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勛 樊興萍 王敏
摘要:目的:探討患者進行門診清創(chuàng)縫合術后換藥間隔時間對傷口愈合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急診外科收治的行清創(chuàng)縫合術患者64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2例,對照組采用每日定期換藥干預,觀察組采用每隔2~3d定期換藥干預,對兩組傷口愈合時間及傷口愈合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傷口愈合時間較對照組更短(P<0.05);兩組Ⅱ期愈合率差異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Ⅰ期愈合率高于對照組(P<0.05),Ⅲ期愈合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門診清創(chuàng)縫合術后每隔2~3d進行1次換藥,可有效促進患者傷口愈合,臨床價值較高。
關鍵詞:門診清創(chuàng)縫合術;換藥間隔時間;傷口愈合
清創(chuàng)縫合術是臨床上急診外科常用的一種手術方法,主要應用于外傷患者,通過對傷口進行清創(chuàng)可有效清除開放傷口內異物,去除污染及壞死組織,通過對傷口進行縫合可有效促進患者傷口愈合。為避免傷口感染,確?;颊吡己妙A后,需要定期為患者更換敷料。傳統(tǒng)采用每日定期換藥的方式,由于經常暴露傷口,且治療繁瑣,不利于傷口修復。適當延長換藥時間有利于組織生長,一定程度上促進傷口恢復?;诖耍疚倪x取64例相關患者進行分析,旨在探究門診清創(chuàng)縫合術后換藥間隔時間對傷口愈合時間及效果的影響,結果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急診外科行清創(chuàng)縫合術的患者64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成觀察組(n=32)與對照組(n=32),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齡在17~49(30.63±5.36)歲,傷口直徑在0.3~12(4.15±0.95)cm;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齡在18~50(30.54±5.27)歲,傷口直徑在0.4~12(4.35±1.07)cm。在性別、年齡、傷口直徑等上述基線資料上,兩組患者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行清創(chuàng)縫合術;②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等其他重要臟器嚴重功能障礙者;②精神異常,溝通困難者;③有全身嚴重感染、惡性腫瘤等重大病史者。
1.3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清創(chuàng)縫合術,選用無菌敷料對傷口進行掩蓋,清洗傷口周圍皮膚并清除油垢、毛發(fā),隨后依次使用肥皂水、蒸餾水進行清洗。完成創(chuàng)面清除后,再進行簡單的清洗,之后再分別使用雙氧水、0.9%的氯化鈉溶液進行反復沖洗,觀察清洗效果,隨后使用碘伏進行消毒。將患者傷口充分暴露,進行清創(chuàng)、切除壞死組織、止血及縫合。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每日換藥的方式干預,換藥時揭開外側敷料,用0.9%的氯化鈉容易將內層敷料浸濕,隨后將敷料取下,進行消毒,更換敷料,最后用紗布包裹傷口,放置無菌敷料并行固定處理。觀察組采用每隔2~3d換藥的方式干預,換藥步驟與對照組相同,換藥時間為2~3d/次。
1.4觀察指標
①觀察并記錄兩組傷口愈合的時間;②觀察并記錄兩組傷口愈合的效果,Ⅰ期愈合:創(chuàng)面愈合良好,無感染、血腫及組織壞死;Ⅱ期愈合:創(chuàng)面處可見明顯缺損,瘢痕明顯,可見肉芽組織充盈;Ⅲ期愈合:創(chuàng)面出現(xiàn)感染,開放引流并去除肉芽組織,進行二次縫合。
1.5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率描述,組間比較采用2檢驗,計量資料用( ±s)描述,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傷口愈合時間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傷口愈合時間明顯更短(P<0.05)。見表1。
2.2兩組傷口愈合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Ⅱ期愈合率比較,差異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Ⅰ期愈合率更高(P<0.05),Ⅲ期愈合率更低(P<0.05)。見表2。
3討論
創(chuàng)傷術后傷口是一種外傷性傷口,非常容易受污染,且絕大多數(shù)傷口極易發(fā)生感染。清創(chuàng)術后縫合傷口時較易發(fā)生滲血情況,若血液停留傷口時間過長,容易造成細菌感染,進而導致傷口發(fā)炎,不利于傷口愈合。因此,及時換藥可清除滲出血液,很大程度上避免造成感染。
傳統(tǒng)經常采用每日換藥的方式,頻繁換藥的過程會對傷口進行反復摩擦,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傷口與外界環(huán)境的接觸,嚴重影響傷口的修復進程。而每隔2~3d換藥的方式通過適當延長換藥頻率,可有效避免感染的發(fā)生,且可有效促進傷口恢復。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這表明每隔2~3d換藥1次可顯著加快患者傷口愈合進程;此外,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Ⅰ期愈合率更高,Ⅲ期愈合率更低,說明每隔2~3d換藥1次在促進傷口愈合方面具有較為顯著的效果。究其原因,每隔2~3d換藥1次通過適當延長換藥時間,可有效促進傷口愈合能力及骨肌再生能力,且很大程度上避免傷口發(fā)生二次感染。
綜上所述,門診清創(chuàng)縫合術后每隔2~3d換藥1次,可明顯縮短傷口愈合時間,對傷口愈合具有積極作用,值得進行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張興全.門診清創(chuàng)縫合術后換藥間隔時間對傷口愈合影響的研究[J].系統(tǒng)醫(yī)學,2017,2(14):140-141+144.
[2]周霞.門診換藥間隔時間對傷口愈合的影響研究[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19(6):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