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攀
摘要:由于運動員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到專業(yè)運動訓練中,加上長期對于文化課學習的忽視,造成很多運動員文學素養(yǎng)有待提高的局面。本文簡要指出了運動員文學素養(yǎng)的現(xiàn)狀和造成的原因。并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探索一些能有效提高運動員文學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關鍵字:運動員;文學素養(yǎng);途徑;
一個人的語言、舉止、行為、思想的表現(xiàn)是否高雅、有道德,是一個人文學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體校的學生文化課基礎相對比較薄弱,而他們又處于基礎教育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時期。成長除了健康的體魄,更需要有主宰健康體格的思想,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做有根的人。通過言傳身教、嚴格要求、有效閱讀、相關的活動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們各方面的語文基本能力,增強學生們的語言交際水平,強化學生們的心理成熟程度,塑造學生們健全的人格,提高其涵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尤其是審美教育,提升全面的個性發(fā)展,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一、運動員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素養(yǎng)的現(xiàn)狀
運動員日常要消耗大量的體力和精力在日常運動訓練上,對于文化課的學習長期處于漠視的狀態(tài)。而這種狀況對于一些運動員來說,從小學階段就開始了。一些運動員早早的離開了全日制學校的教育,把時間和精力全部花在各種訓練上。所以,有人說我國運動員文化水平越來越低,“50年代的運動員是大學生,60 年代的是高中生,到了 70 年代變成了初中生,到了 80 年代和 90 年代,則變成了小學生”。這句話雖然過于絕對,也有些極端,但真實呈現(xiàn)了當前我國運動員的文化素質情況?!?/p>
二、有效提高運動員文學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1、打破現(xiàn)有的認識,糾正思想的錯誤認識,重視文化課的學習
打破“金牌至上”的理念,一個高素質的體育人才,不僅是運動成績優(yōu)秀的,也一定是文化素養(yǎng)等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現(xiàn)在,一些大學的招生目標也要求了文化素養(yǎng),希望能招到的學生在中學階段能夠打好文化基礎,能正確認識文化課學習與體育訓練的關系,能夠把兩者完美地結合起來。希望學生能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能夠遵守體育道德,發(fā)揚體育精神,在大學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僅注重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還要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這樣,就給基礎教育階段的運動員在日常的學習訓練中增加了壓力,明確了目標。目標不僅僅只是訓練自己的專業(yè)。
2、語文老師任重道遠,抓住語文課堂
國家大力提倡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2014年, 教育部專門出臺了《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綱要》, 指出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 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基礎?!皟?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離別的精神家園。”而在體育院校, 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最重要載體就是語文課。運動員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語文課承載著重要的任務。
運動員日常有大量的專業(yè)訓練,本來用在文化課學習上的時間就比較少,課外閱讀量也相對較少。學生的語文底子薄。從教學實踐看,由于集訓和比賽造成的長期缺課,語文缺乏系統(tǒng)學習,聽說讀寫能力有待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是最欠缺的。從教學實踐看,早讀課在出完早操,大量的體能被消耗,很多學生就不愿意出聲朗讀了,十分不利于語感的培養(yǎng)。在語文課上開展課前三分鐘演講活動,能脫稿且有感情的演講的學生可謂是鳳毛麟角,甚至有感情的讀一篇美文的學生都較少。而在課堂教學中,閱讀課文大都也不敢開口。
學生的不重視,造成語文素養(yǎng)的欠缺,而抓住語文課堂,是明顯的有效的突破口。語文課,語文老師,對于運動員的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語文課要有趣有料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強迫運動員去學習一些枯燥的語法和詞匯,不僅會加重他們的思想負擔,也收效甚微,甚至會適得其反。運動員的語文課必須以有趣為前提,學生感興趣才可能學習進去,牛不喝水強按頭根本無濟于事。比如課前三分鐘的演講可以任意選材,有一些演講的內容可以涉及到他們的日常生活。這樣不僅可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學生對于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還是特別愿意去交流的。比如講述名人故事,詞語接龍,歷史故事等等。
一旦學生對于學習的內容感興趣,注意力和思考力被吸引過來,氣氛調動起來,就考慮下一步如何讓學生學友所得?!墩n程標準》中提到:語文課既要把握語文教育特點, 又要體現(xiàn)職業(yè)教育特色, 內容具體分為:兩種課程 (必修課程、選修課程) , 三個維度 (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 六個板塊 (人文精神、基礎知識、閱讀、寫作、口語交際、語文綜合實踐活動) 。所以我們除了要注重傳授基本文化知識外, 還要考慮結合不同專業(yè)學生的職業(yè)需求, 融入切實有用的情境材料, 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以部編版普通高中教科書選擇性必修上冊為例,第一單元增加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長征勝利萬歲》、《別了,不列顛尼亞》這些貼近大家的生活實際的,特別好接受更有利于提高運動員的文學素養(yǎng)。
綜上,在運動員整體文學素養(yǎng)有待提高的狀況下,一定要打破現(xiàn)有的認識,糾正思想的錯誤認識,重視文化課的學習。語文老師任重道遠,抓住語文課堂,并以語文課為陣地,有效的提高運動員的文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陸丹麗 2017《提高運動員文化素養(yǎng)的必要性和主要途徑》,《廣西教育》第 26 期。
張浩 2017《論如何培養(yǎng)提高優(yōu)秀運動員的文化素質策略研究》,《當代體育科技》第 26 期。
牛曉倩 ?《運動員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與提高的重要意義》,《美育與文化》201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