁珠法大體積游離核酸提取試劑盒[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DP710)]提取血漿cfDNA,用Qubit 4.0超微量分光光度計(Thermo)檢測DNA濃度,用重亞硫酸鹽轉化試劑盒[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DP215)]對DNA進行亞硫酸鹽修飾,采用ABI7500實時熒光定量PCR儀擴增(Thermo),實驗設計和原理參考文獻[3]。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制備,PCR反應條件為94℃、20 min,50個循環(huán)(94℃、15 s,64℃、5 s,60℃、30 s),25℃、1 min。每個樣本重復3次(表1)。
表1 SHOX2、PTGER4和GAPDH引物序列
1.3 結果判讀 靶基因SHOX2和PTGER4通道顯示的數(shù)據(jù)是與內對照GAPDH相比較得出的相對數(shù)值,有S型擴增曲線且Ct值≤50,根據(jù)設定的閾值,將6個有效的Ct值輸入專用的判讀軟件進行分析,得出SHOX2和PTGER4基因甲基化情況。該樣本的最終判讀是根據(jù)軟件計算得出,6個單獨的Ct結果均不能代表樣本最終的結果。陽性表示檢測到SHOX2和/或PTGER4基因發(fā)生甲基化,陰性表示沒有檢測出SHOX2和PTGER4基因甲基化。
1.4 病理檢查 所有送檢至病理科的組織學標本,均經100 ml/L中性甲醛固定6~24 h后,取材、脫水、石蠟包埋、切片、常規(guī)HE染色后,光學顯微鏡下進行HE診斷,如有需要再進行免疫組化染色協(xié)助診斷。在澳大利亞Leica Bond-Max自動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儀上用En VisionTM方法染色,所有一抗均為上海杰浩即用型試劑,包括CK5/6、P63、CK7、TTF-1、NapsinA、CD56、CgA、Syn、Ki-67,修復方法參考試劑說明書,其余試劑均為英國Leica公司。陽性細胞為胞膜或胞核含棕黃色顆粒者。肺鱗狀細胞癌時CK5/6、P63陽性,陽性部位分別位于細胞膜和細胞核。肺腺癌時CK7、TTF-1、NapsinA陽性,分別位于細胞膜、核和膜。肺小細胞癌時CD56細胞膜強陽性、CgA、Syn陽性或陰性。肺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時鱗、腺的標記為陰性,但是CD56陽性。Ki-67細胞核陽性,提示腫瘤的增殖活性,小細胞癌常大于90%。超過80%的腫瘤細胞著色即認為是陽性。用已知陽性片作陽性對照,PBS代替一抗作陰性對照。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采用卡方檢驗比較肺癌組和對照組甲基化;肺癌組甲基化與患者臨床特征關系;肺炎/支氣管炎組甲基化與患者臨床特征的關系。運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肺炎/支氣管炎組中肺纖維化或胸膜增厚與甲基化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所有標本血漿cfDNA的SHOX2和PTGER4基因甲基化情況 176例樣本檢測結果繪制ROC曲線,AUC面積為0.788,檢測肺癌的靈敏性和特異性分別是74%和85.1%。肺癌組甲基化陽性率為83.9%(78/93),明顯高于對照組28.9%(24/8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中肺炎/支氣管炎陽性率32.9%(22/67)、肺結核0、間質性肺炎50%(2/4)和健康體檢者0。肺癌組和對照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9.628,P<0.05,表2)。
表2 兩組標本甲基化[例(%)]
2.2 肺癌組基因甲基化與臨床病理特征關系 肺癌組血漿SHOX2和PTGER4基因甲基化與患者的性別、年齡、吸煙史無關(P>0.05)。與病理類型有關,不同病理類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鱗狀細胞癌、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陽性率100%(34/34),小細胞癌82.4%(14/17),腺癌70.7%(29/41),不同TNM分期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早期肺癌(Ⅰ和Ⅱ期)甲基化陽性率為68.6%(24/35),Ⅳ期為93.9%(31/33),分期越高陽性率越高(表3)。
表3 93例肺癌患者甲基化與臨床特征的關系[例(%)]
2.3 肺炎/支氣管炎組基因甲基化與臨床特征 肺炎/支氣管炎組血漿SHOX2和PTGER4基因甲基化陽性率為32.8%(22/67),與患者的性別、年齡、吸煙史無關(P>0.05,表4)。
表4 67例肺炎/支氣管炎患者甲基化與臨床特征的關系[例(%)]
2.4 肺炎/支氣管炎組中肺纖維化和胸膜增厚與基因甲基化相關性 肺炎/支氣管炎組中血漿SHOX2和PTGER4基因甲基化陽性的患者,部分伴有肺纖維化或胸膜增厚,但統(tǒng)計學顯示肺纖維化和胸膜增厚與甲基化之間并無相關性(Spearman相關系數(shù)ρ=0.029,P=0.863)。
當前肺癌的早期篩查方法有低劑量螺旋CT、肺癌特異性血清腫瘤標志物等。研究顯示,與胸部X射線相比,CT組肺癌相關死亡率降低了20%,但其假陽性率也很高,在NLST研究中,假陽性結節(jié)比例高達96.4%[4]。血清腫瘤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雖提高了敏感性,但特異性降低,而且很多早期肺癌血清標志物正常[5]。DNA異常甲基化出現(xiàn)于細胞癌變的早期,發(fā)生在CpG島(CpG islands,CGIs)上,發(fā)生于轉錄起始處的CGIs,導致抑癌基因沉默,而發(fā)生于基因體內CGIs,促進轉錄延長[6]。目前通過檢測糞便內BMP3和NDRG4基因甲基化以及血漿中Septin9基因甲基化,用于大腸癌的早期篩查[7]。研究發(fā)現(xiàn)早期肺癌中存在多個基因的異常甲基化,部分 基 因 的 甲 基 化 還 與 肺 癌 的 預 后、進 展 有 關[6,8-9]。多項研究證明肺癌組織中存在SHOX2基因甲基化,其在肺癌患者不同類型標本中的陽性率為35.7%~74.3%[10-11]。夏冬 平 等[12]和 王南等[13]對 肺癌患者血漿SHOX2基因甲基化的檢測,提示它可作為一種非侵入性的肺癌腫瘤標志物。Anne等[14]運用三重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肺癌患者血漿SHOX2和PTGER4基因甲基化,特異度95%時,靈敏度為67%,優(yōu)登指數(shù)62%。Weiss等[7]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肺癌與非肺癌組中血漿多個基因甲基化情況,最后得出SHOX2/PTGER4基因甲基化是最優(yōu)組合,其優(yōu)登指數(shù)近60%。本研究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是74%、85.1%,優(yōu)登指數(shù)為59.1%,與他們接近。Yin等[3]通過熒光定量PCR檢測493例Tis0-I期肺癌患者血漿SHOX2和PTGER4基因甲基化,結果338例(68.6%)有異常甲基化。本研究檢測顯示肺癌患者血漿SHOX2和PTGER4基因甲基化在早期肺癌(Ⅰ和Ⅱ期)中陽性率達到68.6%(24/35),在Ⅳ期為93.9%(31/33)。這些提示血漿SHOX2和PTGER4基因甲基化可用于肺癌的無創(chuàng)篩查。
研究顯示,非小細胞肺癌CGI的高度甲基化與組織學類型和進展有關[15-16]。本研究也證實了這點,鱗狀細胞癌和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的SHOX2和PTGER4基因甲基化陽性率達到100%,小細胞癌、腺癌分別為82.4%和70.7%;TNMⅠ期陽性率71.4%,Ⅳ期93.9%,分期越高,基因甲基化陽性率越高,可能與晚期腫瘤細胞增生活躍、體循環(huán)中樣本DNA含量較高,因而甲基化基因拷貝數(shù)增加有關[17]。
本研究顯示肺炎/支氣管炎組血漿SHOX2和PTGER4基因甲基化陽性率達到32.9%。部分陽性患者的CT提示有一處或多處纖維化,或胸膜局限性增厚。慢性炎癥的長期存在,致使多種致炎因子反復、持續(xù)刺激肺泡上皮,致其損傷、脫落和增生修復,若不及時干預,可出現(xiàn)不典型增生、癌變,同時反復發(fā)生上皮損傷的部位會出現(xiàn)纖維母細胞的遷移、增殖、分化和抗凋亡能力增強[18]。Li等[19]分析提示肺纖維化患者中肺癌的發(fā)生率為4.8%~48%,遠遠高于無肺纖維化的患者(2.0%~6.4%);Goto等[20]發(fā)現(xiàn)肺纖維化合并肺癌的發(fā)病率在美國為4.8%~8.0%,日本為48.2%,韓國為13.1%,均提示肺纖維化與肺癌的發(fā)生有一定關系。Ma等[21]在暴露于二氧化鈦微粒下的幼年小鼠肺中發(fā)現(xiàn)有炎癥基因(IFN-γ和TNF-α)和組織纖維化基因(Thy-1)的啟動子甲基化。本研究4例間質性肺炎患者,2例基因甲基化檢測陽性。間質性肺炎的鏡下特征也存在成纖維細胞增生、纖維化伴有炎細胞浸潤。盡管統(tǒng)計學提示肺纖維化和胸膜增厚與甲基化無相關性,但是數(shù)據(jù)中的確出現(xiàn)伴有肺纖維化或胸膜增厚患者的甲基化陽性,SHOX2和PTGER4基因甲基化是否也參與肺炎和纖維化,還有待于進一步探討。血漿SHOX2和PTGER4基因甲基化陽性的肺炎/支氣管炎患者應該結合影像學和其他臨床特征綜合判定,是否需要隨訪還有待于追蹤判斷。
血漿SHOX2和PTGER4基因甲基化檢測可以作為一種無創(chuàng)檢測,輔助鑒別診斷肺癌與非肺癌患者,用于目前篩查方法的補充。對于臨床病史、體征或CT提示,有增加肺癌風險的患者,最終有可能受益于血漿SHOX2和PTGER4基因甲基化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