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樂迪
我發(fā)現(xiàn)許多人在嘗試說服別人的時候,根本沒有意識到我為什么要去說服他,而是盡己所能逞一時口舌之快,靠伶牙俐齒想方設法從對方的話語中找出破綻,好好的討論最終演變成了氣勢逼人的辯論。
在一段說服性的對話里,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目的和方法。你是為了傳遞自己的觀點,還是反駁對方的觀點?是希望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是希望他肯定你的想法?當你發(fā)現(xiàn)有些天兒聊著聊著就氣場沉重起來,多數(shù)說明是我們的溝通方式出現(xiàn)了問題。
人們被指出錯誤時之所以會惱羞成怒,主要是因為感到自己所做的一切被全盤否定,或是沒有提供足夠有信服力的理由,或是在不當?shù)膱龊媳恢赋鲥e誤,讓對方感到傷了自尊。這也是現(xiàn)在比較提倡“三明治聊天法”的原因,即在指出他人的錯誤的時候,可以先肯定一下他人的正確部分,然后再委婉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尤其是當大家都處在平級的時候,即使真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千萬不要得理不饒人,以高高在上咄咄逼人的口吻去訓導別人。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們犯了錯,絕對是也不會喜歡聽從別人用“上帝口吻”頤指氣使的。
為了讓別人能夠聽進自己的意見,“想你之所想”,我們可以先主動示弱。在心理學上,讓對方在某一方面勝過你,會讓對方放下很多,更容易接受別人的建議。
另外,在提出自己的想法時也可以多用不確定的語句緩和語氣。比如,當別人說了錯誤的觀點時,可以用“我們來探討一下”來引出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堅決打斷別人。時刻問問對方的想法(“你覺得呢?”),讓對方感到受了尊重。
還有一些缺點是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比如吃飯吧唧嘴,說話分貝總是很大,室友作息很奇怪導致自己白天也只能悄悄行動,每次總會遲到那么一會兒……我們礙于情面不好意思挑明,這是講究“面子”的中國人長久以來習得的禮貌。
對于這些事情可以在比較輕松的場合,比如一起吃飯或散步的間隙、好友聊天的玩笑中提出來,向他訴說自己已經因他而受到了困擾。不過最最重要的,是要給對方時間和空間,讓他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
一定要注意的是,我們指出別人的錯誤,是為了維護正確,而不是為了贏,要心平氣和就事論事,不能上升到整個人身上,更不能以一概全地攻擊。而對于那些無傷大雅的分歧,我們也可以適當?shù)乇舜藢捜?。畢竟很多時候事情并不是非對即錯的,在沒有觸碰到自己的紅線的前提下,用更加包容的方式去看待存在的每一種世界觀,才能讓彼此相處得更加和諧輕松自然。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