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龍巖體育運動學校 林 錦
游泳是提升青少年身體與心理素質的重要體育項目,對青少年身心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科學的訓練模式,可以提升青少年對游泳技能的掌握效果,為我國游泳體育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人才保障。本文以青少年游泳教學訓練模式為研究對象,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相關人士提供幫助。
在游戲教學中,科學合理的訓練模式能夠提升參與者訓練學習效果,使其快速掌握游泳的技巧與方法,并在實際運動中靈活運用。但是由于種種因素,青少年游泳教學模式并不理想,沒有發(fā)揮其真正的價值。為了提升游泳教學訓練效果,促使青少年游泳能力提升,本文就青少年游泳教學訓練模式現(xiàn)狀與革新進行分析。
在游泳教學過程中,為了使青少年快速掌握游泳技巧與方法,會采用重復訓練的方法進行日常的游泳訓練活動。這一訓練方法雖然可以使學生掌握游泳的技巧,但是無法提升其對游泳的興趣。興趣是學好游泳技能的重要動力。每個學習者的身體素質與基礎不同,對知識的理解上也存在一些差異。重復訓練活動開展,不僅無法滿足學生之間的差異,同時還會對其游泳興趣產生抑制作用,無法提升訓練學習質量。
游泳訓練活動中,教練員為了提升學生主動學習意識,一般會采用體育競賽的方式進行日常的教學活動,希望通過此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理與競爭力心理。這一活動開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同時也讓學生對自身運動水平產生正確的認識。雖然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也會讓學生產生錯誤的心理認識,使學生認為游泳訓練的目的就是贏得比賽,站在游泳領域的最高處[1]。青少年的身心仍處于發(fā)展階段,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非常受到外界的影響,產生不良的心理態(tài)度。在游泳訓練中,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其意識到游泳訓練的最終目的是強身健體,使自身獲得更專業(yè)的運動技能與方法。若是一味的強調競賽活動,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
通過對參與游泳訓練青少年的調查,發(fā)現(xiàn)有一部分人對游泳練習存在抵觸情緒,認為游泳練習會消耗較多的體力,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長。有的人則是比較抵觸水環(huán)境,無法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由于學生自身的抵觸情緒,使其在在日常訓練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不認真、不積極的情況,影響游泳訓練活動開展[2]。這一問題需要得到游泳教練員的問題,若是不加以干涉,不僅會影響青少年的身心發(fā)展,同時還會對我國游泳事業(yè)發(fā)展產生影響。
在青少年游泳教學中,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訓練模式,增加一些青少年感興趣的內容,豐富訓練模式內容,使青少年在訓練的過程中掌握擁有的技巧與方法,提升運動能力。對游泳訓練模式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需要將傳統(tǒng)的重復性訓練模式作為訓練模式創(chuàng)新的依據(jù),利用多種訓練形式,將游泳技巧滲透其中,增加游泳教學訓練的趣味性,以此提升青少年主動參與訓練意識[3]。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游泳方式對身體機能的需求也不同,如蛙泳要訓練長跑,以增強腿部的速度耐力;自由泳要分組訓練正握杠引體向上;仰泳要分組訓練反握杠引體向上;蝶泳要分組訓練腰腹??;還要訓練跳水和轉身。通過科學的訓練方式,才能使青少年獲得更好的身體素質,并且可以游泳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提升游泳效果。
以蛙泳為例,這一游泳模式對青少年的腿部力量、手臂力量的要求較高。在日常訓練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習者兩腿伸直,腳掌著地,模仿蛙泳,做收腿、翻、蹬夾的練習。為了增加訓練的趣味性,可以采用小組游戲的方式進行,讓學生一邊做蛙泳的動作,一邊利用手臂傳球,增加學生的力量控制能力,使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身體素質得到鍛煉,掌握蛙泳的技巧。為了提升學生的腿部力量,教師可以將小組練習的方式,鼓勵學生以輔助練習的方式進行實踐。如一名學生用虎口握住練習者兩腳掌內側,協(xié)助做收,水中扶板做收、翻、蹬夾腿的練習。通過游戲與學習者互相幫助的方式,增加游泳訓練的效果,提升青少年對游泳學習的熱情,并主動參與獲取更多的游泳技能與方法。
青少年身體素質不同,在游泳訓練中表現(xiàn)出的能力也不同。進行游泳訓練模式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需要尊重青少年之間的差異,進行個性教學訓練活動,讓青少年在訓練活動中發(fā)現(xiàn)適合自己的訓練方法,并再次支持下掌握更多的運動技巧[4]。在游泳訓練的過程中,采用小班授課的方式進行教育工作,一名游泳教練員帶3名學生,然后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游泳基礎,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使每個學生共同成長。小班授課訓練方法的運用,可以增加游泳教練員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時能夠保證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專業(yè)的培訓與練習,能夠促使青少年更好的學習游泳知識。比如,對于速度較慢的學生,可以采用任意變速訓練的方法進行游泳訓練活動,通過快慢相間的游泳訓練,增強訓練的趣味性,使學生在短時間快速游中,提高持續(xù)速度。對于綜合能力相對均衡的學生,可以采用“梯形訓練法”進行訓練,通過游一趟快的緊接著一趟慢的,再游兩趟快的緊跟兩趟慢的,直到四趟快的緊跟四趟慢的的方式,提升學生游泳技能,該訓練法同樣適合于任何人。通過個性化的游泳訓練活動,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游泳訓練的意識,提升訓練創(chuàng)新模式的效果。
在游泳訓練的過程中,需要提升對青少年心理變化的關注,并對其進行適當?shù)男睦硎鑼?,解決其不良的心理,形成正確的運動觀與價值觀。很多學生對游泳運動都存在一些錯誤的認識,認為這一運動對自身的成長無益,實際上并非如此,這一運動不僅可以提升參與者身體與心理素質,同時可以使其獲得更加堅定的品質。在游泳訓練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了解學生對這一運動的感受,并進行針對性的疏導教育,提升學生的積極情緒。首先,針對對游泳不感興趣的學生,游泳教練員可以組織趣味訓練活動,將運動的技巧滲透在游戲中,利用此轉變學生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樂觀主動的學習情緒。其次,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很多學生對水存在一定的恐懼心理,這一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就是接觸過過多的溺水死亡的新聞,認為水會對人體造成巨大的傷害[5]。針對這一問題,游泳教練員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讓學生意識到水是人類生存必須的物品,也是游泳的關鍵。若是掌握游泳技巧,人在水中可以像魚兒一樣,只要學會保護自己即可。此外,游泳教練員可以為學生展示花樣游泳的視頻,讓學生感受到水的魅力,并逐漸消除不良的情緒。通過對青少年心理的疏導,解決其對游泳的不良情緒,使其在游泳教練員的輔助下形成熱愛體育運動,喜歡游泳的積極情感。
在以往青少年游泳教學訓練中,會采用結果性的評價方式,對青少年游泳情況進行評價。這一評價方式比較落后,不僅無法了解其成長歷程,同時也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在游泳教學訓練模式創(chuàng)新中,需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方式,對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效果、訓練表演等進行綜合的評價,讓學生也對自己某一階段的訓練學習進行自我評價,客觀的了解學生游泳訓練情況,并根據(jù)此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使學生一直處于成長的狀態(tài),提升游泳訓練效果[6]。此外,在評價的過程中,不僅要評價學生游泳技巧掌握情況,同時還應對其力量的控制、身體上的不足等進行綜合的評價,讓學生對自身游泳情況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并主動完善自我,提升自身。通過訓練評價方式的創(chuàng)新,提升游泳教學訓練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促使游泳訓練活動更加順利的進行。
總而言之,在青少年游泳教學訓練中,由于訓練模式單一、青少年自身的因素,導致游泳訓練效果不理想。通過因材施教,創(chuàng)新訓練模式,提升青少年參與游泳訓練的積極性。加強對青少年心理疏導,創(chuàng)新考評方式,激發(fā)青少年發(fā)展自我意識,促使游泳訓練活動順利實施,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游泳運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