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濤
吉林省人民醫(yī)院風濕免疫科,吉林長春 130021
在現(xiàn)代醫(yī)學中把以侵犯人體結締組織的多種疾病統(tǒng)稱為結締組織病,這種疾病會導致人體組織、臟器、血管的多處損傷,因此對于結締組織病臨床給了高度重視。肺間質(zhì)病變是比較常見的結締組織病,同時也是導致預后不良的主要因素之一,發(fā)展到最后階段患者會出現(xiàn)肺功能衰竭,直接對生命造成威脅[1-3]。如果能夠在在肺間質(zhì)病變的早期進行積極治療(一般采用免疫抑制劑治療方案),則能夠有效緩解病程進展,延長肺泡炎發(fā)展為纖維化的時間,進一步改善預后,且眾多研究指出預后良好,因此提前對肺間質(zhì)病變進行預測性診斷對患者的預后有著重要意義[4-6]。胸部高分辨率CT是診斷本病的主要手段,其能夠發(fā)現(xiàn)亞臨床期或者無癥狀期的病變情況,但是受臨床相關因素的限制,還需要一些操作更為簡單、高效的檢測方法來進行的診斷[7-10]。涎液化糖鏈抗原(KL-6)是一種高分子量蛋白,其在肺泡Ⅱ型上皮細胞中表達明顯,并且在正常肺組織中的表達極少,該研究隨機選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間就診于該院的CTD-IL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組),共計納入45例,選取同期體檢中心的健康人群(對照組)45名進行對照研究,通過KL-6的表達特點,將其一應用于結締組織病相關肺間質(zhì)病變疾病中的診斷,并觀察KL-6對于本病嚴重程度的判斷價值。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就診于該院的CTD-IL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組),共計納入45例,選取同期體檢中心的健康人群(對照組)45名進行對照研究,研究組中包括男性患者22例,女性23例,年齡45~68歲,平均(56.5±2.6)歲;其中包括皮肌炎2例,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16例,干燥癥3例,血管炎3例,硬皮病8例,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13例。
根據(jù)研究組患者的胸部高分辨CT影像學特點將其分為尋常型間質(zhì)性肺炎(UIP)、非特異性間質(zhì)性肺炎(NSIP)和未定型3種類型,其中UIP12例,NSIP14例,未定型19例,同時根據(jù)影像學分級將其分為Ⅰ、Ⅱ、Ⅲ級,其中Ⅰ級23例,Ⅱ級6例,Ⅲ級16例。對照組中包括男性患者24名,女性21名,年齡45~70歲,平均(57.5±2.8)歲,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組間對比,該臨床研究報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同意配合參加該臨床研究,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研究組與對照組入組人員進行血清KL-6檢測。具體檢測方法如下:采集外周血液樣本5 mL,在1 500 rpm環(huán)境下離心10 min,并獲取血清,使用酶促化學發(fā)光免疫測定兩步夾心法進行檢測。
觀察兩組患者之間血清KL-6的水平,以及不同影像學分型、分級之間的血清KL-6水平[11-13]。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以t檢驗,多組比較用方差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的血清KL-6水平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高,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清KL-6汪洋水平對比[((±s),U/mL]
表1 兩組患者血清KL-6汪洋水平對比[((±s),U/mL]
組別KL-6研究組(n=45)對照組(n=45)t值P值2.74±0.36 2.21±0.84 3.890<0.001
UIP類型的KL-6水平高于NSIP和未定型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NSIP和未定型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影像學分型的KL-6水平對比[((±s),U/mL]
表2 不同影像學分型的KL-6水平對比[((±s),U/mL]
注:①和②相比(t=3.398,P=0.002);①和③相比(t=4.010,P=0.000);②和③相比(t=2.186,P=0.037)
胸部高分辨率CT分型KL-6 UIP(n=12)NSIP(n=14)未定型(n=19)F值P值(3.16±0.32)①(2.71±0.35)②(2.55±0.46)③16.521<0.001
胸部高分辨率CTⅢ級KL-6水平高于Ⅰ級和Ⅱ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Ⅰ級和Ⅱ級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影像學分級的KL-6水平對比[((±s),U/mL]
表3 不同影像學分級的KL-6水平對比[((±s),U/mL]
注:①和②相比(t=0.574,P=0.570);①和③相比(t=2.295,P=0.027);②和③相比(t=1.558,P=0.013)
胸部高分辨率CT分級KL-6Ⅰ級(n=23)Ⅱ級(n=6)Ⅲ級(n=16)F值P值(2.66±0.46)①(2.53±0.62)②(3.18±0.94)③32.542<0.001
CTD-ILD中類風濕關節(jié)炎、皮肌炎、類風濕關節(jié)炎合并干燥癥、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以及血管炎患者與對照組患者血清KL-6水平相比水平相比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CTD-ILD各類疾病患者與對照組患者血清KL-6水平對比[((±s),U/mL]
表4 CTD-ILD各類疾病患者與對照組患者血清KL-6水平對比[((±s),U/mL]
注:①和②相比(t=2.136,P=0.037);①和③相比(t=2.382,P=0.021);①和④相比(t=2.119,P=0.038);①和⑤相比(t=2.146,P=0.037);①和⑥相比(t=2.138,P=0.037);①和⑦相比(t=2.533,P=0.014)
疾病類型KL-6類風濕關節(jié)炎⑦(n=16)皮肌炎⑥(n=2)類風濕關節(jié)炎合并干燥癥⑤(n=3)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④(n=13)血管炎③(n=3)硬皮?、冢╪=8)對照組①(n=45)F值P值2.72±0.62 3.45±0.12 3.22±0.58 2.65±0.41 3.33±0.18 2.83±0.84 2.12±0.87 26.541 0.012
結締組織病是近代醫(yī)學中重新被劃分出來的,其主要是指以侵犯人體關節(jié)處結締組織為主的的疾患。它具有發(fā)病成因復雜、治療難度大、并發(fā)癥多的特點,在臨床上的治療相對比較困難[14-17]。結締組織病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會累及多個器官,其中對于肺部的累及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同時對于肺部的累及也增加了預后風險[18-20]。該研究針對CTD-ILD的KL-6水平進行了檢測,并與健康人群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硬皮病的KL-6水平為(2.83±0.84)U/mL,血管炎的KL-6水平為(3.33±0.18)U/mL,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KL-6水平為(2.65±0.41)U/mL,類風濕關節(jié)炎合并干燥癥的KL-6水平為(3.22±0.58)U/mL,皮肌炎的KL-6水平為(3.45±0.12)U/mL,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KL-6水平為(2.72±0.62)U/mL,CTDILD患者的KL-6水平更高(P<0.05),通過此結果可發(fā)現(xiàn)通過KL-6水平可觀察到CTD-ILD的發(fā)病趨勢。該研究結果與相關學者研究的硬皮病KL-6水平為(2.61±0.75)U/mL,血管炎的KL-6水平為 (3.29±0.21)U/mL,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KL-6水平為(2.59±0.39)U/mL,類風濕關節(jié)炎合并干燥癥的KL-6水平為(3.30±0.53)U/mL,皮肌炎的KL-6水平為 (3.51±0.16)U/mL,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KL-6水平為(2.69±0.59)U/mL一致說明方法正確,結果可靠[21-22];另外在吳雪等[23]的研究指出,該研究共納入96例患者,其中CTD-ILD患者50例,CTD患者46例,CTD-ILD血清KL-6濃度平均值為(1 962.1±1 329.4)mg/L,明顯高于CTD組(259.4±435.1)mg/L(P<0.001),其結果均顯示合并肺間質(zhì)疾病的皮肌炎患者的血清KL-6表達水平更高,與該研究研究結果相一致。從CTD-ILD的胸部高分辨CT影像學的分型角度來看,UIP型的KL-6水平最高,而NSIP和未定型兩種分型的KL-6水平則相對較低,同時從血清KL-6水平可幫助臨床鑒別肺部病變的性質(zhì),即是肺部感染所致還是由于結締組織病所致。
綜上所述,通過血清KL-6水平可觀察到結締組織病相關肺間質(zhì)病變的嚴重程度,從影像學角度來看,其在UIP型患者以及Ⅲ級患者中具有較高的表達水平,其對于本病的病情指導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