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燚 彭思云* 謝 挺 王春婭 楊仁會 令狐昌英 余常水
(1. 遵義市播州區(qū)種植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 貴州遵義 563100; 2.遵義市農業(yè)科學院, 貴州遵義 563100)
辣椒在我國栽培面積大,供給期長,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目前,我國辣椒種植面積 200萬 hm2(3 000萬畝),占世界辣椒面積的 55% 左右,辣椒總產量 4 000 多萬 t,占世界辣椒總產量的 65%左右[1]。2019年貴州省辣椒種植面積34.13萬hm2(512萬畝)、產量680萬t。同年遵義辣椒種植面積為14.04萬hm2,干椒總產量為69.1萬t,產值為94.5億元,其種植規(guī)模分別占全球、全國、全省的3%、10%和40%;遵義辣椒種植面積大、風味獨特、產值高,栽培歷史悠久,但面對新的發(fā)展形勢,面臨技術不規(guī)范、勞動用工多、效益提升緩慢等問題,極需解決產量不高、效益低下等問題??茖W合理的種植密度是解決產量不高、效益低下等問題的重要技術路徑,對于推動遵義辣椒產業(yè)健康快速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辣椒種植其產量的高低涉及品種、栽培、水肥、病蟲防控等系列因子。在栽培方面,種植密度對農藝性和產量均有影響[2],每個品種都有其適宜的種植密度。在遵義地方品種種植密度研究方面,彭思云等[3]在不同種植密度下對常規(guī)品種遵椒4號產量的影響進行了研究,認為遵椒4號最佳密度為7 200株/667 m2,此密度下干椒產量可達276.8 kg/667 m2;潘桂蓮等[4]對常規(guī)品種遵辣1號種植密度進行了試驗,發(fā)現遵辣1號種植密度以8 919株/667 m2的產量表現較突出, 其鮮椒產量可達1 690.50 kg/667 m2;羅明紅等[5]對常規(guī)品種遵辣6號不同種植密度產量進行了對比試驗,認為其最佳密度為7 487株/667 m2,此密度下干椒產量為282 kg/667 m2。遵辣9號是遵義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用不育系 (zLA 1)與恢復系 (zLR_1)配制的雜交品種,該品種保持遵義朝天椒品味溫醇、香辣協調的特點,2013年通過貴州省辣椒品種比較試驗,2014年通過貴州省辣椒區(qū)域試驗,2015年續(xù)試并進行生產試驗,2016年通過貴州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遵辣9號具有優(yōu)質、高產、穩(wěn)產、抗性強、適應性廣的特性[6]。為進一步提高遵義朝天椒的品質和產量,發(fā)揮栽培技術的增產增收潛力,增加農民收入,遵義市將遵辣9號作為“換種工程”中主推品種之一,替代當前生產上利用多年的遵義特色朝天椒地方品種,研究遵辣9號種植密度對其推廣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遵辣9號為材料,以2 000株/667 m2為對照,按每增加500株/667 m2作為處理,共設6個處理,以期探索遵辣9號產量高、效益好的較佳種植密度,為提高當地種植水平提供理論依據。
試驗地選擇在遵義市播州區(qū)鴨溪鎮(zhèn)遵義山中寶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辣椒基地內進行。試驗地地處東經 106°76′ 91″,北緯 27°59′10″,海拔 845 m,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4.6 ℃,大于10 ℃的年積溫在3 900~4 800 ℃之間,無霜期281 d,年均降雨量1 146 mm,年平均相對濕度在82%,土壤肥沃,熟化程度高。試驗地陽光充足,空氣清潔,周圍無工業(yè)污染企業(yè),農田灌溉水質好,能排能灌。試驗地地勢平坦,前茬白菜,土質黃壤土,肥力中上等,田間肥力一致。
遵辣9 號,遵義農資(集團)農之本種業(yè)有限公司供種。
試驗共設6個處理,即處理1(CK):2 000株 /667 m2;處理 2:2 500株 /667 m2;處理 3:3 000株 /667 m2;處理 4:3 500株 /667 m2;處理 5:4 000株/667 m2;處理6:4 500株/667 m2。設3次重復,采用隨機區(qū)組法排列,總計18個小區(qū),每個小區(qū)長5.2 m、寬3.5 m,小區(qū)面積18.2 m2。小區(qū)間不設走道,重復間走道為50 cm,四周設保護行,采用1.3 m開廂,做成深溝高畦,用100 cm銀灰膜覆蓋,實行大壟雙行定植移栽,寬行80 cm,窄行50 cm,窩距35 cm,每壟2行,每窩定植1株。
采用漂浮育苗于2020年3月8日播種,4月20日整地,每667 m2施有機肥400 kg,辣椒專用復合肥 100 kg(N ∶P2O5∶K2O 質量比為 15∶15∶15)作底肥,起壟。噴藥防治小地老虎,然后再蓋膜。5月9日移栽,并進行第1次噴藥防治小地老虎和疫病;5月21日進行第1次施提苗肥;6月11日進行第1次除草和第2次施肥,同時進行第2次噴藥防治根腐病、病毒病、蚜蟲及螨類等病蟲害;6月29日第3次噴藥防治根腐病、病毒病、蚜蟲及螨類等病蟲害;7月11日進行第3次施肥和第2次除草;7月29日進行第4次噴藥防治炭疽病和根腐病。各小區(qū)田間管理方法一致,于2020年7月下旬至9月下旬分4次進行采收。
定植后定點、定株進行系統(tǒng)的觀察記載,每個處理選定10株,主要是對辣椒生育期及生育性狀進行詳細的觀察記載,各處理選熟果先收,每隔15~20 d采收1次,共采收4次,各次采收稱取鮮椒質量并累計產量。
由表1可以看出,隨著種植密度的逐漸增大,遵辣9 號的始花期、盛花期、始收期漸次推遲,終收期逐漸縮短。全生育期處理6比處理1(CK)和處理2縮短5 d,比處理3、處理4和處理5分別縮短3 d、2 d和 1 d。
表1 不同密度對遵辣9 號生育性狀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遵辣9 號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大,株高逐漸增高,處理6比處理1(CK)高10 cm,增加13.33%;主莖直徑逐漸變細,處理6比處理1(CK)主莖直徑變細3.70 mm,減少21.14%;株幅逐漸變窄;單株結果數逐漸減少,處理6比處理1(CK)單株結果減少124個,減少61.69%;鮮紅椒單果質量逐漸減少,處理6比處理1(CK)減少0.89 g,減少17.18%;果縱徑逐漸變短,處理6比處理1(CK)果縱徑減少0.70 cm,減少7.95%;果橫徑逐漸變窄,處理6比處理1(CK)果橫徑變窄0.11 cm,減少6.63%;果肉逐漸變薄,處理6比處理1(CK)果肉變薄0.40 mm,減少31.75%。
表2 不同密度對遵辣9 號植物學性狀的影響
由表3和圖1可以看出,遵辣9號隨著種植密度的不斷加大,產量成曲線變化趨勢,峰值出現在處理2,每667 m2鮮椒產量達到1 471.85 kg,比處理1(CK)、處理3、處理4、處理5、處理6分別高5.70%、9.50%、13.17%、34.76%和44.98%。處理3、處理4、處理5、處理6分別比處理1(CK)減產3.5%、6.6%、21.6%和27.1%;采用多重比較(LSR法),處理2與處理4、處理5、處理6差異極顯著,處理1、處理3、處理4與處理5和處理6差異極顯著,處理2與處理3差異顯著,其余處理間差異不顯著。
圖1 種植密度X與產量Y關系圖
表3 不同密度對遵辣9 號鮮椒產量結果的影響
2.4.1 用工情況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遵辣9號在不同種植密度種植下其育苗管理、施底肥、整地、鋪膜、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等用工量均相同。遵辣9號隨著種植密度的不斷加大,播種、移栽、追肥用工量均不斷增加;采收用工量隨著產量的變化而變化;總的用工量存在差別,處理4>處理2>處理3>處理6>處理5>處理1,分別為28.23、27.87、27.64、27.45、27.19、26.07。
表4 遵辣9 號不同種植密度的用工情況
2.4.2 生產成本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遵辣9號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加,其種子成本在增加,而有機肥、化肥、地膜、農藥等投入成本不變;人工成本也隨著種植密度增加而增加,在3 500株/667 m2時達到峰值,人工成本為2 258元/667 m2,之后下降;從總成本看,隨著種植密度增加,總成本也在增加,在3 500株/667 m2時達到峰值,為3 132元/667 m2,之后下降。
表5 遵辣9 號不同種植密度的生產成本
2.4.3 經濟效益 由表6可以看出,當處理2種植密度為2 500株/667 m2時,遵辣9號的純收入最高,達到了2 208元/667 m2,純收入產出投入比為1 ∶0.715。
表6 遵辣9 號不同密度種植對經濟效益的影響
辣椒屬于“雙杈分枝”植物,在植株中上部分枝數成倍增長,生長中后期上部枝葉繁茂,通風透光性差,容易造成落花落果,影響辣椒中后期產量[7]。合理的種植密度是辣椒獲得高產、穩(wěn)產的重要因素,隨著種植密度的增大,辣椒接受光照的面積減少,光合速率受到影響,單株結果數減少,單果質量逐漸減小。種植密度過小,個體發(fā)育增強,但單位面積種植的株數少,產量低[8]。因此,必須合理密植。本試驗中,遵辣9號隨著種植密度的不斷加大,產量成曲線變化趨勢,峰值出現在處理2 500株/667 m2,每667 m2鮮椒產量達到1 471.85 kg,比處理(CK)2 000株/667 m2高5.70%,比處理3 000株/667 m2高9.50%,比處理3 500株/667 m2高13.17%,比處理4 000株/667 m2高34.76%,比處理4 500株/667 m2高44.98%。
從總成本看,遵辣9號隨著種植密度增加,總成本增加,在3 500株/667 m2時達到峰值,為3 132元/667 m2,之后下降;在種植密度為2 500株/667 m2時,鮮椒產量最高為1 471.85 kg/667 m2,經濟效益最高為5 298元/667 m2,減去投入成本后,純收入最高為2 208元/667 m2,純收入產出投入比最高為 1∶0.715。
綜上所述,遵辣9號在種植密度為2 500株/667 m2時,株高、主莖直徑、開展度生長協調,有效地統(tǒng)籌了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產量高,效益好,是較佳的群體結構和種植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