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緒丁
一到秋冬,溫度降下來了,病毒就舒服了,開始恢復生命力。對病毒來說,人類敞開的“大門”比如嘴巴、鼻子,是最好不過的入侵之路。秋冬干燥風大,霧霾揚塵也扎堆往鼻孔鉆。于是,咳嗽、鼻塞、流感、感冒、肺炎、支氣管炎、哮喘,呼吸道系列“大型宮斗連續(xù)劇”開始上演。
我們都知道由于孩子年齡的原因,治療呼吸道疾病最常用的治療方式就是霧化,但對于霧化這種治療方式,很多家長還存在著較大的疑問。
疑問一:據(jù)說霧化比輸液的副作用還大?
疑問二:據(jù)說霧化都用激素?
那到底霧化是怎么回事,到底該怎么用呢?
為什么說霧化比吃藥還安全?
輸液和吃藥都是全身用藥的方式??诜?,雖然是從口入,但也會經(jīng)過腸胃道作用于全身;輸液是從靜脈將藥物輸送到血液中,再通過血管壁的吸收等作用于全身。相比吃藥,輸液的方式讓藥物在全身的循環(huán)更為全面。霧化治療則是局部用藥。霧化時,藥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直達患處,不僅能更好地發(fā)揮藥效,也避免了藥物在全身循環(huán)中可能產生的副作用。霧化是三者傷害最小的治療方式。
因此,三者按風險級由小到大排列,應是霧化、吃藥、輸液的順序。但這不是說寶寶就不能吃藥、輸液,選擇哪種治療方式要根據(jù)寶寶的病情及醫(yī)生的診斷而定,不能盲目地拒絕。
至于激素藥物,家長也別過于害怕。激素的存在,是為了能夠使其他物質在身體內發(fā)揮作用。而使用激素藥物是經(jīng)過利弊權衡的結果,也就是說,醫(yī)生經(jīng)過考慮后,確定有用才會使用這種藥物。
什么情況下需要霧化?
日常護理。在霧化治療的過程中,生理鹽水一般被當作是吸入媒介,但它本身也有濕潤呼吸道的作用。針對孩子咳嗽,大家要幫他排出喉部分泌物,可以通過霧化吸入生理鹽水的方式。同時,它也可以作為日常護理來使用,緩解咳嗽、鼻塞等癥狀。
治療。根據(jù)中華醫(yī)學會《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對霧化藥物的特別說明,目前能夠用于霧化吸入的藥物主要有:擴張支氣管的沙丁胺醇等藥物、氣道局部抗炎的布地奈德等激素類藥物、具有祛痰作用的乙酰半胱氨酸等藥物。根據(jù)用藥可以知道,需要擴張氣管的哮喘,需要消炎的感冒、急性喉炎、肺炎、支氣管炎,需要稀釋痰液,都可以霧化。霧化吸入的應用、給藥,都應該經(jīng)過醫(yī)生診斷指導。根據(jù)個體的差異,方案也會有所不同。
霧化是什么原理?
霧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儀器,將液體或混懸液分散成微小的液體滴或顆粒,通過氣流輸送到肺部,特別是下呼吸道內。霧化的效果,與吸入的液體或固體顆粒大小密切相關。這是因為,顆粒大小決定了顆粒在呼吸道內的沉降部位,也就是決定了藥物的目標位置。
也就是說,霧化時想要獲得好的治療效果,需要霧化器能夠將含有藥物的藥霧分散到10μm(微米)以下,才可以被吸入肺內。分散到5μm以下,可以應對大部分呼吸道疾病。
目前市場上霧化器主要為以下兩種:
超聲波霧化器:霧化量大,傳統(tǒng)超聲波霧化器的顆粒一般在9μm左右。無法進入下呼吸道,所以一般適用于上呼吸道治療。
壓縮式霧化器:霧化顆粒小,一般在5μm以內,可以沉積于下呼吸道,一般適用于下呼吸道治療。
如果大家想自備霧化器,一般家用霧化器形成液滴或顆粒直徑在5μm(微米)左右就夠用了。
霧化怎樣做,效果更好?
霧化姿勢。對于年齡較大、配合度較高的孩子,盡量采用輕松直立的坐姿進行霧化;對于年齡較小、配合度不高的孩子,家長可以在孩子睡著的時候進行霧化,將孩子抱在懷里,并且保證霧化藥物不會灑出,以及霧化氣體可以順利噴出;有些霧化器,比如手持霧化器,霧化姿勢并不會影響霧化效果,家長可以隨意。
寶寶狀態(tài)。做吸入治療時,讓寶寶盡量保持慢而深的呼吸,這樣有利于微粒在下呼吸道和肺泡沉積。做吸入治療時,讓寶寶盡量在安靜的狀態(tài)下吸入。寶寶哭吵時,吸氣短促,藥霧微粒主要以慣性運動方式留存在口咽部,這樣容易影響霧化效果。面罩盡可能密封、貼合面部,霧化效果相對好,減少入眼的可能。使用激素藥物時,霧化前不要在面部涂抹油性面霜。
注意:霧化結束并沒完。霧化后要及時洗臉,減少藥物在面部皮膚的吸收;同時霧化后要漱口或多喝水,以減少藥物在口咽部的殘留。一般由于免疫反應,寶寶都會有痰,霧化后,痰液稀釋以后能流動,此時拍背更有效果。所以,霧化完最重要的一步:拍背排痰。拍背可以震松動肺泡里的痰,刺激孩子的咳嗽反射,把痰咳出來。
如何拍背?
拍的時候,媽媽先把手掌彎曲呈空心狀。
然后說姿勢。拍不同部位的痰,需要震動對應位置,所以姿勢也略有不同,如果不知道孩子痰具體在哪,就都拍一遍。
對小嬰兒:讓孩子斜趴在你胸前,你往后靠,身體傾斜30度(跟垂直比)?;蚺客壬?,腿斜30度。
對會走路的孩子:讓孩子靠著枕頭、被褥,身體傾斜30度。然后用空心掌反復輕拍,持續(xù)3至5分鐘。
拍的時候,大人保持胳膊不動,手腕擺動,輕叩寶寶的后背。
很多媽媽不敢空掌拍背,覺得“砰砰”的聲音很可怕,實際上寶寶并不疼,不用太擔心。
本文關于霧化原理,用藥,霧化器選擇,霧化方法、技巧,霧化前準備和霧化后善后工作做了說明,希望能解答家長關于霧化的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