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飛 劉俊平 李垚
眩暈是因機體對空間定位障礙而產(chǎn)生的一種動性或位置性錯覺,眩暈癥為耳鼻咽喉科常見臨床疾病,但眩暈癥病因不同,臨床分型也區(qū)別較大,不同眩暈癥需進行對癥治療方能顯效,否則難以緩解癥狀,不利于患者長期發(fā)展[1-2]。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BPPV)與前庭性偏頭痛(VM)均是眩暈癥中多見類型,且部分VM與BPPV臨床特征較相似,對臨床診斷及治療造成較大困難[3]。因此準確鑒別診斷眩暈類型VM與BPPV在臨床中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筆者所在醫(yī)院使用眼震視圖鑒別診斷BPPV、VM,并分析其診斷效能及參數(shù)區(qū)別,以期為臨床診治提供幫助,現(xiàn)報道如下。
將2019年10月-2021年6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100例BPPV患者設為BPPV組,將2019年10月-2021年6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50例VM患者設為VM組。納入標準:(1)BPPV患者均符合文獻[4]《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診斷和治療指南》中BPPV相關診斷標準;(2)VM患者均符合文獻[5]《前庭性偏頭痛診治專家共識》中VM相關診斷標準;(3)具備良好檢查配合度;(4)具備基礎語言溝通能力。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頸椎病、脊柱??;(2)腦干、小腦定位異常;(3)腦血管疾病。BPPV組男31例,女69例;年齡32~64歲,平均(52.62±7.07)歲。VM組男13例,女37例;年齡35~65歲,平均(51.99±6.9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在經(jīng)過筆者所在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后開展。所有患者于研究開展前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所有患者均進行自發(fā)性眼震(掃視試驗、凝視試驗)、中樞性眼動(搖頭試驗)、變位試驗(Dix-Hallpike測試、Roll測試)、冷熱試驗,觀察眼震特征并進行記錄,再使用紅外視頻眼震視圖儀(丹麥GN OTOMETRICS TYPE 1068)復查,記錄眼震參數(shù)。
1.2.1 自發(fā)性眼震 (1)掃視試驗:受檢者端坐,頭部穩(wěn)定為正中位,視靶與雙眼相距1.2 m,雙眼注視并跟隨視靶移動。記錄眼動、掃視波,并測試垂直及水平方向跳動速度,期間囑咐受檢者保持頭部靜止,切勿預判視靶移動軌跡。(2)凝視試驗:受試者分別注視左右上下各方位30°靶點,注視時長>20 s,出現(xiàn)眼震時記錄眼動情況,需觀察細微眼震,當眼震發(fā)生異常時重復測試。
1.2.2 中樞性眼動 搖頭試驗:受檢者端坐后戴上視頻眼罩,并將頭部向前傾約30°,睜眼后通過掃視實驗及凝視實驗先行自發(fā)性眼震掃描,左右水平方向搖頭25~35次,完成后觀察并記錄眼震情況。
1.2.3 變位試驗 (1)Dix-Hallpike測試:患者坐在檢查床上,檢查者站在患者身后,雙手支撐頭部向患側旋轉(zhuǎn)45°,并協(xié)助患者快速轉(zhuǎn)為仰臥位,使頭部以與水平面成30°的角度向后垂于床沿外。保持頭部位置與受檢側成45°不變。詢問患者是否頭暈,觀察是否有眼球震顫及其方向。觀察至少1 min或直到眼球震顫消失。然后迅速讓患者坐起來,繼續(xù)觀察眼球震顫。用同樣的方法檢查另一側。(2)Roll測試:患者仰臥在檢查臺上,頭端抬高與水平面成30°,頭部快速向一側轉(zhuǎn)90°,然后轉(zhuǎn)頭至中心位,然后迅速向?qū)γ孓D(zhuǎn)90°,每個頭位保持2 min或直到眼球震顫消失。當患者分別處于三種頭位時,詢問其是否有眩暈并觀察是否有眼球震顫。
1.2.4 冷熱試驗 受檢者采取仰臥位,頭部側轉(zhuǎn)與水平呈30°角,將44 ℃溫水灌注進耳,反復3次后行對側試驗,觀察并記錄試驗期間眼震發(fā)生情況。
診斷標準:(1)試驗誘發(fā)典型眩暈判定為無眼震;(2)可誘發(fā)眼震但其持續(xù)時間短且強度微弱而導致難以分辨快慢相,判定為不典型眼震;(3)誘發(fā)持續(xù)長時間強烈眼震并具有潛伏期,能夠準確識別眼震方向,判定為典型眼震。
典型眼震指向受試耳,并能夠清晰辨別眼震旋轉(zhuǎn)為垂直上跳性,診斷為該側BPPV陽性;典型眼震指向受試耳對側,并能夠清晰辨別眼震旋轉(zhuǎn)為垂直下跳性,診斷為對側BPPV陽性;典型眼震水平雙側交換,旋轉(zhuǎn)為向地性或背地性診斷為水平半規(guī)管BPPV陽性。
(1)診斷效能:比較裸眼及眼震視圖鑒別診斷BPPV及VM的準確度、靈敏度與特異度,將診斷為BPPV作為陽性。(2)對比兩組Dix-Hallpike測試、Roll測試時眼震參數(shù)。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比較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使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眼震視圖診斷BPPV的準確度、靈敏度、特異度、陰性預測值及陽性預測值均顯著高于裸眼診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2、3。
表1 裸眼診斷BPPV結果 例
表2 眼震視圖診斷BPPV結果 例
表3 裸眼及眼震視圖診斷BPPV效能分析 %
BPPV組潛伏期長于MV組;BPPV組持續(xù)時間、慢向速度短或慢于VM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4。
表4 兩組不同體位下眼震參數(shù)對比 (±s)
表4 兩組不同體位下眼震參數(shù)對比 (±s)
組別 Roll測試Dix-Hallpike測試潛伏期(s) 持續(xù)時間(s) 慢向速度(°/s) 潛伏期(s) 持續(xù)時間(s) 慢向速度(°/s)VM 組(n=50) 1.63±0.26 85.70±7.39 39.37±5.82 1.55±0.34 90.06±8.30 40.26±5.33 BPPV 組(n=100) 4.55±1.37 20.26±2.47 10.59±2.02 4.12±1.51 15.37±2.56 17.71±2.78 t值 14.913 80.256 44.498 11.867 82.695 34.102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BPPV與VM的發(fā)病機制:BPPV是由脫落耳石運動導致的眩暈癥,BPPV患者內(nèi)淋巴液會影響耳石運動,進而對半規(guī)管造成刺激,其發(fā)作嚴重程度具有周期性起伏特征,且在患者體位或頭位發(fā)生變化時急性發(fā)作,且可能伴隨嘔吐等臨床表現(xiàn)[6-8]。而VM患者癥狀較多,主要包括食欲不振、運動幻覺、惡心嘔吐等。因此BPPV與VM癥狀具有一定相似性,二者鑒別診斷具有難度。且VM與BPPV均是臨床較常見的眩暈癥類型,部分VM患者可出現(xiàn)位置性眩暈和眼震,因此在鑒別診斷方面具有一定難度[9-11]。若將BPPV與VM診斷錯誤,則復位治療無效,且會增加患者病痛,帶來經(jīng)濟負擔,不利于臨床預后。
眼震視圖檢查重要意義及BPPV與VM特點分析: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發(fā)展,眼震視圖被逐漸廣泛應用于眩暈癥分型診斷。眼震視圖檢查能夠準確評估前庭中樞與前庭周圍通路,進而通過分析相關指標做出鑒別診斷。自發(fā)性眼震(掃視試驗、凝視試驗)、中樞性眼動(搖頭試驗)、變位試驗(Dix-Hallpike測試、Roll測試)、冷熱試驗。其中掃視試驗通過比對急跳型眼震與實驗物運動軌跡從而評估眼動系統(tǒng)狀態(tài),檢測受試者黃斑部位成像功能準確和速度。凝視試驗測試眼原位及垂直、水平方向的眼位維持系統(tǒng)功能。中樞性眼動則主要記錄眼球?qū)嶒炍矬w水平向的反射性擺動,眼震方向逆反則通常提示前庭中樞性病理改變。變位試驗通過變換身體及頭部位置、方向而誘發(fā)半規(guī)管內(nèi)的結石運動判斷眼震成分。冷熱試驗通過前庭眼動反射評估水平半規(guī)管功能。
基于此,筆者所在醫(yī)院開展相關研究,以期明確眼震視圖鑒別診斷VM與BPPV的臨床價值,促進診治效果。眼震視圖鑒別診斷BPPV的準確度、靈敏度、特異度、陰性預測值及陽性預測值均顯著高于裸眼診斷(P<0.05),說明眼震視圖鑒別診斷VM與BPPV的價值更高。裸眼檢查時,因眼震潛伏期短、持續(xù)時間短、患者眨眼等原因觀察記錄困難,或檢查者經(jīng)驗不足等原因,導致裸眼檢查誤差大,鑒別診斷BPPV、VM效能顯著較眼震視圖低。Dix-Hallpike測試、Roll測試時使用眼震視圖儀記錄潛伏期、持續(xù)時間、慢向速度,數(shù)據(jù)固定后可反復回看分析,更清晰比較眼震出現(xiàn)與持續(xù)的時間、眼震方向及速度,更好反映出眼震特征,提高診斷準確度。BPPV組潛伏期長于MV組;BPPV組持續(xù)時間、慢向速度短或慢于VM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BPPV較VM眼震特點為眼震潛伏期長、持續(xù)時間較短、慢向速度低,可根據(jù)臨床特點對BPPV及VM進行鑒別診斷。BPPV較VM眼震特點為眼震潛伏期長、持續(xù)時間較短、慢向速度低,且BPPV眼震方向與所受刺激半規(guī)管平面一致;而VM眼震潛伏期短或無潛伏期、眼震方向多變不固定,與BPPV眼震特征存在明顯差異[12]。因此,眼震視圖在BPPV與VM鑒別診斷中有較高效能。眼震視圖能夠精確定位耳石的脫落側別,對臨床治療具有指導意義,并能評估治療效果[13]。
綜上所述,眼震視圖在VM與BPPV鑒別診斷中有較高效能,能夠為臨床診治工作提供準確科學依據(jù)。BPPV眼震特征為具有潛伏期、持續(xù)時間較短,與VM眼震特征存在明顯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