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恩偉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為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主渠道,如何構建有效、高效、智慧的課堂已然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熱點和焦點之一。多年來,天津市實驗中學一直秉承“創(chuàng)新式學習,創(chuàng)造性工作”的勇于探索的“實驗”精神,積極開展“聚焦課堂在天津”“走進名校,聚焦課堂”等全國性課堂教學展示交流研討活動。
全國性課堂教學展示交流研討活動的主題聚焦于在新課標、新課程、新理念指導下高中新課程如何開展教學、如何真正實現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如何在45分鐘課堂教學中真正實現智慧教學、如何處理教師“教”與學生“學”之間的關系、如何及時捕捉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智慧生成、如何構建源于課堂而不止于課堂的智慧延伸、如何構建“智慧學習場”等。
如在特色景觀保護研究展示交流課中,我的理解是落實當代地理教育的三大重要理念:培養(yǎng)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講授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對學生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歷史特色景觀的保護是城鄉(xiāng)規(guī)劃過程中保持城市特色的重要內容之一,現代化的城市不僅需要高樓大廈等標志性建筑,而且還需要對能代表和反映城市發(fā)展歷程的特色景觀,具有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研究價值等的歷史特色景觀加以充分保護和開發(fā)利用??梢哉f,歷史特色景觀是一座城市發(fā)展的見證和最具特色的瑰寶。
運用資料,說明保護傳統(tǒng)文化和特色景觀應采取的對策。從《課程標準》來說,在城鄉(xiāng)發(fā)展過程中,運用資料結合實例來談保護城市特色景觀和傳統(tǒng)文化所應采取的對策措施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緊緊圍繞這一主題,探究城市特色景觀和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首先與學生一起探討某一歷史特色景觀為什么能成為“特色景觀”,它“特”在哪里,是與自然的完善融合、還是具有歷史代表性,是地域文化的充分展現、還是藝術的杰出代表等,充分利用資料中提供的城市特色景觀圖進行深入分析,師生共同尋找特色景觀的“特”。在充分理解了城市特色景觀的基礎上,結合天津市歷史特色景觀,特別是以五大道為代表的歷史風貌建筑區(qū)的保護這一典型實例,談在城市發(fā)展過程中如何保護歷史特色景觀。
知識來源于生活,回歸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本節(jié)課結束了,但社會這一大課還遠未結束,在課余時間由學生自主組成研學小組繼續(xù)調查研究天津市特色景觀的保護、家鄉(xiāng)的特色景觀保護等,撰寫調查報告或研究論文,在中國文化遺產日這一天交流,并向相關部門提出學生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積極參與津城“保護風貌建筑、點燃津城文明”系列公益活動。
一、對教學設計的再思考
教學設計是教師為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在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教材、師情、學情、地域環(huán)境等基礎上而進行的整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系統(tǒng)設計,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執(zhí)教教師對《課程標準》、教材、師情、學情、地域環(huán)境等的理解與把握。美國著名學者施瓦布說:“學生的有效學習過程與科學家的研究過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币虼?,學生應該像科學家一樣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發(fā)展技能和培養(yǎng)能力,同時受到價值觀的教育,發(fā)展自己的個性,這就是探究性學習。在專家的指導下,我在此課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在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上使學生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fā)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方案,與他人合作,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我采取教師引導、學生相互交流為主的研討和探究式的課堂教學方式,同時及時點撥引發(fā)新的更深層次的問題,從而形成更高層次的學習動機和研討的動力,使課堂學習充滿生命活力和社會責任感。這一延伸性的研究學習活動使本課具有較好的延展性和實踐性,凸顯了對學生地理實踐力、人地協(xié)調觀等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正如天津師范大學仲小敏教授點評時指出的: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邏輯思維很強,注重理性思維的構建和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與學生一起思考,具有很好的同步性,較好體現了新課程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特別是最后的開放性課題,緊握時代脈搏與社會同步,能夠學以致用,很好地體現了“學習生活中有用地理”的新課程教育理念。
二、智慧教學的再思考
智慧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在課堂教學前要充分考察學情,依據實際教學過程及時調整課堂教學流程,靈活機動處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突發(fā)事件。因此,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與課堂教學設計之間難免存在出入,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做好相關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預案。天津市第九十中學教師張衛(wèi)紅的教學預案設計使我深受啟發(fā),她在此課的教學過程中,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回答可能是多方面,關系到天津特色景觀的多方面知識。為便于更好地呈現學生的回答,她在備課時較為充分地準備了天津歷史特色景觀的圖片資料,并在設計時用拼音首字母在課件中給學生以暗示,當學生提到相關景觀時她就給予同步演示。這一設計使我深受啟發(fā),它較好地體現了一節(jié)高效、智慧的地理課,體現了教師除備好重點知識外還要備好學生。
上海市格致中學教師吳照則是以上海大劇院的整體移位,花費巨額資金,設疑此舉值還是不值,從而引入對城市歷史景觀的保護這一課題。此設計導入自然而且有較好的思維深度,給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在其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呼應顯得沉悶時,他憑借自己深厚的教學功底,靈活處理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大膽地對原有教學設計修改,給大家奉獻上一堂精彩的地理課。吳老師的機智處理,體現出他是一位智慧型的教師,能根據實際教學情境,靈活機智地調整原有教學設計,從而實現智慧教學。吳老師的智慧也同樣讓我深受啟發(fā),他較好地印證了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設計很重要,但教師根據教學過程的實際情況而機智靈活地對原有教學設計進行調整的臨場應變能力更為重要,如此才能更好地實現有效、高效、智慧教學。
縱觀兩位教師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和處理,結合我在教學過程中的設計和具體實施,正如專家點評時指出的,各有所長,也各自存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過程中的遺憾。我在設計此課教學時,體現了理性思維的設計,從理性層面去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討論,但在直觀預案設計上還不是很充分;在教學過程中對城市歷史景觀的保護和討論再深入、再充分一些效果會更好。
也許正如教育界同仁所說“教學本身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學思考過程中不斷設計和調整教育教學策略和方式方法,在異構中求其教育教學的真諦,在研究課中求其教學如何更有效、更高效、更智慧,在反思教學中不斷完善和提高。
聚集課堂活動,使我們領略到“橫看成嶺側成峰”的風采,使我們感悟到智慧教學的探索和努力。同一篇課文,教師的教學設計各有千秋,課堂教學更是彰顯個人獨有的風格,這些都會給執(zhí)教者和聽課者莫大的啟發(fā)和收獲。析課、議課、評課時,專家從大處著眼,了解任課教師所運用的教育教學理論,研討他們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是否符合新課程理念、新課標要求,從小處著手,對落實同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所呈現的課程資源、所運用的教學策略、所設計的練習、所采用的教學媒介等方面進行比較,使個人教學水平能在對比中發(fā)現問題、生成創(chuàng)新的火花,碰撞出智慧的光芒,尋找課堂教學中的亮點與不足,并以點帶面,總結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的有效方法,從而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智慧教學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永恒的追求。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實現智慧教學?聚集課堂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研究的窗,讓我們一起去研究、去思考和去踐行。
(責任編輯? 焦?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