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忠奇
(蒲城縣醫(yī)院泌尿外科,陜西 渭南 715500)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一種男性泌尿生殖系統(tǒng)的惡性腫瘤。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統(tǒng)的惡性腫瘤中,PCa 的發(fā)病率居第六位。有80% ~90% 的PCa 患者在就診時病情已發(fā)展至晚期。晚期PCa 患者因局部腫瘤壓迫尿道,侵及膀胱頸,可發(fā)生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有報道稱,晚期PCa 患者BOO 的發(fā)生率高達82%。及時有效地解除BOO 對控制晚期PCa 患者病情的發(fā)展、提高其生存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1]。氟他胺片是一種非類固醇雄激素拮抗劑,可通過結合雄激素受體起到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2]。近年來隨著微創(chuàng)手術的發(fā)展,經(jīng)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體電切術(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KRP)逐漸成為臨床上治療前列腺疾病的主要術式[3]。本文主要是探討用PKRP 聯(lián)合氟他胺片治療晚期PCa 合并BOO 的效果。
選擇2018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72 例晚期PCa 合并BOO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案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有36 例患者。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45 ~75 歲,平均年齡為(59.67±5.58)歲;其PCa 的病程為5 ~24 個月,平均病程為(14.51±3.38)個月;其BOO 的病程為1 ~8 個月,平均病程為(5.86±0.87)個月;其中,PCa Gleason 評分<7 分、為7 分、>7 分的患者分別有10 例、15 例、11 例。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46 ~75 歲,平均年齡為(60.55±5.12)歲;其PCa 的病程為6 ~24 個月,平均病程為(15.24±2.89)個月;其BOO 的病程為2 ~10 個月,平均病程為(6.12±0.56)個月;其中,PCa Gleason 評分<7 分、為7 分、>7 分的患者分別有15 例、13 例、8 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相比,P>0.05。
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1)病情符合晚期PCa 的診斷標準[4],且經(jīng)病理學檢查得到確診。2)腫瘤臨床分期為T3~4N0M1 期或T3~4N1M0期。3)血清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 的 水 平≥10 μg/L。4)進行尿動力學檢查可見發(fā)生BOO,最大尿流率(The maximum flow rate,Qmax)<10 mL/s。5)預計的生存時間超過3 個月。6)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1)合并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其他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病或其他惡性腫瘤。3)存在凝血功能障礙。3)對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4)對治療的依從性差。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的雄激素阻斷治療,即將其雙側睪丸切除。從術后第3 天至第5 天開始,讓對照組患者口服氟他胺片(生產(chǎn)廠家:上海復旦復華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50220),0.25 g/ 次,3 次/d,連續(xù)用藥8 周。將觀察組患者的雙側睪丸切除后,用PKRP聯(lián)合氟他胺片對其進行治療。對其進行PKRP 的方法是:對其實施腰硬聯(lián)合麻醉,使其保持膀胱截石位。經(jīng)尿道插入等離子體切割系統(tǒng)及其外鞘F26(由日本Qlympus 公司生產(chǎn)),用生理鹽水持續(xù)沖洗膀胱,并確定尿道、精阜、輸尿管開口、膀胱的位置。將設備的電凝功率設為80 W,將電切功率設為160 W。在膀胱頸上方至精阜12 點鐘處做一個切口,將切口分別擴展至11 點鐘處和1 點處。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組織,對前列腺組織進行修整,形成平整通道。置入ELIK 沖洗器,吸出膀胱內的前列腺組織碎塊,進行電凝止血處理。留置F22 三腔氣囊導尿管,經(jīng)F22 三腔氣囊導尿管注入40 mL 的生理鹽水,進行8 ~14 h 的牽引。術后置管的時間為2 ~9 d。對該組患者實施PKRP 后,采用氟他胺片對其進行治療,此藥的用法同上。
治療前后,比較兩組患者的殘余尿量(residual urine volume,RUV)、Qmax、排尿量及最大尿流率時逼尿肌壓(PdetQmax)。RUV 采用導尿法測定,Qmax采用尿流率計測定。治療前后,檢測并比較兩組患者血清PSA、游離前列腺特異性抗原(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s,f-PSA)及鐵蛋白的水平。檢測方法是:抽取其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的外周靜脈血2 ~3 mL,對血液標本進行離心處理(轉速為3000 r/min,離心時間為10 min),分離出血清。采用雅培i200 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測定血清中PSA、f-PSA 的水平,采用美國ACCESS2 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儀測定血清中鐵蛋白的水平。檢測所用試劑盒均由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并嚴格按照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檢測。治療前后,比較兩組患者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表(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的評分及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質量評量表(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prostate,F(xiàn)ACT-P)的評分。IPSS 共包含7 個評分條目,總分為35 分?;颊叩腎PSS 評分為0 ~7 分,表示其存在輕度的前列腺癥狀;其IPSS 評分為8 ~19 分,表示其存在中度的前列腺癥狀;其IPSS 評分為20 ~35 分,表示其存在重度的前列腺癥狀。FACT-P 包括身體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附加關注等指標,共包含41 個評分條目?;颊叩腇ACT-P 評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質量越好。比較治療后1個月內兩組患者BOO 的復發(fā)率。
用SPSS 22.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 表示,用χ2 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RUV、Qmax、排尿量及PdetQmax相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RUV、PdetQmax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Qmax和排尿量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各項排尿功能指標(± s)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各項排尿功能指標(± s)
時間 組別 RUV(mL) Qmax(mL/s) 排尿量(mL) PdetQmax(cmH2O)治療前觀察組(n=36) 79.61±4.33 6.62±1.34 182.24±13.35 44.68±5.33對照組(n=36) 78.52±5.66 7.11±0.89 180.09±15.16 45.33±4.71 t 值 0.918 1.828 0.638 0.548 P 值 0.362 0.072 0.525 0.585治療后觀察組(n=36) 30.22±2.65 13.12±1.03 244.31±10.89 20.25±2.26對照組(n=36) 45.18±4.43 9.28±0.75 200.92±11.34 27.71±3.45 t 值 17.388 18.083 16.559 10.853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清f-PSA、PSA 及鐵蛋白的水平相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f-PSA、PSA 和鐵蛋白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f-PSA、PSA 及鐵蛋白的水平(± s )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清f-PSA、PSA 及鐵蛋白的水平(± s )
時間 組別 血清f-PSA(μg/L) 血清PSA(ng/mL) 血清鐵蛋白(μg/L)治療前觀察組(n=36) 11.92±1.13 55.33±6.68 313.33±22.65對照組(n=36) 12.01±0.98 56.12±5.74 315.42±20.81 t 值 0.361 0.538 0.408 P 值 0.720 0.592 0.685治療后觀察組(n=36) 3.41±0.62 16.13±4.55 189.16±15.84對照組(n=36) 5.48±0.63 23.34±5.11 264.49±19.33 t 值 14.051 6.323 18.086 P 值 <0.001 <0.001 <0.001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IPSS 評分及FACT-P 評分相比,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IPSS 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其FACT-P 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IPSS 評分及FACT-P 評分(分,± s)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IPSS 評分及FACT-P 評分(分,± s)
組別 IPSS 評分 FACT-P 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36) 14.38±3.26 8.74±2.29 45.56±5.68 60.34±4.25對照組(n=36) 15.11±2.65 11.62±2.35 46.13±4.72 55.58±4.47 t 值 1.043 5.266 0.463 4.630 P 值 0.301 <0.001 0.645 <0.001
治療后1 個月內,觀察組患者BOO 的復發(fā)率為0.00%(0/36),對照組患者BOO 的復發(fā)率為5.56%(2/36),二者相比,t=1.347,P=0.246。
BOO 是晚期PCa 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晚期PCa 患者在發(fā)生BOO 后可出現(xiàn)尿不盡、排尿困難、尿路感染等臨床表現(xiàn),可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以往臨床多采用恥骨上膀胱造瘺術治療晚期PCa 合并BOO。對此類患者進行恥骨上膀胱造瘺術雖然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會給患者帶來諸多不便,且對腫瘤無任何治療作用。因此,探尋一種針對晚期PCa 合并BOO 的新型治療方案尤為迫切。目前,臨床上多采用內分泌療法治療PCa 合并BOO,常用的藥物為氟他胺片。此藥主要的作用機制是:與雄激素受體結合,形成受體復合物,進入細胞核內與核蛋白結合,干擾前列腺細胞的生長,縮小前列腺體積,進而解除前列腺外周帶增生對尿道的壓迫(但無法有效地縮小前列腺移行帶的體積),緩解患者排尿困難、尿不盡等癥狀。PKRP 是近年來臨床上治療前列腺疾病常用的一種術式。對晚期PCa 合并BOO 患者進行PKRP 能將增生的前列腺組織切除,解除其對下尿路造成的壓迫,進而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尿路梗阻的癥狀。另外,進行PKRP 還可直接減少腫瘤細胞的數(shù)量,改變PCa 細胞受體的表達量,延長PCa 對內分泌治療敏感的時間,提高患者的療效[5]。PKRP 是在常規(guī)電切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具有切割準確、熱穿透淺、止血效果佳等優(yōu)勢,能避免引起前列腺包膜及尿道括約肌損傷,減少電切綜合征的發(fā)生,促進創(chuàng)面的早期愈合。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RUV、Qmax、PdetQmax、IPSS 評分及FACT-P 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這說明,用PKRP 聯(lián)合氟他胺片治療晚期PCa 合并BOO 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尿路梗阻的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這與王國強等[6]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PSA 主要由前列腺上皮細胞分泌,多分布于前列腺腺泡及其腺管上皮。前列腺基底膜的屏障功能若遭到破壞,可使前列腺腺泡及其腺管上皮中的PSA 進入血液循環(huán),使血液中PSA 的含量升高。PSA 是評估晚期PCa 患者療效及病情進展情況的重要指標[7]。PSA在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中多以游離的形式存在,即f-PSA。f-PSA可隨著PSA 的升高而升高[8]。鐵蛋白是人體內廣泛存在的一種儲鐵蛋白。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細胞可合成大量的鐵蛋白,導致血清鐵蛋白的濃度異常升高[9]。鄭丹等[10]研究現(xiàn)發(fā),PCa 患者血清鐵蛋白的水平明顯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f-PSA、PSA和鐵蛋白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這說明,用PKRP 聯(lián)合氟他胺片治療晚期PCa 合并BOO 可顯著改善患者血清f-PSA、PSA 和鐵蛋白的水平,起到一定的抗腫瘤作用。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的1 個月內,兩組患者BOO 的復發(fā)率相比,P>0.05。導致這一情況出現(xiàn)的原因可能是本研究觀察的時間短、樣本量小等。考慮今后應進行多中心、大樣本的研究,并通過多種渠道選取樣本,延長觀察的時間,以得到更為科學、準確的研究結論。進行PKRP 時需注意以下兩點:1)應在直視下進行手術操作,以防導致前列腺周圍組織出血、穿孔。2)術中應明確雙側輸尿管的解剖位置,準確識別腫瘤的侵犯點、壓迫點,最大限度地清除病變組織,以提高患者的療效。
綜上所述,對晚期PCa 合并BOO 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雄激素阻斷治療后,用PKRP 聯(lián)合氟他胺片對其進行治療能顯著改善其血清f-PSA、PSA、鐵蛋白的水平及排尿功能,緩解其臨床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