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1957年5月11日,毛澤東發(fā)表了這首雄奇瑰麗、氣貫長虹的浪漫主義杰作,其中飽含著對愛妻楊開慧深沉的愛和懷念。20多年后的1980年,在重新修繕楊開慧烈士故居之際,工人們竟然在墻縫中發(fā)現了一沓楊開慧寫給毛澤東的書信,寫信的時間是1927年到1930年。這些信件猶如一串鑰匙,打開了楊開慧塵封的內心世界,她對信仰的堅守,對愛情的忠貞,她承受的孤獨、凄清和苦難,讓今天的我們感佩不已。2021年,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溫婉驕楊、英雄女杰——楊開慧被列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重要英雄模范人物之一。值此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刻,陜西省戲曲研究院推出了新編碗碗腔現代戲《驕楊之戀》,這既是對劇院紅色血脈的有力傳承,也體現了國家級藝術院團的使命和擔當。
盡管在這之前,無論是影視還是戲曲,已經有多個版本的楊開慧形象,但《驕楊之戀》對楊開慧的塑造有其新的視角、新的開掘、新的創(chuàng)造。該劇從歷史幽微處著眼,通過有限的文獻資料,還原了一個真實豐滿、激蕩人心的英雄形象。長期以來,人們對楊開慧的記憶停留在偉人的妻子這個層面,但是《驕楊之戀》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楊開慧無論是作為勇敢追求愛情的新女性,還是無比堅定的革命戰(zhàn)士,她都始終是獨立的、豐滿的和富有光彩的。她不會被偉人的光芒所遮掩,反過來又再次映襯、折射了偉人的光芒。忠魂歸去,浩氣長存,盡管歷史已經遠去,但她堅貞的選擇,壯烈的犧牲,依然讓人“淚飛頓作傾盆雨”的萬般感動。楊開慧,一個英雄的名字,一個至真至純的生命,如流星劃過天際,瞬間鑄就永恒。
經過當代著名導演查明哲,編劇王建平,中國戲劇二度梅得主李梅等藝術家用心、用情、用功的創(chuàng)作,《驕楊之戀》呈現出了很高的藝術品質,是近期戲曲舞臺向著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目標不斷攀登的重要收獲之一。該劇最大的亮點有以下幾點令人印象深刻。
一、詩歌的妙用是全劇的主線之一
該劇劇作呈現散文式結構,四場戲,四個場景,看似關聯不大,實則層層推進。楊開慧從青春少女成長為堅定的革命戰(zhàn)士是明線,而現代舞的運用、打更人的隱喻、詩歌的引入是三條暗線。這里重點來說幾處詩歌的引入和妙用,分別表現了楊開慧不同時期的內心世界、精神風貌。正如本文開篇所述,《驕楊之戀》的創(chuàng)作因詩而起,在創(chuàng)作中也做到了以詩串聯,詩意升華。
第一場,楊開慧在福湘女中和校方據理力爭,當眾吟誦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表現了楊開慧雖為紅妝,出身優(yōu)渥,但仍飽含兼濟天下的家國情懷,為她后來走上革命道路做了情與理的鋪墊??梢哉f是:“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第二場,當楊開慧得知毛澤東要來演講卻又沒有主動與自己聯系時心生疑惑,此時她吟誦了屈原的《橘頌》,以此來表達她對心上人的崇拜與信任。當她面對王春和熱烈的求愛時,她又引用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表達了自己與心愛之人志同道合,攜手終生的堅定信念。
第四場,當楊開慧面對叛徒的威逼利誘,軟硬兼施時,她又朗誦了裴多菲的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彼缅P錚鐵骨、鏗鏘誓言詮釋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氣概。
中國戲曲以寫意和詩化為主要審美特征。所以,戲曲又被稱為“劇詩”。而詩歌又是一種高度凝練的文學樣式,特別注重留白,幾句詩便抵得過萬語千言。同時,詩歌又是一種形象的表達,通常會以隱喻象征,托物言志的方式曲折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歌德說:“真理和神性一樣,是永不肯讓我們直接識知的,我們只能在反光、比喻、象征里面觀照它?!币虼耍厄湕钪畱佟穼υ姼璧囊肟芍^點睛之筆,不僅提升了作品的文學性,也使觀眾回味無窮。
二、以現代的意識,用現代的技法完成詩意的表達和升華《驕楊之戀》使用了旋轉舞臺,高低錯落的青石臺階和拱橋既凸顯了湖湘大地的自然環(huán)境,同時也讓演員的表演有了依托,更為導演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無限的可能。第一場,剛剛覺醒的青年學子為新思想熱切呼喚,導演讓她們如雕塑般在旋轉舞臺上徐徐掠過,仿佛一陣青春的風吹過;第二場,旋轉舞臺轉化為江南水鄉(xiāng),一位俏佳人,一根綠竹竿,無船勝有船,演員的表演隨著水的起伏而律動,非常優(yōu)美,賞心悅目;第四場,旋轉舞臺轉化為幽深陰森的鐵窗牢房,窗外一枝梅花凌寒怒放,極富縱深感;結尾,烈士倒下的地方,宛如高高的山崗,令人敬仰。
縱觀全劇,導演的一切創(chuàng)造都在圍繞旋轉舞臺進行。是流動的舞臺給了他豐富的意象,讓所有的表演找到了支點,讓舞蹈、燈光等現代技法得以淋漓盡致地發(fā)揮。我們很難想象《驕楊之戀》這樣一部復雜的、充滿象征意義的劇作如何在一個傳統(tǒng)的、三堵墻的舞臺上去呈現。所以,旋轉舞臺解決的不僅是表演環(huán)境的問題,也不僅是場景轉換的問題,而是審美風格的確立和主題思想的闡釋問題。
同時,《驕楊之戀》對色彩的運用也可謂匠心獨運。我們通常會在影視藝術中關注色彩的表現力,而《驕楊之戀》讓我們發(fā)現戲曲也可以借助色彩來營造意象,表達思想。如天空般純凈的藍色,象征著楊開慧的青春歲月;如生命般蓬勃的綠色,象征著楊開慧豐盈的愛情;如鮮艷的紅色,象征著她生命的壯烈。除此之外,牢房內梅花顏色的變化也頗有深意。白梅象征著純潔和堅貞,紅梅則象征著犧牲和壯烈。
其實,旋轉舞臺也好,色彩的運用也罷,歸根結底是為了意境的營造,創(chuàng)作思想的表達。什么是意境?它既是人物生活的自然場景,更是藝術家虛擬的幻境。“化自然之實境為心造之虛境,既生于意外,又蘊于象內,它源于自然,卻比自然更美”[1]?!盎瘜嵕岸鵀樘摼常瑒?chuàng)形象以為象征,使人類最高之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2]??傊?,該劇在意境營造方面可謂煞費苦心,其效果也是非常顯著的。
查明哲先生不愧為當代戲劇舞臺的高手?!厄湕钪畱佟肥撬选八枷氲娜诵詷討B(tài)”轉化為“活動的人物形態(tài)”來進行現代意義表達的成功實踐。這既需要在古典戲曲的寶藏中不斷挖掘,又需要借助現代的舞美、舞蹈、聲、光、電等手段統(tǒng)籌協(xié)調。全劇四次使用現代舞,既是主人公內心世界的外化,又是創(chuàng)作主體對人物的詩意闡發(fā),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這四次現代舞分別是青春之舞、春情之舞、煉獄之舞、忠魂之舞,通過舞蹈把人物的靈魂活生生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導演不僅用傳統(tǒng)的唱念做打、四功五法塑造人物,更重要的是借助現代技法表現思想。盡管現代舞并非傳統(tǒng)戲曲特有的方式,但運用在劇中絲毫也不違和,戲曲本身就是以歌舞演故事的藝術?!扒閯佑谥卸斡谘裕灾蛔愎枢祰@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盵3]所以,相對于唱,舞蹈更能表現濃烈的、極致的情感。
再如導演對兩位打更人的設計也堪稱精準老辣。首先,打更人是在暗夜中行走的人,而革命者是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中播撒火種的人,兩者命運相似,互為襯托隱喻。同時,打更人又是串聯起整個劇作的幕間人,很好地調節(jié)了戲劇節(jié)奏。不難看出,打更人的道白有幾分話劇的力道。査明哲導演將他在話劇中積淀的深厚功力運用于此,果然是句句老辣,功力深厚。通過打更人的道白,觀眾真切地感受到了當時斗爭的殘酷,革命者的壯烈。
除此之外,導演在劇中的精妙之筆還有很多,信手拈來都是高級的處理。例如,開篇對毛澤東詩詞的逐句打光,實際是一種對觀眾的引領;落幕時漫天的霞光,是對霞姑生命的禮贊,詩意的升騰;還有楊開慧在面對寫與不寫離婚書的巨大精神壓力時錯愕停頓達1分多鐘,此時全場靜默,仿佛能聽見演員和觀眾的呼吸,極具震撼力。
三、主演以及所有演員的傾情創(chuàng)造
古典戲需要角兒的魅力,現代戲同樣需要角兒的魅力,在導演的幫助下,角兒會煥發(fā)出新的光彩。應該說在查明哲導演的啟發(fā)點化之下,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展現得準確、生動。其中最為驚艷的是主角李梅的演繹,可以預期的是,《驕楊之戀》正在成為她繼《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之后的又一巔峰之作。
李梅被人稱為三門抱,秦腔、眉戶、碗碗腔皆能。她的演唱清新脫俗,優(yōu)美動聽。此次《驕楊之戀》進一步顯現了她駕馭碗碗腔的深厚功力。除此之外,李梅的歌唱天賦也非同一般。例如,劇中多次出現湖南民謠《傻俊角》,李梅用她的淺吟低唱充分表現了楊開慧的女兒心事,俠骨柔腸,為全劇增色不少。值得一提的是,《驕楊之戀》將碗碗腔這一陜西地方小劇種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經過音樂團隊的精心打造,碗碗腔在委婉纏綿的特質上,又增添了大氣舒展的獨特魅力。
李梅的表演含蓄雅致,張弛有度,這與她本人知性優(yōu)雅的氣質和對主角駕馭嫻熟的能力是分不開的。尤其是楊開慧入獄后的幾場戲,李梅的表現可以用演技炸裂來形容?,F代戲最難的是化用戲曲的程式動作為現代人的日常生活,并且不失戲曲的韻味,否則就可能掉入話劇加唱的陷阱。舉個例子,當敵人以拷打小岸英脅迫她寫離婚聲明時,她萬箭穿心,進退兩難。此時的李梅不僅有疾風暴雨般的唱腔,更運用了一連串的程式動作來表現人物內心的悲憤。此時她鐐銬加身,但鐐銬也成為了她表演的重要抓手。甩鏈子、大翻身、揪鏈子、再翻身、魚躍、搓步、跪步……最后無力地撲倒在臺階上。李梅把這一連串難度很高的表演完成得一氣呵成,蕩氣回腸。之后,為了救兒子,她不惜以死相抗,隨即暈倒在地。而這個暈倒的動作運用的正是她在《鬼怨》中拿手的慢臥魚,緩緩倒下,優(yōu)美凄絕。
還有犧牲的前夜,楊開慧即將與懵懂的兒子訣別,李梅那種自然真實的表演把一個母親對孩子的疼愛和不舍演繹得淋漓盡致。這一段導演的處理也非常高明,沒有哭天搶地,沒有大段囑托,更沒有刻意煽情,反而是一種風輕云淡,甚至母子之間還有幾分難得的歡愉,豈不知此時此刻觀眾已經潸然淚下。這是一種笑中帶淚的處理,也是藝術的至高境界??傮w來說,李梅演活了楊開慧,生動地詮釋了楊開慧的各個側面。面對眼前的孩子,她是柔情似水的母親;遙對遠方的丈夫,她是忠貞不渝的愛人;面對兇殘的敵人,她是不屈不撓的戰(zhàn)士。
當然,藝術作品都是在不斷地打磨中日臻完美的?!厄湕钪畱佟愤€處于首輪演出階段。目前來看,整部作品既力求創(chuàng)新又堅守傳統(tǒng),既充滿現代又富于詩意,達到了預期效果,但仍有打磨精進的空間。例如,從劇作角度全劇還可再壓縮、再精煉。同時,對于母親一角兒的處理還可更豐滿、更立體。當然,法無定法,“一百個讀者心目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相信以主創(chuàng)人員深厚的藝術功力,假以時日,《驕楊之戀》必將成為戲曲紅色題材的優(yōu)秀之作。
四、結語
陜西省戲曲研究院是中國現代戲創(chuàng)作的著名院團之一,同時又是紅色戲曲的先行者、實踐者,在提升文化自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風尚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責任。在《驕楊之戀》立項之初,陜西省戲曲研究院便厲兵秣馬,奔著鍛造精品的目標而去,因而便成就了該劇如此驕人的成績。感謝《驕楊之戀》給今天的我們帶來的心靈洗禮!也祝?!厄湕钪畱佟肪窦毧?,再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化自然之實境為心造之虛境,既生于意外,又蘊于象內,它源于自然,卻比自然更美?!薄崙雅d《談意境的營造》
[2]“化實景而為虛境,創(chuàng)形象以為象征,使人類最高之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薄诎兹A語
[3]“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詩序》
[責任編輯:楊楚珺]
收稿日期:2021-08-25
作者簡介:張西萍,女,陜西廣播電視臺導演,主要從事電視戲曲節(jié)目創(chuàng)作研究。